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240723543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学习性v生物学特性是制树木本身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物学特性是制树木本身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v系统发育,指树木从地球出现到消灭的整个过程。v个体发育,一个树木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实到死亡的整个过程。v年生长期,树木在一年中休眠、发芽、开花、结果、落叶的发育规律。v生态学习性是指园林树木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习性是指园林树木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所谓园林树木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因子、地形地势、生物及人类活动等因子。在园林工作中,必须充分了解环境因子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改造植物,使之更好地为园林绿化事业服务。第一第一节节 树木的生物学习性树木的生物学习性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v树木的生长树木的生长是指树木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和扩大,使树木的体积和重量产生不可逆的增加。v树木的发育树木的发育是指树木的个体从受精卵最初的分裂开始,经过种子的萌发,营养体形成,生殖体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等阶段,直至衰老和死亡。生长和发育关系密切,生长是发育的基础。v树木一生所经历的上述全过程,即树种的生命周期树种的生命周期。v植物在一年中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年周期。v树木物候树木物候是树木一年内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生命活动变化的现象,如萌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冬芽形成。v是研究树木的生活现象和季节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实质上是研究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v树木物候观测是研究树木年周期的一个好方法,也是研究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的一个途径。v不同树种的性状、生长速度、寿命长短、开花结实特点及繁殖性能是不同的,这些特性取决于树种的遗传因素,并受周围环境条件的深刻影响。v如银杏在一般情况下生长比较缓慢,20年左右开始开花结籽,但在水肥充足和精心管理的条件下可大大加速生长,并提早57年结籽。因此不能孤立地谈生物学特性,它是与生态学特性紧密相结合的。二、树木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树木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 1离心生长离心生长与与离心秃裸离心秃裸v离心生长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的生长。v树木因受遗传性和树体生理以及所处土壤条件等的影响,其离心生长是有限的。v离心秃裸离心秃裸: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进行的根系的式进行的根系的“自疏自疏”和树冠的和树冠的“自然打自然打枝枝”,统称为离心秃裸。,统称为离心秃裸。自然疏根自然疏根(自疏)(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的现象。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的现象。自然打枝自然打枝: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外围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外围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使内膛光照恶化。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使内膛光照恶化。逐年出现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逐年出现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的现象。