论舞台艺术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舞蹈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71324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舞台艺术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舞蹈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舞台艺术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舞蹈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舞台艺术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舞蹈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舞台艺术语言的特点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人们赖以交际的工具。而在舞台上,语言则是演员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现冲突的关键所在。因此,分析舞台艺术的特点,对于舞台表演艺术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舞台,艺术语言,特点,分析任何一门艺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展现方式。对于舞台而言,其艺术的最好展现方式便是舞台语言。根据相关阐述,所谓的舞台语言指的是,“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中,演员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展现舞台人物内在心态、舞台情节等冲突的方式。”舞台语言对于演员更好的表现舞台剧的情节冲突,以及丰富的人物内心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舞台艺术语言的特点分析 舞台语言是呈现舞台艺术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1.1 艺术性与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语言所不同的是,舞台语言具备极其鲜明的艺术性。无论是人物的语音、语调,都是经过舞台艺术处理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剧中人物形象,呈现剧情特点。1.2 适度夸张舞台语言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是由舞台表演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舞台语言在呈现的过程中要比生活语言适度夸张,无论是吐字还是声调,相较于生活语言而言,舞台语言的吐字归音的过程相应放大、拖长,音调适当的夸张,具有鲜明的舞台特点。1.3 丰富性舞台语言十分丰富。由于舞台表演的特殊性,因此演员在日常的表演过程中,无论是语音、语调的呈现,还是喜怒哀乐的表达,都具有形形色色繁复的形式来呈现。由于舞台表演过程所涉及的人物个性、人物年龄以及人物性别等众多差异,这又使得舞台艺术语言在具体的分类方面有着丰富的类别性。1.4 模仿性 舞台语言从生活中来,因此多数的舞台语言具有对生活语言的模仿性。演员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其多数的情感表达也是源于生活,因此舞台语言艺术的根基还是源于生活。2 舞台艺术语言的声音基本功舞台语言要想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必然要提到舞台语言声音基本功的训练。在舞台表演当中,剧本是一剧之本,是舞台艺术语言的呈现。因此,演员应当在走上舞台之前充分揣摩剧本的内容和剧中人物的特点,并运用适当的舞台语言将其表现出来。那么,演员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又应该如何把握舞台艺术语言的声音特点,来呈现剧本呢?2.1 舞台语言中的普通话普通话是舞台艺术表演的基本要素,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的主要表现方式除基本的舞台动作之外,便是普通话的呈现。因此,一名优秀的演员首先必须具备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也是舞台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呈现方式。那么演员又应该如何把控自身的普通话训练,以提高舞台语言的艺术修养?首先,要注意不同语音的区分。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n”和“l”的读音经常被混淆,因此作为一名演员应该苦练普通话基本功,咬字清楚、发音准确。其次,要区别形近字之间的读音。比如说,在一部舞台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如果是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么就让神的皮鞭狠狠地(de)鞭笞(chi)我吧!”如果,演员没有经过严格的普通话训练,则很有可能将这句话读成,“如果是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么就让神的皮鞭狠狠地(di)鞭笞(tai)我吧!”这样,就很有可能造成观众的反感,对整部剧的表演造成负面影响。最后,关于舌面音与翘舌音的区分。在演员进行普通话的训练过程中,最难掌握的就是翘舌音和翘舌音了。很多人对于z,c,s和zhi,chi,shi始终分辨不清。但对于演员而言,则应该对卷舌音和翘舌音进行严格的训练,不能把“吃(chi)饭”读成是“吃(ci)饭”。当然,如果是出于娱乐观众的需要,往往也需要故意混淆卷舌音和翘舌音,以制造娱乐效果。2.2 舞台语言中重音和停顿的分析在舞台上,一名优秀的演员其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形体功底,与此同时也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主要探讨了舞台上演员所应该具备的普通话功底,分析了一名好的演员在舞台上的普通话功底的基本特点。