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综合检测(六)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881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综合检测(六)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综合检测(六)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综合检测(六)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综合检测(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事实与电化学原理无关的是()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B铁制器件在潮湿空气中生锈C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更耐腐蚀D远洋海轮的外壳连接锌块可保护轮船不受腐蚀解析:选A。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与电化学原理无关,故选A;B铁在潮湿空气中形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故不选B;C镀锌铁发生金属被腐蚀现象时,因Zn比Fe活泼,Zn被腐蚀,镀锡铁破损后发生电化学腐蚀,因Fe比Sn活泼,因而是铁被腐蚀,所以镀锌铁比镀锡铁耐腐蚀,故不选C;D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腐蚀锌,保护了铁,故不选D。2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1 kg金属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eO2=BeOH564.3 kJmol1BBe(s)O2(g)=BeO(s)H564.3 kJmol1CBe(s)O2(g)=BeO(s)H564.3 kJmol1DBe(s)O2(g)=BeO(g)H564.3 kJmol1解析:选C。A项,没有写上状态,错误;B项,燃烧是放热反应,H0,错误;氧化铍是固体,C正确,D错误。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2Cl2e=Cl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解析:选B。O22H2O4e=4OH是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A不正确;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应是粗铜,C不正确;Fe2e=Fe2是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D不正确。4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2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WO2(s)2H2(g)=W(s)2H2O(g)H66.0 kJ/mol;又已知WO2(g)2H2(g)=W(s)2H2O(g)H137.9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总反应中,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W(s)2H2O(l)=WO2(s)2H2(g)H66.0 kJ/molC总反应中生成1 mol W(s)放出66.0 kJ热量DWO2(s)=WO2(g)的H203.9 kJ/mol解析:选D。由题中信息知用H2还原WO2,得到金属钨为吸热反应,故可推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同时知生成 1 mol W(s)时需吸收66.0 kJ的热量,A、C错误;B项中H2O的状态符号应为“g”,B错误。5有如下3个实验:实验1将金属X与金属Y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不易腐蚀实验2将片状的金属X、W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比X反应剧烈实验3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Y和金属Z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单质Z依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动性顺序:YZXWB实验1中,Y作正极C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 D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X作正极解析:选B。由实验1、2、3分别得到金属的活泼性为XY,WX,YZ,综合可得WXYZ,故选项A错误;实验1中,Y作正极,故选项B正确;Z和Cu的活泼性无法比较,选项C错误;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X作负极,故选项D错误。6.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形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气体解析:选B。K1闭合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失电子被腐蚀,石墨棒作正极,氧气得电子变为OH,pH逐渐升高,A错误、B正确;K2闭合,铁棒作阴极被保护,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错误;K2闭合形成电解池,两极分别产生氯气和氢气,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每个电极上产生0.001 mol气体,两极共产生0.002 mol气体,D错误。7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O24e4H=2H2OB该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了氧化反应:Lie=LiC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可以用稀盐酸代替D正极区产生的LiOH可回收利用解析:选D。正极的反应式为O24e2H2O=4OH,A项错误;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有机电解液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因为金属锂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C项错误。8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加电源的a极为正极B电解过程中,Li向B极迁移C阳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D每生成1 mol LiOH,外电路转移1 mol电子解析:选C。A项,因为要制备氢氧化锂,右侧电极为铜,应该作阴极,所以a为电源的正极,正确;B项,左侧为电解池的阳极,应放入氯化锂溶液,右侧为电解池的阴极,溶液为氢氧化锂溶液,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向B极迁移,正确;C项,阳极是氯化锂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氯气,错误;D项,每生成1 mol氢氧化锂说明有1 mol 锂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则外电路转移1 mol电子,正确。