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体育康复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0737836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医学体育康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运动医学体育康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运动医学体育康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康复体育康复制作人:毛永明2009年9月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体育康复的概念体育康复的概念一、体育康复的概念一、体育康复的概念体体育育康康复复是是指指用用体体育育的的各各种种手手段段进进行行康康复复,以以使使病病、伤伤、残残者者(包包括括先先天天性性残残疾疾)已已经经丧丧失失的的功功能能尽尽快快地地、尽尽最最大大可可能能地地得得到到恢复和重建。恢复和重建。体体育育康康复复是是康康复复医医学学的的一一个个组组成成部部分分。有有效效的的体体育育康康复复对对于于老老年年病病患患者者,躯躯体体有有残残疾疾或或精精神神、心心理理障障碍碍以以及及慢慢性性疾疾病病或或某某些些手手术后的病人术后的病人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体育康复学体育康复学的概念的概念体体育育康康复复学学是是一一门门研研究究和和运运用用体体育育学学和和康康复复医医学学的的理理论论、方方法法与与手手段段预预防防伤伤病病的的应应用用性交叉学科。性交叉学科。体体育育康康复复学学主主要要研研究究与与康康复复有有关关的的体体育育训训练练方方法法、手手段段、措措施施、组组织织、指指导导和和监监督督等等一一系系列列问问题题,其其研研究究对对象象主主要要是是需需要要实实行行康复和保健性体育的伤、病、残、老者。康复和保健性体育的伤、病、残、老者。运动医学体育康复第四章第四章 体育康复基本治疗方法体育康复基本治疗方法运动医学体育康复第一节第一节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第二节第二节 肌肉活动度训练肌肉活动度训练第三节第三节 肌肉张力调整肌肉张力调整第四节第四节 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第五节第五节 心肺功能训练心肺功能训练第六节第六节 娱乐性体育治疗娱乐性体育治疗运动医学体育康复第一节第一节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muscle strengthening exercise)是一种用于)是一种用于维持以及发展肌肉维持以及发展肌肉功能功能的专门性训练方法,是通过的专门性训练方法,是通过运动的手运动的手段段,促使肌肉反复地收缩,使之产生适应,促使肌肉反复地收缩,使之产生适应性改变,以性改变,以提高肌肉收缩力量提高肌肉收缩力量的锻炼方法。的锻炼方法。在康复医学中,肌力训练常用于在康复医学中,肌力训练常用于肌肉萎缩肌肉萎缩无力无力的患者。的患者。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一、肌力检查一、肌力检查肌肌力力检检查查是是测测定定运运动动系系统统功功能能的的基基本本检检查查方方法法,在在康康复复医医疗疗中中,肌肌力力检检查查具具有有非非常常重要的意义。重要的意义。通通过过肌肌力力检检查查,可可以以了了解解、评评定定神神经经肌肌肉肉系系统统功功能能是是否否受受到到损损害害以以及及损损害害范范围围和和程程度度,为为制制定定体体育育康康复复计计划划、选选择择肌肌力力的的训训练方法、判定康复效果等练方法、判定康复效果等提供客观依据提供客观依据。肌肌力力检检查查方方法法可可分分为为手手法法检检查查和和器器械械检检查查两大类。两大类。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一)手法肌力检查(一)手法肌力检查手法肌力检查:检查者用自己的双手,凭借手法肌力检查:检查者用自己的双手,凭借自身的技能和判断力,按照一定的标准,自身的技能和判断力,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观察肢体主动运动的范围以及感觉肌通过观察肢体主动运动的范围以及感觉肌肉收缩的力量,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及其肉收缩的力量,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及其等级的一种检查方法。等级的一种检查方法。其其目的目的在于将所测试的肌肉力量划分等级,在于将所测试的肌肉力量划分等级,从而从而评定肌力正常与否评定肌力正常与否。运动医学体育康复手法检查肌力的评定分级手法检查肌力的评定分级手法检查肌力的分级的标准常按肌力的大小分为手法检查肌力的分级的标准常按肌力的大小分为6 6级。级。19161916年,美国哈佛大学矫形外科教授年,美国哈佛大学矫形外科教授Robert Robert LovettLovett提出了此法。现将提出了此法。现将LovettLovett分级标准简述如分级标准简述如下:下:0 0级:受试者肌肉完全无收缩,即级:受试者肌肉完全无收缩,即肌肉完全瘫痪肌肉完全瘫痪。此。此时可观察到受试者的关节无活动也感觉不到肌肉时可观察到受试者的关节无活动也感觉不到肌肉收缩。收缩。1 1级:肌肉稍微有收缩。此时可观察到或感觉到肌纤级:肌肉稍微有收缩。此时可观察到或感觉到肌纤维的收缩,但受试者的关节无活动。维的收缩,但受试者的关节无活动。1 1级级肌力近于肌力近于完全瘫痪完全瘫痪。2 2级:可以观察到肌肉收缩,并引起关节产生活动,级:可以观察到肌肉收缩,并引起关节产生活动,但肌力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使关节位移,只能顺着但肌力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使关节位移,只能顺着地心引力活动。地心引力活动。2 2级肌力属于级肌力属于重度瘫痪重度瘫痪。运动医学体育康复3 3级:肌肉收缩时能对抗重力使关节活动,活动范围级:肌肉收缩时能对抗重力使关节活动,活动范围正常。