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上传人:唐****1 文档编号:240761189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的质量控制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课程要点掌握空气样品采集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关掌握空气样品采集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键环节掌握减少或消除采样误差的方法掌握减少或消除采样误差的方法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控制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的目的的目的2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1.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这些目标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2000.2.2.3ISO9000-2000.2.2.3)3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概述体系概述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一个一个组织的协组织的协调活动调活动。-任何组织(机构)都需要管理。当管任何组织(机构)都需要管理。当管理与质量有关时,则为理与质量有关时,则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质质量管理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方针、目标以及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质量、质量保证和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改进等活动。等活动。4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管理的发展-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从检验检测中从检验检测中来来-统计技术阶段统计技术阶段从生产中来从生产中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管理中来从管理中来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过程全过程的质的质量管理量管理5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与检测检验工作有关的各类过程表与检测检验工作有关的各类过程表1 1检测检验过程检测检验过程支持过程支持过程管理过程管理过程法律法规标准客户服务管理职责权限分配现场调研合同评审管理方针目标管理样品采集运送人员培训文件记录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设备计量校准维护纠正预防措施数据处理与统计服务供应品采购内部审核报告编制校核环境(安全)管理管理评审表16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体系体系/系统系统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质量系统:与质量要求相互关联质量系统:与质量要求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如图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如图1 1质量控制环: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质质量控制环: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关键环节。如表量控制系统关键环节。如表2 27料料法法环环人人机机2.2.设施、设施、设备设备1.1.所有所有人员人员3.3.消耗品、消耗品、试剂、标准试剂、标准物质物质4.4.法律、法律、法规和法规和方法依方法依据据5.5.环境、环境、安全安全质量系统图质量系统图1 1测测6.6.检测检检测检验、计量验、计量校准校准质质量量8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表表2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把若干个不同把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ISO14001、职业健康和安、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OHSAS18001,通过一定的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将其整合在一个架构下运行的式方法,将其整合在一个架构下运行的一个管理体系一个管理体系.10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一个在质量方面协调、指挥、控一个在质量方面协调、指挥、控制整个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制整个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致力于实现质量目标的系统。致力于实现质量目标的系统。质量方针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1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检测检测检验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任务任务目标目标-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检测水平;-对检测对检测检验检验技术技术、管理管理和和人员进行有效控人员进行有效控制,预防、减少和消除风险制,预防、减少和消除风险。任务任务-有效控制各阶段的工作程序和过程有效控制各阶段的工作程序和过程。12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检测检验机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检测检验机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求管理要求管理要求(1515要素)要素)技术要求技术要求(1010要素)要素)1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2.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目的目的(1 1)降低测量误差到允许程度;降低测量误差到允许程度;(2 2)为得到可靠的数据减少工作量;为得到可靠的数据减少工作量;(3 3)改善实验室之间数据可比性;改善实验室之间数据可比性;(4 4)为分析测试为分析测试的的质量作出评价质量作出评价,提供统计提供统计学基础,最终为保证所进行的检测与评价准学基础,最终为保证所进行的检测与评价准确可靠。确可靠。1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样品现场采集工作质量控制样品检测分析工作质量控制 -样品前处理控制 -检测中质量控制1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2.12.1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采样过程的质量保证采样过程的质量保证采集空气样品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采集空气样品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样品的空白试验样品的空白试验样品的空白对照值样品的空白对照值应应小于或等于测定方法小于或等于测定方法的检出限的检出限;减少减少采样误差采样误差(一)(一)仪器误差仪器误差1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使用不合格的仪器使用不合格的仪器使用未经校正的仪器使用未经校正的仪器采样器的电压变动采样器的电压变动 (二)(二)采样操作误差采样操作误差采样装置漏气导致采样体积不准采样装置漏气导致采样体积不准采样流量使用错误采样流量使用错误采样时机选择错误采样时机选择错误1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采样点选择不当采样点选择不当 采样高度选择不当采样高度选择不当 在个体采样时在个体采样时,采样对象选择不当采样对象选择不当 个体采样器挂的不当个体采样器挂的不当 采样持续时间不符合要求采样持续时间不符合要求 采样操作中的污染采样操作中的污染 采样过程中吸收液的损失采样过程中吸收液的损失采样量超过收集器的容量或承受量采样量超过收集器的容量或承受量,穿透穿透如:如:氯气变无色氯气变无色.