9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FePO4Lie=LiFePO4,负极:Lie=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到电子被还原解析:选B。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FePO4Li=LiFePO4,充电时总反应式为放电时的逆反应,A错误;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C错误;由放电时正极反应式可知Li价态不变,D错误。10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下图装置。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对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N2H44OH4e=N24H2OB用该电池作为装置的直流电源,产生1 mol Cl2至少需要通入0.5 mol N2H4C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D该电池中,电子从右侧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左侧电极,溶液中OH则迁移到左侧解析:选D。A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故A正确;B电解氯化铜生成氯气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生成 1 mol 氯气转移2 mol电子,燃料电池中的负极反应为N2H44OH4e=N24H2O,则转移2 mol电子,消耗0.5 mol N2H4,故B正确;C因为电池中正、负极上为气体参与的反应,所以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故C正确;D电子从左侧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右侧电极,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1分)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怎样充分利用好能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已知:Fe2O3(s)3C(石墨,s) =2Fe(s)3CO(g)Ha kJmol1CO(g)1/2O2(g)=CO2(g)Hb kJmol1C(石墨,s)O2(g)=CO2(g)Hc kJmol1则反应:4Fe(s)3O2(g)=2Fe2O3(s)的焓变H_kJmol1。.(1)依据原电池的构成原理,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填序号)。AC(s)CO2(g)=2CO(g)BNaOH(aq)HCl(aq)=NaCl(aq)H2O(l)C2H2O(l)=2H2(g)O2(g)DCH4(g)2O2(g)=CO2(g)2H2O(l)若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可以设计成一个原电池,请写出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_,正极:_。(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自来水消毒剂。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为原料制备ClO2流程如下:已知: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NH4Cl2HClNCl33H2,NCl3中氮元素为3价。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在阳极上放电的物质(或离子)是_。解析:.Fe2O3(s)3C(石墨,s)=2Fe(s)3CO(g)Ha kJmol1CO(g)1/2O2(g)=CO2(g)Hb kJmol1C(石墨,s)O2(g)=CO2(g)Hc kJmol1由盖斯定律()62得4Fe(s)3O2(g)=2Fe2O3(s)H6(cb)2a kJmol1。.(1)设计成原电池需要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A项是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选;B项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选;C项反应是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选;D项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D反应可设计成甲烷燃料电池,在碱溶液中甲烷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CH48e10OH=CO7H2O;正极:O22H2O4e=4OH。(2)电解时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解时阳极上是铵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NCl3。答案:.6(cb)2a.(1)DCH48e10OH=CO7H2O O22H2O4e=4OH(2)2H2e=H2NH4Cl(或NH)12(13分)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辆。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1)混合动力车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汽油(以辛烷C8H18计)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569.1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该电池中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为电解质溶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示意如图,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2Ni(OH)2。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3)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通过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制取,电解总反应式为2CuH2OCu2OH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用镍氢电池作为电源进行电解,当电池中有1 mol H2消耗时,Cu2O的理论产量为_g。(4)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_腐蚀。为防止这种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里的Zn块相连;或与像铅酸蓄电池这样的直流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相连,利用_保护法防止其被腐蚀。