但如稍加阻力,就不能使肢体或关节活动。正常。但如稍加阻力,就不能使肢体或关节活动。3 3级级肌力近于轻度瘫痪肌力近于轻度瘫痪。4 4级:肌肉收缩能对抗中等阻力,可在正常范围内充级:肌肉收缩能对抗中等阻力,可在正常范围内充分活动。分活动。4 4级肌力是级肌力是接近正常的肌力接近正常的肌力。5 5级:级:肌力正常肌力正常,能够对抗强的阻力。,能够对抗强的阻力。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器械肌力检查(二)器械肌力检查当肌力较强时(超过当肌力较强时(超过LovettLovett分级中的分级中的3 3级),级),需做进一步较细致的定量评定时,可用专需做进一步较细致的定量评定时,可用专门的器械和设备进行检测。门的器械和设备进行检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特制器械有握力计、捏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特制器械有握力计、捏力计、拉力计和现代化的等速测力器等。计、拉力计和现代化的等速测力器等。常用的检测项目有握力、捏力、背肌力等。常用的检测项目有握力、捏力、背肌力等。运动医学体育康复1.1.握力握力 握力可以反映握力可以反映患者前臂和手部屈患者前臂和手部屈肌的力量。测量握肌的力量。测量握力的仪器为握力计。力的仪器为握力计。测试测试2-32-3次,取最次,取最大值。可以通过握大值。可以通过握力指数来评定握力力指数来评定握力的大小。当握力指的大小。当握力指数高于数高于5050时,为正时,为正常。(握力指数常。(握力指数=握握力力/体重体重*100*100)运动医学体育康复2.2.捏力捏力 用拇指和其用拇指和其它几个手指的指它几个手指的指腹捏压握力计或腹捏压握力计或捏力计可测得捏捏力计可测得捏力。捏力的正常力。捏力的正常值约为握力的值约为握力的3030。运动医学体育康复3.3.背肌力背肌力 背肌力可以反映腰背背肌力可以反映腰背部的力量,用背力计部的力量,用背力计(拉拉力力)测得。测测得。测2323次,记次,记录最大值,以拉力指数评录最大值,以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正常值:女定。拉力指数正常值:女子子100-150100-150,男子,男子150-150-200200。4.四肢肌力四肢肌力 一般多测定肌群力量,一般多测定肌群力量,借助于牵引绳和滑轮装置借助于牵引绳和滑轮装置作用于肌力,通过与肌力作用于肌力,通过与肌力方向相反的重量来评定肌方向相反的重量来评定肌力。力。运动医学体育康复5.等速肌力等速肌力 等速肌力是目前较等速肌力是目前较先进的测定肌力的方法。先进的测定肌力的方法。等速测定是预先设定肌等速测定是预先设定肌肉收缩引起关节活动的肉收缩引起关节活动的速度,测定时仪器给予速度,测定时仪器给予相应阻力,肌肉最大限相应阻力,肌肉最大限度收缩,肌力大时阻力度收缩,肌力大时阻力大,反之则小,从而反大,反之则小,从而反映出关节活动到不同角映出关节活动到不同角度时的不同肌力。度时的不同肌力。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肌力训练的适用范围二、肌力训练的适用范围1.维持肌肉伤病时的肌肉舒缩功能。2.防治失用性肌萎缩,特别是因伤病固定肢体后的肌肉萎缩。3.防治因创伤,特别是四肢创伤,炎症引起的疼痛所致反射性地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肌肉萎缩。4.促进关节和神经系统损害后的肌肉力量恢复。运动医学体育康复5.通过调整肌力平衡,选择性地增强肌肉力量,对脊柱侧弯、平足等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6.有针对性地选用肌力训练方法,增强躯干肌肉力量以及调整腹背的肌力平衡,改善脊柱排列和应力分布,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防治颈椎病及各种下腰痛等病症。7.增强肌力和改善拮抗肌平衡,加强关节的动态稳定性,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性改变。8.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治内脏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肌力训练的机制及三、肌力训练的机制及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般肌肉力量训练时间至少要持续6周,通过对肌肉力量的训练,使其产生适应性变化。超量恢复是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超量恢复原则: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有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水平。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依据肌力训练后肌肉生理指标的超量恢复变依据肌力训练后肌肉生理指标的超量恢复变化可得出两条重要的原则:化可得出两条重要的原则:(1)无明显肌肉疲劳时则无超量恢复出现,)无明显肌肉疲劳时则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训练应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否则肌肌肉训练应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否则肌肉训练难以取得明显效果;肉训练难以取得明显效果;(2)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后一次训练应)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后一次训练应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四、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四、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 肌力练习时,必须先进行肌肉功能测试,肌力练习时,必须先进行肌肉功能测试,根据原有肌力水平来选择肌力练习方式。