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40729847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第三章第三章教学要求o掌握相对数常用指标的计算o能够区分率和构成比某医院某医院2001年五类疾病住院病人情况年五类疾病住院病人情况住院号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出院情况20010102男50恶性肿瘤好转20010211女72循环系统疾病死亡20010139男6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20010422男57传染病治愈20010317女49恶性肿瘤死亡20010577男82循环系统疾病死亡20010713女37消化系统疾病好转疾病种类死亡人数恶性肿瘤 50呼吸系统疾病 30消化系统疾病 20循环系统疾病 40传染病 10合计 150某医院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类疾病的死亡情况2001年某医院住院病人出院情况年某医院住院病人出院情况出院情况人数治愈好转无效死亡合计绝对数:不便于资料间的比较绝对数:不便于资料间的比较数据是不会说谎的,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解读。数据是不会说谎的,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解读。相对数相对数o概念: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说明分类资料的数概念: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说明分类资料的数量水平,其意义随相比较的两个指标性质不同而不量水平,其意义随相比较的两个指标性质不同而不同同o意义:描述事件发生的频率程度和相对大小关系;意义:描述事件发生的频率程度和相对大小关系;消除基数对事件发生的影响;消除基数对事件发生的影响;o常用类别:构成比、率、比常用类别:构成比、率、比一、率一、率o概念:概念:指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发生指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观察单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观察单位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位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频率或强度强度,又称为,又称为频率指标频率指标。o公式:公式:o例:例: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o某医院某医院19981998年在某城区随机调查了年在某城区随机调查了85898589例例6060岁及以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为岁及以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为28232823例。例。o高血压患病率为:高血压患病率为:o2823/8589 2823/8589 100%=32.87%100%=32.87%。某县某县19961996年恶性肿瘤死亡统计年恶性肿瘤死亡统计年龄组年龄组 (1)(1)人口数人口数 (2)(2)死亡数死亡数(3)(3)死亡率死亡率(1/10(1/10万万)(4)(4)0356980 11 3.115232505 22 9.530205032142 69.350121882443 363.5 70 20047107 533.8合计合计936446725 77.4各率之和不为各率之和不为1(100%),),如果为如果为1则只则只是巧合是巧合。某组率大小的变某组率大小的变化并不影响其他化并不影响其他各率的大小。各率的大小。p概念:概念:指一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指一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说明事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比重或分布,又称,又称构成构成指标指标。p公式:公式:p例:例:血型、职称、疾病等的内部构成血型、职称、疾病等的内部构成二、构成比构成比疾病种类死亡人数构成比(%)恶性肿瘤 50 33.33呼吸系统疾病 30 20.00消化系统疾病 20 13.33循环系统疾病 40 26.67传染病 10 6.67合计150100.00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某一部分所占比重增大,其他部分会相应减少三、比三、比o概念:概念: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反映两个指标间的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反映两个指标间的比例关系比例关系,又称,又称相对比相对比。o公式:公式:o例:例:性别比、每千人口医生数、每千人口病床数性别比、每千人口医生数、每千人口病床数o当当A A大于大于B B时,相对比用倍数表示;反之用百分时,相对比用倍数表示;反之用百分数表示。数表示。oA A、B B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可以是性质相同,也可以是性质不同。性质相可以是性质相同,也可以是性质不同。性质相同时,反映两指标的差别或比例关系;性质不同时,反映两指标的差别或比例关系;性质不同时,反映数量同时,反映数量A A相对于数量相对于数量B B的对比数。的对比数。o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o分母过小会使相对数波动较大。建议若分母分母过小会使相对数波动较大。建议若分母小于小于30,改用绝对数表示。,改用绝对数表示。o总率(平均率)的计算总率(平均率)的计算o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合计值。求其合计值。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治疗人数治疗人数治愈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治愈率(100%100%)甲医院甲医院15015030302020乙医院乙医院10010030303030某疗法治疗肝炎效果情况某疗法治疗肝炎效果情况o资料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资料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工龄工龄(年年)检查人数检查人数患者数患者数构成比构成比(%)(%)患病率患病率(%)(%)(1)(1)(2 2)(3 3)(4 4)1 340 17 11.56 5.00 5 254 30 20.41 11.81 10 432 73 49.66 16.90 15 136 27 18.37 19.85 合合 计计 1162 147 100.00 12.65某化工厂慢性气管炎患病与专业工龄的关系某化工厂慢性气管炎患病与专业工龄的关系表示患者中10占49.66%表示10工人患病率为16.90%3015011.3320.0048.6720.0022.0612.91构成比构成比率率意义意义比重或分布比重或分布频率或强度频率或强度合计值合计值各组成之和为各组成之和为100%100%各率之和不为各率之和不为1 1各值各值某一部分变化,影响其某一部分变化,影响其他各部分他各部分某一个率的变化不影某一个率的变化不影响其他各率响其他各率o资料的可比性资料的可比性o影响相对数大小的因素很多,除了研究因素影响相对数大小的因素很多,除了研究因素外,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病情等因素外,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病情等因素也可对其造成影响。主要应注意也可对其造成影响。主要应注意1.研究方法相同,观察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研究方法相同,观察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 等,客观条件一致。等,客观条件一致。2.其他影响因素在观察对象的内部构成相同。其他影响因素在观察对象的内部构成相同。o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相对数间的比较也应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相对数间的比较也应做假设检验。做假设检验。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化法标准化法o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o标准化率的计算标准化率的计算1.标准构成的选择标准构成的选择在两组资料中任选一组的内部构成作为标准构成在两组资料中任选一组的内部构成作为标准构成两组资料各部分之和组成的构成作为标准构成两组资料各部分之和组成的构成作为标准构成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大的人群作为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大的人群作为标准2.按照标准构成计算标准化率按照标准构成计算标准化率 当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时,如果其内部不同小当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时,如果其内部不同小组率有明显差别且各小组内部构成也明显不同,组率有明显差别且各小组内部构成也明显不同,直接比较资料间的总率是不合理的。直接比较资料间的总率是不合理的。病型病型标准治标准治疗人数疗人数甲疗法甲疗法乙疗法乙疗法原治愈原治愈率率%预期预期治愈数治愈数原治愈原治愈率率%预期预期治愈数治愈数普通型普通型30060.018065.0195重重 型型10035.0 3541.7 42合合 计计400215237病型病型标准治标准治疗人数疗人数甲疗法甲疗法乙疗法乙疗法原治愈原治愈率率%预期预期治愈数治愈数原治愈原治愈率率%预期预期治愈数治愈数普通型普通型40060.024065.0270重重 型型10035.0 3541.7 42合合 计计500275312应用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应用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o标准化后的标准率,已经不再反映当地的实标准化后的标准率,已经不再反映当地的实际水平,只反映两者的相对水平。际水平,只反映两者的相对水平。o选用不同的标准构成,所得标准化率不同,选用不同的标准构成,所得标准化率不同,但其相对水平不变。但其相对水平不变。o只有在比较总率时,才需要标准化;分别比只有在比较总率时,才需要标准化;分别比较各小组率时,可直接比较。较各小组率时,可直接比较。o两样本标准化率的比较也应作假设检验两样本标准化率的比较也应作假设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