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试题(含解析)必修2-人教版高三必修2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7071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试题(含解析)必修2-人教版高三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试题(含解析)必修2-人教版高三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试题(含解析)必修2-人教版高三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 单项选择题1. (2018山东临沂三模)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 但到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这说明当时英国()A. 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完善自由市场制度B. 废弃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盛行C. 保护新贵族的利益,积极开拓国内市场D. 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2. (2018湖北襄阳模拟)19世纪,英国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音乐会成为最流行的休闲方式之一,一些音乐厅老板扩大经营范围和场地规模,聘请专业的演出人员,面向广大平民进行收费演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 理性休闲方式逐步兴起B. 大众艺术修养的普遍提高C. 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D. 休闲活动呈现商业化特征3. (2018湖南怀化三模)1848年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阶级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而在1872年德文版这一观点已修正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影响观点修正的主要因素是()A.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B.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 议会制度日益完善D.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4. (2018河南洛阳三模)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A. 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B. 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C. 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D. 民主政治惠及社会下层5. (2018福建漳州三模)18世纪早期,英国贵族喜欢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进行没有章法的狩猎活动。而法国贵族远离土地,在宫廷里生活,接受骑术学校严格的训练。导致英法贵族生活方式不同的原因是()A. 殖民帝国的建立与否B. 生产方式的截然不同C. 君主权力的限制程度D. 启蒙思想的实践迥异6. (2019湖北武汉联考)下图是18901910年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对比示意图。示意图中的信息反映了()A. 英国的工业水平最为先进B. 德国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C. 法国的工业化水平最落后D. 欧洲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7. (2019广东六校联考)导致下面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出生和死亡率状况表(单位:每1 000居民)()年平均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净增人口1871188040.728.811.91881189038.226.511.71891190037.323.513.91901191033.919.714.3191129.518.211.3191229.116.412.7A. 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B. 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C. 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D.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8. (2019河南洛阳联考)根据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英法两国()英法两国工人实际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100)1850年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英国5764708190100法国59.5636974.589.5100A. “福利国家”已经建立B. 工人工资增长得益于科技革命C. 经济实力大致相当D. 工人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9. (2019安徽皖南期初)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A. 英国和中国B.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C. 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D. 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10. (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质量检测)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A. 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 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 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11. (2018河北衡水中学)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于世界范围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这一状况()A. 扩大了英国的海外市场B. 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C. 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对手D. 制约了英国的技术更新12. (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19世纪70年代,英国正在享受自由贸易、市场扩大带来的经济繁荣,这造成了英国对时代潮流认知的迟钝,最终丧失了工业领先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A. 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C. 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来临D. 代议制确立和完善二、 非选择题13. (2019山东青岛期初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二18421942年英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B点对应的科技革命对欧洲政治和中国经济的影响。(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原因。14. (2018安徽淮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一般情况下,如熊彼特所言,“当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冲突时,它总得屈服。在一定的时候所使用的每一种生产方法,都要服从经济上的恰当性”。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导致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最清楚地表现在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蒸汽机并非18世纪的新发明。摘编自李伯重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实正确,逻辑清晰)第二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 D【解析】英国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说明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开始占主导,自由经济思想开始占主导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掌权,要求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2. D【解析】题干反映的是休闲活动呈现收费、盈利趋势,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演出面向平民,非大众艺术修养的提高,而且还是“普遍”提高,故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政府行为,故C项错误;题干中“英国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音乐会成为最流行的休闲方式之一面向广大平民进行收费演出”,可知工业革命后休闲方式也呈现商业化特征,故D项正确。3. D【解析】“1872年德文版这一观点已修正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此时德国正在兴起工业革命,工人的生存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主要分析工人阶级的革命任务和奋斗目标,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可见对议会的控制仅是夺取政权的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1872年德文版这一观点已修正”体现了时空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工人阶级的斗争方法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故D项正确。