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部分(共26张ppt)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240728611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部分(共2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部分(共2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部分(共2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部分中国现代史部分(共共2626张张ppt)ppt)中国现代史过渡时期(过渡时期(1949194919561956年)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5619661966年)年)文革时期(文革时期(1966196619761976年)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978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49年年10月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始现代化现代化历史的进程。这是我国历史的进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逐步巩固制度建立和逐步巩固的历史,是我国的历史,是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起步和曲折发展主义建设开始起步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也的历史,也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日臻成熟日臻成熟的历史。的历史。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克服困难,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克服困难,巩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一方面,一方面继续完成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另一方面进行,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的时期。(一)过渡时期:(一)过渡时期:1949194919561956年年一、政治一、政治一、政治一、政治1 1、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2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二、经济二、经济二、经济二、经济1 1、国民经济的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2 2、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3 3、“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一五计划”4 4、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1 1、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2 2、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论著以及主张、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论著以及主张、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论著以及主张、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论著以及主张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五、外交五、外交五、外交五、外交1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在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探索中曲折前进,一方面党和人民积极,一方面党和人民积极探索,努力工作,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探索,努力工作,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党在理论上犯了就;另一方面,党在理论上犯了“左左”倾错倾错误误因此探索中失误不断。因此探索中失误不断。(二)十年探索时期:(二)十年探索时期:1956195619661966年,又年,又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政治一、政治一、政治一、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二、经济二、经济二、经济二、经济1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2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国民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国民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国民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国民经济调整济调整济调整济调整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1 1、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2 2、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论著以及主张、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论著以及主张、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论著以及主张、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论著以及主张3 3、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十年文革时期:(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6619761976年年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内乱内乱;同时党和人民不断抵制左倾错误,;同时党和人民不断抵制左倾错误,与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的斗争,使文革的破与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的斗争,使文革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坏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一、政治一、政治一、政治一、政治 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二、科技成就二、科技成就二、科技成就二、科技成就1 1、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2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外交四、外交四、外交四、外交 70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978年年阶段特征阶段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设中国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全面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全面纠正纠正“左左”的思想,大力推进的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的的逐渐完善;中国综合国力快速增长,国际地逐渐完善;中国综合国力快速增长,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位迅速提高。一、政治一、政治一、政治一、政治1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 2、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3 3、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二、经济二、经济二、经济二、经济1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2 2、改革开放(农村、城市、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格局)、改革开放(农村、城市、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格局)、改革开放(农村、城市、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格局)、改革开放(农村、城市、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格局)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三、科技成就与理论成果1 1、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2 2、载人航天、载人航天、载人航天、载人航天3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内容及其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内容及其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内容及其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内容及其意义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五、外交五、外交五、外交五、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华人民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2)(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3)(3)“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构想;香港、香港、澳门的回归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20(2)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核心点拨核心点拨核心点拨核心点拨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依据、内容、意义依据、内容、意义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一个政策和宗旨、两大杰出贡献、三个时一个政策和宗旨、两大杰出贡献、三个时期和特点、四个具体表现、主要成就期和特点、四个具体表现、主要成就例例 题题 材料一材料一 19431943年罗斯福说:年罗斯福说:“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材料二材料二 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197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 材料三材料三 值中美正式建立值中美正式建立3030周年到来之际,前美国总统卡特公布了自周年到来之际,前美国总统卡特公布了自己的日记。己的日记。19781978年年8 8月月2323日的日记里,卡特记录了如下片段:日的日记里,卡特记录了如下片段:“目前存在目前存在的唯一障碍是如何在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上去的平衡,既要与中国建立,的唯一障碍是如何在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上去的平衡,既要与中国建立,又遵守我们对台湾人民的承诺。又遵守我们对台湾人民的承诺。”材料三材料三 双方认为,双方认为,2121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中国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中国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繁荣而努力。20092009年年1111月月1717日日中美联合声明中美联合声明(1 1)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原因。)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原因。(2 2)在材料二中提到的)在材料二中提到的“过去的时间过去的时间”美国对华采取了哪些政策?推行美国对华采取了哪些政策?推行这些政策的根源是什么?尼克松总统所说的这些政策的根源是什么?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有哪些?有哪些?