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5447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 要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做为人力资源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显著,人口老龄化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老年人力资源进合理行开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在内蒙古看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不容乐观,这将对内蒙古未来的经济发展构成很大的挑战。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是保证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为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与需求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通过对内蒙古当前老龄化数据分析,阐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退休制度障碍、社会偏见等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从而提出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以实现我区老年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进一步实现社会和谐。关键词:1、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2、问题 3、对策 目 录引言1一、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及特点介绍2(一)人力资源的概念2(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2(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2(四)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特点3二、 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3(一)有利于减轻社会养老压力和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二)有利于弥补我区人力资本缺口和缓解人才危机4(三)有利于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4三、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5(一)满足老龄人口需求趋向多样化的难度增大,就业压力大5(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养老保险支出增加5(三)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认识的不足5(四)对老年人心理情绪关注的缺失6(五)许多老年人才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积极作用6 四、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的原因分析6(一)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有偏见6(二)老年人就业途径单一7(三)许多老年人才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积极作用。7(四)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的影响7五、有效开发和利用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的对策8(一)提高理性认识,消除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偏见8(二)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老年产业,增加老年人就业渠道8(三)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人教育事业,发挥老年人的余热9(四)改革我国的退休制度9(五)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立法,加强法制保护10六、结论11引言按照国际人口老龄化的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社会总人口比重超过7%,即为人口老龄化;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1年开始,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 联合国大会第四十五届会议通过的决议:http:/dacces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562/37/IMG/NR056237.pdfOpenElement。同样在这一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这意味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29 亿人,65 岁以上人口为0.88 亿,分别占总人口的10.46%和7.10%,内蒙古自老年人口2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35%;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 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3.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 亿,占总人口比重10%以上,分别超过“五普”2.8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以上。中国统计年鉴2012,3-6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这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未来这一速度还将加快。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将进入老年人口数量及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时期。据预测,21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增速将加快,老年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将会逐渐增大,“银色浪潮”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与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成为老龄化省区,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很明显,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大超出上个世纪既面临养老保障的巨大压力,又面临劳动力资源供给的短缺,在双重压力下,究竟该如何应对。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那么既能缓解养老保障的入不敷出问题,又可以缓解未来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困难,还可以实现“老有所为”的人生理想。因此,本文就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一、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及特点介绍(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具有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是用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它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人力资源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包括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两部分。人力资源质量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素质,即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智能素质,也就是文化科学素质,包括受教育的程度及其文化知识修养;技能素质,指人力资源的专业技术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包括认知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政治思想素质,这主要指人力资源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劳动态度等精神状况。(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我国习惯上把人力资源称之为劳动力资源,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的总称。