4. A【解析】由材料中时间“1870年至1914年”可知此时期为英国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发展推动社会贫富分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工人失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因而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建立福利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英国的社会福利法律,没有与其他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因而无法得出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中英国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建立福利制度,只能使民众生活得到一定保障,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民众生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民主化,故D项错误。5. B【解析】英国是18世纪下半叶建立殖民帝国,故A项错误;英国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农村实行圈地运动,而法国则仍是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发达,故B项正确;当时英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仍是封建统治,故C项错误;法国当时并未实现启蒙思想的实践,故D项错误。6. D【解析】本题考查了欧洲工业化的发展。根据图中内容可知,英国煤炭消耗量最多,但并不能说明它的工业水平最先进,故排除A项。德国煤消耗量增长幅度最快,也同样无法说明它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故排除B项。法国的煤消耗量要高于奥匈帝国、俄国和意大利,所以它的工业化水平不一定是最落后的,故排除C项。1900年,欧洲主要国家的煤炭消耗量相比1896年都有所增长,可以说明欧洲的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故选D。7. B【解析】本题考查德国的近代化发展。根据图表可知出生人口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减少,而死亡人口则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人口的变化受工业文明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与社会发展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C、D两项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体现,是死亡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不能说明出生人口减少,故排除。故选B。8. B【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法两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不断增长,可见工业革命惠及工人阶级,B项正确;“福利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英法两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不断增长,但不能反映出英法两国“经济实力大体相当”,且C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成正比,D项排除。9. C【解析】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开始对亚非拉国家进行瓜分活动,导致了广大亚非拉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故材料中“城市”是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农村”是指广大亚非拉国家,故C项正确;英国和中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对比,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比喻方法,不是具体城市和农村,故B项错误;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并不单独是欧洲国家,故D项错误。10. A【解析】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现了西方对世界的主导,故A项正确;“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没有涉及世界市场的范围,故B项错误;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不能判断不同文明是否有冲突或冲突的程度,故C项错误;“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可知这完全是一个不公平的国际规则,完善的道路还很长,故D项错误。11. D【解析】19世纪后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银行家从中获取金融利润,这并不能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故A项错误;18世纪英国殖民霸权即已确立,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B项错误;19世纪后期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而不是用于更新本国的工业设备,导致英国逐渐落后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因而材料中现象不会削弱英国的竞争对手,故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12. C【解析】19世纪70年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当时的主潮流,故A项错误;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是在二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开始吸取工业革命的成果发展经济,故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来临,故C项正确;19世纪70年代代议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不属于当时的主要潮流,故D项错误。13. (1) 对欧洲: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兴起和壮大,欧洲民主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和发展;加紧海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对中国:中国变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自然经济逐步瓦解;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并发展,中国近代化起步。(2) 趋势:整体呈增长趁势,中间略有波折(下降)。增长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大大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盛行。下降原因:经济危机影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各国采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等手段,转嫁危机)。14. 示例一: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阐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要建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蒸汽机并非是18世纪的新发明,但在长时期内没有得到推广和改进。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急剧扩大,对工业生产能力要求提高,对动力的需求增强,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良,并很快应用于生产领域。人类很早就认识了“电”,1831年法拉第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在生产领域一直没有出现突破性的技术革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动力的要求更高,促使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并迅速推广,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综上所述,技术的进步和推广需要依赖经济的发展。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阐述:经济发展是多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结果,以近代英国经济的崛起为例。首先,英国较早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圈地运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在原有工场手工业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展开了工业革命,实现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英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发展,虽然关于蒸汽机的基本知识在18世纪以前已为欧洲人了解,但是只有到了18世纪,在各种因素比较齐备的英国,这项技术进步才逐渐发挥出其伟大的潜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技术的进步需要其他要素的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同时,技术进步的作用也并不能立刻显现。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配合的结果,技术进步必须在其他因素配合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示例三:论题:技术进步需符合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发挥作用。阐述: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如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但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郑和下西洋之后再无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明清政府逐渐走上封闭保守之路,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反而落后于当时的西方。13世纪初指南针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西方由此开启了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西方的社会转型。指南针之所以在西方能产生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西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为社会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由此可见,技术进步需要符合经济发展阶段才能发挥作用。(答案“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