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0755340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176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常用常用实验室室检查及及临床意床意义议程议程三大常规检查心肌酶学及心肌肌钙蛋白检查脑利钠肽检查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酸碱平衡及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C)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成人()109L;儿童(12.0)109L;新生儿()109L检查介绍: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意义:增多见于:发热、急性感染、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应用激素、白血病等。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生理因素影响可使白细胞增多成人白细胞分类百分比成人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分叶核中性粒细胞46%66%杆状核中性粒细胞2%8%嗜酸粒细胞1%5%嗜碱粒细胞10ug/L。术后如果在第三天浓度没有下降或小外科手术后升高,必须考虑感染并发症。*鉴别发热患儿的感染因素:&病毒引起的发热和自身免疫性疾病PCT正常&轻症或局限性细菌感染血清PCT均&中度细菌感染血清PCT均&重症细菌感染者血清PCT均2ug/L,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CT均10ug/L,降钙素原(降钙素原(PCTPCT)n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动态监测PCT,建议每8-12h监测一次。*PCT在监控严重感染时是比CRP、IL-6、体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更好。*恢复期患者的PCT反应比CRP显著加快,其半衰期为9-24h,而后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病理范围。CRPCRP与与PCTPCT的比较的比较nPCTPCT与与CRPCRP共同点:共同点:*都是鉴别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的指标。*都与炎症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应动态监测。*均可用于抗生素疗效的观察。*实验结果干扰因素较小。nPCTPCT与与CRPCRP不同点:不同点:*PCT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在严重的细菌性感染疾病升高,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而CRP对于轻中度感染比较敏感。*降钙素原的升高速度快于CRP,比CRP更适用于早期诊断。PCT在感染后2小时就可在血浆中检测到降钙素原(而CRP为12小时),在6-8小时内升高,12小时后达到峰值(CRP为20-72小时),在2-3天后消失(CRP为3-7天)。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TncTn)n定义定义 cTncTn由三种亚基组成,是参与肌肉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其中的肌钙蛋白C(cTnC)是Ca2+结合亚基,cTnI为抑制亚基,cTnT为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ncTncTn的特点的特点 *分子量小,易于从受损心肌细胞中漏出。cTnC为18kDa;cTnI为21KD;cTnT为37KD。*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 主要结合于心肌肌纤维中,少量(cTnI的2.8%-4.1%;cTnT的6%-8%)在细胞浆中以游离形式存在。*释放形式 cTnT主要以游离形式释放入血;cTnI与cTnC结合成复合物的形式释放入血,少部分为游离形式。*cTnT或cTnI在检测心肌损伤时的临床价值相同。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TncTn)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cTn一般在心肌损伤后5-8h增高 TnT在24h后增高;TnI在48h后增高 *最高值在12-24h *可持续增高 cTnT为10-14天;cTnI为7-10天。*cTnT用于区分局灶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TncTn)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cTnT可判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并对其进行危险性分级。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或Crea)血清尿素氮血清尿素氮(BUN)正常范围:检查介绍: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尿素氮主要通过血流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清尿素氮血清尿素氮/肌酐肌酐临床意义:肾性增高:因肾脏疾病引起,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肾前性增高: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脱水、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等。肾后性增高:因尿路梗阻肾组织压力增加。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减少的临床意义较小,偶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血肌酐血肌酐(Cr或或Crea)正常范围:40135ummol/L检查介绍: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出,但不被肾小管所吸收。当肾实质受到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因此血肌酐不能反映早期肾功能受损临床意义:增高:血肌酐上升越高,肾功能越差。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减低:见于进行性肌肉萎缩、白血病、贫血、肝功能障碍等。