解析:(1)1 mol C8H18(l)完全燃烧生成9 mol水蒸气放出的热量是569.1 kJ95 121.9 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8H18(l)O2(g)=8CO2(g)9H2O(g)H5 121.9 kJmol1;(2)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应是放电过程,根据图示可知,乙电极中由NiOOH转化为Ni(OH)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所以乙电极周围的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增大;(3)电解总反应式为2CuH2OCu2OH2,可知电解池的阴极发生的是水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当电池中有1 mol H2被消耗时,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 mol,所以Cu2O的理论产量是1 mol,质量是144 g;(4)海水为中性溶液,所以钢铁船体在海水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为防止这种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中的Zn块相连,或与铅酸蓄电池这样的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被腐蚀而被保护。答案:(1)C8H18(l)O2(g)=8CO2(g)9H2O(g)H5 121.9 kJmol1(2)增大 NiOOHH2Oe=Ni(OH)2OH(3)2H2e=H2144(4)吸氧负外加电流的阴极13(14分)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1)V2O5可用于汽车催化剂,汽车尾气中含有CO与NO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NO的原因:_。汽车排气管内安装了钒(V)及其化合物的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气体排出。已知:N2(g)O2(g)=2NO(g)H180.5 kJ/mol2C(s)O2(g)=2CO(g)H221.0 kJ/molC(s)O2(g)=CO2(g)H393.5 kJ/mol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H_。(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结构如下图,其电解液中含有钒的不同价态的离子、H和SO。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V2e=V3。电解质溶液交换膜左边为VO/VO2,右边为V3/V2,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_,H通过交换膜向_移动(填“左”或“右”)。充电时,惰性电极N应该连接电源_极,充电时,电池总的反应式为_。(3)若电池初始时左右两槽内均以VOSO4和H2SO4的混合液为电解液,使用前需先充电激活。充电过程分两步完成:第一步VO2转化为V3,第二步V3转化为V2,则第一步反应过程中阴极区溶液pH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解析:(1)按题干顺序给3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由盖斯定律2得2NO(g)2CO(g)=N2(g)2CO2(g)的H393.52180.5(221.0)kJ/mol746.5 kJ/mol。(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正极为V()和V()之间的转换,负极为V()和V()之间的转换,放电时,H向正极移动;放电时的负极在充电时应该接电源的负极,充电时电池总反应就是V() 和V()反应生成V()和V()。(3)充电激活过程就是电解过程,阴极得电子,V化合价下降,H浓度下降,pH增大。答案:(1)N2O22NO746.5 kJ/mol (2)VOe2H=VO2H2O左负V3VO2H2O=V2VO2H(3)增大VO2H2Oe=VO2H14(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1)通O2的Pt电极为电池_极(填电极名称);其电极方程式为_。(2)若B电池为电镀池,目的是在某镀件上镀一层银,则X电极材料为_,电解质溶液为_。(3)若B电池为精炼铜,且粗铜中含有Zn、Fe、Ag、Au等杂质,则该电池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_。(4)若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500 mL 1.0 molL1的NaCl溶液,X、Y皆为惰性电极,当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断开电源K,Y电极有560 mL(标准状况)无色气体生成(假设电极产生气体完全逸出,溶液体积不变),此时B电池溶液的pH_;要使该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加入_(填物质并注明物质的量)。(5)若X、Y均是铜,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X极附近生成红色沉淀,查阅资料得知是Cu2O,试写出该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解析:(1)题图所示的装置中,A装置是原电池,B装置是电解池。其中对于A装置来说,通入O2的电极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O24e2H2O=4OH;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H22e=2H。(2)若B电池为电镀池,目的是在某镀件上镀一层银,应该镀件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作阴极,镀层金属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作阳极。因此X电极材料为镀层金属Ag;电解质溶液为含有Ag的溶液,如AgNO3溶液。(3)若B电池为精炼铜,且粗铜中含有Zn、Fe、Ag、Au等杂质,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发生反应:Cu2e=Cu2,活动性比铜强的金属Zn、Fe也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变为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活动性比铜弱的金属以固体形式沉在阳极底部,俗称阳极泥。因此该电池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Ag、Au。(4)Y是阴极,发生反应:2H2e=H2,n(H2)0.56 L22.4 Lmol10.025 mol,根据电解总反应方程式:2NaCl2H2OCl2H22NaOH可知:每产生1 mol氢气,会同时产生2 mol NaOH,由于n(H2)0.025 mol,所以n(NaOH)20.025 mol0.05 mol,溶液的体积是500 mL,则c(NaOH)0.05 mol0.5 L0.1 molL1,所以pH13;在阴极产生0.025 mol H2,在阳极就同时反应产生0.025 mol Cl2,二者相当于0.05 mol HCl气体,因此要使该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加入0.05 mol HCl气体。(5)若X、Y均是铜,由于Cu是活性电极,所以在阳极Cu失去电子变为Cu,再与溶液中的OH结合发生反应。该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答案:(1)正O24e2H2O=4OH(2)AgAgNO3溶液 (3)Ag、Au(4)130.05 mol HCl气体(5)2Cu2OH2e=Cu2O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