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培训课程

上传人:张姑****py 文档编号:240754910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7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组织行为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组织行为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组织的定义组织的定义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组织文化组织文化跨文化条件下的组织行为跨文化条件下的组织行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组织的含义一、组织的含义组织是静态结构及其动态运行的统一。组织是静态结构及其动态运行的统一。动态的组织是指组动态的组织是指组织活动,即按照一织活动,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对做事的人形式,对做事的人进行编制并形成工进行编制并形成工作秩序。作秩序。组织组织静态的组织是指组静态的组织是指组织系统,即通过组织系统,即通过组织活动而形成的功织活动而形成的功能相关的群体的集能相关的群体的集合,具有体现分工、合,具有体现分工、协作以及相应权责协作以及相应权责关系的结构模式关系的结构模式 组织的特征组织的特征1 1 1既定目标既定目标即组织成员一致努力以求达成的共同即组织成员一致努力以求达成的共同目标。目标。2 2 2既定分工既定分工即组织成员通过分工而专门从事某项即组织成员通过分工而专门从事某项职能工作。职能工作。3 3 3既定秩序既定秩序即通过有关的规则设定所形成的成员即通过有关的规则设定所形成的成员之间的正式关系。之间的正式关系。二、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二、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1.1.组织学习的概念组织学习的概念马夸特(马夸特(MarquardtMarquardt)将组织学习定义为)将组织学习定义为:“学习在组织中产生的方式学习在组织中产生的方式”托里斯、普利斯基尔和派恩泰克托里斯、普利斯基尔和派恩泰克:组织学习是组织学习是“组织成长和改善的一组织成长和改善的一个连续过程,它与工作活动紧密相连,并激发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个连续过程,它与工作活动紧密相连,并激发组织成员在价值观、态度和观念方面的统一,以及运用有关过程和结果的信息或反馈来态度和观念方面的统一,以及运用有关过程和结果的信息或反馈来实施变革实施变革”综上,组织学习是指组织通过对信息、知识、经验的获得,综上,组织学习是指组织通过对信息、知识、经验的获得,不断改善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环境变化不断改善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的行为与过程。的能力的行为与过程。(一)组织学习(一)组织学习2.2.组织中的学习的类型组织中的学习的类型 阿吉理斯等人在研究组织学习的过程中阿吉理斯等人在研究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把组织把组织学习分为三种形态:学习分为三种形态:单环学习:单环学习:组织学习只发生在发现错误和纠正组织学习只发生在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时错误时 双环学习:双环学习:组织不仅可以检测和改正错误,还组织不仅可以检测和改正错误,还可以对现有的规范、程序政策等进行质疑和调整可以对现有的规范、程序政策等进行质疑和调整 再学习:再学习:又称反思性学习,是指有意识的学习又称反思性学习,是指有意识的学习以及努力寻找提高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效率的途径。以及努力寻找提高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效率的途径。3.3.组织学习过程的组织学习过程的5 5个阶段个阶段(二)学习型组织(二)学习型组织 1.1.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圣吉(圣吉(19901990):):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的组织。PedlerPedler(19911991):):学习型公司是促使公司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努学习型公司是促使公司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努力学习并不断改变自身的组织。力学习并不断改变自身的组织。GalerGaler和和KeesKees(19921992):):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促进其所属个体成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促进其所属个体成员学习并运用其学习成果的组织,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增进员学习并运用其学习成果的组织,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增进自我的知识,以及对自我与所属环境做进一步理解的组织。自我的知识,以及对自我与所属环境做进一步理解的组织。GarvinGarvin(19931993):“学学习习型型组组织织是是指指善善于于创创造造、获获取取和和传传播播知知识识,并并以以新新知知识识、新新见见解解为为指指导导,勇勇于于修修正正自自己己行行为为的的一一种种组组织。织。”2.2.学习型组织的模型学习型组织的模型u乌尔纳的五阶段模型乌尔纳的五阶段模型 无意识学习阶段无意识学习阶段 消费性学习阶段消费性学习阶段 有意识地学习阶段有意识地学习阶段 系统化学习阶段系统化学习阶段 完全融合阶段。完全融合阶段。uReddingRedding的第四种模型的第四种模型 持续准备持续准备不断计划不断计划即兴推行即兴推行行动学习行动学习u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型公司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型公司隐性知识:个人的、特有的,因而难以正式沟通隐性知识:个人的、特有的,因而难以正式沟通显性知识:以正式、系统语言传输的知识显性知识:以正式、系统语言传输的知识 3.3.