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电视集成播控技术交流

上传人:张姑****py 文档编号:240756151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P电视集成播控技术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IP电视集成播控技术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IP电视集成播控技术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220122012年年年年IPIP电视集成播控电视集成播控技术交流技术交流目录目录IP电视行业发展概况电视行业发展概况IP电视集成播控设计思路电视集成播控设计思路中央集成播控平台介绍中央集成播控平台介绍省级播控分平台介绍省级播控分平台介绍IP电视传输网络介绍电视传输网络介绍1IP电视行业发展概况电视行业发展概况技术改变生活技术改变生活数字电视彩色电视黑白电视多媒体图文信息文字信息IP电视电视新技术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电视技术走入数字时代互联网进入多媒体时代IP电视的出现必将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电视的出现改变了20世纪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21世纪的生活方式技术改变生活技术改变生活2004IP电视带给人们全新的愉悦生活感受点播、时移、回看,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互联网与电视的结合彻底颠覆传统电视收看方式。互联网的双向互动与电视的大屏幕展现力,更会带来新的生活娱乐方式2006200720082009200524057111902170325020062007200820092005120276513622940IPIP电视全球市场发展迅速电视全球市场发展迅速CAGR=19.1%CAGR=68.4%CAGR=50.9%195002510031000408824669120062007200820092005全球宽带用户增长情况(万)全球IPTV用户增长情况(万)亚太地区IPTV用户增长情况(万)快速增长的用户数量,显示出IP电视业务的吸引力。IP电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远远高于宽带用户的增长率数据来源:Point Topic; IPIP电视市场发展不均衡电视市场发展不均衡数据来源:;Point TopicuIPIP电视在世界各大洲的发展速电视在世界各大洲的发展速度差距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度差距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因素基础网络条件影响用户使用习惯监管政策技术标准的建立u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监管政策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监管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在广电和电信统一监管地区IP电视发展迅速技术标准体系成熟的地区也是IP电视用户比例高的地域。亚太&东南亚北美东欧拉丁美&中东非西欧2008年各大洲IP电视用户占宽带用户比例中国中国IPIP电视发展环境电视发展环境中国中国IPIP电视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趋成熟电视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趋成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三网融合三网融合三网融合三网融合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中国中国IPIP电视市场发展迅速电视市场发展迅速中国电信上海江苏广东其他地区1017871112中国联通华数辽宁黑龙江河南浙江5056200620072008200920055511823647026中国IP电视用户增长情况(万)2009年各运营商IP电视用户量(万)CAGR=78.4%u中国IP电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8%,远高于同期世界用户发展速度u电信与联通两大运营商的发展策略导致用户量差距较大数据来源:赛迪传媒技术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uIP电视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互联互通,降低产业整体发展成本,是竞争的制高点。u全球范围内有多个国际和地区标准化组织都在开展IP电视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工作,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各主要组织及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u建立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建立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IPIP电视标准体系和系统架构是电视标准体系和系统架构是IPIP电电视发展的当务之急视发展的当务之急2IP电视集成播控设计思路电视集成播控设计思路中国中国IPIP电视的特点电视的特点uIPIP