的现象。v2 2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v随着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了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老的树冠,当新树冠过到其最大限度以后,同样会出现先端衰弱,枝条开张而引起优势部位下移,从而又可萌生新的徒长枝来更新。v这种更新与枯亡的发生,一般是由树冠外向内,由上(顶部)而下,直至根颈部进行的。v截截顶顶当当树树木木生生长长接接近近在在该该地地达达到到其其最最大大树树体体时时,某某些些中中心心干干明明显显的的树树种种,其其中中心心干干延延长枝发生分叉或弯曲的现象。长枝发生分叉或弯曲的现象。v树树上上长长树树当当离离心心生生长长日日趋趋衰衰弱弱,具具有有潜潜伏伏芽芽寿寿命命长长的的树树种种,常常于于主主枝枝弯弯曲曲的的高高位位处处,萌萌生生直直立立旺旺盛盛的的徒徒长长枝枝,开开始始进进行行树树冠冠的的更更新的现象。新的现象。第二节第二节树木的生态学特性树木的生态学特性v由于树木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了对该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称之为生态学特性。一、一、环境因子环境因子v树木生活的地面和空间称为生境。构成树木生活环境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通常有下列5类:v气候因子气候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v土壤因子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包括土壤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v地形因子地形因子:包括山岳、平原和坡向、坡度等。:包括山岳、平原和坡向、坡度等。v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v人为因子人为因子:包括人对树木资源的利用、发展、:包括人对树木资源的利用、发展、保护与破坏等作用。保护与破坏等作用。v在环境因子中,对树木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对于树木生活必不可少的因子称为生存条件。树木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研究树木与环境关系时,不仅要了解树木本身各方面的特性,还应了解它们生活的环境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气候因子、气候因子(1)光)光v各种树种在其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对光照强度各种树种在其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对光照强度不同的要求。根据树木对光的需求将树种分不同的要求。根据树木对光的需求将树种分为为喜光树种喜光树种、耐荫树种耐荫树种和和中等耐荫树种中等耐荫树种。树种的喜光性和耐荫性常因生长地区、树种的喜光性和耐荫性常因生长地区、环境、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一树种幼年环境、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一树种幼年期较耐荫,生长在干旱条件下的树木则要求期较耐荫,生长在干旱条件下的树木则要求更多的光照。更多的光照。v喜光树种喜光树种:落叶松属、松属:落叶松属、松属(2针松针松)、杨属、柳属、杨属、柳属、臭椿、刺槐;泡桐等。臭椿、刺槐;泡桐等。v耐荫树种耐荫树种:冷杉属、红豆杉属、铁杉属、八角属、:冷杉属、红豆杉属、铁杉属、八角属、水青冈属、云杉属中一些种类。水青冈属、云杉属中一些种类。v中等耐荫树种中等耐荫树种:红松、杉木、樟树、槭属、鹅耳枥:红松、杉木、樟树、槭属、鹅耳枥属、青冈属等。属、青冈属等。判断树木耐荫性的方法有判断树木耐荫性的方法有生理指标法生理指标法和和形态指标法形态指标法两种。两种。v生理指标法生理指标法是通过光合作用测定,确光补偿点和光是通过光合作用测定,确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饱和点。v形态指标法形态指标法是根据树木的外部形态来判断树种的喜是根据树木的外部形态来判断树种的喜光性和耐荫性。光性和耐荫性。