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结合胆红素(SDB或DBIL)非结合胆红素(SIB或IBIL)总胆红素(TBIL或S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SDB或或DBIL)正常范围:08ummol/L检查介绍: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又称为直接胆红素。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SIB或或IBIL)正常范围:020ummol/L检查介绍:总胆红素是由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组成,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胆红素胆红素(SIB或或IBIL)临床意义: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见于严重烫伤、败血症、疟疾、血型不合输血等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为梗阻性黄疸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为主:为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或或STB)正常范围:25molL。检查介绍: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临床意义:增高:肝前性黄疸:最常见的病因是溶血性贫血、感染(疟疾)、输血反应、烧伤、大血肿的吸收等肝细胞性黄疸:最多见于感染或毒性所致的肝实质性损伤,包括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等肝后性黄疸:胆管阻塞总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或或STB)特别说明:总胆红素用于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及类型小于34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疽34170umolL为轻度黄疽170340molL为中度黄疸340mol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340510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molL肝细胞性黄疽为17200molL溶血性黄疸85molL。总结总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范围:564IUL检查介绍:旧称谷丙转氨酶(GPT)。体内肝、肾、心、肌肉等组织和器官内都含有ALT。临床意义:增高肝胆疾病的急性期:ALT较AST敏感、升高幅度大,在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早期,ALT升高显著。胆道阻塞:ALT轻度升高。若ALT明显持续升高,表示伴有肝细胞损害心脏疾病:心衰、心肌炎、缺氧致肝细胞损害,ALT轻度升高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范围:550IUL检查介绍:旧称谷草转氨酶(GOT)。AST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脏次之。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肝脏疾患、胆道疾患、内分泌疾病、急性胰腺炎、肺梗死、溶血性疾病、药物中毒、白血病。减低: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AST/ALT的意义的意义比值1.0特别是2.0主要见于坏死型的严重肝脏疾病乙肝五项乙肝五项概述概述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乙肝大三阳、乙肝小具体情况,区分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三阳。两对半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两对半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两对半对于病情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两对半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参考性不大。而肝功能是衡量严重程度的评估参考性不大。而肝功能是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获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获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其中转氨酶是重中之重,治疗需要以肝功能为其中转氨酶是重中之重,治疗需要以肝功能为重要参考指标。重要参考指标。HBV-DNA检查是判断如何治检查是判断如何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传染性有一定的参考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传染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般意义,一般DNA越高,传染性越强,也需要同越高,传染性越强,也需要同肝功能一起检查。肝功能一起检查。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HBeAg-(乙肝病毒(乙肝病毒e抗原)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则有慢性化倾向;HBeAb-(乙肝病毒(乙肝病毒e抗体)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有一定意义。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即常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的临床意义:的临床意义:-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恢复期HBsAg已消,已消,抗抗-HBs尚未尚未出现;出现;(3)无症状无症状HBsAg携带着。携带着。-+(1)既往感染过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急性HBV感染恢复期;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HBV感感染已过;染已过;抗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出现前的窗口期。-+-(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既往感染;(3)假阳性。