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0746836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n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n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n气味-一般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具有此种能力。n发光-萤火虫的夏夜发光是雌雄求偶的重要信息。n超声波-蝙蝠能够发出一种震动频率极高的超声波,通过声波的反馈来确定物体的位置。n n动作动作-灰雁在从事灰雁在从事某种行动之前,总是发出某种行动之前,总是发出特定类型的动作信号,这特定类型的动作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表示戒备、威些信号可以表示戒备、威吓、攻击、防御等不同的吓、攻击、防御等不同的含义。含义。n n声音声音-如成语如成语“鸟语鸟语花香花香”;诗经诗经 小雅小雅 鹿鹿鸣鸣:“呦呦(呦呦(yuyu)鹿)鹿鸣,食野之苹鸣,食野之苹”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n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n动物传播知识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n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的本质区别n1、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n2、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是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n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n从猿到人的转变,意味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转变。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所以,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始。n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分节化语言n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一、口语传播时代(第一次传播革命)n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也是猿与人的分界线。n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就是内向操作语言。n同时,开始借助体外化媒介,进行传播。n局限性:n第一,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n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二、文字传播时代(第二次传播革命)二、文字传播时代(第二次传播革命)n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创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n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n首先,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类的有限记忆力;n第二,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n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三、印刷传播时代(第三次传播革命)三、印刷传播时代(第三次传播革命)n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四、电子传播时代(第四次传播革命)四、电子传播时代(第四次传播革命)n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不仅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而且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书、报、刊)运输(通过人及交通工具将印刷品送到读者手中)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省钱、省力的空中通道。五、网络传播时代(第五次传播革命)五、网络传播时代(第五次传播革命)n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n网络传播要求人们有很高的个人参与性,即不仅要主动地选择、寻找、索要信息,而且要积极地向“信息高速公路”输送信息。分析与总结分析与总结 审视下列审视下列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示意图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示意图,思思考:媒介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考:媒介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和思考,我们认为媒介发展呈现以下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和思考,我们认为媒介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特点:1、加速度性。、加速度性。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状态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状态发展。从动物传播进化到人类的语言传播用了发展。从动物传播进化到人类的语言传播用了140万年,从万年,从语言传播进入文字传播用了语言传播进入文字传播用了965万年,从文字传播跨人印万年,从文字传播跨人印刷传播花了约刷传播花了约4千年,而从印刷传播迈进电子传播只用了千年,而从印刷传播迈进电子传播只用了1 200年,从电子传播进入网络传播的时间更短,只有年,从电子传播进入网络传播的时间更短,只有100年,年,而以电脑为主体的互动或网络传播至今只有而以电脑为主体的互动或网络传播至今只有50多年。多年。2、叠加性(共融性)。、叠加性(共融性)。即新的媒介即新的媒介产生,并没有淘汰生,并没有淘汰旧的媒介,而是与之共存,且各有其用武之地。旧的媒介,而是与之共存,且各有其用武之地。3、整合性、整合性。如如电视是是对文字、声音、文字、声音、图像等符号以及像等符号以及广播、广播、电影功能的整合。影功能的整合。链接一: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如果人类的历史共有如果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1天天=100万年万年1小时小时=41666.67年年1秒钟秒钟=11.57年年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晚上晚上9点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万年前)晚上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万年前)晚上晚上11点点53分,出现了文字(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年前)午夜前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年)午夜前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年)午夜前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年)因此,施拉姆说: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一天的前2323个个小小时,在人,在人类传播史上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一天的最后7 7分分钟。”链接二: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只有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只有5万年。万年。如果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代人。前面的整整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直到第直到第730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直到第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直到第直到第798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代人创造的。的。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一、信息社会一、信息社会 所谓所谓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指的是,指的是“信息信息成为与成为与物质物质和和能源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n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为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为“前工业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和“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三大阶段。三大阶段。前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等;:农业、林业、渔业、矿业等;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服务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服务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信息。n与贝尔的观点大致相同,托夫勒认为,人类与贝尔的观点大致相同,托夫勒认为,人类到目前的社会发展已经经历了两次巨大浪潮到目前的社会发展已经经历了两次巨大浪潮的冲击:第一次是的冲击:第一次是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农业社会的变革,第二次是,第二次是由农业社会向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业社会的变革。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迎来以信。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n信息社会的特点:信息社会的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据主导地位;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将成为主流。二、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二、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n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始终处于辨证的相互作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始终处于辨证的相互作用关系之中,信息社会的到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用关系之中,信息社会的到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预见。展进程的科学预见。n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信息生产和信息传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对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播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对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响,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n信息社会的发展分为初级信息化和高度信息化。信息社会的发展分为初级信息化和高度信息化。n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