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选修部分 考点训练3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5638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选修部分 考点训练3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选修部分 考点训练3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选修部分 考点训练3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训练3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题组一模拟大题1(2019江苏宿迁期末)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臣以谓方今在位之人才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今以一路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以朝夕从事于无补之学,及其任之以事,然后卒然责之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宜其才之足以有为者少矣。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材料二于是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大经,次兼经,大义凡十道,后改论语孟子义各三道。次论一首,次策三道,礼部试即增二道。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未几,选人、任子,亦试律令出官。宋史选举志一(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在位之人才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王安石解决“在位之人才不足”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效果。答案(1)表现:缺乏执行力;贪污腐化盛行。原因:教育的弊端;科举制的弊端。(2)举措:改革考试内容;增加考试科目;改变官员选用办法。效果:培养了治国人才,宣传了变法,但收效甚微。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可知执行力差;根据材料一“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可知贪污腐化盛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以朝夕从事于无补之学”可知教育的弊端;根据材料一“以朝夕从事无补之学,及其任之以事”可知选官制度的弊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于是改法”可知改革考试内容;根据材料二“又立新科明法”可知增加考试科目;根据材料二“选人、任子,亦试律令出官”可知改变官员选用方法。第二小问,可从两个角度回答:一是选拔人才和推广变法,二是实际效果。2(2019湖北武汉四月调研测试)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晚清时期的中资银行(部分)据中国近代经济史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资银行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中资银行发展的影响。答案(1)特点: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地域发展不平衡;有官办、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多种形式;深受西方影响。(2)影响:推动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有利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解析第(1)问,根据“总行所在地”“备注”可知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地域发展不平衡;“户部银行”“创办者清政府”“纯粹私人资本创办的商业银行”“清政府邮传部奏准设立,为官商合办的银行”反映了有官办、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多种形式;根据材料“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模仿汇丰银行”可知深受西方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我国第一家新式银行”“清末最大的一家新式银行”“纯粹私人资本创办的商业银行”可知,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根据材料“利用银行筹措资金,借以振兴轮、路、电、邮四项事业”可知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避免举借外债受外国金融资本之盘剥”可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西方经济侵略。3(2019安徽江淮十校三模)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发起讨论改革学制,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即壬戌学制。制订该学制的标准是: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给各地方留有伸缩余地。学制规定全部学校教育时间为1618年,分3段5级:初等教育段6年,分初小4年与高小2年两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和高中3年两级;高等教育段46年,不分级。学生自6岁入小学,2224岁大学毕业。壬戌学制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它一反清末民初仿照日本学制的模式,而是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四”的单轨形式。这个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摘编自安娜中国学制百年变迁(1)根据材料,概述“壬戊学制”中教育分段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壬戊学制”制定和颁行的意义。答案(1)特点:教育的期限划分从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出发,学制简明,具有层次性。(2)意义: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由学习日本开始转向借鉴美国,学习标准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重视基础教育和教育的普及,注重教育灵活性和个性化,有利于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近代化人才的培养。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它一反清末民初仿照日本学制的模式,而是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四的单轨形式。这个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并结合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特征分析即可。4(2019云南二模)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早在苏区时代,中国共产党就先后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颁布了婚姻暂行条例,该条例以男女结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制定,并禁止早婚、纳妾,破除童养媳、买卖婚姻、租妻等种种陋习。边区政府规定男女结婚必须向村或单位申请出具介绍信,并在区级以上政府登记结婚,最后领取结婚证明书。但上述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为此,赵树理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创作了小二黑结婚,该小说被改编成剧本,通过各式各样的地方剧搬上舞台。1950年,以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为蓝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行。摘编自王歌雅中国现代婚姻家庭立法研究等(1)根据材料,指出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改革的原因及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改革的意义。答案(1)原因:中国共产党历来关心妇女权益问题;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需要;晋冀鲁豫地区婚俗落后等。措施:立法;严格结婚程序;注重宣传等。(2)保护了女性权益;为坚持敌后抗战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新中国的婚姻法提供了借鉴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共在苏区时代和抗战时期有关于婚姻方面的立法,以及“男女结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制定,并禁止早婚、纳妾,破除童养媳、买卖婚姻、租妻等种种陋习”可知中国共产党关心妇女权益问题;根据材料“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可知当时正值抗战时期,边区政府对婚姻改革是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需要;根据材料“禁止早婚、纳妾,破除童养媳、买卖婚姻、租妻等种种陋习”可知晋冀鲁豫地区婚俗落后。第二小问,根据材料“颁布了婚姻暂行条例”可知有立法措施;根据材料“边区政府规定男女结婚必须向村或单位申请出具介绍信,并在区级以上政府登记结婚,最后领取结婚证明书”可知严格结婚程序;将小二黑结婚“改编成剧本,通过各式各样的地方剧搬上舞台”可知注重宣传。第(2)问,根据材料“男女结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禁止早婚、纳妾,破除童养媳、买卖婚姻、租妻等种种陋习”可知边区政府婚姻改革保护了女性权益;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有利于边区政府的建设,为坚持敌后抗战提供了重要保障;根据材料“1950年,以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为蓝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行”可知为新中国的婚姻法提供了借鉴。