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考点训练1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936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考点训练1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考点训练1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考点训练1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考点训练1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9贵州贵阳月考)19世纪早期,欧洲出现了一派新的朝气蓬勃的社会改革者,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却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些模范社会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这些社会改革者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 B科学社会主义者C极端民族主义者 D理性主义思想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早期”“欧洲”“模范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社会改革者指的是19世纪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1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英国人欧文在美国创立“新和谐公社”,建立“全国劳动产品交换市场”。在1839年到1845年他又从事“劳动公社”实验。但这些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欧文的实践()A意味着工人运动需要国际联合B是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C为建立人类理想社会提供了借鉴D表明美国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答案C解析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尝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人运动的相关信息,排除A、D两项;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而非完善,B项错误。3(2019山东日照期末)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数万名丝织工人每天工作1516小时,且工资极低;1842年,英国手纺工每周工资不到3先令,而要维持一家5口的生活,每周至少需要20先令;1844年,西里西亚地区报告说,4万公民中有3万需要救济。这种状况()A为大规模改进技术提供了可能B导致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C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基础D加快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法、英等国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体现了阶级压迫的残酷,这为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奠定了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并不是大规模改进技术的条件,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于1857年在美国爆发,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主要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4(2019北京海淀期末)共产党宣言提出:“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以上言论()A促进了早期工人运动兴起B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潮D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答案B解析由材料“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可知,这揭示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选B项。早期工人运动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奠定阶级基础,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排除C项;材料中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非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排除D项。5(2019江苏无锡高二期末)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答案B解析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故选B项。A项指十月革命,排除;C项未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6(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巴黎公社从1871年3月19日到5月24日先后颁布了423道公告,涉及社会全方位变革的命令与举措。这些公告()A表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政权B清除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C体现了巴黎人民改变法国的迫切性D表明巴黎公社反对普鲁士的侵略答案C解析巴黎公社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内就颁布了涉及社会全方位变革的423道公告,这体现了巴黎人民改变法国的迫切性,C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A、D两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是在政权控制的巴黎地区颁布公告,并非是整个法国,根据材料也无法得出这些改革措施和法令的效果,排除B项。7(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D公社委员会实现了权力集中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阶级属于劳动者,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映了巴黎公社力图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8(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第一次调研)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恩格斯这一观点()A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B体现了对巴黎公社革命的反思C认清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局限性D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开放扩张性答案B解析法国巴黎公社成立不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属于偶然事件,材料是对巴黎公社失败根本原因的分析,故B项正确。其他分析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C、D三项错误。9(2019湖北荆州中学周考)1917年3月2日,尼古拉二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很快,尼古拉二世发布退位诏书,俄国的政治进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是指()A沙皇王朝专制统治的结束B布尔什维克党登上政治舞台C俄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代D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临时政府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尼古拉二世发布退位诏书,俄国的政治进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已经登上政治舞台,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使俄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临时政府,故D项错误。10(2020广东茂名摸底)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可知,材料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符合俄国国情,故B项正确,C项错误。“列宁机敏的选择历史”说明,列宁革命策略比较灵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一战的作用,故排除D项。11(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调研)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答案A解析材料中列宁强调“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与这一精神相符的只有四月提纲,列宁在这个提纲中提出无产阶级当前的任务是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故选A项。和平法令主要内容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故B项错误;C项是政权建设,和题意无关,故排除;土地法令是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故D项错误。12(2019江苏无锡高二期末)下面是2017年俄罗斯媒体对俄国民众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社会调查情况统计图。据图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十月革命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B俄国民众对十月革命肯定态度居多C十月革命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D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答案B解析从社会调查统计表看出,认为十月革命为俄罗斯人民打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和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数所占比例达到61%,说明俄国民众对十月革命肯定态度居多,故B项正确,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俄罗斯民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无法体现十月革命开创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排除D项。题组二模拟小题13(2019辽宁省五校协作体模拟)从1872年到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写了七篇序言,这些序言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基本原则不断变化B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C理论来源逐步扩大D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可知,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不同的革命实践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精神,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没变,调整的只是序言,A项错误;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适应了不同的国情,但这并不能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4(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当局大肆宣称: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德国人则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凡尔赛当局的用意是()A挑起巴黎公社的内部矛盾B破坏法国的工农联盟C防止普鲁士军队支持公社D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凡尔赛当局目的是强调公社战士孤军奋战,没有外援且公社战士已经不纯洁,其用心是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内部矛盾,且巴黎公社革命运动中并没有工农联盟,不存在破坏一说,A、B两项错误;普通鲁士军队不可能支持巴黎公社,C项错误。