根据原有肌力水平来选择肌力练习方式。0级(完全瘫痪):只能进行电刺激以延缓肌萎缩。也可作主观努力,进行神递神经冲动的练习,力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通过主观努力,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再生。神递冲动可与被动运动结合。12级(重度瘫痪):一方面可采用肌肉电刺激疗法或者进行肌电反馈训练,因为此时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另一方面应进行助力运动练习,即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以便完成大幅度的关节运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3级(近于轻度瘫痪):可采用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运动,鼓励患者主动完成自主主动运动。34级(轻度瘫痪接近正常肌力):肌肉不但能负担重量,而且具有充分抗阻力的能力,应由主动运动进展到抗阻运动。对抗较大阻力进行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从而提高训练效果。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五、肌力训练的方法五、肌力训练的方法(一)助力运动(一)助力运动(评定为2级的患者)徒手助力运动:徒手助力运动:不借助其他治疗器械,治疗者帮助病人进行的主动运动。悬吊助力运动:悬吊助力运动: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装置悬吊将训练的肢体,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在水平面上进行主动运动。(二)主动运动(二)主动运动 当肌力在3级或3级以上时,病人可开始进行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对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已被广泛使用。(三)抗阻运动(三)抗阻运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六、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六、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一)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一)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 训练前,应先评定训练部位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然后根据肌力等级选择训练方法。肌力为1级时,进行主动静力性运动;肌力为2级时,进行助力运动和抗部分重力运动;肌力为3级时,进行抗轻微阻力运动;极力为4级时,进行抗较大阻力运动。(二)正确掌握运动量与训练节奏(二)正确掌握运动量与训练节奏 遵循疲劳和超量恢复的原理,每次练习应引起适度的肌肉疲劳,肌力训练后要有充分的间歇消除疲劳,在超量恢复阶段进行下一次练习从而积累和巩固疗效。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调整阻力(三)调整阻力 所加阻力是否得当是肌力训练的关键因素之一。若病人增加阻力的部位出现疼痛、不能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出现肌肉震颤或代偿性运动时应调整施加阻力的部位或大小。(四)适当动员患者(四)适当动员患者 肌力练习的过程是患者主观努力的过程。应使患者了解肌力增长的大致规律,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练习前应经常给予语言鼓励,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充分了解肌肉练习的意义和作用,并显示练习的效果,以提高其信心和长期坚持练习的积极性。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五)防止出现疲劳和疼痛(五)防止出现疲劳和疼痛 运动中发生疼痛应被视作引起或加重损伤的警告信号,应予以重视并尽量避免。(六)防止出现心血管反应(六)防止出现心血管反应 肌肉的大强度收缩,特别是等长收缩,可引起心率和血压的突然升高,造成心血管的额外负担,所以对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的血管疾病者应慎用等长抗阻运动,尤其是对抗较大阻力时的过分用力或闭气。运动医学体育康复思考:对于骨折患者,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对于骨折患者,有两种不同的观点:1、骨折患者在固定伤肢后,其伤肢不应做任、骨折患者在固定伤肢后,其伤肢不应做任何运动,应完全休息;何运动,应完全休息;2、骨折固定后的伤肢要进行适当运动。、骨折固定后的伤肢要进行适当运动。您认为哪种观点更为合理,为什么?您认为哪种观点更为合理,为什么?运动医学体育康复第二节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一、概述一、概述关节活动度(range of joint motion,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主动关节活动度:指被检查者作肌肉随意收缩时带动相应关节的活动范围,由肌肉的主动收缩产生。被动关节活动度:指被检查者肌肉完全松弛情况下,由外力作用于关节而发生运动的范围,无随意的肌肉活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关节活动度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range of motion exercise)简称ROM练习,是指经临床合理处理后应用各种主动或被动的方法,通过合适的功能锻炼使其恢复并维持正常关节活动度的练习。