学习型组织的行为特征学习型组织的行为特征l彼得彼得圣吉从五个方面将学习型组织和传统组织区分开来圣吉从五个方面将学习型组织和传统组织区分开来 lWatkinsWatkins和和MarsickMarsick在在塑造学习型组织塑造学习型组织中以七个中以七个C C表示表示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4.4.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的比较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的比较l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而组织学习是组织的,而组织学习是组织的功能表现功能表现。l“组组织织学学习习”偏偏重重于于组组织织学学习习的的“功功能能”性性质质,“学学习习型型组组织织”偏偏重重于组织学习的于组织学习的“结构结构”性质。性质。l“组组织织学学习习”与与“学学习习型型组组织织”是是同同一一事事物物两两个个不不同同方方面面。“组组织织学学习习”是是“学学习习型型组组织织”的的功功能能,“学学习习型型组组织织”是是“组组织织学学习习”赖赖以以存在的组织结构。存在的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与与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类似类似组织变革组织变革与与组织发展组织发展(三)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三)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从从个体、团队和领导个体、团队和领导三个方面阐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方法1.1.个体学习的促进个体学习的促进(1 1)员工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员工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2 2)影响员工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影响员工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3 3)员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员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2.学习型团队的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创建 (1 1)授权)授权(2 2)以任务为核心)以任务为核心(3 3)营造平等、信任、注重交流的团队氛围)营造平等、信任、注重交流的团队氛围(4 4)实现团队人与角色的和谐一致)实现团队人与角色的和谐一致3.3.学习型领导的培养学习型领导的培养 彼得彼得圣吉指出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扮演着三种角色:圣吉指出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扮演着三种角色:1.1.设计师设计师:把组织设计成能帮助大家创造真心想要的结果的一个地方:把组织设计成能帮助大家创造真心想要的结果的一个地方2.2.仆人仆人:是指领导人不但要发展共同愿景,更必须忠诚于愿景:是指领导人不但要发展共同愿景,更必须忠诚于愿景 3.3.教师教师:指的是领导者要帮助组织成员看清楚组织发展的现状,找到焦:指的是领导者要帮助组织成员看清楚组织发展的现状,找到焦 点,并且促进每一个人都能学习点,并且促进每一个人都能学习 4.4.学习型组织存在的智障及克服办法学习型组织存在的智障及克服办法圣吉概括组织的智障有7个方面(1 1)局限思考,即指人们片)局限思考,即指人们片 面地、面地、孤立地考虑问题孤立地考虑问题(2 2)归罪于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归罪于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进行外部归因往往进行外部归因(3 3)缺乏思考的主动性)缺乏思考的主动性(4 4)专注于个别事件)专注于个别事件(5 5)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6 6)从经验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7 7)管理团队的)管理团队的“迷思迷思”,即管理,即管理者害怕质疑所带来的威胁。者害怕质疑所带来的威胁。解决方法:进行五个方面的修炼(1 1)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我超越(2 2)改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3 3)建立共同愿景)建立共同愿景(4 4)开展团体学习)开展团体学习(5 5)进行系统思考)进行系统思考经典案例:经典案例:联想联想的的“组织学习鱼组织学习鱼”是联想学习文化的生是联想学习文化的生动描述。联想把组织学习比作一条鱼。鱼头代动描述。联想把组织学习比作一条鱼。鱼头代表观念,鱼身代表组织学习架构,鱼鳍鱼鳞代表观念,鱼身代表组织学习架构,鱼鳍鱼鳞代表组织学习保障机制,鱼尾代表行动。这条表组织学习保障机制,鱼尾代表行动。这条“组织学习鱼组织学习鱼”体现了联想的体现了联想的90%学习和学习和10%创创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学习学习”与与“创新创新”按照按照90%和和10%来划分,说明联想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来划分,说明联想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学习就没有创新,两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学习就没有创新,两者不能分割开来。者不能分割开来。联想把向自己的客户学习、向联想把向自己的客户学习、向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学学习、向合作伙伴学习,视为自己的组织学习系习、向合作伙伴学习,视为自己的组织学习系统。