收集器器壁的吸附收集器器壁的吸附1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样品运送的质量控制样品运送的质量控制要求要求-采样后将样品封存,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采样后将样品封存,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分析测定;甲醛;甲醛6 6小时内测定小时内测定-需要时使用冰盒运输样品。需要时使用冰盒运输样品。1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要素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要素(1 1)采样点和采样对象的选择)采样点和采样对象的选择(2 2)采样时机选择)采样时机选择(3 3)采样频率)采样频率(4 4)采样时间)采样时间(5 5)采样效率)采样效率(6 6)采样过程中误差)采样过程中误差(7 7)现场空白样品)现场空白样品2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2.22.2实验室检测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所进行的检测与评价为保证所进行的检测与评价结果结果准确可靠准确可靠,质量控制贯穿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质量控制贯穿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始终作始终,是检测分析全过程的,是检测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类型类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2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样品交接样品交接-样品前处理样品前处理-样品检测样品检测-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报告报告2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要求(1 1)人员)人员(2 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3 3)标准物质、试剂和消耗品)标准物质、试剂和消耗品(4 4)检测方法选择和确认)检测方法选择和确认(5 5)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6 6)测定过程中质量控制)测定过程中质量控制(7 7)设施与环境条件)设施与环境条件2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1 1)人员)人员要求: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监督员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监督员、检测技术人员检测技术人员等等(检验人员、复核人员、授权签字人、监督员、检验人员、复核人员、授权签字人、监督员、内审员、检测设备管理员、样品管理员、档案管内审员、检测设备管理员、样品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理员等);等);-精通所负责的技术工作精通所负责的技术工作、具有专业工作经验具有专业工作经验;熟;熟练的分析技术(标准、方法、技巧、标准物质的练的分析技术(标准、方法、技巧、标准物质的使用等)使用等);2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责任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责任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法律意识(实事求是、注意到数据的溯源法律意识(实事求是、注意到数据的溯源性)性)-符合符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的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的任职条件,持证上岗职条件,持证上岗。2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2 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要求要求:-仪器设备性能满足检测项目要求仪器设备性能满足检测项目要求;-经过计量检定(校准),精度和量程符合检测要经过计量检定(校准),精度和量程符合检测要求,求,有明显的标识表明其状态有明显的标识表明其状态,并且在用受控;,并且在用受控;(确认)(环境)(确认)(环境)-检测检验结果能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检测检验结果能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记录和操作文件齐备(设备使用、维护记录、作记录和操作文件齐备(设备使用、维护记录、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由经培训考核合格,授权专门人员操作。仪器设备由经培训考核合格,授权专门人员操作。2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3 3)标准物质、试剂和消耗品)标准物质、试剂和消耗品要求要求-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没有标没有标准物质时,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准物质时,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按方法要求使用不同级别试剂,按方法要求使用不同级别试剂,尽量选择尽量选择高级别的试剂高级别的试剂;-新购试剂和消耗品经抽样验收合格后使用,新购试剂和消耗品经抽样验收合格后使用,使用有效期内试剂。使用有效期内试剂。2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4 4)检测方法选择和确认)检测方法选择和确认要求要求-优先优先采采用国用国家家标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次选用国际或区域方法其次选用国际或区域方法标准,且方法现行标准,且方法现行有效;有效;-满足客户要求满足客户要求-用下列方法之一或其组合对方法的性能进行用下列方法之一或其组合对方法的性能进行确定确定:使用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2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与与其他方法所其他方法所得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的结果进行比较;检测机构间检测机构间比比对;对;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评审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评审;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学理解,对所得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5 5)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2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外部产生文件控制外部产生文件控制 (1 1)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2 2)标准)标准 (3 3)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 (4 4)图纸、软件、指导书和手册等其他相)图纸、软件、指导书和手册等其他相关文件关文件内部产生文件控制内部产生文件控制(1 1)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2 2)程序文件)程序文件(3 3)作用指导书)作用指导书(4 4)记录表格)记录表格12343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6 