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关节活动度练习的二、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和机制和机制基本原则:逐步牵张挛缩与粘连的纤维组织。关节活动度的任务就是利用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牵引,牵拉挛缩和粘连的纤维组织使其产生更多的塑性延长。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量角器法量角器法尺测法尺测法图表描述法图表描述法X线与摄影机法线与摄影机法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四、关节活动的基础四、关节活动的基础(一)关节运动的类型(一)关节运动的类型 根据关节运动发生的范围,将关节运动分为以下根据关节运动发生的范围,将关节运动分为以下两类:两类:关节的生理运动:关节的生理运动:关节在自身生理允许范围内进行的运动,例如关节的屈、伸、收、展、旋转等运动,是关节活动度评定的主要内容。通常为主动运动,也可以被动完成。关节的附属运动:关节的附属运动:关节解剖结构允许的范围内、自身生理允许范围外进行的一种被动运动,通常患者不能主动完成,但可以由他人或对侧肢体帮助完成,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影响关节活动(二)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的因素 1 关节面的面积差关节面的面积差 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面积差越大,关节活动度也越大。运动医学体育康复2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紧度 关节囊薄而松弛,则关节的活动度大,反之则小。运动医学体育康复3 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多少 关节韧带少儿弱,则活动度大,反之则小。运动医学体育康复4 关节盘关节盘 关节盘可使两骨关节面更适应,将关节腔一分为二,两个关节腔可产生不同的运动,增加了关节的形式和范围。运动医学体育康复5 关节周围的骨结构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关节周围的骨突,常阻碍关节的活动,影响关节的运动幅度。运动医学体育康复6 关节周围的弹性程度关节周围的弹性程度 一般来说,肌肉弹性越好,关节活动度越大,但若肌肉体积过大和周围脂肪组织过多也会限制关节的活动度。7 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 儿童少年的关节活动度比成人大,女性比男性大。8 生理状态生理状态 人的生理状态对关节活动度有着明显的影响。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三)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 关节活动度异常分为活动度减小和活动度过度二类,临床上以关节活动度减小更为常见。造成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二大类:1、关节本身的疾病2、关节外的疾病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内游离体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关关节节先先天天性性畸畸形形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五、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方法五、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方法 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改善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的一种重要康复治疗技术。关节活动度练习方法很多,出现关节活动度障碍时,选择的方法要视关节的具体情况而定。(一)主动运动(一)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最常用的是各种徒手体操,可根据病人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编制一些有针对性的动作,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形式多样。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强直性脊柱炎运动体操锻炼强直性脊柱炎运动体操锻炼 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被动运动(二)被动运动 当病人主动活动困难时,可利用人力或器当病人主动活动困难时,可利用人力或器械进行被动活动。由康复医师进行或患者械进行被动活动。由康复医师进行或患者自己用健肢协助进行。自己用健肢协助进行。1.关节可动范围的活动2.手法松解3.推拿4.关节功能牵引5.连续被动运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助动运动(三)助动运动 当病人肌力有所恢复,肿胀疼痛好转,关节活动度有所增加时,可进行助力运动,以帮助关节关节活动度进一步改善。1、人力导引2、器械训练3、滑轮训练4、悬吊训练5、水中运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六、关节活动度练习的注意事项六、关节活动度练习的注意事项1.