v其主要内容见喜光性与耐荫性树种的形态比较表其主要内容见喜光性与耐荫性树种的形态比较表:喜光性与耐荫性树种的形态比较表喜光性与耐荫性树种的形态比较表喜光性形喜光性形态耐耐荫性形性形态树冠冠枝叶稀疏、透光枝叶稀疏、透光枝叶枝叶浓密、透光度小密、透光度小树干干自然整枝良好、枝自然整枝良好、枝下高下高长自然整枝不良,枝下高自然整枝不良,枝下高短或近无短或近无树皮皮通常通常较厚厚通常通常较薄薄叶叶叶小而厚、落叶叶小而厚、落叶叶大而薄,明叶大而薄,明显叶相嵌叶相嵌林下天然林下天然更新更新不良,常不良,常为单层林林良好,常良好,常为复复层林林应用应用(1 1)配置:)配置:(2 2)引种:)引种:植物南移(3 3)利用光照调节花期)利用光照调节花期一品红,一品红,短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十一十一”开花开花(2)温度温度v温度是树木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子,也是温度是树木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子,也是树种分布区的主导因子。树种分布区的主导因子。v不同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谚语说不同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谚语说“樟樟不过长江不过长江”、“杉不过淮河杉不过淮河”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这个道理。v各树种因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性也有各树种因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异。很大差异。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与适应范围可分为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与适应范围可分为4类:类:v最喜温树种最喜温树种:如橡胶树、椰子、团花等;:如橡胶树、椰子、团花等;v喜温树种喜温树种:如杉木、马尾松、毛竹、油桐、茶、苦如杉木、马尾松、毛竹、油桐、茶、苦楝、樟树等;楝、樟树等;v耐寒树种耐寒树种:如油松、毛白杨、刺槐、侧柏、榆、枣树、:如油松、毛白杨、刺槐、侧柏、榆、枣树、胡桃等;胡桃等;v最耐寒树种最耐寒树种:如落叶松、樟子松、冷杉属、白桦、蒙:如落叶松、樟子松、冷杉属、白桦、蒙古栎等。古栎等。v应用应用 A A、催延花期催延花期 抑制花期:抑制花期:桂花,国庆。促成栽培:促成栽培: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春节。B B、引种驯化、引种驯化 引种引种 驯化驯化 南树北移南树北移(解决越冬问题)北树南移北树南移(解决越夏的问题)(3)水分)水分v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分布与生长发育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分布与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的重要条件之一。v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与适应不同。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与适应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可分为树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可分为3类:类:v旱生树种旱生树种:为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的树种,具极强的耐旱能力,这类树种的根系通常极为发达,其叶常退化为膜质鞘状或叶面具发达的角质层、蜡质及绒毛,如梭梭树、沙拐枣、木麻黄及相思树等;v湿生树种湿生树种:为需要生长在潮润多湿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的或中生的环境下常致死或生长不良,这类树种的根系短而浅,在长期淹水条件下,树干基部膨大,具有呼吸根,如水松、落羽杉及红树等;v中生树种中生树种:介于上两者之间,绝大多数树木都属此类,这类树种多生于湿润的土壤上,如油松、麻栎、杉木及枫杨等。v不少树种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很强不少树种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如旱柳、柽柳、,如旱柳、柽柳、紫穗槐及沙柳,在干旱与低温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紫穗槐及沙柳,在干旱与低温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另一些树种如杉木、白玉兰等则既不耐干旱又不耐另一些树种如杉木、白玉兰等则既不耐干旱又不耐水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为严格。水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为严格。