那么接下来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就关于舞台语言中的重音和停顿的特点。重音和停顿在舞台语言表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展现人物丰富的心理情感,同时也对整部剧的高潮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因此,演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普通话的训练,同时也要适当的注意自己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的重音和停顿。2.21 重音所谓重音指的是演员在日常表演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强调或者突出某些语言、语段而运用加重音量,提高音量、拉长音节、一字一顿、轻读轻吐和摹拟声响这6种方法刻意加强语调进行重读的语音或者文段。一般说来,在舞台表演中,我们可以把重音分为问答重音、并列重音、肯定重音、夸张重音和语气上的重音五种。在表演的过程中,如果强调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疑问,可以通过加强重读来进行问话。比如:“你真的去过那里吗?”在这句话中,演员是为了强调不允许去到某个地方,因此在问句中采用了重读的方式,意思是告知对方不得过去那里,即便是去过了也应该装作没去过。在舞台上表达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肯定,我们也常常会用到重读。例如,“你真的是太好了”,在这句话中,重读“太”字,表现对对方的夸奖和感激之情。2.22 停顿停顿指的是在日常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语气的停顿来展现剧中的情节。停顿的存在使得剧目在表演过程汇总充满抑扬顿挫、跌宕起伏。通过使用停顿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起观众的观看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整部剧更加有趣。停顿可分为并列性停顿、呼应性停顿、心理停顿、生理性停顿驻逻辑性停顿5种。那么演员在日常的表演过程中又应该如何安排或者说如何设计停顿呢?停顿安排的方式可以根据剧中的标点来进行安排,也可以根据剧情发展或者是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特点来进行安排。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为了烘托一种紧张气氛,可以通过简单的停顿来进行呈现。例如,在地震即将到来之前,两个人的对话“XXXX你听!(停顿)”在这里加入短暂的停顿后,通过舞台的声效可以营造出地震到来之前瞬间的安静,从而起到更加能调动起观众情绪的舞台效果。2.3 舞台表演中语调的特点分析演员要想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和心态,就必然要在表演的过程中把握好语调的运用。2.31 语调的特点语调是一个人外在特点的呈现,其包含着语音的各种变化,它包含着舞台表演中人物声音的高低、快慢以及强弱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同,其在说话时所呈现的语调自然也是有所区别的。例如,一个性格平和、稳重的人其在说话的过程中语调应该是平稳的,很少会有过多的喜怒情绪夹杂在语调中。再比如,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其语调应该是微快,同时说话的语调应该是富有女孩子独特特点的。2.32 如何有效的把握语调了解了语调的基本特点之后,那么作为演员在日常的表演过程中又应该如何有效的把握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更好的把握语调呢?首先,是对剧本的掌握。剧本是整部剧的基础,唯有将剧本揣摩清楚,才能够弄清楚剧中不同人物的个性,把握好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剧目表演过程中不同场合、不同地点的人物性格,从而分清楚语调的取向。比如,在对待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语调的揣摩时,首先必须要分清楚这句话是对谁说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分析至此,那么想要把握好讲话人的语调特点自然就不难了。举例来说,同样的一句话“你真坏”放在不同的情境中,就应该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调形式。如果是恋人之间,这就是一种打情骂俏式的斗嘴;但如果是仇人之间,这句话就变成了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咬牙切齿。其次,要根据不同人物的息怒情绪特点来区分人物的语调特点。比如一个人在开心时说出的话必然是说话频率提高,力度加强,速度加快,就形成高、强、快的语调。如堂吉诃德刚被封骑士,正在得意之时忽然听到树林处有哭声,于是他说:“感谢上帝的照应,叫我马上有机会尽尽本份,实现自已的雄心壮志,准有男人或女人遭了难在叫喊,要我去援救呢!”这句话从唐吉可德的嘴里说出来便是骄傲的、自豪的,声调是昂扬的。而如果一个人正处于悲伤之时,其语调自然是音频下降,速度减慢,力度会削弱,形成低、慢弱的语调。如雷雨中鲁侍萍劝说女儿四凤的一段话。“傻孩子,你不懂,妈的苦是多少年也说不出来的。你妈就是年轻的时侯没有人来提醒 可怜妈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再次,根据人物的心情来区别不同的语调。比如在表达爱恋、崇拜、钦佩等敬意的情感时,往往语调也是昂扬的、跳跃的。举例来说,比如在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对朱丽叶的赞美:“瞧!她用纤手托信住脸,那姿态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由于罗密欧对朱丽叶是心仪的、爱恋的,因此在赞美朱丽叶时,他的语调自然是上扬的。