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需要有政治属性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需要有政治属性中央覆盖全国对内容进行全程管控u维护经济的平稳运行发展维护经济的平稳运行发展广电作为宣传主体,需要有政策保护期要照顾到广电系统中央和地方的利益u中国辽阔地域和多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辽阔地域和多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生活和文化习俗u版权保护版权保护需要在IP电视市场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根据中国市场特点设计两级播控根据中国市场特点设计两级播控覆盖全国的模式满足大众媒体的传播需求省级播控的设计满足地域需求两层结构的播控平台两层结构的播控平台开放的平台结构,以用户体验为目标的整体设计,可方便的接入不同的厂商的服务体系性能完善性能完善安全性高安全性高结构完善结构完善开放架构开放架构省级平台设置方便不同地域内容的引入,增加了IP电视的产品特色,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体现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确保全程全网可管可控确保全程全网可管可控u完善的技术体系完善的技术体系端到端的系统架构,内容全程可管控u规范的监控制度规范的监控制度724小时的播出监控,保障播出安全两级内容商的引入两级内容商的引入中央、地方内容商引入确保内容产业的良性竞争中央地方内容全程加密的内容全程加密的DRMDRM系统系统集中式架构集中式架构中央统一管理中央统一管理全国统一部署全国统一部署省级平台省级平台DRM代理代理用户终端插件植入用户终端插件植入端到端加密保护端到端加密保护u国内视频领域版权保护状况不乐观,采用全程加密方式解决内容商的后顾之国内视频领域版权保护状况不乐观,采用全程加密方式解决内容商的后顾之忧,净化忧,净化IPIP电视市场环境电视市场环境“避风港原则”对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对于视频版权的保护而言,带来了很多的问题采用两级DRM加密,内置插件到用户终端方式确保内容的全程安全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完善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完善两两级级播播控控的的模模式式,以以云云南南为为标标杆杆在在多多个个省省市的洽谈中得到完善市的洽谈中得到完善实践中逐步积累和规范系系统统接接口口的的规规范范在在逐逐步步的的问问题题解解决决中中积积累累和完善和完善多多方方合合作作中中的的运运营营体体系,逐步磨合和形成系,逐步磨合和形成市市场场的的开开拓拓,用用户户的的发发展展方方式式,各各方方的的职职责责定定位位,有有了了明明确确的的分工界面分工界面两两级级播播控控的的运运营营结结构构,逐逐步步在在冲冲突突中中,寻寻找找到到合理的组织形式合理的组织形式 中中央央、地地方方两两级级内内容容运营的模式逐步确立运营的模式逐步确立标准和规范建立标准和规范建立以点带面,全国推广以点带面,全国推广运营中不断完善运营中不断完善云南项目采用两级播控架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断完善系统架构3IP电视中央平台介绍电视中央平台介绍19支持中央、地方和其他有资质内容商接入运营数据回传到省平台、中央平台。省级播控对本省用户进行鉴权、认证和计费。中央集成播控架构中央集成播控架构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集成全国性IP电视节目资源(直播、点播、互动增值等),分别接入到各省IP电视集成播控分平台各省IP电视集成播控分平台将整合中央总平台传来的节目以及地方性IP电视节目,通过IP电视传输分发网络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端到端的IP电视运营管理服务。传输分发系统负责接收省/市级集成播控平台通过接口下发的各类信息,并分发至各级边缘节点最终呈现在用户端,同时向省/市级集成播控平台回传用户信息和监看信号中央平台内容集成管理中央平台内容集成管理内容管理平台直播管理通过对电视直播信号直接转码进行直播和自办节目轮播两种方式实现直播管理点播管理增值业务管理点播管理是通过内容编辑系统对节目进行转码和生产,下发到传输平台增值业务管理是对增值业务调用系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进行统一计费认证管理直播业务流程直播业务流程直播管理轮播管理为减少用户的困惑和业务统一性,轮播概念已经在市场宣传中逐步取消,只在内部技术系统层面保留轮播的概念点播业务流程点播业务流程点播系统包括内容生产、入库和分发三个模块,完成内容从节目采集、素材的生产、节目编排、节目入库存储以及节目审核和下发到下层平台的任务。采用了编码格式为H.264,视音频文件封装格式为TS1.5Mbps视频码率作为点播节目的编码标准互动增值业务管理互动增值业务管理互动增值业务管理互动增值业务管理IPTV中央运营管理系统的互动增值业务可以实现互动增值业务的部署管理、通信管理、业务审核等功能。互动增值业务管理主要是将增值业务提供商的服务下发到并呈现到客户端,并管理用户以及提供商产生的各类信息。中央平台运营管理中央平台运营管理u内容、产品管理内容、产品管理 u数字版权保护数字版权保护uEPG管理管理u数据统计数据统计TitleABCD中央平台的运营管理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负责对整体业务的管理工作。