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28357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Question:一、有些人,吃的好,但不胖,而有的人,粗茶淡一、有些人,吃的好,但不胖,而有的人,粗茶淡饭,容易发胖?饭,容易发胖?为什么?为什么?(Why)二、为什么人在高烧或生病时无食欲?二、为什么人在高烧或生病时无食欲?为什么?为什么?(Why)三、七大营养素是否全部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三、七大营养素是否全部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可被直接吸收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可被直接吸收2须消化后被吸收须消化后被吸收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不能被消化不能被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食物中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纤维素Question:四、人体的系统有几个?分别是哪些?四、人体的系统有几个?分别是哪些?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统4一、消化系统概述一、消化系统概述5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67口腔口腔咽咽食道食道胃胃小肠小肠大肠大肠肛门肛门食食物物进进入入消消化化系系统统的的过过程程三、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三、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食物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消化过程可分为三食物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消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个阶段: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消化。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消化。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由不同的消化腺分泌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由不同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消化液中含有许多成分,其中的消化液消化。消化液中含有许多成分,其中消化酶消化酶是重要的成分。是重要的成分。9102 2、胃液、胃液 性质:性质:透明、淡黄色的酸性液体,透明、淡黄色的酸性液体,pH0.91.5成分及作用:成分及作用:胃酸(盐酸)胃酸(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维持胃内酸性环境;杀菌。白酶;维持胃内酸性环境;杀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简单分解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简单分解黏液(糖蛋白)黏液(糖蛋白)润滑作用;减少胃黏膜的润滑作用;减少胃黏膜的机械损伤;降低机械损伤;降低HCl酸度,减弱胃蛋白酶活性。酸度,减弱胃蛋白酶活性。内因子内因子保护维生素保护维生素B12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酶的破坏并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对其的吸收。酶的破坏并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对其的吸收。11124 4、胆汁、胆汁 作用:作用:胆盐可激活胰脂肪酶;胆盐可激活胰脂肪酶;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与脂肪的分解产物结合,促进脂肪的吸收;与脂肪的分解产物结合,促进脂肪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是体内胆固醇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是体内胆固醇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13145 5、小肠液、小肠液 作用:作用: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胃酸侵蚀和机械损伤;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胃酸侵蚀和机械损伤;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从而促进蛋白质消化。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从而促进蛋白质消化。稀释消化产物,降低肠内容物渗透压,有利于小稀释消化产物,降低肠内容物渗透压,有利于小肠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肠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15作用:作用:基本无消化作用;基本无消化作用;润滑粪便,保护肠润滑粪便,保护肠粘膜免受机械损伤。粘膜免受机械损伤。6 6、大肠液、大肠液16 几种主要消化液的比较几种主要消化液的比较消化液消化液pH主要成分主要成分酶的底物酶的底物水解产物水解产物唾液唾液6.67.1 粘液粘液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淀粉淀粉麦芽糖麦芽糖胃液胃液0.91.5 粘液、盐酸胃粘液、盐酸胃蛋白酶原蛋白酶原内因子内因子蛋白质蛋白质、胨、多肽胨、多肽胰液胰液7.88.4 胰淀粉酶胰淀粉酶胰蛋胰蛋白酶原糜蛋白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脂肪酶等酶原胰脂肪酶等淀粉淀粉蛋白质蛋白质脂肪脂肪麦芽糖麦芽糖氨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等脂肪酸等胆汁胆汁6.87.4 无消化酶无消化酶胆盐等胆盐等17四、食物的吸收四、食物的吸收18为什么说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为什么说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面积保证面积保证:吸收面积大(:吸收面积大(200m2)时间保证时间保证:停留时间长,:停留时间长,38h消化设备保证消化设备保证:毛细管和淋巴管丰富;:毛细管和淋巴管丰富;酶多:有胰液、肠液等消化液酶多:有胰液、肠液等消化液动力保证动力保证:有紧张性收缩、节律性分节:有紧张性收缩、节律性分节运动和蠕动三种运动方式运动和蠕动三种运动方式19小肠粘膜表面积增大示意图小肠粘膜表面积增大示意图 202122吸收的形式吸收的形式被动转运:被动转运: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浓度差浓度差 (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物质)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浓度差浓度差+载体蛋白载体蛋白(非脂(非脂溶性物质)溶性物质)滤过作用滤过作用膜两边的液体压力差膜两边的液体压力差 渗透渗透渗透压差渗透压差23 渗透和扩散怎么区分?24吸收的形式吸收的形式主动转运:主动转运:耗能耗能逆浓度梯度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载体载体脂蛋白脂蛋白25吸收的形式吸收的形式胞饮作用:胞饮作用: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物质摄取到细胞内的过程。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物质摄取到细胞内的过程。