它既包括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16-60岁的男性和16-55岁的女性人口,也包括法定劳动力年龄以外具备实际参与社会性活动能力的人口,即10-15岁和男60岁、女5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人力资源的确切含义,要涵盖一切具备参与社会性活动的能力因而具有一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人口,而不应受年龄大小和在业与否的限制,那些身体健康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特别是具有一技之长的老龄人口应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力资源指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所需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从事有报酬的生产与社会劳动的老年人口;从事无报酬或辅助性劳动的老年人口;从事一切有利于社会和家庭活动的老年人口。 (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人力资源开发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文化建设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和发展战略,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充分挖掘劳动者的技能、智能和协作能力。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把人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积极性当作一种资源,加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所谓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国家或组织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活动,并经过与开发对象的有机结合,使老年人力资源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掘,有效发展与合理使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老年人口人既时是开发的主体,又是被开发的客体,同时开发的过程中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四)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特点1.老龄人口总数增速快于人口总数增速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最近三次人口普查中全区人口总数及60岁以上人口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全区人口总数两次增长比率分别为11.32%和10.71 %,而老龄人口在三次普查中总数分别为69.62万、85.99万、127.13万,增长比率分别为23.51%和47.84%。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老龄人口总数增加的速度不仅较全区人口增速快,而且自身接近倍数增长。2.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一方面,在前三次的人口普查中,即1982- 2000年期间,全区老龄人口比重为3.61%、4.01%和5.35%,这一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人口年龄结构处于年轻型,但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内蒙古自治区老龄人口比例增长速度己接近全国水平。2000年-2009年老龄人口比例仍持续增长,2007年,这一比例达到7.12%,内蒙古自治区开始自此进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少儿人口比例或称为少儿系数。这一指标增大表明人口年轻化,当这一指标缩小时,就从反面说明了人口老龄化。一般认为少儿人口比例在30%以下为年老型人口。“五普”中,全区总人口中14岁以下的人口比例为21. 28%;与1990年“四普”相比,此比例下降了7.17%,而全国同期14岁以下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 80% ,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1%抽样调查中的比例下降为17. 1%,五年内下降4. 18% ,内蒙古自治区少儿人口比例下降速度远远高于全国水平。3.劳动适龄人口负担较重人口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以人口总抚养比来计算,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总抚养比为36. 30%,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较重,人口结构变动将对全区经济产生影响。二 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减轻社会养老压力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我国一般退休年龄(女性55岁,男性60岁)计算,老年人人生1/4的时间处于赋闲状态。退休者中还包括大批身体健康、专业成熟、经验丰富的低龄老人。从老有所养的角度分析,内蒙古未富先老,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起步较晚,积累起来的财富十分有限。老年人在健康条件良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力所能及的参加社会或家庭生产,继续积累和丰富个人的养老储备,弥补社会养老体系供给的不足,这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通过开发这一部分老年人力资源,一方面可以减轻社会养老压力,另一方面又能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创造,把其特有的价值转化成社会成果,变压力为动力。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由消费型养老向生产型养老过渡,极大的减轻社会负担和国家财政的压力,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有利于弥补内蒙古人力资本缺口和缓解用工危机 老年人随着工作年限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持续积累,具有其他群体人口所难以比拟的经验型人力资本。老年人在社会资本存量方面当然是得天独厚的,其动员个人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可小视。各年龄段的老年人在很多行业都显示出他们的能力,这极大地缓解了内蒙古主导畜牧产业的用人危机。其次,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等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都显示出老年人的余热,弥补了内蒙古的人力资本缺口。(三)有利于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尽管退休后老年人无工作的劳累,但过度的空闲,使他们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具体来说体现以下几点:退休前后生活骤变导致老年人心理产生强烈落差;老年人往往因不能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却需要子女照顾而深感自卑;退休后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老年人就会怀疑自己,丧失生活信心;生活圈子缩小,生活内容单调,老年人容易过多焦虑,诱发疾病等问题。消极心理加上失去工作锻炼,退休老人与同龄工作老人相比,更易衰老和患病。据调查,再就业老人身体状况比过去好,可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不仅可以帮助老人脱离消极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心理,还能促进老人身体健康,对老年人力资源非常有益。三、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认识的不足当谈及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或老年人就业问题时,直接反应就是老年人再就业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不提倡大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现实的实际情况就是,缺少保护老年人再就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和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举措,社会未能向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在家后,为不给子女带来负担,便出去寻找工作。而社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人才年龄限制较苛刻,认为老年人年老力衰,不适合再度工作,为老年人提供的工作岗位也极其有限,大部分是门卫、清洁工等职业。另一方面,认为聘用老年人风险较大,承担不起责任。(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养老保险支出增加家庭养老指的是对老人不仅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还包括精神上慰藉,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等等。家庭养老既具有亲情,又符合法律上规定。目前内蒙占自治区家庭养老模式以多个子女照料一两个老人为主,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家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家庭结构趋于“421”式模式,另外随着城市节奏加快,跨国跨省区工作导致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家庭养老模式而临挑战,家庭养老负担随之加重。老龄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导致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劳动人口减少,非劳动人口增加,家庭养老这种职能将会转移到社会中,使社会保障体系负担加重。