因此,在揣摩舞台语言的特色时,我们应该根据人物的感情与思想,分析每一句话的语音语调,以最完美的呈现方式来对剧中每一个人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淋漓尽致的展演。大胆运用自已的想象力,把人物的生活情景用自已的脑与心灵展现出来。2.4 音色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由于演员要扮演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经历的人物,因此,这就必然要提到不同音色的表现。舞台艺术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如果想要在舞台上有所造诣,就必然要尝试各种人物角色的表现。而如果要把人物形象塑造完美,就要学习音色。2.41 音色的特点所谓音色是指一个人声音的特点特色。每个人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不同,因此每个人的音色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2.42 关于音色的培养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银色特点,因此演员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也应该培养自己不同的银色特质。在表演学领域,我们将此称之为“声音的化妆”。一般说来,声音的化妆从改变声音的源头(声带)开始,可调“共鸣腔”来表达到目的。一般来说,人物处在青少年、中年、老年不同的时期,语言的速度节奏会有很大的变化。而且一个人的社会经历、职业、身份等不同,也使人物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所以,我们扮演不同类型的人物时,一定要找到准确体现人物在语言上的速度节奏的基调。人物的性格不同,语言的速度节奏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小女孩的声色特点是以口腔、头腔共鸣,而且声音要明亮清脆。如小女孩甜甜地叫:“阿姨,您好!”,其发音往往是清脆的,甜美的。而至青年阶段,其银色特点又转化为以头腔与口腔共鸣为主,声音明亮,语速节奏明快,口齿伶俐。这与小女孩的音色特点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再到中年人阶段,中年人的音色特点是以胸腔与口腔共鸣为主,声音沉稳,语言节奏速度显老练稳健。同时,从人物不同的心境角度来说,这同时又是一个人心情低落悲伤失望时的声音色彩。至老年人阶段时,老年人的音色特点是苍劲、沙哑,略带岁月感。从语言速度节奏上常常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感受的反映是敏锐还是迟钝。比如:聪明伶俐和迟钝笨拙的不同表现;沉稳老练和心浮气躁的不同表现等等。有时还须注意表现一些特殊个性的人物,如:痴呆、癫狂、口吃等。因此,演员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由于扮演的角色不同就需要对自身的音色进行修饰,按照剧中人物的不同年龄、不同心情来调节自身的音色,以达到更好的呈现剧情的效果。当然,舞台艺术语言是极其丰富的,我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声音变化来进行呈现。例如: “嗯,不好,不好,我不要。”(用拖长的,弧形声调的鼻音。)“好啊,原来你在在这儿。”(轻微的笑声。) “噢,永别了!”(轻颤的声音。)“我要宰了你!”(咬牙切齿,从牙缝里挤出来。) 3 总结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由于剧本情节设置的不同,因此演员为了更好的完成既定的情节,呈现剧中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必然要涉及到对舞台语言的运用。在表演的过程中,人物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任务,有时高声喊叫,有时低声传情,有时慷慨陈词,有时并肩谈心,有时血泪倾诉,有时笑语轻盈这些都是舞台艺术语言的呈现范畴。因此,为了能够达到在舞台上语言表现的收放自如、刚柔相济,同时更好的呈现出由于性格、身份以及年龄和经历不同的人物个性特点和内心形态的不同,演员必须对舞台艺术语言有着十分精准的把握,同时也要在日常训练的过程汇总加大扩展音域、扩大音量、改变音色(声音化妆)等技巧训练。 舞台艺术语言有着自身所不可比拟的独特特点,但舞台语言源于生活,因此舞台语言的呈现仍然是基于生活的基础之上呈现。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对舞台语言的特点和如何更好的培养演员的舞台语言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舞台语言的独特特点是由剧情决定的,要想更好的呈现舞台艺术,离不开舞台语言。因此,演员在进行舞台表演时一定要以人物语言的行动目的、潜台词、内心独白等心理变化为内在的依据。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呈现出舞台艺术语言的特色。否则不顾扮演人物的特定感情而滥用技巧,必将成为毫无生命力的单纯的声音卖弄。4 参考文献1王英.浅谈舞台语言和影视配音的不同J.当代戏剧,2010 第5期 3 庞忠海. 浅谈舞台演唱教学J. 才智. 2010(30)4 胡家方. 舞蹈舞台艺术与市场运作的结合之浅见J. 华章. 2010(11)5 杨亮. 浅析京胡舞台艺术的沿革与发展J. 教书育人. 2008(S5)6 滕腾. 论舞剧与电影艺术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1)7 李枚. 舞蹈与雕塑艺术特征之比较及其应用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8 高莎. 从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走向舞台艺术J. 陕西教育(行政版). 2010(Z1)9 叶小秋. 客家精神青史永垂评大型音乐舞蹈客家春秋J. 嘉应大学学报. 1995(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