(4)空气)空气v空气中的各种主要元素成分如氮、氧、氢和二氧化碳存在着空气中的各种主要元素成分如氮、氧、氢和二氧化碳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其它成分如灰尘、煤烟及微生物等则随时间、一定的比例,其它成分如灰尘、煤烟及微生物等则随时间、地点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地点而发生很大的变化。v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的抗性不同,树木受害的反应也有各种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的抗性不同,树木受害的反应也有各种变化。变化。v抗性强的树种有臭椿、构树、悬铃木、早柳及加杨等;抗性抗性强的树种有臭椿、构树、悬铃木、早柳及加杨等;抗性弱的树种有油松、侧柏、雪松及梅等。弱的树种有油松、侧柏、雪松及梅等。抗吸二氧化硫抗吸二氧化硫(SO2)的植物的植物抗性强抗性强v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构树、皂荚、华北卫矛、榆树、白蜡、沙枣、柽柳、臭椿、旱柳、侧柏、小叶黄杨、悬穗槐、加杨、枣、刺槐。v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大叶黄杨、珊瑚树、海桐、蚊母、棕榈、青冈栎、夹竹桃、小叶黄杨、石栎、绵槠、构树、无花果、凤尾兰、枸橘、枳橙、蟹橙、柑橘、金橘、大叶冬青、山茶、厚皮香、冬青、构骨、胡颓子、樟叶槭、女贞、小叶女贞、丝棉木、广玉兰。v南部地区南部地区:夹竹桃、棕榈、构树、印度榕、对叶榕、高山榕、樟叶槭、楝、扁桃、盆架树、红背桂、松叶牡丹、小叶驳骨丹、枟果、广玉兰、细叶榕。抗性较强抗性较强v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梧桐、丝棉木、槐、合欢、麻栎、紫藤、板栗、杉松、柿、山楂、桧柏、白皮松、华山松、云杉、杜松。v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珊瑚树、梧桐、臭椿、朴、桑、槐、玉兰、木槿、鹅掌楸、紫穗槐、刺槐、紫藤、麻栎、合欢、泡桐、香樟、梓、紫薇、板栗、石楠、石榴、柿、罗汉松、侧柏、楝树、白蜡、乌桕、榆、桂花、栀子、龙柏、皂荚、枣、凤尾兰。v南部地区南部地区:菩提榕、桑、番石榴、银桦、人心果、蝴蝶果、木麻黄、桉、黄槿、蒲桃、阿珍榄仁、黄葛榕、红果仔、米白兰、木菠萝、石栗、香樟、海桐。吸收能力强吸收能力强臭椿、夹竹桃、罗汉松、大叶黄杨、槐树、龙柏、银杏、珊瑚树、女贞、梧桐、紫穗槐、构树、桑树、喜树、紫薇、石榴、菊花、棕榈、牵牛花、广玉兰。抗吸氯气(抗吸氯气(Cl2)的植物)的植物抗性强抗性强v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构树、皂荚、榆、白蜡、沙枣、柽柳、臭椿、侧柏、杜松、枣、五叶地锦、地锦、蔷薇。v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大叶黄杨、青冈栎、龙柏、蚊母、棕榈、枸橘、夹竹桃、小叶黄杨、山茶、木槿、海桐、凤尾兰、构树、无花果、丝棉木、胡颓子、橘、构骨、广玉兰。v南部地区南部地区:夹竹桃、构树、棕榈、樟叶槭、盆架树、印度榕、小叶驳骨丹、广玉兰。抗性较强抗性较强v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梧桐、丝棉木、槐、合欢、板栗、刺槐、银杏、华北卫矛、杉松、桧柏、云杉。v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珊瑚树、梧桐、臭椿、女贞、小叶女贞、泡桐、桑、麻栎、板栗、玉兰、紫薇、朴、楸、梓、石榴、合欢、罗汉松、榆、皂荚、刺槐、栀子、槐。v南部地区南部地区:高山榕、细叶榕、菩提榕、桑、黄槿、蒲桃、石栗、人心果、番石榴、木麻黄、米白兰、蓝桉、蒲葵、蝴蝶果、黄葛榕、扁桃、芒果、银桦、桂花。v吸收能力强吸收能力强:银柳、赤扬、花曲柳、银桦、悬铃木、柽柳、女贞、君迁子。抗吸氟化氢(抗吸氟化氢(HF)抗性强抗性强v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构树、皂荚、华北卫矛、榆、白蜡、沙枣、柽柳、臭椿、云杉、侧柏、杜松、枣、五叶地锦。v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大叶黄杨、蚊母、海桐、棕榈、构树、夹竹桃、枸橘、广玉兰、青冈栎、无花果、柑橘、凤尾兰、小叶黄杨、山茶、油茶、丝棉木。v南部地区南部地区:夹竹桃、棕榈、构树、广玉兰、桑、银桦、蓝桉。抗性较强抗性较强v北部地区:梧桐、丝棉木、槐、桧柏、刺槐、杉松、山楂、紫藤、沙枣、丝棉木、槐、刺槐。v中部地区:珊瑚树、女贞、小叶女贞、紫薇、臭椿、皂荚、朴、桑、龙柏、樟、榆、楸、梓、玉兰、刺槐、泡桐、垂柳、罗汉松、乌桕、石榴、白蜡。吸收能力强吸收能力强:女贞、泡桐、大叶黄杨、柑橘、梧桐、桦树、垂柳。其他气体其他气体1)抗抗HCl:小叶黄杨、无花果、大叶黄杨、构树、凤尾兰。2)抗抗NO2:构树、桑树、无花果、泡桐、石榴。3)吸收苯吸收苯:喜树、梓树、接骨木。4)吸收臭氧吸收臭氧:香樟、悬铃木、连翘。5)吸收汞蒸汽吸收汞蒸汽:夹竹桃、棕榈、桑树。6)吸收铅蒸汽吸收铅蒸汽:大叶黄杨、女贞、悬铃木、榆树、石榴。