内蒙占自治区政府自1994年颁布了内蒙占自治区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祈行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办法等法规制度,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全区自2002年至今参加养老保险人数急剧增加,社会养老保险支出压力加大,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三)满足老龄人口需求多样化的难度大内蒙古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这一年龄阶段上的劳动力在体力智力上还存在很大的潜力。表1显示了世界部分国家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与此相比,我们国家的退休年龄偏小。国别中国丹麦德国荷兰葡萄牙瑞典英国法国男60岁67岁65岁65岁65岁65岁65岁60岁女55岁67岁60岁65岁62岁65岁60岁60岁表1 世界部分国家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老龄化人口增加,人口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使一部分生产者转为消费者,消费水平稍费偏好随之发生变化,另外一方面,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老龄化的情况,目前五十岁左右的人口十年后跨入老龄人行列,而这部分人受教育的范围和受教育程度较过去普遍提高,所以未来老年人口需求不仅体现在物质需求方面,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加并呈现多样化趋势。(四)老年人就业途径单一 目前老年人就业途径主要靠亲戚朋友,而非劳务市场或者职业介绍机构。有关研究表明,现在我区对老年人再就业提供主要帮助的是强关系网,也就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的中轴由家庭或家族关系所形成的亲属亲戚和朋友结构,为老年人的再就业和再就业时的职业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国家所组建的正式组织(职业介绍所和老年组织)对老年人再就业起的作用不大。 (五)许多老年人才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老年人口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绝大多数,所以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老年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大部分老年人只是呆在家里料理家务,照看小孩等,或者做一些消磨时间的活动,即使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才也大多数闲居在家,没有充分发挥其为社会应有的积极作用。四、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偏见 由于大多数人受旧老龄观及其他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而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有偏见。比如说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中青年劳动者面临就业问题,让老年人才继续在工作岗位上挤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必然会加剧我国的就业难问题;也有人认为老年人年老体弱,思想僵化,知识陈旧,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老年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缺乏客观的看法;还有的人片面认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只是为他们“找些活干”而已,却没有看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还包括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工作。然而现实的实际情况就是,缺少保护老年人再就业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促进老年人口再就业的举措,社会未能向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现行退休制度的影响 按照目前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为标准,欧洲各国的退休年龄与我国相比普遍偏高,这不仅增加了社会经济的负担,更使得一大批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知识分子过早的被排除于社会各领域的建设之外,造成智力资源的浪费。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退休劳动力的体质状况不断改善,人们的体力、智力并不会因为退休而突然消失,适度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其前景很广阔。(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政策、机制上的保障目前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分散、自发、不确定的状态,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估、使用管理、权益保障体系还有待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还有待完善。对于如何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政府的制度和政策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实施方案。(四)老年人心理情绪关注的缺失老年人退休后从单位转到家庭,心理情绪存在一定的落差。现在法定假日有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等,但是对于老年人的法定节日规定较少,文体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老年人的业余活动就是自发组织的一些共同爱好者,不具规模,影响力小。子女对老年人的关怀远不及其对子女的关爱,这些因素更加剧了老年人的孤独感。五、有效开发和利用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的对策老年人力资源部开发的实质就是在于促进老年人自身的健康发展及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人口老龄化对中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老说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内蒙古老年人力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还有比年轻人更成熟的智力优势和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等,虽然他们老了,但是相信他们会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必须让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年朋友在推动科学发展及社会和谐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余热,激发老年人再创伟业。(一) 提高理性认识,消除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偏见大量资料表明,不少老年人,除体力有所下降外,其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都还比较强,并没有明显衰退迹象。人的脑细胞约有140-150亿个,一生只使用10%,还有90%尚待开发。老年人虽然一部分脑细胞老化,但另一部分脑细胞仍很活跃。人的生理老化与思维老化并不同步,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只是发展速度下降。社会必须改变对老年人的态度,消除对老年人的偏见。年轻人不仅要尊敬老年人,还必须尊重和重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要明确“人才没有年龄界限”的观念。具有一定专长和技能的老年人就是老年人才,老年人才不仅知识渊博而且经验丰富,目前我国已退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80多万,占在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40%,他们中的90%是年龄在70岁以下的低龄老龄人,大多数有继续工作的能力和动机,并且不需专门培养,这为目前我国许多领域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社会各界要认识到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不仅是对老年人潜在价值的一种承认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力度,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早在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所指出的:“老年只是每一个人的生命期、事业的经验和自然延续,而他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一直存在”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这种认识事实上既肯定了老年人的价值,又承认了老年人对于社会经济活动参与应有的权利。 (二)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老年产业,增加老年人就业渠道 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时,应注意开发老龄产业。