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六淫篇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240756566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六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医基础理论六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医基础理论六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六淫篇 六淫六淫 l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外感性外感性l六淫为病l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风邪的致病特点风邪的致病特点l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升散,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肺、腰背等阳位。风性善行数变风性善行数变l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移的特点。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节疼痛,即为“行痹”。l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如风疹具有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风性主动风性主动l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风邪入侵,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l风为百病之首l原因有二l其一、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伤人。l其二、风邪袭人致病最多。寒邪寒邪l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l寒邪的致病特点:l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寒,故寒邪属于阴邪,感受寒邪,最易损伤阳气。寒邪凝滞寒邪凝滞l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性收引寒性收引l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l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l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湿邪湿邪l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l湿邪的致病特点:l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l2、湿性重着。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l3、湿性粘滞。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l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易伤人体下部。风寒湿痹风寒湿痹l因风寒湿三气杂至,致气血瘀滞,证见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是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名为痹证。正气不足正气不足 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l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为外邪创造了条件,故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l济生方.痹也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外感风寒湿邪外感风寒湿邪l多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或睡卧当风,或冒雾露,气候变化,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风、寒、湿之邪风、寒、湿之邪 往往相互为虐,方能成病往往相互为虐,方能成病l 风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此力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而成伤人致病之基。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而入侵筋骨肌肉,风寒又借湿邪之性,黏着、胶固于肢体而不去。风、寒、湿之邪风、寒、湿之邪l风、寒、湿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风、寒、湿之邪风、寒、湿之邪l但风寒湿病邪为患,各有侧重,风邪甚者,病邪流窜,病变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黏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l痹病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之病变日甚,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深入骨格,出现皮肤瘀斑、关节肿胀畸形等症,甚至深入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风寒湿痹。l关节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迁延日久可致肢体拘急,甚则关节肿大。又可分为以下三型:l证候:肢体关节、肌肉酸痛,上下左右关节游走不定,但以上肢为多见,以寒痛为多,亦可轻微热痛,或见恶风寒,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多浮或浮紧。风、寒、湿之邪风、寒、湿之邪l证候: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风、寒、湿之邪风、寒、湿之邪l证候: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手足困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经络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l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经络生理功能经络生理功能l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经络生命线经络生命线l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l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通道气血通道l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l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经络生命调控器经络生命调控器l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解释病理变化解释病理变化l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