统。三、组织文化三、组织文化管理以文化为基础。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德鲁克(1974)无形资产胜于有形资产,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最宝无形资产胜于有形资产,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企业文化不但能凝聚公司内贵的无形资产之一,企业文化不但能凝聚公司内的员工,能帮助企业有弹性地面对不断变化的外的员工,能帮助企业有弹性地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部市场。宏基施振荣宜家的细节之美宜家的细节之美组织文化内涵组织文化内涵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组织文化的特点无形性无形性 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力量的相互融通和促进,是一种强化的无形力力量的相互融通和促进,是一种强化的无形力量量 软约束性软约束性 通过长期熏陶、感染和诱导,使职工对组通过长期熏陶、感染和诱导,使职工对组织的目标、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有一种认同感,织的目标、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有一种认同感,不是完全的强制性,但有强烈的规范与约束作不是完全的强制性,但有强烈的规范与约束作用。用。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织文化及其特色应保持适当稳定性,同时织文化及其特色应保持适当稳定性,同时随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随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个性个性 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积极功能 导向功能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激励功能 约束功能约束功能 美化功能美化功能 协调功能协调功能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功能消极功能消极功能削弱个体的创造性削弱个体的创造性阻碍组织变革阻碍组织变革阻碍组织合并阻碍组织合并企业文化的结构物质层物质层制度层制度层精神层精神层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文化理论沙因的组织文化沙因的组织文化睡莲模型睡莲模型 TEDeatTEDeat和和AAKennedy AAKennedy 的组织文化因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素理论LPascaleLPascale和和AAthosAAthos的的7s7s管理框架管理框架TJPetersTJPeters和和LHWatermanLHWaterman的革新性文化理论的革新性文化理论丹尼森的组织文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化模型1.TEDeat1.TEDeat和和AAKennedy AAKennedy 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 DealDeal和和KennedyKennedy于于19811981年年出出版版了了企企业业文文化化现现代代企企业业的的精精神神支支柱柱一一书书,这这本本书书的的出出版版是是组组织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织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他他们们认认为为,企企业业文文化化是是由由企企业业环环境境、价价值值观观、英英雄雄、习习俗俗和和仪仪式式、文文化化网网络络五五个个因因素素所所组组成成,而五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五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DealDeal和和KennedyKennedy把把西西方方组组织织文文化化分分为为四四种种类类型型,即即强强人人文文化化、“拼拼命命干干/尽尽情情玩玩”文文化化、攻攻坚坚文文化化、过过程程文文化化。四四种种类类型型取取决决于于两两种种因因素素:一一是是企企业业经经营营活活动动的的风风险险程程度度;二二是是企企业业及及其其雇雇员员工工作作绩绩效效的的反馈程度。反馈程度。2.LPascale2.LPascale和和AAthosAAthos的的7s7s管理框架管理框架 PascalePascale和和AthosI981AthosI981年合作出版了年合作出版了日本管日本管理的艺术理的艺术一书,他们把组织文化定义为组织文一书,他们把组织文化定义为组织文化的化的7S7S框架,框架,“是组织制定员工和是组织制定员工和(或或)顾客政策顾客政策的宗旨的宗旨”。在该书中他他们提出了即组织管理要注重在该书中他他们提出了即组织管理要注重7 7个管理要素个管理要素:战略战略(Strategy)(Strategy),结构,结构(Structure)Structure)、制度、制度(Systems)(Systems)、人员、人员(Staff)(Staff)、技能技能(Skills)(Skills)、最高目标、最高目标(Super ordinate(Super ordinate goals)goals)、作风、作风(Style)(Style)。3.TJPeters3.TJPeters和和LHWatermanLHWaterman的革新性文化理论的革新性文化理论 PetersPeters和和WatermanWaterman于于19821982年出版了年出版了追求追求卓越卓越一书,提出了革新性文化理论。一书,提出了革新性文化理论。PetersPeters和和WatermanWaterman在在7S7S管理框架的基础上,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杰出公司组织文化的八大特征:采取行动;提出了杰出公司组织文化的八大特征:采取行动;接近顾客;发挥自主性以及创业精神;通过人来接近顾客;发挥自主性以及创业精神;通过人来提高生产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积极实行;提高生产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积极实行;做内行的事;组织单纯,人员精干;宽严并济。