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主要包括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济、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内蒙古发展老龄产业的前景相当乐观:老年人口绝对数多,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区间差异大,需要层次多,为发展老龄产业提供了多种选择;社会化服务需求在增加。城市老人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扶持引导政策,推动内蒙古老龄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以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人教育事业,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渠道,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既适应老龄社会的需要,同时也适应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尽管内蒙古对于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视,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学制和多学科的老年教育体系,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可以考虑在充分认识老年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计划与管理,促使老年教育部分甚至是更多地向具有生产性功能的方向转变,以促进老年人口群体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陶冶老年人的情操,还可以起到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积极效果。 老年人退休后精神上产生空虚,需要新的精神依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让老年人高尚的情操、豁达的精神风貌、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从心理上让老年人感受到被需要,引导其心理健康。(四)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改革我国的退休制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寿命的延长,改革现行退休制度势在必行。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健康正常的人退休后仍有接受20年乃至更长的寿命,在这段时期内如不开发利用,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二是现行的退休制度对高科技人才不平等。因为普通员工18岁就可参加工作(教育年限低),而高层次的博士生需要29岁后方可走向工作岗位。若按现行退休制度,博士生为社会服务的时间约少很多年,这无疑是对高科技人才的极大浪费。对此,社会上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办法有两个:一是在现行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延长5年至10年,对不同的职业作不同的规定;二是实行40年工作退休制,即从初次工作之日起,工作40年退休。前者有利于减少整体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后者不仅有利于减少老年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而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级科技与管理人才的潜力。(五)改变传统养老模式,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坚持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改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加快社区老龄建设,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重视老龄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工作,创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排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养老问题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庞大的养老金支出已经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使一部分消费人口转化为生产人口,可以使老年人力资源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个人生活得到改善,还可以为国家创造财富,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减轻财政压,而且老年人力资源潜在的创造能力较强。同时,建立老年人力资源评估、流动和管理体系。要建立一个识才、选才、用才的联通过程。老年再就业者与那些退休后没就业的人相比,他们与周围世界进行了更多、更积极的交流,从而避免了退休后闲置在家、无所事事可能产生消极心理,可以保持健康和乐观向上的心态。调查表明,再就业的老年人与赋闲在家的老年人相比,其发病率明显减少,衰老速度减慢,死亡率也随之降低。因此,老年人的再就业已远远超出了经济意义。 六、结论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人口老龄化是内蒙古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到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树立老年人价值观,并用这种老年观指导我们的实践,解决内蒙古已经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是整个社会可以开发利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成分,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政策,将有利于实现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持续性进步。提高对老年人才再资源化的理性认识,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对于我国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来讲,将不再是整个社会和所有家庭的包袱,反而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不仅能够降低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还将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也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1刘昕.人本之道: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沉思录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2:27-29 2谢凌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的选择与构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6:17-19 3金莉萍.论我国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社会环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2:26-29 4邱少明.开发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策论J.决策咨询通讯,2009.3:35-37 5毕红梅.论兵团“银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疆农垦经济,2007.8:23-25 6王莉,王彦力.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6:26-27 7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R.2009.5:10-13 8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9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CD.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4:11-13 9张为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A. 2011.4:2-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C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2:308-30911舒咏平.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示例传播J.企业研究,2002(05):11-12 12张德.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34 13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5 14李剑.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45-46 15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101-103 16美德鲁克.管理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9: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