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240760762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受热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气受热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气受热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一一节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你能解释你能解释“红灯停红灯停”的科学依据吗?的科学依据吗?太太阳辐射阳辐射 地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紫紫外外线线0.4um0.4um 可见光:可见光:0.40.40.76um0.76um 红红外外光光0.76um0.76um)(最主要)(最主要)三种辐射及其性质三种辐射及其性质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辐射短波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长波辐射 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为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为100%100%,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球表面的,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球表面的 太阳辐射却只有太阳辐射却只有47%47%,这是什么原因造,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成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削弱作用作用吸收吸收作用作用反射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散射作用(一)(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作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具体表现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具体表现形式形式1 1、大气的大气的吸收吸收作用作用地地 面面 高高层层大大气气平平流流层层对对流流层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红外线(选择性)(选择性)思考:思考:1 1、从臭氧、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收具有什么特性?大气对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见光吸收得很少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够透过大气到地面面。参与的大气成分参与的大气成分:特点:特点:无选择性无选择性 云层、尘埃云层、尘埃 2、大气的、大气的反射反射作用:作用: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参与的大气成分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特点:有选择性: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波长较短的蓝、紫蓝、紫色光较易被散射。色光较易被散射。3 3、大气的、大气的散射散射作用:作用:晴朗的天气晴朗的天气,空气中会有许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短的时波长较短的蓝蓝、紫紫光,很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散射向四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当大雨过后,你是否注意过当大雨过后,你是否注意过天会更蓝,越是晴朗的天气,天会更蓝,越是晴朗的天气,天越蓝,这是因为这样的天天越蓝,这是因为这样的天气里,空气中的尘粒、气里,空气中的尘粒、水水滴、滴、冰晶的数量会很多。冰晶的数量会很多。散射散射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具体表现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具体表现(一)(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作用 吸收吸收反射反射散射散射有选择性有选择性臭氧臭氧吸收吸收紫外线紫外线水汽、水汽、CO2吸收吸收红外线红外线无选择性无选择性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有选择性有选择性波长(蓝紫光)越短,越易被散射波长(蓝紫光)越短,越易被散射你能解释你能解释“红灯停红灯停”的科学依据吗?的科学依据吗?红光波长较长,难被散红光波长较长,难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为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为停止的信号灯更为醒目。停止的信号灯更为醒目。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地 面面太太阳阳辐辐射射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大气吸收 、反射、反射、散射等削弱散射等削弱作用作用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地地面面辐辐射射大气大气吸收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 间间大大气气逆逆辐辐射射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大气气增增温温大气的大气的主要主要热源热源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气的大气的直接直接热源热源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太阳地面地面大气大气宇宙宇宙太阳太阳辐辐射射地面地面辐射辐射大气大气辐射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大气逆辐射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具体表现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具体表现(一)(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作用 吸收吸收反射反射散射散射有选择性有选择性臭氧臭氧吸收吸收紫外线紫外线水汽、水汽、CO2吸收吸收红外线红外线无选择性无选择性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有选择性有选择性波长(蓝紫光)越短,越易被散射波长(蓝紫光)越短,越易被散射(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缩缩小小日日温温差差1 1、白天白天天空多云时,气温天空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比晴天低 2 2、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和暖和 说一说,为什么?知识巩固知识巩固讨论讨论:1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夜晚?2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作用?(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御霜冻)思考: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比地球大思考: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比地球大?仅仅从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月球月球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白天,大气削弱了到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气温不会太高夜间,地面辐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辐射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得过低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大气大气上界上界地球地球1 1、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A A、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B B、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 C C、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D D、大气辐射、大气辐射2 2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 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 C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大气的散射作用 D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3 3大气热力状况的正确叙述是大气热力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 A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短波辐射 B.B.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多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多 C C地面是整个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热源地面是整个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热源 D.D.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越少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越少一天早晨气温低于中午一天早晨气温低于中午全球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全球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原因的原因大大气气上上界界太阳高度小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大气削弱多太阳辐射弱太阳辐射弱太阳高度大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大气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4、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各环节的名称写出图中各环节的名称A_A_B_B_C_C_D_D_E_E_其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其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_有霜的夜晚有霜的夜晚D_D_(大、小)(大、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大气削弱作用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D 大大5 5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 A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量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