15(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后取消了常备军和国家官吏。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这体现了()A廉洁政府的政治理念B一切为工人服务的宗旨C公社的社会主义性质D民主原则在公社的践行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可知,其政治理念是廉洁的政府,故选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但“一切为工人服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仅仅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政权,排除C项;该规定体现了人民公仆原则,排除D项。16(2019河南郑州一测)1917年11月,苏俄发布和平法令,提出就退出一战与交战国进行公正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在1918年3月签订的布列斯特合约中,苏俄割让给德国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赔款60亿马克。这一变化说明()A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性质逐渐发生异变B新政权在敌强我弱形势下须对外妥协C内忧外患的国家形势影响政府的决策D苏俄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认识不清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苏俄面临对外战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反扑,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被迫签订布列斯特合约,通过割地赔款实现和平,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的手段,故C项正确,B项错误。苏维埃政权属于无产阶级政权,未发生改变,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苏俄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认识不清,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方法,D项错误。题组三高考小题17(2018全国卷)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18(2019江苏高考)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C解析材料中“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其诞生过程中,对旧的思想批判地继承,并不断创新,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不符,故排除。材料中体现的是对旧世界的批判继承和创新,而不是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D项错误。19(2018天津高考)右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已经开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论断并不是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预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可知,可以通过消灭生产力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排除B项;材料中是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且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故D项正确。20(2017江苏高考)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解析材料中“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论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任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论述的是十月革命的方式,故C项正确。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方式是和平夺权,不是武装起义,故A项错误;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体现的是列宁的思想,故B项错误;七月事件表明,和平夺权已不可能,故D项错误。题组一基础大题21(2019四川资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进入20世纪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答案(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刺激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显现;思想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阶级基础: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努力。(2)影响:丰富了人类的思想;促进了“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从经济基础、政治环境、阶级、思想理论来源、实践等几个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结合所学,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发展的影响、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对十月革命的影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方面概括。题组二模拟大题22(2019四川成都七中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材料二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500多个工人的工厂。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他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禁止使用童工,取消针对工人的罚款制度,尽力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他创办了工人食堂、托儿所、幼儿园,设立工人学校,设立医疗费和养老金制度。欧文在提高了工人福利的同时也积攒了一大笔钱。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从英国来到美国。他在印第安纳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新和谐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热情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根据柯尔英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和欧文各自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载和欧文都探索了理想社会,分析两者的异同。答案(1)张载:儒学危机和三教合一的趋势;商品经济繁荣对民俗民风的冲击;土地兼并严重。欧文:工业革命开展,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生活悲惨。(2)异:方式上: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在儒家经典中寻找理想社会;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内容上: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前提: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同: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空想);两者都充满了理想色彩;都强调天下大同(为公);都重视实验验证。解析第(1)问,张载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并结合时代背景得出思想上儒学受到冲击,三教合一趋势发展;根据材料一“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得出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冲击民风民俗,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欧文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根据材料二“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500多个工人的工厂”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工业革命开展,工厂出现;根据材料二“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得出阶级矛盾尖锐,工人生活悲惨。第(2)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一“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得出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寻找理想社会,根据材料二“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得出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根据材料一“恢复古礼和井田制”得出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根据材料二“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得出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结合时代背景得出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相同点,结合时代背景及其实验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得出其相同点。题组三高考大题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北京高考)材料一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2018海南高考)材料二(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1)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答案(1)理由: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2)原因: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共产主义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解析第(1)问,结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历史意义作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可得出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根据材料二“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可得出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