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4)-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517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4)-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4)-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4)-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题系列练题(34)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Mg2+、Ba2+、Cl-、CO32-、Cu2+、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取10mL无色溶液,滴加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实验2:另取10mL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3:取实验1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存在的离子是_。(2)实验3中,图像中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根据图像计算原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_。【答案】 CO32、Cu2+、Fe3+ Mg2+、Ba2+、Cl HOHH2O 1mol/L【解析】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Cu2+、Fe3+;实验1,取无色溶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不0.58g,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Mg2+。根据上述分析,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为CO32、Cu2+、Fe3+;存在的离子有Mg2+、Ba2+、Cl;(2)实验3中,图象中OA段反应是NaOH中和盐酸,离子方程式为:H+OH=H2O;(3)mMg(OH)2=0.58g,n(Mg2+)=nMg(OH)2=0.01mol,溶液体积为10mL,所以c(Mg2+)=1mol/L。2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氧化SO2 。为验证该反应,用1 mol L-1 FeCl3溶液与SO2进行实验。(1)Fe3+氧化SO2的反应表示为 M。向黄色FeCl3溶液中通入SO2后,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2)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装置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B中后,溶液变为红色。为证明B中Fe3+氧化了SO2,进行如下两个实验方案的实验:I 取B中红色溶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Fe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II取B中红色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B中Fe3+氧化了SO2。比较I和II实验方案,哪个方案更好,理由是_。(3)已知:B中溶液变红的反应:Fe3+6SO2 Fe(SO2)63+(红色 )K=1 表示为N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4)向1 mol L-1 FeCl3溶液通入足量SO2,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停止通入SO2,静置;15分钟后溶液逐渐变为黄色;60分钟后变为浅绿色。说明B中既发生反应M,也发生了反应N。结合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很快变红,最终变浅绿的原因_。【答案】 黄色溶液逐渐转化为浅绿色 2Fe3+ + SO2 +2 H2O = 2Fe2+ + SO42- + 4H+ 采用铁氰化钾检验二价铁更好,如果是检验硫酸根的话,存在空气中氧气氧化溶液中+4价硫的干扰 取红色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混合,静置,上层清液为无色,证明反应N是可逆反应 反应M和反应N相比,反应N的反应速率更快,所以先观察到红色,反应M的反应速率慢,但是限度更大,在反应N达平衡后,反应M建立平衡过程中,不断消耗Fe3+ 和 SO2是使反应N平衡左移,最终溶液呈现浅绿色【解析】(1) FeCl3溶液呈黄色,被SO2还原后生成Fe2+,所以溶液的颜色由黄色逐渐变浅绿色;(2)根据实验的要求,在A装置中产生的SO2通入B中与FeCl3溶液反应,所以A中试管内是浓硫酸被空气氧化为硫酸,在加入BaCl2溶液后,即可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确定是Fe3+氧化了SO2,所以采用I方案更好,因为铁氰化钾检验二价铁,可排除空气中氧气氧化溶液中+4价硫生成SO42-的干扰; (4)根据题目的叙述可推出,反应N的速率比反应M更快,所以先观察到溶液变红色;但停止通入SO2,静置15分钟后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说明反应N向左进行了,即反应N是可逆的,更重要的是说明反应M进行的程度很大,Fe3+不断氧化SO2,使Fe3+和SO2的浓度减小,导致反应N的平衡不断向左移动,最终Fe3+被SO2还原为Fe2+使溶液呈浅绿色。点睛:本题一定要全面阅读题目的叙述,特别是第3、4两问,然后分析其中的时间含义,“很快、15分钟、60分钟”,说明两个反应进行的有快慢之分,经过思考就能正确解答。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位于不同短周期的元素,可以两两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其中的甲、乙、丙、丁4种化合物有两种属于离子化合物A、B的原子序数之和是元素D的一半B既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某种化肥的组成部分只有C为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B和D形成的化合物甲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D的质量分数约为70%,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A和B形成的化合物乙为B4A4,在一定条件下可以1:1完全电离产生两种离子,其中一种为10e的离子,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为_;(4)化合物C2D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生成丙C2D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过程_;(5)D和E以1:1形成的化合物丁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该物质遇水剧烈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X和Y,同时还有固体单质产生,是已知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Y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63g/L,该混合气体相对于H2的密度为21,上述过程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某研究小组同学为确定干燥的X和Y混合气体中Y的存在,设计方案如下:把干燥的X和Y与干燥的NH3混合,出现白烟,则证明有Y气体,你认为此方案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答案】 