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240722671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概述一、概述资源(资源(UNEP):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能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分类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其生成机理、生成条件、稳定根据自然资源的其生成机理、生成条件、稳定性和蕴藏量对自然资源分类。性和蕴藏量对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分类无限的自然资源无限的自然资源是宇宙因素、星球间的作用力,在地球的形成过是宇宙因素、星球间的作用力,在地球的形成过程和运动中所产生的。程和运动中所产生的。其数量稳定、丰富,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数量稳定、丰富,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会因人类的利用而枯竭。或至少说,相对于也不会因人类的利用而枯竭。或至少说,相对于其自然状态,人类的改变只是微乎其微的。其自然状态,人类的改变只是微乎其微的。又被称作非耗竭性自然资源或恒定的自然资源。又被称作非耗竭性自然资源或恒定的自然资源。有限的自然资源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的,其中有的经过长期使在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的,其中有的经过长期使用会枯竭,如化石燃料;有的只是在不适当利用时才用会枯竭,如化石燃料;有的只是在不适当利用时才会枯竭,如果适当利用则可不断更新,如生物资源。会枯竭,如果适当利用则可不断更新,如生物资源。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主要指生物资源和某些动态的非生物资源主要指生物资源和某些动态的非生物资源 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没有再生能力,在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没有再生能力,在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有的可以借助再循环而被回收得到重新利用;有的有的可以借助再循环而被回收得到重新利用;有的则一次消耗,不能循环回收则一次消耗,不能循环回收 资源耗减危及可持续发展资源耗减危及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而增长口的增加而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促进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资源问题危及可持续发展资源问题危及可持续发展资源与贫困资源与贫困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与战争资源与战争案例:中东的福祸之源石油案例:中东的福祸之源石油中东石油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东石油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每次中东战争都与石油息息相关每次中东战争都与石油息息相关海湾战争也是石油战海湾战争也是石油战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石油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东石油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集中了全球石油储量的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集中了全球石油储量的2/3,可谓,可谓名副其实的名副其实的“世界油库世界油库”。在海湾开采一桶石油成本仅需在海湾开采一桶石油成本仅需1个多美元,比美国和北个多美元,比美国和北海要低海要低90以上。以上。目前世界其他许多产油地资源已呈现枯竭状态,而海目前世界其他许多产油地资源已呈现枯竭状态,而海湾石油的可采储量年限要比世界各地平均水平多湾石油的可采储量年限要比世界各地平均水平多44年。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东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东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东战争,祸起石油中东战争,祸起石油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因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从英国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因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从英国手里收回苏伊士运河而引发,根源在石油。手里收回苏伊士运河而引发,根源在石油。当时,英国等西欧国家对海湾石油严重依赖,而大部当时,英国等西欧国家对海湾石油严重依赖,而大部分石油必须经苏伊士运河运输。时任英国首相的艾登分石油必须经苏伊士运河运输。时任英国首相的艾登声称:声称:“没有苏伊士运河运入的石油,英国和西欧的工没有苏伊士运河运入的石油,英国和西欧的工业便不能保持运转。业便不能保持运转。”为夺回运河,英法和以色列于当年为夺回运河,英法和以色列于当年10月月29日出兵攻打日出兵攻打埃及,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海湾战争海湾战争1990年的海湾危机和其后的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年的海湾危机和其后的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不管是伊拉克吞并科威特,还是美对伊动武,都争。不管是伊拉克吞并科威特,还是美对伊动武,都与石油利益紧密相关。与石油利益紧密相关。老布什为其出兵海湾辩护说:老布什为其出兵海湾辩护说:“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我们的就业机会、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我们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友好国家的自由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友好国家的自由都将蒙受灾难。都将蒙受灾难。”