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二语文 第1章 1.4《老子》选读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二语文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567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二语文 第1章 1.4《老子》选读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二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用版)高二语文 第1章 1.4《老子》选读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二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用版)高二语文 第1章 1.4《老子》选读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二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14 老子选读 一、 老子解读 文选涉及到美恶(丑)、善不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自见(不自见)、自是(不自是)、自伐(不自伐)、自矜(不自矜)、大小、柔弱坚强等相反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要面对两个相反的方面,比如说“自知”与“知人”、“自胜”与“胜人”,必须做出智慧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事物往往充满了从一个方面向另外一个对立方面转化的可能,比如由难而易或由易而难、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由安而危或由危而安等等,必须抓住那些可以促使变化转向有利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因素,并且付出必要的努力。所有这些,都是老子带给后人的启示。想一想1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练一练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子和老子什么样的治国之道。(2分) (2)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你认为“庶人不议”是指“庶人不敢议”还是“庶人无可议”。请作比较评析。(3分)2阅读下面大学老子选文,回答问题。(5分)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1)请分别简要概括大学和老子对“人”的要求。(2分)(2)结合文段,谈谈你对“身修”与“天下平”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3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也。(大学)(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2)依据以上材料,简要概述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君子”各自的特点。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1911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1)试分析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和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有和本质区别?(4分)(2)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字数120字左右。(8分)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1)用斜线给波浪线部分断句。 (2)翻译划线部分。 (3)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性来类比什么道理。 轻松一刻老子的老师叫商容,又通假为常枞、常从。(见魏晋高士传和南宋世说新语)。老子和老师的故事见于汉刘向说苑:一日老师病了,老子前去探望说:“老师,您病得不轻, 您有什么要嘱咐弟子的吗?”商容说道:“你不问 ,我也有话要对你说的。你可知道,路过家乡为何一定要下车吗?”老子答道:“那是为了不忘故土,对吗?”商容继续说道:“你可知道,见到高大的乔木为何要趋前仰视吗?”老子答道:“见乔木趋前仰视,是意味着敬老,对吗?”商容又张开口让老子瞧:“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答道:“在。”“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答道:“都掉光了。”“你知道原因了吗?” 老子答道:“柔软才能够长存,刚硬则易消亡,对吗?”老师露出满意的微笑:“是啊,天下的道理全都包含在这里了,我没有什么再要说的了。”(原文: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可以语弟子者乎?”常枞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不忘故邪?”“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敬其老邪?”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已矣。”“子知之乎?” 老子曰:“岂非柔存而刚亡邪?”常枞曰:“噫!天下之事尽于此矣。吾何以复语子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