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7074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即时演练一、选择题1.(2014北京模拟)全球通史中记载:葡萄牙人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知识,确信地球比哥伦布认为的还要大,因而拒绝资助哥伦布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前往西印度群岛,令人扫兴的是只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的确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哥伦布航海因未获得黄金而失败B.冒险家的狂热情绪因此而消失C.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竞争激烈D.西班牙王室没有因此获得好处解析:C题干反映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历史现象,葡萄牙王室不支持哥伦布,却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故C项正确;题干是对哥伦布航海探险的肯定,由此可知,A项说法错误,B项“因此而消失”的说法错误,D项“没有因此获得好处”说法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2.(2014福州模拟)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解析:A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是在西班牙支持下完成航海探险的,故B、C两项错误;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故D项错误;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是在葡萄牙支持下,而且这一探险活动有利于葡萄牙对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故A项正确。3.(2014济南调研)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B.C.D.解析:A从“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等信息可知是正确的;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正确;作者只是指出了殖民扩张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对这一行为全面肯定或否定,所以不是在为其开脱,故错误;辩证是一分为二的论证,题中没有体现对新航路开辟的两方面的评价,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4.(2015武汉月考)17世纪,荷兰在国内创办了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政府还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的低税政策,维持物价低水平,保证社会大众的生活。与这些举措相关联的历史背景是()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解析:A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使得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当时世界性的商业大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荷兰有能力实施关注民生的措施,故A项正确;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1857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发生,1945年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调整,都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C、D三项错误。5.“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材料表明()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东印度公司是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之一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政府授权的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非洲和美洲之间的奴隶贸易A.B.C.D.解析:B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扩张,表明当时的英国正在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错误;在英国政府授权下,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的实际主宰者、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故正确;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6.(2014泸州诊断)观念或视角是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历史观或历史研究视角有助于观察、认识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同时期欧洲人的世界地图材料二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欧中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全球化和全球史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1)指出两幅地图反映的“世界”有何不同。这种变化反映了欧洲思想认识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步。(2)据材料二,概述“西欧中心论”的内容。材料三中“全球史观”怎样突破了“西欧中心论”的偏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西欧中心论产生的原因。解析:第(1)问图一特点是世界只有亚欧非三大洲并以地中海为中心,而图二除了亚欧非,还有美洲,与现代地图接近。第一小问的不同点依据上述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进步则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自然科学与思想两个方面分析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突破”应依据两种世界观的不同分析归纳,特别注意“公正地评价”;第三小问应依据时间信息,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状况分析、概括。答案:(1)不同:图一的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世界的范围是亚洲、欧洲、非洲(旧大陆);图二的世界地中海已不是中心,世界的范围还包括了南美洲、北美洲(新大陆)。进步:新宇宙观形成,证明“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冲击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人们思想获得解放。(2)内容:宣扬白色人种的优越;强调西欧历史的价值。突破:公正评价各时代和世界一切民族的建树;突破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世界历史。西欧中心论产生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伴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扩展到世界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