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五)-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708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五)-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五)-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五)-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考题型专攻练(五)地图及图画型选择题(15分钟48分)1.(2015资阳二模)右图刻画了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这反映出在古代中国()A.中央集权,地方无权B.监察随性,恐怖统治C.君权至上,独断专横D.政治黑暗,人民痛苦【解析】选C。图片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问题,故A错误;廷杖与监察无关,故B错误;廷杖主要是朝廷上皇帝对忤逆的大臣的惩罚措施,反映了君权至上,皇帝独断专横,故C正确;仅从单一的酷刑并不能看出政治黑暗和人民痛苦,故D错误。2.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四部汉代蜀锦织机模型,结构复杂精巧,一些部件上还残存有丝线和染料。织机四周散落着不同身姿和书写有不同铭文的十多件彩绘木俑。这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下列相关结论最为合理的是()A.证明了当时成都纺织技术领先全国B.不存在墓主是私营手工业者的可能C.木俑或许代表了不同工种或者工序D.将我国丝织业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解析】选C。材料“这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不能说明当时成都纺织技术领先全国,故A错误;题干材料主要讲述蜀锦织机模型,无法判断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故B错误;材料 “织机四周散落着不同身姿和书写有不同铭文的十多件彩绘木俑”,说明这些木俑或许代表了不同工种或者工序,故C正确;我国丝织技术出现在原始社会晚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3.下图世界人口的流动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A.交通工具革新,科学技术进步迅速B.世界经济危机,各国难民逃离家园C.欧洲宗教迫害,清教徒迁移到美洲D.世界联系加强,整体世界逐渐形成【解析】选D。材料中显示的是人口流动,显示不出交通工具革新,科学技术进步迅速的信息,故A错误;世界经济大危机时间是19291933年,与图片时间不符,故B错误;欧洲宗教迫害是17世纪,与图片时间不符,故C错误;图片中显示世界移民不断加强,说明世界整体联系的加强,故D正确。4.右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国共合作,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析】选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图中的战争形势应该是该时期的北伐战争,故B正确。5.下列两幅地图反映的战争态势分别属于抗日战争的()A.防御阶段;防御阶段B.防御阶段;相持阶段C.相持阶段;相持阶段D.相持阶段;反攻阶段【解析】选B。图一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属于战略防御阶段,从图二看,随着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属于战略相持阶段,选择B符合题意。6.右图漫画中人物的装扮讽刺了()A.顽固派的“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维新派的“移花接木”D.革命派的 “三民主义”【解析】选B。顽固派是固守传统观念,不符合漫画中“穿洋装”的信息,故A错误;漫画中官员穿着洋装,却戴着清朝官帽,留着长辫子,显然是洋务派,故B正确;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故C错误;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显然不可能戴清朝官帽,故D错误。7.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政府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D.新式科技成果得到普遍使用【解析】选A。从图中中国人使用电话的情况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已经在中国得以运用,故A正确;电话属于电力发明和使用的成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并非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错误;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法令,而图中的人物带有长辫子,应该处于晚清时期,故C错误;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新式科技成果难以得到普遍使用,最多只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开放较早的地区可能出现这一现象,故D错误。8.1973年1月1日,丹麦、爱尔兰等三国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实现了自诞生以来的第一次扩展。除上述两国外,这次加入欧共体的国家还应有下图中A、B、C、D所示的哪一个国家()【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欧共体成员国的掌握,A、B、C、D分别对应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是欧共体最初建立国,不符合题意,英国是欧共体第一次扩展的国家,故A正确,B、C、D错误。9.右图是宋学海2005年发表的漫画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对这一漫画解读正确的是()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反省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A.B.C.D.【解析】选B。20世纪80年代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就已经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日本紧密追随美国,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顾及亚洲各国的感受可知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故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关于教科书问题、慰安妇问题和南京大屠杀等问题可知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反省,故正确;随着苏联解体,欧盟、日本、中国的发展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故正确,选择B符合题意。10.右图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重大政治事件的漫画。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有()表达作者对该政治事件的否定态度该政治事件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反映了丘吉尔对希特勒执行“海狮计划”的不满作者创作此漫画的目的有可能是反对战争重起A.B.C.D.【解析】选B。从漫画中丘吉尔全副武装举旗呐喊的情形可以判断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铁幕演说”,作者通过漫画讽刺了丘吉尔和杜鲁门将再次挑起战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错误,符合题意;“海狮计划”是1940年德国对英国的空中轰炸,与图片信息无关,故错误,符合题意;从漫画丘吉尔的形象和背后的杜鲁门形象可以看出作者有可能反对战争重起,故正确,不符合题意,选择B符合题意。11.右图为马克格特勒的旋转木马,“旋转木马场中,姿势僵硬、因受到惊吓而目光呆滞的人们骑着苍白如幽灵般的马儿,一圈圈地不停旋转,永不静止”该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了心灵的巨大创伤B.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光学技术C.人们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D.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解析】选A。旋转木马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故A正确;旋转木马是一幅反对战争的绘画作品,与科技发展无关,故B错误;该作品与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无关,故C错误;旋转木马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时间与工业革命不符,故D错误。12.观察右图,如果选择一个最符合这一历史现象的现代术语作为这幅图的标题,以下各项中最恰当的是()A.工业近代化B.交通立体化C.信息网络化D.农业现代化【解析】选C。该图片反映了人们通过网络缩短了距离,C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