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研究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71210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研究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研究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研究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研究一、选题: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主要有我们(扎米亚京著)、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著)、1984动物农场(奥威尔著)、华氏451度(布莱德伯里著)、1985(久尔吉著)、2017(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著)。我们描述了一个极权社会,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描述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其他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同样虚拟了一个极度极权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处于高度集权控制之下,思想不自由,从而讽刺了未来乌托邦的理想生活处境。因此这种类型的小说,被看做是政治寓言小说、幻想小说。当今对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研究,数量有限。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研究学者,对反乌托邦文学研究局限在狭隘的政治层面,同时成为了宣扬政治意识形态的一种工具。在国外不少学者将一些反乌托邦作品,理解为“科幻小说”,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把这些反乌托邦作品视为科学的、有计划的未来优越的信仰和对科学进步的某些方面所固有的反人性倾向的揭示。阿格诺索夫主编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将苏联时期的文学作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讴歌政治的形式,一种是以小说的形式反讽。在作品中,阿格诺索夫承认了我们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国外研究学者在研究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的路径上,把苏维埃俄罗斯文学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结合在一起,由此而判定在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的研究中,文学作品成为了现实社会的映射,其研究层面停留在政治层次。特里 伊格尔顿(英)的后现代主义幻象则把反乌托邦作品视为一种抽象的概念,这种概念集中在某个意识形态的国家之中,其实20世纪反乌托邦作品并非只是针对某一种意识形态的社会,而是关心人类发展的未来和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具有通用性质的。王蒙的反面乌托邦的启示则从一个侧面对未来的社会进行了一种想象。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全面挖掘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依然处于真空状态。从实用主义来考量,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对于当今社会依旧拥有警示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仅只针对某种意识形态的国家,同样适用于不同体制下的国家。(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1、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均把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视为政治寓言故事,从作品深层次角度来考虑,无论是我们、美丽新世界还是1984、动物农场,这些反乌托邦文学,均折射出对乌托邦的否定和怀疑。中外研究学者处于不同的政治需要,一味扩大政治形态意识区别,使得文学作品背负上政治色彩,成为了政治工具,甚至这些20世纪反乌托邦作者强调自己的作品并没有针对社会主义。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研究首先是一种文学作品的研究。文学作品既包含主题思想,也包括文学基本内涵。本次将20世纪乌托邦研究作为研究命题,力图通过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来分析辨别其文学美感。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其文学价值,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成为了次要考虑的要素,或者直接被忽略掉。这也是此次研究中重点研究项目之一。2、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整体上描述了一个高度极权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失去了自由,进而对人们所向往的乌托邦进行了批判和讽刺。随着时代的发展,苏联的计划管理体制宣告终结,目前乌托邦的现实形态归结为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国、古巴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与全球经济形势相跟进的是,社会主义阵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加快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朝鲜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依然实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本次研究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研究,力求分析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找寻其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分析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对全世界所产生的价值和影响。3、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作家处于两个不同的生活状态之下,其中以生活在英国的作家和前苏联的作家为主。英国作家由于处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对乌托邦的构想完全处于虚拟想象之中,或者先前的作品之中。前苏联作家生活在苏联的体制之内,对前苏联的管理体制有着最为直接的感触。因此这两种不同的生活背景,对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影响。此次研究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力求从文学作品中,去找寻不同的精神需求。二、内容:(一)、主要内容与重点难点:1.重点:从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中,找到启示意义。1.1从文学的角度来说,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开启了文学作品批判主义思潮,同时是经典的政治寓言小说,通过描述未来人的生活状态,来达到讽刺的效果。这种文学作品开启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启发人们敢于怀疑一切、敢于突破创新。1.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乌托邦视为社会主义的理想国度,结合我国当今社会发展所遭遇到的问题,站在权力与义务的角度上考虑公民的问题。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中描绘出了公民处于极权社会中所遭遇到的困境,比如说公民失去了言论自由、行动自由,成为了没有思想的机器。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反思我国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这些问题找到理论上的解决措施。2.难点:分析不同体制下人们的幸福指数2.1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完成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处于英国的作家,对乌托邦社会充满了恐惧,对未来社会充满了怀疑,前苏联作家则从现实的角度上,分析前苏联所存在的问题。这种对比,也是想象与现实的对比。这是本次研究的难点所在,由于时间过去久远,如何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出不同的意境,是研究难点。2.2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描绘出未来的乌托邦社会,是一个黑暗、失去自由的社会。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依旧成为了人类乌托邦的代名词。但是处于高度极权统治下的公民,是否对现状不满是一个问题。比如说朝鲜处于高度极权统治之下,不少民众不仅室内悬挂领袖图像,而且对社会充满了感激。将反乌托邦中的公民幸福指数和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指数对比,也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二)、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跳出政治意识形态范畴,从纯文学的角度来挖掘属于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自身的美感,为今后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优质蓝本。2、从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中,找寻出未来乌托邦世界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其他意识形态国家发展情况,提出理论上的解决措施。(三)、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研究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查阅书籍等方式完成。1、对比法。对比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现代社会所遭遇的问题,形成系统的层次对比,从中找出其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2、调查问卷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处于不同体制之下人们的感受,从而准确收集数据,来判断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关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幸福指数。3、查阅书籍。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分辨出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美感和现实意义,从而区别出来特有的文学价值。四、研究基础:(一)、课题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这部分不用写(二)、主要参考文献:外文类1、 (英)奥威尔.一九八四M.董乐山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 (英)塞.巴特勒.埃里汪奇游记M.彭世勇、龚绍忍译,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3、 (美)马克斯洛宁.苏维埃俄罗斯文学M.浦立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4、 (英)安德鲁桑德斯M .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下).谷启楠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 (英)特里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幻象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中文类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王蒙.反面乌托邦的启示J.读者1998年12月 3、张丽娜.马尔库塞与审美乌托邦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2年第一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