吸收重金属类的绿化植物吸收重金属类的绿化植物1)铅铅:桑树、黄金树、榆树、旱柳、梓树、紫云英等。2)镉镉:美青杨、桑树、旱柳、梓树、榆树、刺槐、紫云英、芦苇、水葱、凤眼莲等。较好的防火树种较好的防火树种 木荷、杨梅、青冈、女贞、银杏、麻栎、栓皮栎、槲栎、榉树、山茶、油茶、海桐、冬青、蚊母、八角金盘、厚皮香、交让木、白榄、珊瑚树、枸骨、罗汉松。滞尘滞尘v构树、丁香、锦带花、天目琼花、桧柏、龙柏、刺楸、毛白杨、元宝枫、银杏、旱柳、榆树、加杨、桑树、花曲柳、枫杨、山桃、皂荚、梓树、黄金树、卫矛、美青杨、复叶槭、稠李、桂曲柳、黄檗、蒙古栎、重阳木、榉树、悬铃木、朴树、腊梅、臭椿等。敏感性监测植物敏感性监测植物v1)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地衣、紫花苜蓿、菠菜、胡萝卜、凤仙花、翠菊、四季海棠、天竺葵、锦葵、含羞草、茉莉、杏、山荆子、紫丁香、月季、枫杨、白蜡、连翘、杜仲、雪松、红松、油松、杉木等。v2)氯及氯化氢)氯及氯化氢:波斯菊、金盏菊、凤仙花、天竺葵、蛇目菊、硫华菊、锦葵、四季海棠、福禄考、一串红、石榴、竹、复叶槭、桃、苹果、柳、落叶松、油松等。v3)氟及氟化氢)氟及氟化氢:唐菖蒲、玉簪、郁金香、大蒜、锦葵、地黄、万年青、萱草、草莓、翠菊、榆叶梅、葡萄、杜鹃、杏、李、桃、月季、复叶槭、雪松等。v4)光化学气体)光化学气体:菠菜、莴苣、西红柿、兰花、秋海棠、矮牵牛、蔷薇、丁香、牡丹、木兰、垂柳、三裂悬钩子,早熟禾、美国五针松、银槭、梓树、皂荚、葡萄等。v5)汞)汞:女贞等。v6)氨)氨:向日葵等。v7)乙烯)乙烯:棉花等(5)风)风v风能通过改变温度和水分从而间接地影响树风能通过改变温度和水分从而间接地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木的生长发育。v风有利于风媒花的传粉及种子、果实的散播,风有利于风媒花的传粉及种子、果实的散播,有利于森林的更新。有利于森林的更新。v风对树木的不利方面为生理与机械伤害,长时间的早风会加风对树木的不利方面为生理与机械伤害,长时间的早风会加强蒸腾作用,导致枯萎,大风或台风吹折大枝或主干,削弱强蒸腾作用,导致枯萎,大风或台风吹折大枝或主干,削弱树木的高径生长,形成偏冠、偏材。树木的高径生长,形成偏冠、偏材。v具强大直根系、材质坚韧的树种如马尾松、木麻黄等的抗风具强大直根系、材质坚韧的树种如马尾松、木麻黄等的抗风力强;刺槐、泡桐等浅根性树种的抗风力弱。力强;刺槐、泡桐等浅根性树种的抗风力弱。v同一树种其抗风力的大小又因繁殖方法、立地条件和栽植方同一树种其抗风力的大小又因繁殖方法、立地条件和栽植方式不同而有差异。式不同而有差异。2、土壤因子、土壤因子v土壤的水分、肥力、空气、温度及微生物等条件,都影响着树木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有些树种要求在深厚、湿润的土壤上才能生长良好;有的树种极耐干旱瘠薄的土壤,在造林上常被选为荒山或沙漠造林的先锋树种,如马尾松、樟子松及云南松等。v土壤酸碱度以土壤酸碱度以pH值表示,有的树种要求在值表示,有的树种要求在酸性土壤酸性土壤上生长,一般上生长,一般以以pH值小于值小于6.8为宜,如马尾松、杜鹃等,称为为宜,如马尾松、杜鹃等,称为酸性土树种酸性土树种,这,这类树种在盐碱土或钙质土上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类树种在盐碱土或钙质土上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v有的树种在有的树种在钙质土钙质土上生长最佳;常见于石灰岩山地,如侧柏、柏上生长最佳;常见于石灰岩山地,如侧柏、柏木及青檀等;木及青檀等;v有的树种则耐有的树种则耐pH值值7.2以上的以上的盐碱土盐碱土,如柽柳、紫穗槐、棱梭树,如柽柳、紫穗槐、棱梭树及胡杨等;及胡杨等;v有的树种对土壤酸碱度的有的树种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大适应范围较大,如若楝、乌柏、黄连木、,如若楝、乌柏、黄连木、刺槐及木麻黄等,它们既能较好地生长在酸性土壤上,也能较好刺槐及木麻黄等,它们既能较好地生长在酸性土壤上,也能较好地在中性土、钙质土及轻盐碱土上生长。地在中性土、钙质土及轻盐碱土上生长。1)根据树木对酸碱度的反应,划分为:)根据树木对酸碱度的反应,划分为:v酸性土树种(酸性土树种(pH6.5pH7.5pH7.5):如如柽柽柳柳、紫紫穗穗槐槐、棱棱梭梭树树、胡胡杨杨、文冠果、丁香、黄刺玫、柽柳、杠柳等;文冠果、丁香、黄刺玫、柽柳、杠柳等;v适适应应性性强强树树种种:有有的的树树种种对对土土壤壤酸酸碱碱度度的的适适应应范范围围较较大大,如如若若楝楝、乌乌柏柏、黄黄连连木木、刺刺槐槐及及木木麻麻黄黄等等,它它们们既既能能较较好好地地生生长长在在酸酸性性土土壤壤上上,也也能能较较好好地地在在中中性性土土、钙钙质质土土及及轻轻盐盐碱碱土土上生长上生长v中性土树种中性土树种(pH6.57.5)(pH6.57.5):多数植物。多数植物。2)根据树木对土壤中矿质盐的关系,划分:)根据树木对土壤中矿质盐的关系,划分:钙质土树种:钙质土树种:如南天竹、臭椿、青檀(榆科)、如南天竹、臭椿、青檀(榆科)、侧柏、侧柏、柏木。柏木。3)根根据据植植物物对对土土壤壤中中含含盐盐量量的的关关系系,可可划划分分盐盐土土树树种种和和碱碱土土树种树种 耐耐盐盐碱碱树树种种:绒绒毛毛白白蜡蜡(天天津津市市树树)、夹夹竹竹桃桃、旱旱柳柳、柽柽柳柳、丁香。