做内行的事;组织单纯,人员精干;宽严并济。4、沙因组织文化的睡莲模型、沙因组织文化的睡莲模型5、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组织文化创建的原则组织文化创建的原则组织文化的创建应根植于组织的价值观组织文化的创建应根植于组织的价值观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组织文化与外部化境相适应组织文化与外部化境相适应促进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相统一促进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相统一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使命:组织领导确定的组织生产经营的总方向、使命:组织领导确定的组织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总目标、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组织存在的原因或理由组织存在的原因或理由组织使命是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组织使命是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 组织使命是生产经营的形象定位组织使命是生产经营的形象定位组织愿景:组织愿景:根据现阶段经营与管理发展的需要,根据现阶段经营与管理发展的需要,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一种定位。一种定位。战略战略价值体系价值体系组织文化的创建组织文化的创建科特和赫斯克特提出了组织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科特和赫斯克特提出了组织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新新建建或或初初建建公公司司一一位位或或数数位位高高级级管管理理人人员员制制订订并并努努力力实实施施一一种创意、经营思想或一种经营策略种创意、经营思想或一种经营策略 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实实施施各各种种经经营营实实务务工工作作,企企业业员员工工运运用用受受经经营营思思想想,经经营营策策略指导的行为方式,进行实际操作略指导的行为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企业经营成果企业经营成果企企业业通通过过运运用用各各种种措措施施,经经营营取取得得成成功功,这这些些成成就就持持续续相相当当长的一段时期长的一段时期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企企业业出出现现企企业业文文化化,它它包包含含了了企企业业创创意意思思想想和和经经营营策策略略,同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实施这些策略的经验体会时也反映了人们实施这些策略的经验体会四、跨文化视角下的组织行为四、跨文化视角下的组织行为(一)文化与管理的关系(一)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文化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文化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文化对企业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影响文化对企业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影响(二)(二)跨文化理论研究跨文化理论研究1、克拉克洪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克拉克洪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时间取向时间取向基本人性基本人性活动取向活动取向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空间取向空间取向 克拉克洪的六大价值取向克拉克洪的六大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变量价值取向变量变量取向变量取向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顺从顺从协调协调征服征服时间取向时间取向一个时间做一一个时间做一个事个事/过去过去一个时间做多个一个时间做多个事事/现在现在将来将来基本人性基本人性恶恶中性中性善善行动取向行动取向存在存在自控自控运动运动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个人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层级关系层级关系空间取向空间取向隐私隐私混合混合公开公开2、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系统、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系统霍夫斯泰德,荷兰人,世界著名的跨文化研究霍夫斯泰德,荷兰人,世界著名的跨文化研究专家。最早对文化分解维度进行研究,所开发专家。最早对文化分解维度进行研究,所开发的系统被接收和运用最广,影响最大。概括了的系统被接收和运用最广,影响最大。概括了5 5种文化维度:种文化维度:(1 1)权利距离(大)权利距离(大/小)小)(2 2)不确定性避免(强)不确定性避免(强/弱)弱)(3 3)个人导向性)个人导向性/集体导向性集体导向性(4 4)阳刚性)阳刚性/阴柔性阴柔性(5 5)长期导向性)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后来补充的)短期导向性(后来补充的)权力距离权力距离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机构和组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纳和认可程度。的接纳和认可程度。