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检测 意识的作用-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5057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检测 意识的作用-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检测 意识的作用-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检测 意识的作用-人教版高三政治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综合检测 意识的作用一、选择题1“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可见,心理期待()A具有直接现实性B是获得成功的基础C对生理活动有能动的反作用D有助于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解析:选C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可见,心理期待对生理活动有能动的反作用,C项入选。A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项夸大了心理期待的作用。D项错误,不能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解析:选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证人证言并不一定真实可靠,这就需要对证人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再作出判断,A项入选。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具有一定的真实性,B项错误;题目中体现的是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相悖,C项与题意不符;题目中也没有涉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排除D项。3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当天,官网发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投票:你是否认为新年计划总是难以落实?72%的人选择了“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塞勒教授研究揭示,人们通常缺乏自我控制,总是屈服于短期诱惑,让长期计划落空。这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具有两面性难以实现的新年计划缺乏目的性和客观性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ABC D解析:选B“人们通常缺乏自我控制,总是屈服于短期诱惑,让长期计划落空”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自身的发展,即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取得成功,正确;不选,即使计划难以实现,该计划也是有目的的;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4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新事物发展要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ABC D解析:选B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外部环境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变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体现了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的引导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这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新事物,与题意无关。5(2019揭阳二模)下面漫画的寓意如果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体现了()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C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解析:选B根据漫画中的“影子是不真实的,它不在夸张,就在缩小”说明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因此B项说法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应该是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D项错误,应该是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6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提出过许多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A BC D解析:选D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做到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当选;违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说明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说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当选。7(2019沧州质检)2017年7月3日,王岐山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强调:要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这要求我们()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要从贫困地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在扶贫过程中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A BC D解析:选D主观应符合客观,错误;与材料中心不符;“要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要求我们要从贫困地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在扶贫过程中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选。8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不可能节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顶尖选手,这些选手挑战了体能、技艺、脑力等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选手在挑战各种“不可能”同时,展现出“挑战自我”和“认识自我”。这启示我们()人有时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唯意志主义并未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通过实践挖掘人的身体潜能A BC D解析:选D观点错误。错误,唯意志主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选手在挑战各种“不可能”同时,展现出“挑战自我”和“认识自我”。这启示我们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通过实践挖掘人的身体潜能,正确。9近年来,牛蛙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某青年农民抓住商机,大量培育和饲养牛蛙。但起初因不熟悉牛蛙生活习性,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牛蛙饲养水平,他日夜蹲守在饲养场,潜心研究牛蛙生活习性,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蛙致富能手。该青年农民的经历启示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规律的表现复杂多变,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A BC D解析:选B该青年农民的经历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正确且符合题意;错在“总是”上,说法太绝对;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错误。10回首我国城市发展,我们曾兴起过似是而非的“复古风”、贪奇求洋的“欧陆风”,却常常难以奏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交响乐”,从而陷入了文化迷失。这启示我们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中()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通过“思维的眼睛”,学习外地经验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A BC D解析:选A我国城市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说法太绝对,应排除。11(2019哈尔滨期中)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上述观点蕴涵的哲学思维是()A只要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解析:选D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只有人脑,离开客观存在、生活实践,也不能产生意识,A项错误;材料强调意识的内容和本质,未体现意识的生理基础,B项不当选;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项错误;材料中观点表明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答案为D项。122017年10月,人类历史上首位“女性”机器人索菲娅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机器人公民诞生。从哲学角度看,机器人公民()作为人类智慧的直接创造物,它的产生有一个漫长过程并不能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具备意识的生理基础,所以不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被拟人化了的机器,无法完成也不可能完成人类的相关活动A BC D解析:选C尽管被称为公民,但机器人公民只能部分代替人类活动,其没有意识的生理基础,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否认意识的本质,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类智慧不具备直接创造具体物质形态的能力,错误。机器人可以完成人类的部分活动,表述错误。二、非选择题13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为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因此对于扶贫先扶志,可以从意识的特点、意识能动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对于扶贫必扶智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有机统一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答案: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实施“志智双扶”,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才能激发活力。意识具有目的性。只有扶志和扶智,才能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扶志和扶智”有利于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不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又不消极等待,更好地实现扶贫目标。14(2019广州模拟)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互联网时代,创意为王不假,但创意之王,不是出位低俗、投机取巧,而是做到极致的产品。在创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不断钻研的工匠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还会被真正有责任、有远见的企业请上头等舱。走捷径会取得暂时成功,但只有秉承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才能获得长久而更巨大的成功。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如何利用工匠精神促进互联网创意的发展。(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3)“工匠精神”在生产力层面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请你就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提两点建议。解析:第(1)问要求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如何利用工匠精神促进互联网创意的发展,要从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两个方面回答;第(2)问要求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结合材料可从文化的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三个方面分析;第(3)问属于探究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匠精神是依据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利用工匠精神促进互联网创意的发展就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秉承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精益求精,使其转化为强大精神力量,从而促进互联网创意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文化。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发扬工匠精神,能够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用于生产中,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3)示例: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各类工匠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让其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其他角度,言之有理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