对美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对美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布什政府在阿富汗得胜后很快将矛头对准伊拉克,其背布什政府在阿富汗得胜后很快将矛头对准伊拉克,其背后有深层的能源战略考虑。后有深层的能源战略考虑。在美眼中,威胁海湾能源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在美眼中,威胁海湾能源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美沙盟友关系开始出现裂痕。美沙盟友关系开始出现裂痕。“911”后,美国内反沙后,美国内反沙特情绪上升,指责沙特资助恐怖主义,要求政府重新考特情绪上升,指责沙特资助恐怖主义,要求政府重新考虑对沙政策。虑对沙政策。第二个威胁来自伊拉克和伊朗。这两个国家不仅石油资第二个威胁来自伊拉克和伊朗。这两个国家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长期反美,动辄使用源丰富,而且长期反美,动辄使用“石油武器石油武器”,更重要,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当海湾霸主的野心,而这是美绝对不能容忍的是它们有当海湾霸主的野心,而这是美绝对不能容忍的。的。“911”为美推翻萨达姆政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此,为美推翻萨达姆政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此,萨达姆看得很清楚,他一再告诫阿拉伯兄弟,萨达姆看得很清楚,他一再告诫阿拉伯兄弟,“美国佬美国佬要的并不是我萨达姆,而是阿拉伯人的石油要的并不是我萨达姆,而是阿拉伯人的石油”。二、特性二、特性禀赋的稀缺性禀赋的稀缺性分布的区域性分布的区域性功能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质量的可变性质量的可变性禀赋的稀缺性禀赋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供给相对于人类需求在数量上的不足自然资源的供给相对于人类需求在数量上的不足任何任何“资源资源”都是相对于都是相对于“需要需要”而言的,一般来说,人而言的,一般来说,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而在一定时期自然资源的供给却类的需要是无限的,而在一定时期自然资源的供给却是有限的。是有限的。资源禀赋的稀缺性构成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基本资源禀赋的稀缺性构成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基本束缚因素束缚因素 绝对稀缺绝对稀缺相对稀缺相对稀缺分布的区域性分布的区域性自然资源在地域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性与差异自然资源在地域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性与差异性性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因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此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以石油和煤炭为例以石油和煤炭为例世界石油储量的区域性世界石油储量的区域性2006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12925亿桶(亿桶(EIA)地理分布不均: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纬地理分布不均: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纬2442 之间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之间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6;东半球多于;东半球多于西半球,西半球,“二战二战”后新开发的油田后新开发的油田80集中在东集中在东半球半球世界世界7 7大储油区间的差异大储油区间的差异世界石油储量的国际差异世界石油储量的国际差异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v当前世界煤炭资源的探明储量,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当前世界煤炭资源的探明储量,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特别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这个地带的煤炭储量共占世界煤炭资源的这个地带的煤炭储量共占世界煤炭资源的96%96%,并因此,并因此形成了著名的两大煤炭蕴藏带:形成了著名的两大煤炭蕴藏带:v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斯坦煤田合乌克兰的顿巴斯煤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斯坦煤田合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仅澳大利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等几个少数国家发现有较大的煤亚、南非和博茨瓦纳等几个少数国家发现有较大的煤田。田。World coal depositWorld coal depositWorld coal reserves by regionWorld coal reserves by region功能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自然资源为人类利用的途径的多样化和价值的多样化自然资源为人类利用的途径的多样化和价值的多样化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注重自然资源综合效益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自然注重自然资源综合效益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多用性。资源的多用性。注重自然资源之间的替代和互补作用,利用相对丰富注重自然资源之间的替代和互补作用,利用相对丰富到自然资源的功能弥补稀缺资源的不足,减少对稀缺到自然资源的功能弥补稀缺资源的不足,减少对稀缺资源的消耗。资源的消耗。