假阳性。-+-+急性急性HBV感后康复感后康复。+-+(1)急性急性HBV感染;感染;(2)慢性慢性HBsAg携带者;携带者;(3)传染性弱。传染性弱。-+-+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感染,恢复期。恢复期。+-+(1)急性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慢性HBsAg携带者;携带者;(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小三阳”。+-+-+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复制,传染强。即俗称的即俗称的“大三阳大三阳”。各种肝炎流行病学各种肝炎流行病学 各种肝炎流行病学各种肝炎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模式及临床意义乙型肝炎模式及临床意义乙型肝炎模式及临床意义乙型肝炎模式及临床意义乙型肝炎前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临床意义抗原临床意义n前S1Ag是乙肝病毒(HBV)的传染性标志,是诊断患者感染状况、病毒复制情况、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等较好的指标。n前S1Ag的检测从以下几方面可弥补乙肝六项检测的不足:*前S1Ag出现在急性乙肝感染的早期,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急性乙肝患者前S1Ag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HBeAb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前S1Ag阳性,提示病毒在机体内继续复制,弥补了因HBeAg缺失造成的诊断和治疗困难。*在HBV无症状携带者中,有一定比例的HBeAb阳性者,加查前S1Ag阳性,提示病毒在体内还复制。*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前S1Ag可作为治疗前的患者筛查和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的指标。梅毒、艾滋病流行病学梅毒、艾滋病流行病学 血、尿淀粉酶 血清:864温氏(Winslow)单位,或40180苏氏(Somogyi)单位;尿:432温氏单位。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增高,812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24小时达最高峰,为5003000Somogyi氏单位,并持续2472小时,25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n淀粉酶值在严重坏死型者,因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故其值并无增高表现。如淀粉酶值降后复升,提示病情有反复,如持续增高可能有并发症发生。有时腹膜炎,胆道疾病,溃疡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梗阻等,淀粉酶值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一般多低于500苏氏单位。因此,当测定值256温氏单位或500苏氏单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才有意义。血清胆碱酯酶 n人体内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或“特异性胆碱酯酶”,主要作用于乙酰胆碱,存在于红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另一种为血清胆碱酯酶,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外,还能作用于其他胆碱酯类,故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此酶主要由肝脏产生。临床测定的胆碱酯酶亦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合成减少,和白蛋白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立即释放入血,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肝病越严重,胆碱酯酶下降的幅度越大,甚至胆碱酯酶比白蛋白在反应肝脏合成功能方面还要灵敏。肝硬化患者在输血或血浆蛋白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出现暂时升高或恢复正常,而胆碱酯酶则不受影响,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续下降,则预后不良,胆碱酯酶在反应肝硬化程度上是一个灵敏、稳定的指标。n胆碱酯酶是肝脏病变后惟一下降的酶。由于血清胆碱酯酶由肝脏合成,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1)急性病毒性乙肝:乙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2)慢性乙肝:慢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乙肝患者相似。n(3)肝硬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4)亚急性重型乙肝:亚急性重型乙肝患者特别是肝昏迷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5)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正常,若伴有胆汁性肝硬化则此 酶活力下降。(6)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时胆碱酯酶明显降低,慢性胆道疾患,肝癌合并肝硬化时胆碱酯酶降低。(7)有机磷中毒、营养不良、感染及贫血也可使胆碱酯酶降低。(8)脂肪肝、肾脏病变、肥胖则出现血清胆碱酯酶增高。肿瘤标志物 n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正常参考值:015 ng/ml 癌胚抗原(CEA)n2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及X光检查。癌胚抗原(CEA)n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反之,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CEA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术后6周CEA回复正常;术后有残留或微转移者,可见下降,但不恢复正常;无法切除而作姑息手术者,一般呈持续上升。CEA浓度的检测也能较好地反映放疗和化疗疗效。