适当选用具体方法(1)关节术后或炎症早期,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度障碍,使用连续被动运动为首选方法(2)关节制动时间不长或术后为时不久,关节在作被动活动时如果尚未出现关节僵硬,表现出较大的弹性,然而患者较易感到明显的关紧紧张或疼痛,这说明组织挛缩或粘连并不牢固,多数可用常规的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宜采用功能牵引法。(3)如果损伤或炎症较重,病程较长,被动活动时感觉关节挛缩坚硬而弹性差,显著关节紧张或疼痛感不明显,常提示挛缩或粘连较为牢固,可选用加热牵引法来正确活动度的增大。(4)可以选用有助于软化瘢痕组织的理疗方法,如中药治疗、各种热疗、音频、超声、碘离子导入疗法及按摩等。运动医学体育康复2.开始连续被动运动治疗的时间 关节松解手术后23天,渗血基本停止时,就应开始连续被动运动治疗或作温和缓慢的主动、助力或被动运动,力求保持或尽快恢复松解术中所达到的活动度,如果疼痛较显著时应配合使用药物和理疗。延迟关节活动度练习必然导致关节再次粘连,致使手术失败。3.挛缩粘连组织的治疗方法 为了更有效地牵张挛缩粘连组织,关节活动度练习宜多次反复进行或持续较长时间。紧张感或轻度疼痛感等局部适宜感觉,提示关节活动度练习的有效性;过强的疼痛感觉引起反射性肌痉挛,而肌痉挛又保护了粘连挛缩组织免收牵引,不利于治疗。运动医学体育康复第四节第四节 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一、平衡能力概述一、平衡能力概述平衡:指人体在静止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平衡状态的维持是通过姿势的自动调整来完成的。人体的平衡功能包括坐、立、行等3种状态的功能,即静态的稳定性(级平衡)和动态平衡(级平衡),同时还包括在3种状态下的抗干扰能力(级平衡)。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就是维持和发展平衡功能所采取的锻炼方法。平衡练习可分为静态平衡练习和动态平衡练习。平衡练习不仅适用于有神经疾患的患者,而且也适用于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或手术后的患者。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平衡功能的评定二、平衡功能的评定平衡功能评定的平衡功能评定的目的目的是评定是评定平衡障碍程度平衡障碍程度或或平衡能力平衡能力,以此来决定是否进行平衡训,以此来决定是否进行平衡训练。练。(一)评定程序(一)评定程序1.在静止状态下在静止状态下2.平衡完成某项运动平衡完成某项运动3.在一个动态支撑点保持平衡(健身球、平在一个动态支撑点保持平衡(健身球、平衡板等)衡板等)4.在用力时维持平衡在用力时维持平衡5.在睁、闭眼时能控制姿势在睁、闭眼时能控制姿势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评定方法(二)评定方法1.上田氏平衡反应试验上田氏平衡反应试验2.佐直氏平衡试验佐直氏平衡试验3.Carr-Shepherd平衡评定平衡评定4.平衡姿势图平衡姿势图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平衡练习三、平衡练习引起平衡障碍的因素:引起平衡障碍的因素:缺少视觉信息输入缺少视觉信息输入、前庭功能紊乱、缺乏、前庭功能紊乱、缺乏本体感觉、肢体缺失、瘫痪、小脑功能失本体感觉、肢体缺失、瘫痪、小脑功能失调等。调等。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从易到难,注意安全从易到难,注意安全,即从稳定的体位开始逐步进展到最不稳定即从稳定的体位开始逐步进展到最不稳定的体位,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态平衡,以的体位,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态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难度。逐步加大平衡难度。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一)(一)静态平衡法静态平衡法静态平衡主要依靠肌肉相互协调的等长收缩,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其方法基于本体促进技术,可以在任何一个体位进行并采用负荷以刺激姿势反射。(可借助手杖、平行杠等)平衡练习应遵循的规律:1.平衡是逐步发展的,练习应从稳定的体位开始逐步转变至稍不稳定体位、最终至最不稳定的体位。2.扩散规律即在平衡练习中,必须首先保持头于稳定的位置。头的稳定需要有强有力的颈肌来维持,而强有力的颈肌又可以强化任何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缩。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二)动态平衡法动态平衡法为了维持除仰卧位或俯卧位以外的其他任何体位,肌肉或肌群都必须不断地进行协调收缩。(可借助平衡板、充气球等)动态平衡练习实际上也就是下意识平衡的维持。任何动态平衡练习均应注意保护。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健身球80年代以来,健身球逐渐开始在理疗诊所和康复中心普及,一些运动队也把它当成提高运动员平衡稳定能力、预防运动损伤的训练工具。生理学家介绍,健身球可以训练胸、腹、背、臀、腿等处的肌肉群,它们在保持身体平衡、改善身体姿势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 桥式平衡姿势,锻炼臀部平衡肌肉如图所示,平躺于地面,双脚平放在平衡板上,将你的手臂向上伸出。拉紧臀部肌肉,缓慢向上抬起臀部,直到臀部与膝部和肩部对齐。保持这个姿势,坚持5秒钟,然后缓慢恢复到初始姿势,重复10次。注意,开始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有些摇摆,这是由于你在完成这个练习的时候保持了平衡板的稳定。试图保持平衡的动作将调动十分重要的肌肉参与。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平衡板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健身球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五、协调能力概述五、协调能力概述协调功能是指个体产生准确、平稳、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训练广泛用于深部感觉障碍,小脑性、前庭迷路性和大脑性运动失调,以及一系列因不随意运动所致的协调运动障碍。