资源的多功能性与稀缺性相结合使得对任何资源的利资源的多功能性与稀缺性相结合使得对任何资源的利用都会出现机会成本的问题用都会出现机会成本的问题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在一个稀缺性的世界,我们不得不作出选择,选择一在一个稀缺性的世界,我们不得不作出选择,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所放弃的选择被称为机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所放弃的选择被称为机会成本会成本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以某种方式利用自然资源而放弃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以某种方式利用自然资源而放弃的以其他方式利用这项资源可能产生的最大收益的以其他方式利用这项资源可能产生的最大收益所谓最大收益是指,如果被放弃利用方式有许多种,所谓最大收益是指,如果被放弃利用方式有许多种,其中一种所产生的收益最大其中一种所产生的收益最大质量的可变性质量的可变性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人类的任何利用都将导致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人类的任何利用都将导致其数量减少和质量的降低其数量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对稳定,但一旦生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对稳定,但一旦生态系统遭到的干扰超出了其抗干扰能力,可再态系统遭到的干扰超出了其抗干扰能力,可再生资源的质量也会发生变化生资源的质量也会发生变化自然资源质量的变化可以表现为正负两方面自然资源质量的变化可以表现为正负两方面 三、自然资源价格理论三、自然资源价格理论自然资源有用性构成了自然资源价格的内在依自然资源有用性构成了自然资源价格的内在依据据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构成了自然资源价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构成了自然资源价格的外在依据格的外在依据 我们需要对太阳能、大气资源定价吗?我们需要对太阳能、大气资源定价吗?机会成本定价法机会成本定价法 基本原则是,资源价格应该反映出资源的开采或获取基本原则是,资源价格应该反映出资源的开采或获取成本、与开采、获取、使用相关的环境成本以及由于成本、与开采、获取、使用相关的环境成本以及由于今天使用单位资源而被放弃的未来收益。今天使用单位资源而被放弃的未来收益。基于以下认识:如果一种资源是以可持续的方式获取,基于以下认识:如果一种资源是以可持续的方式获取,资源存量会随时间变化基本保持一定的水平。如果它资源存量会随时间变化基本保持一定的水平。如果它是以不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的话,其存量将会减少,而是以不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的话,其存量将会减少,而且一旦失去了将来就不会为后代人所利用。且一旦失去了将来就不会为后代人所利用。由于不可持续的管理而造成的对未来效益的损失被称由于不可持续的管理而造成的对未来效益的损失被称为为“使用者成本(使用者成本(User cost)”。定价公式定价公式自然资源的价格应反映出自然资源的价格应反映出“开采(或获取)成开采(或获取)成本本”加上加上“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再加上再加上“使用者成本使用者成本”。定价公式为:定价公式为:PMCMUCMEC四、自然资源核算理论四、自然资源核算理论自然资源的经济核算,是建立在资源价格明确自然资源的经济核算,是建立在资源价格明确的基础之上的。自然资源核算必须全面反映开的基础之上的。自然资源核算必须全面反映开采、利用、处置的代价,以及对后代人的影响。采、利用、处置的代价,以及对后代人的影响。这里把自然资源核算置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这里把自然资源核算置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框架中,从国民核算的角度认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中,从国民核算的角度认识自然资源核算。传统国民核算体系的缺陷传统国民核算体系的缺陷绿色国民核算的基本思路绿色国民核算的基本思路传统国民核算体系的缺陷传统国民核算体系的缺陷GDP=总投资总消费净出口政府购买总投资总消费净出口政府购买传统的传统的GDP等指标为代表的等指标为代表的SNA(国民账户核算体系(国民账户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使人们难以整体地分析和把握资源与经济发)使人们难以整体地分析和把握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决策者缺乏充分的依据,导致出台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决策者缺乏充分的依据,导致出台的发展战略忽视对环境资源保护展战略忽视对环境资源保护没有真实反映环境防御支出没有真实反映环境防御支出没有考虑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折旧没有考虑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折旧没有体现环境退化的损失费用没有体现环境退化的损失费用绿色国民核算的基本思路绿色国民核算的基本思路建立一种新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民建立一种新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民核算体系核算体系 平行帐户平行帐户卫星帐户卫星帐户全新核算体系全新核算体系平行帐户平行帐户根据实物数据建立的一个独立的环境资源存量、根据实物数据建立的一个独立的环境资源存量、流量账户。流量账户。账户本身是完整的,不与现行的账户本身是完整的,不与现行的SNA或传统的或传统的核算指标发生任何直接的联系。核算指标发生任何直接的联系。以美国、挪威和法国等国家开展的自然资源实以美国、挪威和法国等国家开展的自然资源实物核算为典型代表。物核算为典型代表。挪威的实物资源核算表式结构挪威的实物资源核算表式结构 法国商业森林实物核算(法国商业森林实物核算(196919697979)卫星帐户卫星帐户与现行与现行SNA的主要框架相连接,目的是提供各的主要框架相连接,目的是提供各种现行种现行SNA未包括的信息和经济活动。未包括的信息和经济活动。就环境资源来说,卫星账户并不直接纳入到就环境资源来说,卫星账户并不直接纳入到SNA中,而是利用它们提供一些能用于产生一中,而是利用它们提供一些能用于产生一系列修正指标的补充信息,以扩大传统指标的系列修正指标的补充信息,以扩大传统指标的范围和适用性。范围和适用性。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体系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体系“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体系(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体系(SEEA,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联合国统计局(联合国统计局(UNS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及世界银行()及世界银行(WB)联合研究之后推出。)