5(2019吉林长春普通高中一检)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探索即开始于1979年参加WHO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1992年,我国颁布了制订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确立了基本药物的遴选,其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基本需要。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每两年更新一次;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协调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200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使用和价格管理的通知,试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和单独定价的政策,并通过将药品价格印在药品最小包装盒上来规范流通环节。摘编自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渐进主义改革框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2007年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2007年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答案(1)内容:制定法律制度保障;定期更新基本药物目录;实现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和单独定价;规范流通环节。(2)背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传统基本药物制度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改革开放;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我国颁布了制订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基本药物目录每两年更新一次”“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和单独定价”“通过将药品价格印在药品最小包装盒上来规范流通环节”概括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1979年参加WHO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其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基本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世卫组织以及改革的目的和人民群众需要等角度回答。6(2019辽宁五校协作体模拟)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内谷物的价格水平和土地贵族的利益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国产谷物的价格低于每夸脱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这一规定引起不满,工人阶层在高物价下生活困苦,工业原料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使英国工厂主比起外国竞争者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中一批激进派议员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他们出版书刊、小册子,散发传单,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宣传演说,因此吸引了大批工人成为他们的坚定支持者。他们最有效的策略是:筹集大量资金,选出事先议定好的支持同盟纲领的议员。经过多年斗争,1846年议会通过了废除谷物法的法案。摘编自刘成英国废除谷物法刍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废除谷物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废除谷物法的影响。答案(1)特点:顺应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采取和平方式和政治斗争手段。(2)影响:沉重打击了土地贵族势力,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降低生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顺应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工业原料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使英国工厂主比起外国竞争者处于不利的地位工业资产阶级中一批激进派议员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因此吸引了大批工人成为他们的坚定支持者筹集大量资金,选出事先议定好的支持同盟纲领的议员。经过多年斗争”可知,顺应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采取和平方式和政治斗争手段等特点。第(2)问,可以根据第(1)问的回答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依据,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缓和社会矛盾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回答。题组二高考大题7(2019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答案(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可知,秦“二十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是法家;根据材料“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此次改革仿照周礼”可知,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是儒家。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可知,秦“二十等爵”的授予对象是军人;根据材料“此次改革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可知,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是官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了秦的统一;根据材料“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可知,“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8(2019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是推动领导力量,根据材料1877年士族拥戴西乡隆盛发动叛乱可知,明治维新后期中下级武士成为阻碍反对势力。第二小问,明治维新前期从武士所处的地位、享受的俸禄和西方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后期根据材料从武士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生存条件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作答。9(2019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等概括得出。10(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答案(1)区别: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在全国各地通用。(2)意义: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此前的纪年方法是以在位年序纪年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概括原纪年方法;根据材料“汉武帝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可知改革后的纪年方法,从而得出区别。第(2)问,根据材料“此前的纪年方法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方便纪年、有利于维护君主集权和国家统一、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11(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答案(1)原因: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2)不同: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设了湖南保卫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在因素、创办形式以及管理形式等角度分析即可。12(2017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答案(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78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可知,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根据“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可知,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根据“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可知,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根据“中央只管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等可知,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第(2)问,从积极方面入手,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