细胞吞入的物质为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细胞吞入的物质为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26五、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五、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271 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淀粉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约水解(口腔)唾液淀粉酶约水解40%40%(胃)盐酸水解少量(胃)盐酸水解少量 (小肠)胰淀粉酶约水解(小肠)胰淀粉酶约水解50%50%,肠淀粉酶水解少量,肠淀粉酶水解少量-糊精糊精 麦芽糖麦芽糖 乳糖乳糖 蔗糖蔗糖 -糊精糊精 麦芽糖酶麦芽糖酶 乳糖酶乳糖酶 蔗糖酶蔗糖酶 异芽糖酶异芽糖酶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 葡萄糖葡萄糖+果糖果糖28单糖单糖是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吸收的主要形式单糖的单糖的主动吸收主动吸收需要需要NaNa+存在,载体蛋白与存在,载体蛋白与NaNa+和糖同时结合后才能进入小肠黏膜细胞内和糖同时结合后才能进入小肠黏膜细胞内单糖吸收的单糖吸收的主要部位主要部位是在是在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和上段空和上段空肠,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经门静脉入肝脏,在肠,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经门静脉入肝脏,在肝内贮存或参加全身循环。肝内贮存或参加全身循环。碳水化合物消化产物的吸收碳水化合物消化产物的吸收29 食物中脂肪在口腔和胃内不起化学变化。食物中脂肪在口腔和胃内不起化学变化。在小肠内,脂肪受在小肠内,脂肪受胆汁、胆盐胆汁、胆盐的作用,使脂肪的作用,使脂肪乳化变成细小的脂肪微粒,脂肪微粒经乳化变成细小的脂肪微粒,脂肪微粒经胰脂肪胰脂肪酶酶的水解作用,主要分解为脂肪酸与甘油。的水解作用,主要分解为脂肪酸与甘油。胆汁、胆盐胆汁、胆盐胆汁、胆盐胆汁、胆盐胰、肠脂肪酶胰、肠脂肪酶胰、肠脂肪酶胰、肠脂肪酶脂肪脂肪脂肪脂肪 脂肪微粒脂肪微粒脂肪微粒脂肪微粒甘油甘油甘油甘油+脂肪酸脂肪酸脂肪酸脂肪酸(小肠)(小肠)(小肠)(小肠)(小肠)(小肠)(小肠)(小肠)2 2、脂类的消化、脂类的消化30 脂类的吸收主要在脂类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上部肠上部,脂肪消化后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脂肪消化后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单酰甘油脂以及少量二酰甘油脂和未消化的单酰甘油脂以及少量二酰甘油脂和未消化的三酰甘油脂。三酰甘油脂。各种脂肪酸的极性和水溶性均不同,其各种脂肪酸的极性和水溶性均不同,其吸收速率也不相同。吸收率的大小依次为:吸收速率也不相同。吸收率的大小依次为: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 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 不饱和长不饱和长链脂肪酸链脂肪酸 饱和长链脂肪酸。饱和长链脂肪酸。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3132 食物单纯蛋白质食物单纯蛋白质 胃蛋白酶胃蛋白酶 胨、多肽、氨基酸胨、多肽、氨基酸 (小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内肽酶)(小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内肽酶)氨基肽酶、羧基肽酶(外肽酶)氨基肽酶、羧基肽酶(外肽酶)-氨基酸氨基酸 寡肽寡肽+二肽二肽 (刷状缘)寡肽酶(刷状缘)寡肽酶 氨基肽酶、二肽酶氨基肽酶、二肽酶 -氨基酸氨基酸3 3、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的消化33 天然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后,其水解产物天然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后,其水解产物大约大约1/31/3为氨基酸为氨基酸,2/32/3为寡肽为寡肽。这些产物在肠。这些产物在肠壁的吸收远比单纯混合氨基酸快,而且吸收后壁的吸收远比单纯混合氨基酸快,而且吸收后绝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进入门静脉。绝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进入门静脉。各种氨基酸都是通过各种氨基酸都是通过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方式吸收,方式吸收,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速度很快,它在肠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速度很快,它在肠内容物中的含量不超过内容物中的含量不超过7%7%。未经分解的蛋白质一般不被吸收。吸收机未经分解的蛋白质一般不被吸收。吸收机理与单糖相似,是主动吸收,需理与单糖相似,是主动吸收,需Na+Na+的参与。的参与。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3435唾液腺唾液腺胰胰胃胃胃腺胃腺肠腺肠腺肝肝胆胆口腔口腔咽咽食道食道小肠小肠大肠大肠消消化化系系统统葡萄糖葡萄糖氨基酸氨基酸脂肪酸脂肪酸甘油甘油淀淀粉粉蛋蛋白白质质脂脂肪肪胃胃液液肠液肠液粪便粪便食物食物胰液胰液胆汁胆汁唾液唾液淀淀粉粉葡葡萄萄糖糖蛋蛋白白质质氨氨基基酸酸脂脂肪肪脂脂肪肪酸酸甘甘油油食物的消化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37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以一般以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方式充分方式充分吸收,特别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维生素更容吸收,特别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维生素更容易吸收。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A A、D D、E E、K K及维生素及维生素A A的前的前体物胡萝卜素等,主要是与体物胡萝卜素等,主要是与脂肪酸脂肪酸一起通过一起通过被动转运而被吸收,吸收后大部分掺入乳糜被动转运而被吸收,吸收后大部分掺入乳糜微粒进入淋巴。微粒进入淋巴。4 4、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的吸收38 矿物质可以通过矿物质可以通过单纯扩散单纯扩散方式被动吸收,方式被动吸收,也可以通过特殊转运途径主动吸收。也可以通过特殊转运途径主动吸收。5 5、矿物质的吸收、矿物质的吸收396 6、水分的吸收、水分的吸收小肠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小肠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作用渗透作用;主要依靠营养素主要依靠营养素吸收后所形成的渗透压吸收后所形成的渗透压被被动扩散到肠粘膜细胞动扩散到肠粘膜细胞;此外小肠收缩时使肠腔内此外小肠收缩时使肠腔内流体压力差流体压力差增高,增高,也可使部分水以滤过方式而吸收;也可使部分水以滤过方式而吸收;在大肠,则主要靠在大肠,则主要靠净水压净水压被动吸收。被动吸收。40消消化化过过程程示示意意总总汇汇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各种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掌握各种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了解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了解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