联合研究之后推出。目的是把资源环境信息结合到现行的目的是把资源环境信息结合到现行的SNA中,同时又不中,同时又不对现行的对现行的SNA核算框架做任何概念性的改变,而是作为核算框架做任何概念性的改变,而是作为卫星帐户与卫星帐户与SHA大主要框架相连接,利用它们产生一大主要框架相连接,利用它们产生一系列修改指标,如系列修改指标,如“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Environmental adjusted domestic product)”。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体系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体系SEEA体系一共由四类独立的指标构成体系一共由四类独立的指标构成第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个是净国内生产总值,即传统的第二个是净国内生产总值,即传统的NDP,等于,等于(GDP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本消耗)第三个是第三个是NDP1,等于(,等于(NDP环境资产的消耗与退化环境资产的消耗与退化费用)费用)第四个是第四个是NDP2,等于(,等于(NDP1环境保护和恢复的费环境保护和恢复的费用和支出)用和支出)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WB)和联合国统计局()和联合国统计局(UNSO)以墨西哥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例,做了如何准以墨西哥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例,做了如何准备这种附属账户的实例研究备这种附属账户的实例研究 这种方法保持了传统的这种方法保持了传统的GDP的完整性,同时又的完整性,同时又保证了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能够得到新的、更易保证了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能够得到新的、更易理解的和综合的持续经济增长指标。理解的和综合的持续经济增长指标。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C 最终消费最终消费a 产产值值为为净净现现值值,即即分分别别为为1985年年和和1990年年现现值值;%为为当当年年值值或或区间最小最大值;区间最小最大值;b 所所调调整整的的账账户户内内容容包包括括石石油油耗耗减减、毁毁林林(包包括括森森林林火火灾灾)和和土土地利用(不包括渔业和物种损失);均为净价格计算;地利用(不包括渔业和物种损失);均为净价格计算;c 增增加加的的调调整整内内容容包包括括大大气气和和水水污污染染、土土壤壤侵侵蚀蚀、地地下下水水利利用用、固体废物处置等;均为趋势成本估算;固体废物处置等;均为趋势成本估算;d 矿产资源耗减的净价格估算矿产资源耗减的净价格估算E 采采矿矿废废水水的的潜潜在在破破坏坏重重建建或或趋趋势势成成本本估估算算;毁毁林林和和建建坝坝的的耗耗减减影响补偿成本。影响补偿成本。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中国中国2000年,中国由于自然资源损耗损失国民财富约年,中国由于自然资源损耗损失国民财富约853亿元,占当年国民收人的亿元,占当年国民收人的0.86,由于环境污染损失,由于环境污染损失国民财富约国民财富约920亿元,占当年国民收人的亿元,占当年国民收人的0.93,两,两者之和表明中国由于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总损失占国民者之和表明中国由于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总损失占国民收人的收人的1.82。2000年各省区绿色年各省区绿色GDP与其经济实力的比较与其经济实力的比较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中国中国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常规和卫星账户指标的比较.中国中国全新核算体系全新核算体系把资源环境的价值变化完全反映在把资源环境的价值变化完全反映在SNA中,形成中,形成GDP的改良型指标的改良型指标净国民福利(净国民福利(ENW)、绿色)、绿色GDP等等目前,这种方法尚未进入实际操作目前,这种方法尚未进入实际操作是对现行的国民核算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进。随着这是对现行的国民核算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进。随着这种方法的日益完善,尤其是随着环境资源价值核算技种方法的日益完善,尤其是随着环境资源价值核算技术的日趋完善,该方案应该是最终的绿色术的日趋完善,该方案应该是最终的绿色SNA。讨论主题讨论主题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绿色国民核算体系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体系(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体系(SEEA,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五、自然资源配置理论五、自然资源配置理论代内资源配置代内资源配置国际资源配置、国内资源配置和集团资源配置国际资源配置、国内资源配置和集团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要求代内资源的配置公平合理可持续发展要求代内资源的配置公平合理 代际资源配置代际资源配置 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代际补偿方式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代际补偿方式不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代际贴现方式不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代际贴现方式 代际补偿代际补偿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DPierce)和沃福德()和沃福德(JWarford)提出通过代际补偿实现代际公平。代际补)提出通过代际补偿实现代际公平。代际补偿的概念强调,那些具有代际外部性影响的项目必须偿的概念强调,那些具有代际外部性影响的项目必须以资产或资本的形式补偿后代人。以资产或资本的形式补偿后代人。