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六、协调性评定六、协调性评定协调性评定是观察患者完成协调动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姿势、步行、日常活动动作等,或直接检查与之相关的动作或试验。常见的协调能力测定的试验有: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等。运动医学体育康复指鼻试验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快速轮替试验运动医学体育康复跟-膝-胫试验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七、协调能力训练的方法七、协调能力训练的方法协调能力训练的顺序要考虑患者的现有功能水平,从个别原动肌或肌群的控制训练开始,逐步发展到多肌群的协调训练。(一)协调性练习的种类(一)协调性练习的种类 协调性练习的种类包括上肢协调性训练、下肢协调性训练和躯干协调性训练,可在卧位、坐位、站立位、步行位和增加负荷的步行中训练。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协调性练习的要点(二)协调性练习的要点1.系统、有顺序地进行。(训练顺序:卧位坐位站位步行中)2.从简单的单侧动作开始,逐步进行比较复杂的动作。3.先作大范围和快速的动作,熟练后再作活动范围小的、缓慢动作练习。4.有残疾者进行协调性练习时,如两侧轻重不等,应先从轻的一侧开始;如两侧相同程度残疾,则原则上先从右侧开始。5.先睁眼后闭眼。(睁眼运动交替睁眼、闭眼运动闭眼运动)以上练习,每个动作要重复34次,休息时间不短于运动时间。所有练习在正常可动范围内进行,并注意保护。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八、协调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八、协调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协调训练是通过正确动作的反复练习进行的,重复训练是提高平衡与协调功能的法宝。训练过程中应注意:1.最重要的是切忌用力过分,避免兴奋扩散2.要确保运动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3.注意安全,对下肢失调的患者要注意防止跌倒,负重训练时要尽量应用关节紧缚绷带,以减轻运动失调。运动医学体育康复第五节第五节 心肺功能训练心肺功能训练一、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一、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一)(一)超负荷原则超负荷原则(二)(二)特殊性原则特殊性原则二、实施心肺功能训练计划的步骤二、实施心肺功能训练计划的步骤1.筛选参与对象筛选参与对象2.鼓励长期参与运动锻炼鼓励长期参与运动锻炼3.提供不同类型的活动提供不同类型的活动4.循序渐进循序渐进5.善始善终善始善终三、定期测试三、定期测试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四、制定提高心肺机能的运动处方四、制定提高心肺机能的运动处方心肺功能训练的效果是由心肺功能系统所心肺功能训练的效果是由心肺功能系统所承受的负荷,即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承受的负荷,即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度来决定的。和运动频度来决定的。(一)运动负荷的基本要求1.运动强度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提高心肺功能的最佳运动强度是60%80%VO2max。如果运动强度过高,运动者不能维持足够时间的运动,就达不到总工作量的需求。运动医学体育康复2.运动持续时间 最佳运动持续时间是由运动强度来决定的。当达到最小强度阈值时,运动的总工作量就是决定心肺功能效应的重要因素。P1143.运动频度 一般情况下,心肺功能的提高会随着运动频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运动频度超过每周4次时,心肺功能的提高呈现平稳状态。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运动强度的测定(二)运动强度的测定1.代谢负荷 测定运动强度最直接的方法是以运动中耗氧量占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来衡量。提高心肺功能的最佳运动强度范围是:60%80%VO2max。但是由于测定最大摄氧量的仪器较昂贵,操作过程较困难。所以常采用与60%80%VO2max相对应的心率(132156次/min)来评定运动强度,此法较为简便实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2.靶心率直接测定法心率随代谢负荷的增加呈线形增加。因此,可通过心率直接测定运动强度。运动中所应达到的心率称为靶心率,它是判断有氧运动的重要依据。确定靶心率范围的方法可以借鉴以下方法:1、健康而体质较好的人群:靶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又可细分为:小运动量120140次/每分钟,中运动量141160次/每分钟,大运动量161180次/每分钟。2、为了安全和简便起见,中老年或慢性病人群,靶心率大致控制在(170年龄)(180年龄)。运动医学体育康复3.靶心率间接测定法(1)心率储备测定法心率储备:最大心率与静息心率之间的差额。具体方法:心率储备值计算60%80%的心率储备此计算结果加静息心率为靶心率范围值(2)最大心率百分比测定法P115运动医学体育康复4.最大心率利用最大心率HRmax间接测定运动强度中,如有条件可通过分级运动试验直接测定个体的最高心率。