丁香。4)根据土壤的肥力划分)根据土壤的肥力划分 瘠土树种:瘠土树种:如豆科的植物,鼠李、金老梅、马尾松、油松。如豆科的植物,鼠李、金老梅、马尾松、油松。3、地形因素、地形因素v地形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坡度、地形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坡度、山脉河流走向及地形起伏等。地形因素对树山脉河流走向及地形起伏等。地形因素对树木分布与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木分布与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v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对树木分布与生长有直接影响。如对树木分布与生长有直接影响。如以安徽省黄山为例,海拔以安徽省黄山为例,海拔700m以下分布马尾以下分布马尾松,松,700m以上为黄山松。以上为黄山松。v坡向坡向影响日照的时间和强度,北坡日照时间短,温度低,湿度较大,一般多生长耐荫湿的树种;南坡日照时间长,温度高,湿度较小,多生长阳性旱生的树种,如华北低山地区油松多分布在阴坡或半阴坡,而阳坡仅生长一些耐干旱的灌木。4、生物因素、生物因素v树木和其它动、植物、微生物生长在一起,相互问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微生物对树木的分布、生长、繁殖发生着有益或有害的影响。v林业生产中树种混交类型、造林密度、抚育采伐、育苗措施的确定都以树种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基础。5、人为因子、人为因子v人类是造林和毁林的最重要的因子。第三节第三节树种分布区及中国树种树种分布区及中国树种分布概况分布概况一、树种分布区的概念一、树种分布区的概念v1树种分布区的概念及其形成树种分布区的概念及其形成v每一树种都有一定的生活习性,要求一定的居住场所。每一树种所占有的一定范围的分布区域,即为该树种的分布区该树种的分布区。v分布区的大小、类别因树种不同而异,同时,分布区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迁与发展的。v树木分布区是受气候、土壤、地形、生物、地史变迁树木分布区是受气候、土壤、地形、生物、地史变迁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它反映着种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它反映着种的历史、散布能力及其对各种生态因素的要求和适应的历史、散布能力及其对各种生态因素的要求和适应能力。能力。v树种分布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量,受纬度、经度的树种分布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量,受纬度、经度的影响。除生态因素外,树木的分布还受地史变迁及人影响。除生态因素外,树木的分布还受地史变迁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如银杏、水杉等古老树种在第四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如银杏、水杉等古老树种在第四纪冰川时由于所处地形、地势优越,在我国得以保存纪冰川时由于所处地形、地势优越,在我国得以保存继续生长到现代。继续生长到现代。v人类生产活动对树种分布区的扩大或缩小影响很大,通过引种驯化有目的的扩大了一些优良树种的栽培区,如水杉1941年仅湖北利川水杉坝一带有野生,目前广布于全国20个省(区),并被世界5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2分布区的类型分布区的类型v(1 1)天然分布区天然分布区 为树种依靠自身繁殖、侵移和适应环境能力而形成的分布区,如红桧天然分布仅见于台湾中央山脉、阿里山等海拔10502000m山地。v(2)栽培分布区栽培分布区 由于生产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自国外或国内其它地区引入树种,在新地区进行栽培而形成的分布区,其原来的天然分布区称为原产地,如原产澳大利亚的各种按树,原产北美的刺槐在我国都有一定的栽培分布区域。国产树种如泡桐、沙棘、紫胶虫寄主树等,近年有大幅度的扩大栽培造林。v(3 3)水平分布区水平分布区 树种在地球表面依纬度、经度所占有的分布范围,如马尾松的水平分布区为淮河、伏牛山、秦岭以南至广东、广西的南部,东自东南沿海和台湾,西至贵州中部、云南东部及四川大相岭以东。v在温带的沿海地区,仍有阔叶常绿树带(以樟科植物作典型代表);渐向大陆中心则有具旱生形态的硬叶树木及干草原以至温带的干荒漠植物了。在温带纬度较高的地区,在近海处有夏绿树及盐碱土植物的分布,向大陆中心则经森林草原、草原以至温带荒漠。v在寒带的近海处,有夏绿树和针叶树的分布,向大陆中心则渐变为草原及荒漠。