代际补偿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代际补偿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建立代际补偿基金建立代际补偿基金防止资本存量的衰减防止资本存量的衰减 代际补偿基金代际补偿基金为确保后代人不会因为当代人的行为而受损,就需要为确保后代人不会因为当代人的行为而受损,就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把资源转交给后代人。可供考虑的一有一种机制能够把资源转交给后代人。可供考虑的一种转交机制是现金转换。种转交机制是现金转换。假设当代人知道自己所采用的政策会给后代人带来损假设当代人知道自己所采用的政策会给后代人带来损失,并且知道这个损失是失,并且知道这个损失是X元。元。再假设当代人知道这些损失何时发生,为了简化分析,再假设当代人知道这些损失何时发生,为了简化分析,假设它发生在从现在起开始到以后的第假设它发生在从现在起开始到以后的第T年(共年(共T年)年)的事件段里。的事件段里。最后假设实际利润率为最后假设实际利润率为r(r为正数)。为正数)。代际基金代际基金S的基本模型为:的基本模型为:SX/(1r)T 非衰减的资本存量非衰减的资本存量如果当代人给下一代人留下了一定的资本存量如果当代人给下一代人留下了一定的资本存量K,K不不小于当代人所拥有的资本量,那么下一代人就可以利小于当代人所拥有的资本量,那么下一代人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本存量生产出与当代人相等的福利水平。用这些资本存量生产出与当代人相等的福利水平。代际贴现代际贴现贴现是指人们对未来收益或费用的折现,折现的比例就是贴现是指人们对未来收益或费用的折现,折现的比例就是贴现率,通常用在投资项目的成本贴现率,通常用在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中。效益分析中。通过贴现可以对未来的预期成本或收益进行折现,从而可通过贴现可以对未来的预期成本或收益进行折现,从而可以比较不同的投资策略的总现值的大小,并选择最佳的投以比较不同的投资策略的总现值的大小,并选择最佳的投资方式。资方式。隐含的前提是:一种资源在今天被消耗掉比它在将来被消隐含的前提是:一种资源在今天被消耗掉比它在将来被消耗掉的价值要高。耗掉的价值要高。贴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贴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1)尽早消费的偏好,或)尽早消费的偏好,或者时间偏好;(者时间偏好;(2)资本具有生产力。)资本具有生产力。代际贴现不利于资源代际公平配置代际贴现不利于资源代际公平配置将贴现应用到代际资源配置上,意味着当代人将会减少将贴现应用到代际资源配置上,意味着当代人将会减少给定的未来所得或所失的权重,低估将来的成本或收益,给定的未来所得或所失的权重,低估将来的成本或收益,从而产生两个不利于代际公平的结果:一是它看起来使从而产生两个不利于代际公平的结果:一是它看起来使得当代人把成本负担转嫁到后代人身上,二是它排除了得当代人把成本负担转嫁到后代人身上,二是它排除了后代人继承自然财富的可能性。后代人继承自然财富的可能性。低贴现率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但如果自然资源控制在低贴现率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但如果自然资源控制在私人手中,而私人贴现率又高于社会贴现率的话,自然私人手中,而私人贴现率又高于社会贴现率的话,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会加速,因此,低贴现率也不能杜绝资资源的消耗同样会加速,因此,低贴现率也不能杜绝资源退化问题的发生,企望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反映后代人源退化问题的发生,企望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反映后代人利益、实现代际公平的设想,很难具有操作性。利益、实现代际公平的设想,很难具有操作性。六、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六、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在不同时期的合理配置不可再生资源在不同时期的合理配置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替代性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替代性人类可以有意识的通过技术进步,寻找到不可人类可以有意识的通过技术进步,寻找到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资源,从而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再生资源的替代资源,从而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可持续利用 直接替代直接替代技术或资本替代技术或资本替代 回收替代回收替代 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耗竭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耗竭 不可再生资源在不同时期的最优配置问题,以不可再生资源在不同时期的最优配置问题,以使资源利用净效益的现值最大化使资源利用净效益的现值最大化两代人之间的资源配置模型两代人之间的资源配置模型 n代人的资源配置代人的资源配置 两代人之间的资源配置模型两代人之间的资源配置模型假设假设两代人对资源的需求是不变的,且边际支付两代人对资源的需求是不变的,且边际支付意愿方程式是意愿方程式是P80.4q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在两代人的时期内不变,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在两代人的时期内不变,且以不变的方式供给且以不变的方式供给资源供给的边际成本不变,为每单位资源供给的边际成本不变,为每单位2元元 资源充足时的代际配置资源充足时的代际配置当资源总供给量为当资源总供给量为30t或或30t以上时,一个有效的配置是以上时,一个有效的配置是每个时期开采每个时期开采15t。第一代人对资源的需求量不会减少。第一代人对资源的需求量不会减少对第二代人的供给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时间不是对第二代人的供给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时间不是问题的重要方面,所以不用考虑折现问题。问题的重要方面,所以不用考虑折现问题。资源稀缺时的代际配置资源稀缺时的代际配置假设资源的有效供给量为假设资源的有效供给量为20t,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资源,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要使这配置,就要使这20t资源在两代人的时期内的净效益的资源在两代人的时期内的净效益的现值之和达到最大化。