如没有条件,则可通过年龄来推算其最高心率,即:HRmax=220-年龄5.运动自觉量表以自己的感觉来评估强度的方法。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五、根据分级运动试验制订运动处方五、根据分级运动试验制订运动处方(一)分析分级运动试验的结果(一)分析分级运动试验的结果1.分析参与对象的基本身体条件,列出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既往病史、以前运动状况、兴趣爱好等)。2.身体机能的最高水平是否真实,纪录最高心率及运动自觉量表值。3.有心电图的变化要进行详细说明。4.检测心率血压是否正常。5.列出运动试验每个阶段出现的表征。6.列出停止试验的原因,如心电图的变化、收缩压下降、眩晕等。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根据分级运动试验制订运动计划(二)根据分级运动试验制订运动计划1.根据个体在分级运动试验中的各种反应,决定是做进一步的医务处理还是开始运动计划。2.确定靶心率的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所选活动的强度。3.确定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度。4.建议是否在医务监督下进行运动计划,以及选择小组活动还是个体活动等。5.确定个体达到靶心率时所要求水平的多种活动,同时要考虑各种环境条件和参与对象的身体条件。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运动计划的选择(三)运动计划的选择1.有医务监督的运动计划(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人群)2.不需要医务监督的运动计划3.更新运动计划运动医学体育康复第六节第六节 娱乐性体育治疗娱乐性体育治疗目前娱乐性体育治疗在国际上的命名有很多种,我国称之为文体疗法,也称康复体育、娱乐疗法。文体疗法是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和娱乐项目作为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文体疗法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对生活的勇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体现自身价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一、文体疗法的作用、特点和基本原则一、文体疗法的作用、特点和基本原则(一)文体疗法的作用(一)文体疗法的作用1.治疗疾病治疗疾病可对一些慢性病、职业病(如:肥胖症、高血可对一些慢性病、职业病(如: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颈椎病等)起到缓解和改善乃至压、心脏病、颈椎病等)起到缓解和改善乃至治愈的效果。治愈的效果。2.改善残疾改善残疾3.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4.促进生理功能促进生理功能5.促进心理的健康促进心理的健康(二)文体疗法的特点(二)文体疗法的特点P122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文体疗法训练的基本原则(三)文体疗法训练的基本原则1.超负荷原则超负荷原则2.全面训练、重点突出原则全面训练、重点突出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集体性原则集体性原则5.持之以恒原则持之以恒原则6.自发性原则自发性原则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运动训练方法二、运动训练方法(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运动训练方法是指练习者为了完成训练任务,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二)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P124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三)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1.讲解法与示范法2.完整法与分解法3.持续训练法4.重复训练法5.间歇训练法6.变换训练法7.循环训练法8.游戏和比赛训练法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四)运动训练中对错误动作的预防和纠正(四)运动训练中对错误动作的预防和纠正1.预防为主2.分析原因、对症纠错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文体疗法评价和运动处方三、文体疗法评价和运动处方(一)文体疗法评价流程(一)文体疗法评价流程1.早期评价早期评价2.效果评价效果评价3.出院评价出院评价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二)文体疗法评价内容(二)文体疗法评价内容1.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和疾病的情况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和疾病的情况2.肌肉最大力量肌肉最大力量3.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4.坐位、立位平衡能力坐位、立位平衡能力5.轮椅技能轮椅技能6.立位移动能力立位移动能力7.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8.柔韧性柔韧性9.反应能力反应能力10.心理状况心理状况运动医学体育康复(三)运动处方(三)运动处方1.运动的目的运动的目的2.运动项目的种类和选择运动项目的种类和选择运动医学体育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