其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须更换治疗方案。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通常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正常参考值:05 ng/ml 癌抗原125(CA125)n3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2%。CA125水平的升高是女性生殖系肿瘤复发的信号。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经治疗后,CA125含量可明显下降,若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应考虑有残存肿瘤的可能。95的残存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浓度大于35U/ml。当卵巢癌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几个月便可呈现CA125增高,卵巢癌发生转移的患者血清中CA125更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CA125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正常参考值:35 U/ml。癌抗原15-3(CA15-3)n4癌抗原15-3(CA15-3)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肺癌、胃肠癌、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正常参考值:25 U/ml 癌抗原19-9(CA19-9)n5癌抗原19-9(CA19-9)CA19-9是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大量研究证明CA19-9浓度与这些肿瘤大小有关,是至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胰腺癌患者85%-95%为阳性,CA19-9测定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当CA19-9小于1000U/ml时,有一定的手术意义,肿瘤切除后CA19-9浓度会下降,如再上升,则可表示复发。对胰腺癌转移的诊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当血清CA19-9水平高于10000Uml时,几乎均存在外周转移。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若同时检测CEA和AFP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率(对于胃癌,建议做CA72-4和CEA联合检测)。胃肠道和肝的多种良性和炎症病变,如胰腺炎、轻微的胆汁郁积和黄疸,CA19-9浓度也可增高,但往往呈“一过性”,而且其浓度多低于120U/ml,必须加以鉴别。正常参考值:27 U/ml 癌抗原72-4(CA72-4)n6癌抗原72-4(CA72-4)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达28-80%,若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70以上的胃癌。CA72-4水平与胃癌的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在胃癌的-期增高,对伴有转移的胃癌病人,CA72-4的阳性率更远远高于非转移者。CA72-4水平在术后可迅速下降至正常。在70%的复发病例中,CA72-4浓度首先升高。与其它标志物相比,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高的特异性,在众多的良性胃病患者中,其检出率仅。CA72-4对其他胃肠道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率。CA72-4与CA125联合检测,作为诊断原发性及复发性卵巢肿瘤的标志,特异性可达100%。正常参考值:7 U/ml 癌抗原242(CA242)n7癌抗原242(CA242)CA242是一种新的肿瘤相关抗原,当消化道发生肿瘤时,其含量升高。对胰腺癌、结直肠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有86和62的阳性检出率,对肺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用于胰腺癌和良性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也用于结直肠癌病人术前预后及复发鉴别。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n一.凝血因子测定:1、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0-14,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n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45,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n3、纤维蛋白原(FIB):200-400mg/dLn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0-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凝血四项意义凝血四项意义n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因子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nn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nn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n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其它特殊实验室检查n其它:肺炎支原体、肥达试验、病毒抗体检测、胸腹水、脑脊液、风湿免疫、痰找抗酸杆菌等等电解质检查电解质检查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氯(Cl-)血清钙(Ca2+)血清镁(Mg2+)血清钾血清钾(K+)正常范围:L检查介绍:指血清中钾离子浓度。