现值之和达到最大化。如何计算净效益现值之和如何计算净效益现值之和?假设分配给第一代人的资源量为假设分配给第一代人的资源量为15t,分配给第二代人,分配给第二代人的资源为的资源为5t,则第一代人的净效益就等于图,则第一代人的净效益就等于图a中需求曲中需求曲线之下与供应曲线以上的部分的面积(线之下与供应曲线以上的部分的面积(45元)。元)。第二代人的净效益就等于图第二代人的净效益就等于图b中需求曲线之下与从起点中需求曲线之下与从起点到到5t的供应曲线以上的面积除以(的供应曲线以上的面积除以(1r)。如果贴现)。如果贴现率率r0.10,那么第二代人的净效益现值就是,那么第二代人的净效益现值就是25(10.10)22.73元。元。两代人净效益的现值之和就是两代人净效益的现值之和就是4522.7367.73元。元。资源稀缺时使资源稀缺时使现值最大化现值最大化代际配置代际配置必要条件是,第一代人使用的最后的必要条件是,第一代人使用的最后的1t资源的资源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等于第二代人使用的最初边际净效益现值等于第二代人使用的最初1t资资源的边际净效益现值源的边际净效益现值 图形模拟图形模拟数值推导数值推导图形模拟图形模拟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从左往右读,它与左边纵轴相交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从左往右读,它与左边纵轴相交于于6元处,这是因为第一代人的最大边际效益是元处,这是因为第一代人的最大边际效益是8元,边际成本元,边际成本为为2元,故两者之差即边际净效益。当供给量达到元,故两者之差即边际净效益。当供给量达到15t时,第一时,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为零,因为一旦达到这个数量点,人们的支代人的边际净效益为零,因为一旦达到这个数量点,人们的支付意愿刚好等于零。所以,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曲线与横轴付意愿刚好等于零。所以,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在的交点在15t处。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的当期值即等于第一代处。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的当期值即等于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的现值,不需要贴现。人的边际净效益的现值,不需要贴现。第二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从右向左读。第二代人的边际净第二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从右向左读。第二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与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并不对称,它与右效益现值线与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并不对称,它与右边纵轴的交点低于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与左边纵轴的边纵轴的交点低于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与左边纵轴的交点。这是由于必须对第二代人的边际净效益进行贴现的结果。交点。这是由于必须对第二代人的边际净效益进行贴现的结果。当贴现率当贴现率r0.10时,如果边际净效益为时,如果边际净效益为6元,则第二代人的最大元,则第二代人的最大边际净效益的现值就是边际净效益的现值就是6(10.10)5.45元。第二代人的边元。第二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线与横轴的交点也在际净效益现值线与横轴的交点也在15t处,因为供给量为处,因为供给量为15t时,时,边际净效益为零,其现值亦为零。边际净效益为零,其现值亦为零。数值推导数值推导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为:第一代人的边际净效益为:180.4q12第二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的现值为:第二代人的边际净效益的现值为:2(80.4q22)/(10.10)q1+q2=201=2联立这四个方程式可以得出:联立这四个方程式可以得出:q110.238t,q29.762t,1.905元元 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不但要考虑边际开采成本,还要考虑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不但要考虑边际开采成本,还要考虑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如果资源不稀缺,资源价格就等于边际开采成本。即如果资如果资源不稀缺,资源价格就等于边际开采成本。即如果资源供给量是源供给量是30t时,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分配的资源量均为时,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分配的资源量均为15t,根据支付意愿方程,根据支付意愿方程P80.4q,可以计算第一代人和,可以计算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的资源价格等于边际开采成本第二代人的资源价格等于边际开采成本2元。元。如果资源是稀缺的,资源价格就等于边际开采成本加上边际如果资源是稀缺的,资源价格就等于边际开采成本加上边际使用者成本。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分配的资源量分别是使用者成本。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分配的资源量分别是10.238t和和9.672t,利用支付意愿方程式,利用支付意愿方程式P80.4q,我们可,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一大人的资源价格为以计算出第一大人的资源价格为p13.905元,第二代人的元,第二代人的资源价格资源价格p24.095元。元。边际使用者成本主要受贴现率影响,贴现率的大小反映了人边际使用者成本主要受贴现率影响,贴现率的大小反映了人们对边际使用者成本的评价和代际之间的资源分配。们对边际使用者成本的评价和代际之间的资源分配。n n代人的资源配置代人的资源配置尽管边际开采成本保持不变,但边际使用者成本是不尽管边际开采成本保持不变,但边际使用者成本是不断增加的。边际使用者成本的增加反映了资源稀缺程断增加的。边际使用者成本的增加反映了资源稀缺程度的增加和资源消费机会成本的提高。