在寒带的高纬度地区则仅稀疏地生长着苔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等植物,形成冻原荒漠。温度与树木的水平分布温度与树木的水平分布气候带气候带年均温年均温最冷月最冷月最热月最热月1010的的生物学零度生物学零度生态类型生态类型植被区域植被区域寒温带寒温带-2.2-5.5-2.2-5.5-28-38-28-3816201620积温积温55最耐寒树种最耐寒树种针叶林针叶林温带温带2-82-8-10-28-10-282124212411001700110017005 5耐寒树种耐寒树种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暖温带暖温带9-149-14-2-13.8-2-13.82428242816003200160032001010中温树种中温树种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热带亚热带14-2214-222.2-132.2-132829282932004500320045001515喜温树种喜温树种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热带22-26.522-26.5162116212629262945008000450080001818喜高温树种喜高温树种雨雨林林和和季季雨雨林林(中心中心)大大陆陆(边缘)(边缘)海洋海洋冻荒漠冻荒漠寒带寒带温带温带热带热带赤道赤道针叶树带针叶树带温温 带带 于于荒漠荒漠草原草原盐盐生生植物植物森森林林及及草草原带原带夏夏绿绿树树木木带带沙沙生生植植物物硬叶树带硬叶树带(樟科)(樟科)热热 带带 于于荒漠荒漠肉肉质质仙仙人人掌掌热热 带带草原草原常常绿绿阔阔叶叶树带树带稀稀疏疏草草原原带带(冬绿植物)(冬绿植物)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植物水平分布模式图 v(4)垂直分布区垂直分布区 为树木在山地自低而高所占有的分布范围,如马尾松在其水平分布范围内生长于海拔700 m以下地区,黄山松则生长于海拔700 m以上较高山地。v从低海拔向高海拔上升,每升100米,年平均气温约下降0.6,而相对湿度却增加。垂直分布的模式是从热带雨林过渡到阔叶常绿林带、阔叶落叶林带、针叶林带、灌木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冻原带直至雪线。如图:v垂直分布垂直分布(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5.5)山地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更替着不同的植被带,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模拟热带高山)冰川(终年积雪带)寒温带 高山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温带 高山灌丛带 亚高山针叶林带 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 热带亚热带雨林带 热带 海洋 图图1 1 植被垂直分布模式图植被垂直分布模式图 -山顶 雪线 (海拔M)冰雪 裸露岩石 5500 -雪线 地衣冰寒带 5000 高山冻荒漠带 高山草原带 4800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带 4500 灌木带 乔木分界线 (杜鹃属、绣线菊属、山柳属、松属)针叶树带 落叶阔叶树带 针叶林带 4000 常绿阔叶林带 (云杉属、圆柏属)热带雨林带 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3800 (云杉属、圆柏属、桦木属 杨属、柳属、榆属等)植物垂直分布模式图 中国西部某地植物垂直分布图 -乔木分布界限 金老梅属、v(5)连续分布区连续分布区 某一树种以大量个体较普遍地分布于产区,如杉木、马尾松、毛竹的分布区。v(6)间断分布区间断分布区 某些树种由于本身的生态特性、地史变迁、人为影响及其它生态因素的影响,其个体星散分布于一些不连续的地区。如天女花间断分布于日本、我国辽宁东部、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无连续分布现象。二、中国森林树种分布概况二、中国森林树种分布概况v我国森林树种及森林类型极为丰富。从我国森林树种及森林类型极为丰富。从南到北,由热带雨林一直到寒温带针叶南到北,由热带雨林一直到寒温带针叶林,包括多种森林类型:林,包括多种森林类型:v总的说来我国树种丰富,区系多歧。现根据我国的总的说来我国树种丰富,区系多歧。现根据我国的气候类型,参考中国自然区划草案及中国植气候类型,参考中国自然区划草案及中国植被将我国森林分为以下几个林区来介绍各区的树被将我国森林分为以下几个林区来介绍各区的树种:种:v1.东北区、东北区、2.华北区、华北区、3.蒙宁区、蒙宁区、4.新、青、甘区、新、青、甘区、5.华东、华中、西南区、华东、华中、西南区、6.华南区、华南区、7.青藏区。青藏区。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