第三周期A族 N4S4 N4H4=NH4+N3 4Na2S+O2+2H2O=4NaOH+2Na2S2 2S2Cl2+2H2O=SO2+4HCl+3S 不正确 干燥的二氧化硫不与氨气反应,但干燥的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白烟(1)E为Cl元素,原子序数为17,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A族;(2)B为N元素,D为S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约为70%,则N的质量分数为30%,则S和N原子个数比为: : =1:1,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设化学式为(SN)x,则17046x190,则x只能为4,所以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S4N4;(3)B4A4为N4H4,N4H4电离生成两种离子,其中一种为10电子的NH4+,依据N元素与H元素守恒得知另外一种离子应为N3-,该电离方程式为:N4H4=NH4+N3-;(4)C2D为Na2S,Na2S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Na2S2,则Na2S溶液在空气中变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S+O2+2H2O4NaOH+2Na2S2;(5)D、E两元素分别为S和Cl,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化合物丁且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其化学式为S2Cl2,其电子式为;S2Cl2遇水剧烈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X和Y,同时还有固体单质产生,X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X为二氧化硫;Y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63g/L,Y的摩尔质量为:1.63g/L22.4L/mol=36.5,则Y为HCl,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单质为S,该混合气体相对于H2的密度为21,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1=42,设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x,HCl为的物质的量为y,则: =42,整理可得:x:y=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SO2+4HCl+3S;为确定干燥的SO2和HCl混合气体中HCl的存在,由于SO2与干燥的NH3不反应,而HCl和干燥的NH3反应生成白烟,所以可把干燥的SO2和HCl与干燥的NH3混合,出现白烟,则证明有HCl气体,故该检验方法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特点各元素为解答关键,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5)为难点、易错点,需要根据X、Y的性质推断二者组成,然后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反应的方程式B既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某种化肥的组成成分,则B为N元素;C为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则C为Na元素;A、B的原子序数之和是元素D的一半,且D的原子序数小于18,则A只能为H元素,D的原子序数为:2(1+7)=16,则D为S元素;E能够形成化合物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大于S,所以E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解答。42017年12月19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印发关于授予江口县“碳汇城市”称号的决定。我市江口县成为全国第三个、我省首个“碳汇城市”。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6CO2(g) +6H2O(l) = C6H12O6(s)+6O2(g) ,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已知每吸收1molCO2需要吸收能量约为470kJ.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碳汇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由_能转化为_能;据相关资料表明,每1m3林木,大约能吸收能量为1.88107kJ,大约可以吸收CO2_吨;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2)工业废气中的CO2可用碱液吸收。所发生的反应如下:CO2(g)2NaOH(aq)=Na2CO3(aq)H2O(l) Ha kJmol1CO2(g)NaOH(aq)=NaHCO3(aq) Hb kJmol1则:反应CO2(g)H2O(l)Na2CO3(aq)=2NaHCO3(aq)的H_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3)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和CO2一样是一种温室气体 ,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FFNF键能/kJmol-1941.7154.8283.0反应:N2(g)+3F2(g)2NF3(g)H=_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A过程:N2(g)2N放出能量 B过程:N+3FNF3(g)放出能量 C使用催化剂能减小反应的H【答案】 太阳 化学 1.76 C6H12O6(s)+6O2(g)= 6CO2(g) +6H2O(l)H-2820kJ/mol a-2b)kJ/mol -291.9kJmol-1 AC6mol二氧化碳吸收的能量为470kJ6=2820kJ,6CO2(g) +6H2O(l) = C6H12O6(s)+6O2(g),H+2820kJ/mol,因此C6H12O6(s)+6O2 (g)= 6CO2(g) +6H2O(l) H-2820kJ/mol,故答案为:太阳;化学;1.76;C6H12O6(s)+6O2(g)= 6CO2(g) +6H2O(l) H-2820kJ/mol;(2)已知CO2(g)+2NaOH(aq)=Na2CO3(aq)+H2O(l)H=-a kJ/mol,CO2(g)+NaOH(aq)=NaHCO3(aq)H=-b kJ/mol,由盖斯定律:2-得 CO2(g)+H2O(l)+Na2CO3(aq)=2NaHCO3(aq)的H=(a-2b)kJ/mol,故答案为:(a-2b)kJ/mol;(3)因为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所以反应N2(g)+3F2(g)=2NF3(g)H=(941.7+3154.8-283.06)kJmol-1=-291.9kJmol-1,故答案为:-291.9kJmol-1;AN2(g)2N(g)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应吸收能量,故A错误;BN(g)+3F(g)NF3(g)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故B正确;C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H,故C错误;故选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