与随着时间增度的增加和资源消费机会成本的提高。与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的总边际成本相对应的是,资源开采量随时加而增加的总边际成本相对应的是,资源开采量随时间而逐渐降低至零。间而逐渐降低至零。当时间为当时间为9,总边际成本为,总边际成本为8元时,开采量为零。在这元时,开采量为零。在这一点上,总边际成本等于人们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一点上,总边际成本等于人们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因此,由于边际使用者成本的增加,导致总边际成本因此,由于边际使用者成本的增加,导致总边际成本的增加,实现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为零。的增加,实现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为零。七、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七、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产量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产量可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 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产量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产量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必须确定其最高的可持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必须确定其最高的可持续产量。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一定时期里,对续产量。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一定时期里,对可再生资源的收获量不能超过其更新量。可再生资源的收获量不能超过其更新量。以渔业资源可持续捕捞量为例以渔业资源可持续捕捞量为例渔业资源可持续捕捞量渔业资源可持续捕捞量 当捕捞量等于存量的增长量时,这一捕捞量就当捕捞量等于存量的增长量时,这一捕捞量就称为可持续产量。称为可持续产量。只要存量的增长量不变,捕捞量也不变,那么只要存量的增长量不变,捕捞量也不变,那么鱼类存量就不会发生变化。图中,任一种存量鱼类存量就不会发生变化。图中,任一种存量S0对应于相应的可持续捕捞量对应于相应的可持续捕捞量G(S0),),S*为为最大可持续捕捞量的存量,最大可持续捕捞量的存量,G(S*)为最大可)为最大可持续捕捞量,即最大可持续产量,它等于鱼类持续捕捞量,即最大可持续产量,它等于鱼类存量的最大增长量。存量的最大增长量。可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 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不仅要考虑生物学意义上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不仅要考虑生物学意义上的最大可持续产量,还要考虑经济上的效率最的最大可持续产量,还要考虑经济上的效率最大化,即净收益最大。因此,可再生资源最佳大化,即净收益最大。因此,可再生资源最佳利用就是对有效可持续产量的利用。利用就是对有效可持续产量的利用。静态有效可持续产量是指不考虑贴现时,能够静态有效可持续产量是指不考虑贴现时,能够连续保持的最大年净收益水平连续保持的最大年净收益水平 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当捕捞工作量不断增加,直至当捕捞工作量不断增加,直至Em点,如果继续增加工点,如果继续增加工作量,总收益就会降低,因此作量,总收益就会降低,因此Em是最大可持续产量。是最大可持续产量。净收益为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总收益净收益为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总收益TR与总成本与总成本TC的垂直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最有效率的工作量水的垂直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最有效率的工作量水平是平是Ee。因为在该点上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最大,并且。因为在该点上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最大,并且边际收益(边际收益(TR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等于边际成本(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等于边际成本(TC曲线的斜率)。曲线的斜率)。超过超过Ee的工作量是低效率的,因为追加的成本超过了追的工作量是低效率的,因为追加的成本超过了追加的收益。在加的收益。在Ec点,总成本等于总收益,净收益为零。点,总成本等于总收益,净收益为零。超过这一点,总成本大于总收益,产生亏损。超过这一点,总成本大于总收益,产生亏损。最大可持续产量是无效率的最大可持续产量是无效率的 自然资源利用的最低安全标准自然资源利用的最低安全标准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西里阿希年,美国经济学家西里阿希旺特卢普(旺特卢普(Ciriacy Wantrup)在其资源保护:经济学与政策一书中,)在其资源保护:经济学与政策一书中,提出了提出了“自然保护的最低安全标准自然保护的最低安全标准”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应高于某一临界值,从而使对自然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应高于某一临界值,从而使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如偷猎或盗伐等)在经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如偷猎或盗伐等)在经济上无利可图。济上无利可图。旺特卢普指出,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旺特卢普指出,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造成不可逆转性的损失。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开可能造成不可逆转性的损失。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就有必要采用最低安全标准。