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儿童心理发展ppt课件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240736258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儿童心理发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小学心理-儿童心理发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小学心理-儿童心理发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n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n第二节 婴幼儿心理发展n第三节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n一、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具体包括:认知、智能的发展 情意、人格的发展n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规律):(一)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二)发展的定向性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个别差异性(一)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1.阶段性:心理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阶段的质的特点和表现。年龄阶段年龄阶段发展主题发展主题 发展障碍发展障碍产前期产前期受精卵受精卵出生出生正常发育正常发育发育缺陷发育缺陷婴儿期婴儿期03岁岁健康安全健康安全焦虑恐惧焦虑恐惧幼儿期幼儿期36岁岁主动玩耍主动玩耍被动压抑被动压抑童年期童年期612岁岁勤奋学习勤奋学习懒散无能懒散无能青少年期青少年期1218岁岁自爱自强自爱自强自卑迷茫自卑迷茫成年期成年期1840岁岁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孤独飘荡孤独飘荡中年期中年期4065岁岁中流砥柱中流砥柱消极无力消极无力老年期老年期65安享天年安享天年多病悲观多病悲观2.连续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有一个渐进连续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有一个渐进和重叠的过程。和重叠的过程。(二)发展的定向性 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顺序是必定的、不可逆转和不可逾越的。总是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形象到概括抽象、由幼稚到成熟、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发展。(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认知、情意、人格等在不同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速度及发展的高度往往是不相同的。认知发展较早、个性发展较晚。(四)个别差异性 每个个体在心理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是不相同的。早慧、晚成;超常、中常、低常;科学、艺术、政治、军事、法律.n三、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三、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先天遗传因素(一)先天遗传因素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二)后天环境因素(二)后天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环境。自然环境: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环境。食物营养、地理气候食物营养、地理气候.2.社会环境: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教育。(三)个人主观因素(三)个人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努力程度、人格品质兴趣爱好、努力程度、人格品质.一、婴幼儿心理发展主要特点:(一)乳儿(01)心理发展主要特点:1.完成从体内到体外的过渡,需要精心呵护2.发育第一个高峰,需要充足营养,母乳喂养好。3.产生亲子依恋,需要成人足够的爱和互动。研究表明:此期缺乏母爱的孩子,易出现表情呆板、情绪紧张、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第二节第二节 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心理发展(二)婴儿(13)心理发展主要特点:1.完成从吃奶为主到吃普通食物为主的过渡,需要 丰富的营养。丰富的营养。2.口语迅速发展,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和交流。口语迅速发展,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和交流。3.自主能力提高,独立意识初显,需要鼓励和帮助。自主能力提高,独立意识初显,需要鼓励和帮助。4.动作思维发展,适当早期智力开发。动作思维发展,适当早期智力开发。5.自我意识萌芽,注意早期个性品德的引导。自我意识萌芽,注意早期个性品德的引导。6.交往需要提高,喜欢与同伴一起玩。交往需要提高,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此期教养不当,易导致口语障碍、智力落后、此期教养不当,易导致口语障碍、智力落后、个性缺陷(自卑怯懦、固执任性、孤僻自闭)。个性缺陷(自卑怯懦、固执任性、孤僻自闭)。(二)幼儿(36)心理发展主要特点: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神经系统发育迅速,6岁时接近成人。岁时接近成人。2.游戏是主导活动,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主导活动,玩是孩子的天性。3.口语发展飞速,基本掌握全部母语的语音和语法口语发展飞速,基本掌握全部母语的语音和语法使用规则。使用规则。4.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期,认知活动以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期,认知活动以无意性无意性和和形象形象性性为主。为主。5.性心理的萌芽,早期性别的认同。性心理的萌芽,早期性别的认同。6.初步社会化,了解并学习遵守社会规范。初步社会化,了解并学习遵守社会规范。n二、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二、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吮吸手指 1.表现: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2.造成原因:1)长牙时的需要,常常将手放入嘴内磨牙床;2)自我探索的需要,孩子通过吮吸手指知道这是自己的一部分。咬破了,咬痛了,知道这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建立自我意识。如果限制,会造成孩子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还会造成孩子缺乏自我意识。(二)偏食n1.表现:偏食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些食物,表现:偏食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n 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10%左右。左右。n2.原因:是由于家长原因:是由于家长早期迁就孩子早期迁就孩子,孩子喜欢吃,孩子喜欢吃甜的就给吃甜的,不喜欢吃的就不吃。孩子早期甜的就给吃甜的,不喜欢吃的就不吃。孩子早期就应品尝各种味道的食品。就应品尝各种味道的食品。(三)攻击行为1.含义: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含义: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2.表现:表现: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攻击行为在等。攻击行为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岁出现第二个高峰。可分出现第二个高峰。可分暴力攻击暴力攻击和和语言攻击语言攻击两大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3.原因:原因:家长的暴力行为家长的暴力行为和和周围小孩子的攻击行为周围小孩子的攻击行为获得自我需要的满足,孩子通过获得自我需要的满足,孩子通过观察学习模仿观察学习模仿得得到的。到的。(四)退缩行为1.表现: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表现: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2.原因:原因:1)与孩子本身的气质有关;)与孩子本身的气质有关;2)孩子很少与其他小孩子接触;)孩子很少与其他小孩子接触;3)家长的一些不当评价和不鼓励。)家长的一些不当评价和不鼓励。(五)性识别障碍1.表现: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表现: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岁以上的儿童。2.原因:主要是由于孩子在原因:主要是由于孩子在3岁前,家长觉得孩子岁前,家长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给孩子穿异性孩子的衣服,或小什么都不懂,给孩子穿异性孩子的衣服,或对对孩子像对待异性小孩一样孩子像对待异性小孩一样,未采取孩子应有的评,未采取孩子应有的评价标准和态度。价标准和态度。(六)孤独症1.含义: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含义: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征的疾病。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2.原因:主要是早年活动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原因:主要是早年活动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长期处于单调环境下的儿童易于用重复动刺激,长期处于单调环境下的儿童易于用重复动作或其他方式进行自我安慰,对外界环境不感兴作或其他方式进行自我安慰,对外界环境不感兴趣。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