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0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后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584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0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后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0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后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0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后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一、选择题1(2019洛阳期末)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原电池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晶体硅,A项错误;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由负极(锌)流向正极(铜),B项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C项正确;由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原电池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2(2019泉州模拟)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电极a为铝条、电极b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电极a为锌片、电极b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解析:选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A正确;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B正确;图中电极a为铝条、电极b为锌片时,构成原电池,导线中会产生电流,C正确;图中电极a为锌片、电极b为铜片时,锌片做负极,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D错误。3(2019大同质检)如图为以Pt为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极为负极,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Ba极的电极反应式:H22e=2H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增大D若将H2改为CH4,消耗等物质的量的CH4时,O2的用量增多解析:选C。a极通入的H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以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的H2被氧化为H,总反应为2H2O2=2H2O,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减小;根据电池总反应2H2O2=2H2O,CH42O2=CO22H2O可知,等物质的量的CH4消耗O2较多。4.(2019广州模拟)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为Fe,Y为Cu,则铁为正极B若X为Fe,Y为Cu,则电子由铜片流向铁片C若X为Fe,Y为C,则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若X为Cu,Y为Zn,则锌片发生还原反应解析:选C。Fe比Cu活泼,Fe做负极,电子从Fe流向Cu,故A、B错误;若X为Fe,Y为C,电解质为硫酸铜,则正极碳棒上析出Cu,故C正确;Zn比Cu活泼,Zn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5.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做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解析:选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做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平衡正、负极两池的电荷,盐桥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6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大气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Pt2电极经过内电路流到Pt1电极BPt1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2e=H2SO42HC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比为21解析:选D。放电时为原电池,质子向正极移动,Pt1电极为负极,则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Pt1电极移向Pt2电极,A错误;Pt1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SO2被氧化为硫酸,反应为SO22H2O2e=SO4H,硫酸应当拆为离子形式,B错误;酸性条件下,氧气得电子生成水, C错误;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SO24H2O4e=2SO8H,正极发生还原反应O24e4H=2H2O,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可知,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比为21,D正确。7(2016高考四川卷)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C充电时,若转移1 mol 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 g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xLiLi1xCoO2解析:选C。电池放电时,阳离子由负极移向正极,A项正确;由放电时的总反应看出,LixC6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项正确;充电反应是放电反应的逆反应,充电时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LiCoO2xe=xLiLi1xCoO2,D项正确;充电时,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6xexLi=LixC6,当转移1 mol电子时,阴极(C6电极)增加1 mol Li,即增重7 g,C项错误。8(2019湖南H11教育联盟联考)我国最近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制氢工艺中光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B该装置工作时,H由b极区流向a极区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2Da极区需不断补充含Fe3和Fe2的溶液解析:选A。该制氢工艺中光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A项正确;该装置工作时,H由a极区流向b极区,B项错误;a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所以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a极区Fe2和Fe3可相互转化,故不需补充含Fe3和Fe2的溶液,D项错误。9(2019兰州模拟)现有关于如图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的说法:微生物促进了电子的转移;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BC D解析:选C。在微生物作用下Cm(H2O)n转化为CO2,促进了电子的转移,正确;微生物在右侧,右侧电极为电池的负极,所以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错误;放电过程中,H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错误;电池左侧为电池的正极区,Mn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得电子反应,所以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正确。10科技工作者利用催化剂和电化学原理还原CO2,使其转化为可被利用的燃料。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燃料C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装置为电解装置,M极发生氧化反应B该装置工作时,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COH2OC质子由N电极区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M电极区D外电路中流过10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收集70 g燃料解析:选B。该电化学装置为原电池装置,A项错误;M为负极,N为正极,C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CO,故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COH2O,B项正确;电池工作时,H从负极移向正极,即从M电极区移向N电极区,C项错误;对比两个电极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可知,外电路中流过2 mol电子时,生成1 mol CO,故外电路中流过10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生成5 mol CO,即140 g CO,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9广州模拟)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_mol电子。(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_,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_,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同学们对此做了多种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丝与石墨相连成n形,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试液,现象是_,电极反应式为_;乙装置中石墨(1)为_极(填“正”“负”“阴”或“阳”),乙装置中与铜丝相连石墨(2)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产物常用_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FeCu2=Fe2Cu0.2(2)2H2e=H2酸性NHH2ONH3H2OH2Fe2Cl2=2Fe32Cl2Fe33Cl28H2O=2FeO6Cl16H(3)溶液变红O22H2O4e=4OH阴2Cl2e=Cl2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Cl22I=2ClI212(1)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 A,电池工作10 min,理论消耗Zn_g(已知F96 500 Cmol1)。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填“左”或“右”)移动。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A是_。(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 (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为_(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解析:(1)电池放电时石墨为正极,高铁酸钾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O4H2O3e=Fe(OH)35OH;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 A,电池工作10 min,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06096 5000.006 2(mol),理论消耗Zn的质量为0.006 2 mol265 gmol10.2 g。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盐桥中氯离子向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左移动。由题图中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可知,高铁电池的优点有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2)该电池的本质反应是合成氨反应,电池中氢气失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氮气得电子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正极反应式为N28H6e=2NH,氨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则A为氯化铵。(3)电池工作时电极b做正极,O2由电极b移向电极a;该装置是原电池,通入一氧化碳的电极a是负极,负极上一氧化碳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答案:(1)FeO4H2O3e=Fe(OH)35OH0.2右左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2)N28H6e=2NH氯化铵(3)从b到aCOO22e=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