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就有必要采用最低安全标准。自然资源利用的最低安全标准自然资源利用的最低安全标准毕晓普(毕晓普(R.C.Bishop)在其)在其1978年发表的年发表的濒危物种与不确定性:最低安全标准经济学濒危物种与不确定性:最低安全标准经济学一文中,基于对经济学中的最大最小原理的一文中,基于对经济学中的最大最小原理的分析,解释了最低安全标准问题。分析,解释了最低安全标准问题。最大最小原理最大最小原理社会应选择那种使最大损失额最小的策略社会应选择那种使最大损失额最小的策略 实例:是否在某一河流上修建水坝实例:是否在某一河流上修建水坝修建水坝可以提供电力,但会导致某些濒危物种灭绝;修建水坝可以提供电力,但会导致某些濒危物种灭绝;不建水坝,可以保护濒危物种免遭灭绝,从而为后代不建水坝,可以保护濒危物种免遭灭绝,从而为后代人的生物资源利用提供了一个最低安全标准,但却不人的生物资源利用提供了一个最低安全标准,但却不能为当代人提供电力。能为当代人提供电力。不确定性的后果不确定性的后果这些濒危物种的价值究竟有多大,作决策的当代人并这些濒危物种的价值究竟有多大,作决策的当代人并不清楚。不清楚。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决策,都会面临两种可能性: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决策,都会面临两种可能性:一是,濒危物种的灭绝在将来没有导致无法预期的恶一是,濒危物种的灭绝在将来没有导致无法预期的恶果,即后代人并不会负担巨大的社会损失;果,即后代人并不会负担巨大的社会损失;一是,由于科学的发展,后代人发现这些濒危物种具一是,由于科学的发展,后代人发现这些濒危物种具有当前决策者预期不到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这种情有当前决策者预期不到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濒危物种因大坝修建而灭绝就会给后代人况下,这些濒危物种因大坝修建而灭绝就会给后代人带来巨大的社会损失带来巨大的社会损失。损失矩阵损失矩阵0YYXXYX建水坝吗?建水坝吗?根据最大最小原理,是否应该维持最低安全标准,根据最大最小原理,是否应该维持最低安全标准,取决于对取决于对X和和Y的比较的比较如果如果XY应该不顾最低安全标准而修建水坝应该不顾最低安全标准而修建水坝如果如果XY应维持最低安全标准而不建水坝。应维持最低安全标准而不建水坝。最大最小原理的局限性最大最小原理的局限性Y的大小是无法确切知道的,而只知道它可能会很大。的大小是无法确切知道的,而只知道它可能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根据最大最小原理做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根据最大最小原理做出决策。决策。最大最小原理的另一个前提是,选择的受益者和受最大最小原理的另一个前提是,选择的受益者和受害者是属于同一批人,而大坝的修建往往涉及相当长害者是属于同一批人,而大坝的修建往往涉及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是几代人。这种事关代际公正的选择已的时间,甚至是几代人。这种事关代际公正的选择已经超出了最大最小原理的应用范围。经超出了最大最小原理的应用范围。最低安全标准最低安全标准鉴于最大最小原理在经济决策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鉴于最大最小原理在经济决策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还不可能用最好的办法来取代它,毕晓普提出对这一还不可能用最好的办法来取代它,毕晓普提出对这一原理作下列修正原理作下列修正“除非社会成本大得无法承受,否则就采用能维持最低除非社会成本大得无法承受,否则就采用能维持最低安全标准的选择安全标准的选择”本例的最低安全标准表述?本例的最低安全标准表述?除非不建水坝的社会成本大得无法接受,否则就应选除非不建水坝的社会成本大得无法接受,否则就应选择不建水坝。择不建水坝。戴利三原则戴利三原则1989年世界银行(年世界银行(WB)的资深经济学家赫尔曼)的资深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戴利(H.Daly)将最低安全标准具体规定为三条)将最低安全标准具体规定为三条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可持续利用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的、可持续利用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能力。最低安全标准的适用范围最低安全标准的适用范围托曼(托曼(M.A.Toman)1992年指出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年指出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建立最低安全标准来要求当代人承担某有两种:一种是建立最低安全标准来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道德责任;另一种是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来权衡利弊种道德责任;另一种是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来权衡利弊得失。得失。前一种方法适用于人类决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不前一种方法适用于人类决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不能确定,但可能性相当大和不可逆转的场合;后一种方能确定,但可能性相当大和不可逆转的场合;后一种方法适用于人类决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影响易于权衡,相法适用于人类决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影响易于权衡,相对较小和可以逆转的场合。对较小和可以逆转的场合。最低安全标准适用于可以定性估计、但无法定量权衡、最低安全标准适用于可以定性估计、但无法定量权衡、但又必须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决策并承担不可逆转后果的但又必须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决策并承担不可逆转后果的场合场合 讨论讨论.作业作业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耗竭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耗竭可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最佳利用有效可持续产量有效可持续产量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