6)样品测定过程样品测定过程中中的质量控制的质量控制要求要求-仪器空白应小于方法空白;仪器空白应小于方法空白;-方法空白应小于试剂空白;方法空白应小于试剂空白;-试剂空白应小于所用方法检出限;试剂空白应小于所用方法检出限;-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加标回收加标回收-分析质量控制图和质控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图和质控样品-检测数据的处理与汇总检测数据的处理与汇总3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空白样品的计算空白样品的计算 当样品空白检测结果低于所有样品含量当样品空白检测结果低于所有样品含量最低值的最低值的50%50%时,可采取扣除空白的方法计时,可采取扣除空白的方法计算检测结果,现场检测数据有效;算检测结果,现场检测数据有效;当样品空白检测结果达到或超过所有样当样品空白检测结果达到或超过所有样品含量最低值的品含量最低值的50%50%时,现场检测数据无效,时,现场检测数据无效,应进行重新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应进行重新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加标回收加标回收质控图质控图3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7 7)设施与环境条件)设施与环境条件要求要求-设施和环境条件应满足法律法规、技术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满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和仪器设备自身的要求范或标准要求和仪器设备自身的要求;-应建立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应建立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品、易燃易爆品、易燃易爆品、有害生物等危及安全的有害生物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控制因素和环境得以控制;3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具有应急处理措施(对危害物,废料处理时具有应急处理措施(对危害物,废料处理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区域之间有相互影响时,应进行有效隔离区域之间有相互影响时,应进行有效隔离;-对影响实验室结果的工作区域应有标识,并对影响实验室结果的工作区域应有标识,并有限制进入措施有限制进入措施;(如生物安全实验室)(如生物安全实验室)-影响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监测、控影响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制和记录环境条件。3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由上一级实验室(或相关技术机构)对由上一级实验室(或相关技术机构)对下级实验室提供质控样品或盲样,检测结下级实验室提供质控样品或盲样,检测结果由分发质控样品或盲样的实验室进行统果由分发质控样品或盲样的实验室进行统计评价,以考核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计评价,以考核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试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试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35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3 3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定义定义指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按照一定的指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实验室各项检测和操作活动要求,对实验室各项检测和操作活动所做的最初的、数字或文字的、详细所做的最初的、数字或文字的、详细的记载。的记载。36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特点特点(1 1)按一定要求制定的表格;)按一定要求制定的表格;(2 2)未经加工整理的最原始情况记载;)未经加工整理的最原始情况记载;(3 3)包括现场测量、现场采样和实验)包括现场测量、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的原始记录室检测的原始记录37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要求要求(1 1)规范性)规范性原始一致、紧密、条理、简原始一致、紧密、条理、简明、稳定、连续。明、稳定、连续。(2 2)可溯源性)可溯源性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足够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足够的信息量,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在最接近原的信息量,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在最接近原来的条件的情况下复现检测活动,并识别来的条件的情况下复现检测活动,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38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原始记录的内容包括:原始记录的内容包括:(1 1)检测样品信息:检测样品的名称或待测物名)检测样品信息:检测样品的名称或待测物名称,监测类型,方法依据的标准,样品的编号,称,监测类型,方法依据的标准,样品的编号,收样日期、检测日期和检测完成日期,检测项目收样日期、检测日期和检测完成日期,检测项目等;等;(2 2)检测设备和条件信息:检测仪器名称、型号)检测设备和条件信息:检测仪器名称、型号和编号,仪器检测条件(量程、流量),必须的和编号,仪器检测条件(量程、流量),必须的检测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气压)等;检测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气压)等;(3 3)监测现场情况:被测现场设备、型号、数量、)监测现场情况:被测现场设备、型号、数量、工况、工时、人员班制、岗位、工种、操作内容工况、工时、人员班制、岗位、工种、操作内容和位置图等;和位置图等;39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原始记录的内容包括:原始记录的内容包括:(3 3)样品前处理记录、标准溶液和试剂配)样品前处理记录、标准溶液和试剂配制,标准曲线和样品检测图谱,质控样品制,标准曲线和样品检测图谱,质控样品和质量控制记录,检测过程中所出现的现和质量控制记录,检测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等;象的观察记录等;(4 4)检测原始数据的计算过程及数据处理)检测原始数据的计算过程及数据处理结果,检测人员和校验人员签名,页码数结果,检测人员和校验人员签名,页码数等内容;等内容;(5 5)报告、任务单和原始记录编号。)报告、任务单和原始记录编号。40数值修约规则确定修约间隔(1)指定修约间隔为10-n,或指明修约到n位小数(2)指定修约间隔为1,或10n进舍规则 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为零看奇偶,奇进偶不进。(3)不得连续修约数值修约规则例1:将10.5002修约到个位数,得11例2:将10.50(或10.5)修约到个位数,得10例3:将9.50(或9.5)修约到个位数,得10例4:将97.46修约到个位数,得97不准确的做法:97.46 97.5 98数值修约规则实测值报出值修约值15.454615.50-15-15.4546-15.50-1516.520316.5+17-16.5203-16.5+-1717.500017.518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敬请批评指正!敬请批评指正!手机:手机:1360183232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金融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