人体钾主要分布在细胞内,钾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调节体液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正常钾代谢正常钾代谢摄入:食物吸收:肠道分布:98%细胞内(ICF)2%细胞外(ECF)排泄:肾(80%90)肠(10)皮肤细胞外细胞外2%血清钾血清钾(3.55.5mmol/L)Distributionandcontentofpotassiumwithinbody细胞内细胞内98%98%(150mmol/L)体内钾体内钾(50mmol/Kg体重体重高钾血症原因高钾血症原因排钾减少K+从细胞内逸出入钾过多少尿潴钾性利尿剂醛固酮酸中毒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细胞损伤K+H+H+酸中毒H+血血K+Na+K+H+Na+肾小管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后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先后心肌传导性心肌自律性心肌收缩性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心肌收缩功能减低,可致心脏停搏。心电监护: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颤停搏。波形改变:血钾基底窄而尖的T波血钾79mmol/LPR间期延长,P波消失,QRS增宽,R波渐低,S波渐深,ST与T波融合。血钾910mmol/L,出现正弦波,QRS波延长,T波高尖,室颤高钾血症心电图高钾血症心电图高钾血症心电图高钾血症心电图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对酸碱平衡的影响高血钾酸中毒K+H+H+酸中毒H+血血K+Na+K+H+Na+肾小管低钾血症原因低钾血症原因摄入不足摄入不足钾来源减少不吃也排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失钾过多消化液丢失肾失钾排钾性利尿剂渗透性利尿皮质激素、醛固酮远曲小管腔内阴离子钾向细胞内转移胰岛素治疗碱中毒低钾性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碱中毒H+H+K+血血K+肾小管K+Na+Na+H+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表现中枢神经系统:萎靡、倦怠、嗜睡骨骼肌:四肢无力软瘫,呼吸肌麻痹胃肠道平滑肌:食欲不振、腹胀麻痹性肠梗阻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 心肌传导性 心肌自律性 心肌收缩性先 后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心电监护: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房性、室性早博,或房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心脏骤停T波改变:宽而低,严重者倒置,ST段下移QT延长,出现U波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低钾血症心电图低钾血症心电图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对肾功能的影响对酸碱平衡的影响集合管对ADH反应性降低 多尿低血钾 碱中毒氯化物(氯化物(Cl)正常情况:正常情况:(95-105)mmol/L增高:增高:少尿,呼吸性碱中毒少尿,呼吸性碱中毒降低:降低:肾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尿毒症,应用速尿等利尿剂,阿狄森病,尿毒症,应用速尿等利尿剂,阿狄森病,21羟羟化酶缺乏症,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性肝硬化。化酶缺乏症,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性肝硬化。钙(钙(Ca)正常情况:正常情况:(2.25-2.75)mmol/L增高:增高:甲状旁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肿瘤,应用维生素腺机能亢进,骨肿瘤,应用维生素D过量。过量。降低:降低:手足搐搦症,甲状旁腺机能不全,维生素手足搐搦症,甲状旁腺机能不全,维生素D缺乏缺乏症,骨质软化症,佝偻病,慢性腹泻,阻塞性黄症,骨质软化症,佝偻病,慢性腹泻,阻塞性黄疸,肾脏病,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疸,肾脏病,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磷(磷(P)正常情况:正常情况:(00.97-1.6)mmol/L增高:增高: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机能低下,肿瘤骨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机能低下,肿瘤骨转移,肢端肥大症,维生素转移,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废用性骨萎中毒,废用性骨萎缩。缩。降低:降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依赖依赖性佝偻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肾小管功能不全,性佝偻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肾小管功能不全,范可尼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铁铁(Fe)正常情况:正常情况:(9-27)umol/L增高: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降低:降低:缺铁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感缺铁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肾性贫血染,恶性肿瘤,肾性贫血镁(镁(Mg)正常情况:正常情况:(00.7-1.15)mmol/L增高:增高:肾小球肾炎,少尿,肌无力症。肾小球肾炎,少尿,肌无力症。降低:降低:尿毒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使用利尿剂,妊尿毒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使用利尿剂,妊娠。娠。铜(铜(Cu)正常情况:正常情况:(11-22)umol/L增高:增高:再生障碍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胆道感染,急性白血病,肝炎,缺铁性贫贫血,胆道感染,急性白血病,肝炎,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血,恶性肿瘤。