(3 3)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时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时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4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美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原因。)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美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原因。政策:联合中国作战。政策:联合中国作战。原因:中国抗战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原因:中国抗战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击大量日军,有利于减轻美军压力。成部分;中国抗击大量日军,有利于减轻美军压力。政策:敌视(孤立、封锁、遏制)政策。政策:敌视(孤立、封锁、遏制)政策。根源:国家利益、社会制根源: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共同利益: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中美两共同利益: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国发展的需要。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依存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依存性加强,需要政治经济合作。加强,需要政治经济合作。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1)20(1)20(1)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50505050年代至年代至年代至年代至70707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一五一五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中共八大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大跃进大跃进大跃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和人民公社化和人民公社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运动。运动。(2)(2)(2)(2)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国国国有企业改革有企业改革有企业改革有企业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3)(3)(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兴办兴办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对外开放格对外开放格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1)(1)(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新中新中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2)(2)(2)(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展展展;通讯工具的变革。通讯工具的变革。通讯工具的变革。通讯工具的变革。(3)(3)(3)(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发展所起的作用发展所起的作用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兴起。必修必修2 核心点拨核心点拨核心点拨核心点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教训 中心任务;建设速度;生产关系;建设道中心任务;建设速度;生产关系;建设道路;依靠力量路;依靠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意义的伟大转折 指导思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对外关指导思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对外关系、文化政策系、文化政策例例 题题 材料一材料一 20102010年上海世博会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城市足迹馆”有一副有一副清清明上河图明上河图,展示了宋代都城的街市。,展示了宋代都城的街市。(1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特点:打破坊市的界限和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交易不再受官特点:打破坊市的界限和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交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城市商业出现繁荣的局面。府的直接监管,城市商业出现繁荣的局面。影响: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市民文化发函,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影响: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市民文化发函,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要形式。材料二材料二 161619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 在在19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没有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多只能靠乞没有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室内住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室内住在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在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2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又出现了怎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又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问题。样的社会问题。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因素:圈地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因素:圈地运动,英国工业革命。问题:贫困现象严重;贫富悬殊;公共设施不完善;下层民众问题:贫困现象严重;贫富悬殊;公共设施不完善;下层民众生活条件差等。生活条件差等。材料三材料三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年份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率(%)1950-195755196-646539137-1061816.55-16.421958-196065994-6620712210-1373118.50-20.741978-198496259-10347515230-1968615.82-19.021985-2006104532-12931521054-4207120.14-32.53(3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简要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市转移的历史背景。简要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4 4)面对城市的告诉发展,有人积极赞同,也有人表示反对,请谈谈你)面对城市的告诉发展,有人积极赞同,也有人表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背景:背景:1950-57,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8-60,大炼钢,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铁为中心的大跃进;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工业化发展。年以来,改革开放,工业化发展。贡献: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是第二、三产业贡献: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是第二、三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的一支重要力量。赞同。城市化能加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赞同。城市化能加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高生活水平。模式转型;提高生活水平。发对:加剧能源危机,占有大量农田,破坏生态环境等。发对:加剧能源危机,占有大量农田,破坏生态环境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 20 20 20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1)(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2)(2)(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3)(3)(3)(3)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航天载人航天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选修:选修:选修:选修:毛泽东、邓小平毛泽东、邓小平毛泽东、邓小平毛泽东、邓小平必修必修3核心点拨核心点拨核心点拨核心点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战略的实施例例 题题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中国占世界科技的比例70%58%29%材料二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1956年,中国组建年,中国组建0038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的航天事业。1960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1059发射成功。发射成功。1965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卫星国家。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卫星国家。1973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 1号卫星)发射失败。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亚洲1 1号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6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7A)失败。)失败。20032003年,年,“神舟神舟5 5号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术的国家。(1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1501150118401840年的科技发展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19562003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3 3)20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哪些?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领先转为日渐落伍)。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领先转为日渐落伍)。原因:自然(农耕)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原因:自然(农耕)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技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代的君主专制和文化组安置政策,使科技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代的君主专制和文化组安置政策,禁锢人们的头脑;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视禁锢人们的头脑;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帆风顺的。由美苏冷战(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由计划经济由美苏冷战(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