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雷电安全教育及防范1[1]

上传人:wjs****19 文档编号:240733928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暴雨、雷电安全教育及防范1[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暴雨、雷电安全教育及防范1[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暴雨、雷电安全教育及防范1[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暴雨安全教育及防范小榄镇第一中学小榄镇第一中学 近日,连绵雨不断,且天气预报17、18日有暴雨。为此,这段时间学生的安全尤为重要,学生的安全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一、暴雨的危害性一、暴雨的危害性:1、容易引发洪流,导致村庄、房屋、船只、桥梁、游乐设施等受淹,甚至被冲走,造成生命财产损失。2、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3、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二、暴雨来临之前的准备。二、暴雨来临之前的准备。1、及时关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2、最好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3、暴雨来临前,要暂停户外活动,并立即到安全地方暂避。三、学生注意事项三、学生注意事项。1、学生上学、放学不能逗留在路上玩耍,要及时回家,不得外出活动。2、过桥的学生要注意安全,要走大桥,走安全路线。3、学生不能到溪边、水库等不安全地点活动,不涉水过溪。4、雨天路滑,学生要注意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家长要及时按时接送学生。5、学生要正确的使用雨伞,不能用雨伞当玩具在路上玩耍等。四、防洪自救。四、防洪自救。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分,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同时小心山坡滑落,以防泥石流。2、洪水来的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3、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五、防雷常识五、防雷常识。1、外出如遇雷电,可以蹲下,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击落地时,会沿着地表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中的人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2、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3、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雷雨天气金属物品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停后再拾回。5、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或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6、雷雨、暴雨天气时,在户外最好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磁波也会引雷。7、遇到雷雨、暴雨天气外出时,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作用。六、暴雨下求生注意事项。六、暴雨下求生注意事项。1、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2、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七、暴雨天气学生上学、放学要特七、暴雨天气学生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别注意: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人家人打电话给老师及学校,以报平安,以免学校老师担心。2、暴雨过后,家长要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和隔河堵水时,家长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留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4、学生对河水暴涨不要好奇,不要私自或结伴去河畔看水,到河里游泳。有发现同学私自去河边的,要及时阻止,阻止不了的,要及时汇报学校、老师,以便学校、老师劝阻、批评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5、请同学们不要在汛期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坑、塘和水库附近玩耍。6、当得知暴雨预警时,需注意出行安全,不要到户外,尤其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游玩。7、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找成年人来帮忙。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8、溺水的急救:方法一:可将竹竿、木板、绳索等物抛给溺水者。方法二:大声呼救,向大人求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