降低:降低: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肾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锌(锌(Zn)正常情况:正常情况:(7.65-22.95)umol/L增高:增高: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放疗后,原发性细胞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放疗后,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降低:降低:肢端性皮炎,肝炎,肝硬化,肢端性皮炎,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血,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酸、碱平衡酸、碱平衡酸与碱的概念体液酸性物质来源体液碱性物质来源酸碱平衡的调节代偿酸碱失衡酸与碱的概念酸与碱的概念酸是指能释放出H+的物质,如H2CO3、HCl、H2SO4等。碱是指能吸收H+的物质,如HCO3-、Cl-、SO42-等。体液酸性物质来源体液酸性物质来源食物、饮料、药物三大营养物质中间产物成人每天进食混合膳食,约生成4060mmol固定酸三大营养物质完全氧化=CO2+H2O中性酸物质酸性物质挥发性酸H2CO3固定酸(硫酸、乳酸、丙酮酸等)体液碱性物质来源体液碱性物质来源碱性物质柠檬酸盐、苹果酸、乳酸盐等食物、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的酸比碱多。但在一定范围内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后不会引起血液的显著变化,原因在于有一系列的调节机理,包括缓冲、肺和肾的调节。酸碱平衡的调节酸碱平衡的调节缓冲作用:是指某一化学体系具有抵御外来酸碱的影响而保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体液缓冲系统以碳酸氢盐系统最重要肺调节:肺通过呼出CO2来调节血浆H2CO3的含量,维持血液PH稳定肾调节:肾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碱,调节血浆中HCO3-的含量,保持血液正常的PH值离子交换肺在酸碱平衡中的作用肺在酸碱平衡中的作用l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实现。l作用快而有效。10-30min发挥最大作用肾脏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肾脏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酸碱平衡调节的最终保证。维持血液pH的作用缓慢而有效。4-5h后发挥作用,4-5d后出现明显效果血液血液pH的确定的确定H2CO3HCO3pH=pKa+log=6.1+log241.2(mmol/L)=6.1+log201=6.1+1.3=7.401H2CO3HCO3pH肾调节肺调节酸碱失衡类型酸碱失衡类型单纯型H2CO3(1)HCO3(20)pH代谢性(碱)呼吸性(酸)病因原发改变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血气分析血气分析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剩余碱(BE)氧饱和度(SaO2%)实际碳酸氢根(HCO3-)标准碳酸氢根(SBC)二氧化碳总量(TCO2)临床血气分析符号、名称和正常值酸碱度酸碱度(PH)参考值:PH7.357.45生理极值:PH6.8或意义:血血液液中中的的p pH H主主要要取取决决于于碳碳酸酸氢氢盐盐/碳碳酸酸之之比比值值,即即 H HC COO3 3 p pH H=P PK K+l lo og g-H H2 2C COO3 3PH异常可以肯定有酸碱失衡;PH正常不能排除无酸碱失衡;单凭PH不能区别是代谢性还是呼吸性酸碱失衡。时,为失代偿性酸中毒,可能为(1)呼吸性酸中毒(呼酸)(2)代谢性酸中毒(代酸)(3)呼酸+代酸(4)以酸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HCO3HCO3pH=PK+log-pH=PK+log-H2CO3H2CO3酸碱度酸碱度(PH)时,为失代偿性碱中毒,可能为(1)呼吸性碱中毒(呼碱)(2)代谢性碱中毒(代碱)(3)呼碱+代碱(4)以碱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HCO3HCO3pH=PK+log-pH=PK+log-H2CO3H2CO3酸碱度酸碱度(PH)酸碱失衡诊断步骤图解血气分析参数Ph7.45酸中毒碱中毒PaCO245HCO3-22PaCO227主为呼酸主为代酸主为呼碱主为代碱单纯性呼酸呼酸合并代酸呼酸合并代碱单纯代酸代酸合并呼碱代酸合并呼酸单纯性呼碱呼碱合并代酸呼碱合并代碱单纯代碱代碱合并呼酸代碱合并呼碱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CO2)定义:物理溶解在血浆中CO2的张力参考值:3545mmHg,极值:10或130mmHgPCO2与H2CO3关系:PCO2=H2CO3(370C时系数)PaCO2意义:正常情况下血液PCO2基本上反映了肺泡PCO2平均值。PCO2是衡量肺泡通气量适当与否的一个客观指标。反映呼吸性因素反映呼吸性因素45mmHg:CO2 潴留潴留 原发性原发性呼酸呼酸继发性继发性代偿后代偿后代碱代碱35mmHg:CO2 不足不足原发性原发性呼碱呼碱继发性继发性代偿后代偿后代酸代酸氧分压氧分压(PO2)定义:氧分压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O2的张力参考值:80100mmHg临床缺O2分级:重度SB,呼吸性酸中毒ABSB,呼吸性碱中毒缓冲碱(BB)起到缓冲作用的全部碱量(碳酸氢盐、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磷酸盐)的总和。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直接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BB增加:代谢性碱中毒BB减少:代谢性酸中毒二氧化碳总量二氧化碳总量(TCO2)定义:TCO2是血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参考值:2432mmol/L意义:主要反映HCO3-,故为主要的碱性指标,TCO2增高见于碱中毒,下降见于酸中毒肺通气障碍的发病机制肺通气障碍的发病机制呼吸中枢抑制脊髓高位损伤脊髓前角细胞受损运动神经受损呼吸肌 无力弹性阻力增加 胸壁损伤气道狭窄 或阻塞PiO2 150mmHgPAO2 100PACO2 40外呼吸外呼吸externel resp.肺通气肺通气ventilation换气换气gas exchangePvO2 40mmHgPvCO2 46mmHgPaO2 100mmHgPaCO2 40mmHg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未行机械通气治疗:未行机械通气治疗:气道管理、全身因素PaO2PaCO2PaO2PaCO2或正常或正常PaO2正常正常PaCO2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气道管理、呼吸机参数调整、全身因素PaO2PaCO2PaO2PaCO2或正常或正常PaO2正常正常PaCO2氧浓度、氧浓度、TV(MV)、f、1:E、PEEPQ&AThe End谢谢您的聆听!期待您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