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考点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5596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考点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考点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考点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考点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3、4、5、6、7、8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5石家庄月考)汉书载:“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次改革() A.废除了分封制度B.削弱了封国势力C.体现了儒学独尊D.改行三省六部制解析: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景帝时期剥夺了诸侯王对封国的行政权力,官吏的任免权也逐渐收归中央,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削弱王国势力,但是,王国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是在汉景帝之后的汉武帝时期,故C项错误;改行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时期,故D项错误。2.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解析:C由材料可以看出汉朝的统治者出身平民阶层,改变了过去宗法分封体系下的“世卿世禄”制,这反映了贵族政治受到破坏,故C项正确。分封制度在春秋时期开始走向瓦解,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察举制度的含义是官吏察访人才向中央推荐,由中央任用的选官制度,材料都没有体现,故B、D两项错误。3.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A.秦代B.汉代C.唐代D.元代解析:B注意图片信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尚书令”,“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始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汉朝沿袭秦朝的这一中央制度,东汉时政务均归尚书台,其主官尚书令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南北朝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4.(2014永州二模)“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封国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B.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C.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D.地方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解析:C由材料“方镇相望于内地”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可知材料所述为唐代藩镇割据,故C项正确。A项所述现象出现于西汉,故A项错误;B项出现在宋代,所述与题干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行省出现于元代,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5.(2014郑州模拟)“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C.三省六部制D.九品中正制解析:B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情形,平民百姓通过考试也可以步入仕途,故B项正确。分封制度体现的是贵族政治,与材料平民百姓可以步入上层不符,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不能体现材料中文人优势以及平民百姓可以步入上层,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使得选官权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与题干材料意思相悖,故D项错误。6.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西汉B.唐代C.宋朝D.明代解析:C依题意可知,宰相参与军事事务的决策,但军权和财权受到限制,依据所学,宋朝增设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以上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宋朝,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7.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如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表现是()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解析:C“现代性”指历史朝着积极的、进步的方向发展。A项反映的是科举制,体现社会公平公正;B、D两项体现了思想的进步和商业的发展,不符合材料“逆现代性”。而C项使得专制权力加强,符合材料“逆现代性”的表现。8.(2014洛阳统考)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入,尽归掌握”。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A.说明了宗法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实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C.导致国家组织能力被严重地削弱D.使得国家财政税收改革往往阻力巨大解析:A古代官吏分离,官以科举出身,擅长经史辞章,财税、经济、司法方面却难有所长,只能委之于吏。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常升迁、调防官员,但吏却不升迁、无调防。地方财税、经济、司法都操纵在吏的手中,吏往往成为最大的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一旦国家面向财政税收进行改革,就会触及“吏”的根本利益,遭遇巨大阻力。这一状态下的国家组织也很松散,难以形成强大合力,国家组织能力被削弱,B、C、D三项正确。此现象不能反映分封制作为一种制度的实际存在,A项不正确。9.明太祖朱元璋贬孔子而删孟子。他曾下令全国停止对孔子的祭祀,未能如愿之后,又命令臣下删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这表明当时()A.朱元璋反对儒家思想B.文化专制的加强C.儒学丧失了社会基础D.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解析:B明太祖朱元璋贬孔子而删孟子,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同时科举考试仍以儒家思想命题,说明儒家思想在明代仍占主导地位,故A、C、D三项说法错误;朱元璋下令停止对孔子的祭祀、删孟子、对科举考试规定,这些都体现了文化专制,是君主专制加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故B项正确。10.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六部职能的衰退C.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宰相权力的反弹 解析:A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内阁地位的上升,折射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A项是最佳答案。六部地位下降,职能没有变化,依然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排除B项;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受皇权制约,排除C项;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D项说法明显错误。11.(2014西安质检)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解析:C从示意图可以看出,秦至清皇权并非是“一直强化”,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宰相之间相互牵制,最终大权还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明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皇权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故C项正确;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故D项错误。12.(2014广东联考)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解析:B皇帝指令亲近大臣刺探政治动向、经济状况,从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B项正确。中央政府部门的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南书房的设立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平定西北少数民族的叛乱,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故A、C、D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材料二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日)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1)根据材料一、二,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2)根据材料一图二和材料二,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代中央集权制如何导致“君主独裁体制”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来看,宋代宰相与其他高级官员地位平等,材料二对宋代行政体制进行了解释,宰相权力被分割。第(2)问,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第(3)问,从权力机构运行机制上分析,众多平级机构分割了相权,也导致矛盾、分歧出现时各机构无决定权,这就需要皇帝介入,皇帝掌握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答案:(1)特点:宋代宰相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中的一位,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处处受其他部门掣肘。(2)影响:扩大了决策部门及决策者的数目,达到互相制衡,加强了皇权;能集思广益,却又降低了行政效率;官僚机构臃肿,官员数目大增,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宰相处理的民政经常涉及军事和财政问题,如果宰相与枢密使、三司使未能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政策便难以施行。(3)中央常设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由于掌管各种政务的官员职级相同,部门之间如有冲突或合作,需要君主介入和仲裁,这就抬高了君主在日常决策上的地位。14.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王朝起讫时间与换代方式享年秦前221前207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15年西汉前202公元9年由王莽禅代212年东汉25220年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196年三国220280年蜀亡于魏(263年)魏由西晋禅代(266年)吴亡于西晋(280年)61年西晋266316年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51年东晋南北朝317589年北周禅代于隋(581年),陈亡于隋273年隋581618年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38年唐618907年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梁取代290年五代907960年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54年北宋9601127年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168年南宋11271276年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150年有人据上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论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观点评论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运用材料中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同意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观点与史实的不统一。答案一:认为王朝更替只是简单的重复,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都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思想上,仍然是传统的儒家、佛教、道教思想流行。答案二:认为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宋代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分裂割据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如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等;思想上,儒家、佛教、道教三家融合形成了新儒学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