权力距离接受度权力距离接受度菲律宾、委内瑞拉、印度等国家权力距离大菲律宾、委内瑞拉、印度等国家权力距离大丹麦、爱尔兰、奥地利等国家权力距离小丹麦、爱尔兰、奥地利等国家权力距离小(上级仍拥有权威、但雇员并不恐惧或敬畏(上级仍拥有权威、但雇员并不恐惧或敬畏老板)老板)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一个国家的人民喜欢以个一个国家的人民喜欢以个体为单元活动、而不是成体为单元活动、而不是成为群体成员进行活动的程为群体成员进行活动的程度。度。集体主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则与个人主义相反,集体主义则与个人主义相反,它等同于低个人主义。它等同于低个人主义。个体与群体取向个体与群体取向美国、英国和荷兰等国家极为个体主义美国、英国和荷兰等国家极为个体主义哥伦比亚、巴基斯坦、朝鲜等国家极为群体哥伦比亚、巴基斯坦、朝鲜等国家极为群体主义主义VS.阳刚性阳刚性人们看重积极进取、金钱人们看重积极进取、金钱及物质的获得与拥有、竞及物质的获得与拥有、竞争的程度。争的程度。阴柔型性阴柔型性人们重视关系、并对他人人们重视关系、并对他人幸福表现出敏感和关心的幸福表现出敏感和关心的程度。程度。日本和奥地利(强调生活数量日本和奥地利(强调生活数量/阳刚性)阳刚性)挪威、瑞典、丹麦和芬兰(强调生活质量挪威、瑞典、丹麦和芬兰(强调生活质量/生活生活质量)质量)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规避一个国家的人民喜欢结构化而一个国家的人民喜欢结构化而不是非结构化情境的程度。不是非结构化情境的程度。新加坡、瑞士和丹麦等国家表现为低不确定新加坡、瑞士和丹麦等国家表现为低不确定性回避性回避日本、葡萄牙和希腊等国家表现为高不确定日本、葡萄牙和希腊等国家表现为高不确定性回避(较低工作流动性,终身雇佣制)性回避(较低工作流动性,终身雇佣制)长期取向生活在长期取向文化中的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与持久。短期取向短期取向的人们看重的是过去与现在,强调对传统的尊重以及社会义务的履行。短期与长期取向短期与长期取向中国与日本等国家表现为长期取向中国与日本等国家表现为长期取向美国与法国等国家表现为短期取向美国与法国等国家表现为短期取向中、美、日三国文化维度比较中、美、日三国文化维度比较国家国家权力距权力距离离不确定不确定性回避性回避个人导个人导向性向性阳刚性阳刚性 长期长期/短短期导向期导向性性中国中国大大中中低低中中长期长期美国美国小小低低高高高高短期短期日本日本中中高高中中高高长期长期(三)中、美、日组织行为比较(三)中、美、日组织行为比较1 1、美国组织行为的特点、美国组织行为的特点(1 1)个人特点)个人特点个人主义个人主义隐私隐私平等平等不拘小节不拘小节未来、变化和进步未来、变化和进步团队特征团队特征保护个人的权利、意见,允许冲突竞争保护个人的权利、意见,允许冲突竞争动态团队,保持团队结构的流动性动态团队,保持团队结构的流动性复杂的文化价值观复杂的文化价值观企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特征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奉行个人主义:尊重员工个人价值观奉行个人主义:尊重员工个人价值观 重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重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 重视法律与契约重视法律与契约 倾向于倾向于“硬性管理硬性管理”追求卓越变革的创新文化追求卓越变革的创新文化 家族企业特点家族企业特点保持高度的控制权保持高度的控制权雇佣非家族成员的挑战雇佣非家族成员的挑战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与改进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与改进2、日本的组织行为特点、日本的组织行为特点个人特点:个人特点:有很强的集体主义色彩有很强的集体主义色彩崇尚学习崇尚学习精打细算精打细算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时间观念强时间观念强团队特点团队特点注重协调合作、保护人际关系注重协调合作、保护人际关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关注长远利益关注长远利益团队建设制度团队建设制度企业文化特点企业文化特点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思想以社为家、国家至上的价值观以社为家、国家至上的价值观强调价值观的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作用强调价值观的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作用富有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富有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重视感情投资与柔性关系重视感情投资与柔性关系兼容并包的兼容并包的“熔炉文化熔炉文化”家族企业特点家族企业特点血缘关系作用不大血缘关系作用不大全方位融入社会分工全方位融入社会分工专而精的经营战略专而精的经营战略3、中国组织行为的特点、中国组织行为的特点个人特点:个人特点:稳定性稳定性中庸、务实中庸、务实社会责任感强社会责任感强自己人观念强自己人观念强团队特点团队特点合理的不平等合理的不平等交互主义交互主义彼此交心彼此交心企业文化特点企业文化特点政治与经济密切结合政治与经济密切结合改革成风改革成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企业文化思想意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企业文化思想意识追求标准模式和大统一思想追求标准模式和大统一思想实用、功利、形式、经验主义影响较深实用、功利、形式、经验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注重“人治人治”家族企业特点家族企业特点家族利益是企业发展动力家族利益是企业发展动力世袭制是企业的传承方式世袭制是企业的传承方式家长制是企业的基本管理模式家长制是企业的基本管理模式任人唯亲是企业的用人方式任人唯亲是企业的用人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金融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