内容、产品管理内容、产品管理内容管理内容管理内容分类内容分类产品打包产品打包产品下发产品下发内容产品包的打包、定价和有效期管理,支持多产品包和单点计费点播节目上载、维护;点播节目审核、发布/取消发布、下线;直播频道管理;轮播频道管理节目分类管理;支持内容导入接口(支持多点接收)支持内容分发接口(支持选择性分发)产品/业务定义、产品/业务资费定义及产品/业务数据下发的功能内容产品内容产品管理系统管理系统Step 1Step 2Step 3Title in here制作制作模板模板Title in here传输平台传输平台下载下载Title in here省平台省平台下载下载1.中央平台制作中央平台制作EPG模板模板 2.省平台下载省平台下载EPG模板模板3.传输分发平台从省平台下载传输分发平台从省平台下载EPG模模板板EPG管理功能管理功能中央平台中央平台EPGEPG管理管理27中央平台的中央平台的DRMDRM系统系统集中式架构集中式架构中央统一管理中央统一管理全国统一部署全国统一部署省级平台省级平台DRM代理代理用户终端插件植入用户终端插件植入端到端加密保护端到端加密保护全程加密实现内容版权保护,中央平台内容控制全程加密实现内容版权保护,中央平台内容控制中央平台数据分析系统中央平台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接口收集省平台和传输网络的运营数据:对用户数据的统计分析,是运营的基础。数据分析系统可完成对用户的各种行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中央平台与省平台接口中央平台与省平台接口u中央平台与省平台通过以下接口进行连接中央平台与省平台通过以下接口进行连接A内容注入控制接口B元数据及模板发布接口C产品信息同步接口D1用户信息同步接口D2产品订购信息同步接口D3计费信息同步接口G开户及业务信息同步接口L1服务信息同步接口4省级播控分平台介绍省级播控分平台介绍31统一规范的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统一规范的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的省级播控平台体系本地内容引入本地内容引入用户认证管理用户认证管理统一规范统一规范本地具备资质内容商的接入;地方电视台节目的生产本省用户的鉴权、认证、计费的管理统一的中央平台、传输网络标准接口规范u省省级播控平台与中央平台的系播控平台与中央平台的系统模模块基本基本类似似增加了用户认证鉴权功能内容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中央平台下发内容及本地内容的整合DRM系统增加了本地内容的加密和管理产品管理系统增加对本地产品的管理省级EPG管理接受中央EPG模板,添加省EPG模板,集成下发到传输网络平台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特点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特点认证鉴权示例认证鉴权示例u以开户流程为例说明认证以开户流程为例说明认证鉴权流程鉴权流程用户发起的行为经过传输平台认证后,到达省平台进行二次认证由省平台认证完成后的用户才能完成整个认证鉴权流程 省级省级DRMDRM系统系统u数字版权保护数字版权保护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共享中央平台的DRM系统。DRM系统部署在中央平台,各个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将媒资信息及用户订购信息同步至DRM系统。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对自有内容源实施DRM保护,并单独对其用户完成终端的认证,授权和播放请求。省分平台单独部署DRM系统,并与中央平台同步相关的信息。媒资引入接口媒资引入接口中间件许可证服务器加密模块密钥生成服务器日志服务器数据库访问数据库接口STB 1嵌入客户端STB n嵌入客户端DRM系统用户用户订购信息导入接口加密信息下发接口OMS中间件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许可证服务器加密模块密钥生成服务器日志服务器数据库访问数据库接口DRM系统STB 1嵌入客户端STB 1嵌入客户端STB n嵌入客户端STB n嵌入客户端DRM系统OMS用户用户订购信息导入接口加密信息下发接口省分平台与传输系统逻辑接口省分平台与传输系统逻辑接口u省平台与传输系统通过以下接口进行连接省平台与传输系统通过以下接口进行连接A内容注入控制接口B内容元数据注入接口C产品信息同步接口D1用户信息同步接口D2产品订购信息同步接口E计费信息同步接口F加密内容授权接口G开户信息同步H帐务接口5IP电视传输分发网络介绍电视传输分发网络介绍IPIP电视传输分发系统架构电视传输分发系统架构u传输分发系统主要功能传输分发系统主要功能接收省/市级集成播控平台通过接口下发的各类信息,并分发至各级边缘节点最终呈现在用户端u传输分发系统功能模块传输分发系统功能模块上平台内容接收传输分发管理用户终端传输分发管理传输分发管理u智能智能调度度即时、定时、增量的内容分发策略Push和Pull分发方式支持手工分发,自动分发,单个分发,批量分发支持加密分发u负载均衡负载均衡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全局负载均衡负责节点与节点之间的流量均衡。本地负载均衡负责节点内的流媒体服务器与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流量均衡网络传输全程监控网络传输全程监控u对网络传输情况和终端进行实时监控用户终端用户终端u具备整合第三方DRM系统能力;u开放的终端中间件系统,与第三方系统对接及开发新业务和新功能;u机顶盒支持基本业务应用能力,包括直播、点播、回看、时移等基本业务;u机顶盒支持增值业务应用能力,包括浏览类、客户端类等业务;u机顶盒应支持管理功能;谢谢谢谢!博远传媒博远传媒 李元瑞李元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金融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