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题解题思路

上传人:jw****77 文档编号:240721836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题解题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诗词鉴赏题解题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诗词鉴赏题解题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指导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指导1、考点分析、考点分析(1)、考查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2)、考查点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观点的能力。)、考查点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观点的能力。(3)、出题范围稳定在课本以内,未向课外拓展)、出题范围稳定在课本以内,未向课外拓展2、中考常见题型、中考常见题型 形象(人、景、物)形象(人、景、物)鉴赏类型鉴赏类型 语言(动词、形容词:炼字)语言(动词、形容词:炼字)表达技巧(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表达技巧(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作品思想内容作品思想内容 评价类评价类 作者观点态度作者观点态度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诗诗 歌歌 的的 表表 达达 技技 巧巧抒情抒情一句一景一句一景意象相加意象相加欲抑先扬欲抑先扬修辞特点: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比喻、反复、排比修辞特点: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比喻、反复、排比描写描写白描白描细描细描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叙事叙事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融情于景议论议论行文构思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1、提问方式:、提问方式:(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试分?试分析具体析具体作用作用;(2)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什么)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起到了何起到了何作用作用?(3)这首诗中某几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这首诗中某几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修辞手法手法?对表情达意起到了什么?对表情达意起到了什么作用作用?2、例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例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的问题。(2007年广州中考题)年广州中考题)武陵春武陵春 李清照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内容容和和写法写法上的不同之处。(上的不同之处。(4分)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李清照武陵春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以下是几个同学的答案,请比较它们哪一个以下是几个同学的答案,请比较它们哪一个答得好,如果你是老师,你给分别它们多少答得好,如果你是老师,你给分别它们多少分?为什么?(该题总分分?为什么?(该题总分4分)分)答案:答案:第第句表现的是句表现的是“愁愁”的重,第的重,第句表现的是句表现的是“愁愁”的多。的多。答案答案:第第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愁愁”,而第,而第句则用了比喻,把句则用了比喻,把“愁愁”比喻为比喻为“一江春水一江春水”。答案:答案:第第句句 用了夸张的手法写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愁愁”,表现了,表现了“愁愁”的重,第的重,第句则用了比喻,句则用了比喻,表现的是表现的是“愁愁”的多。的多。答案答案:第:第句用了句用了夸张夸张(1分)分)的手法写的手法写“愁愁”,而第而第句则用了句则用了比喻比喻(1分),分),把把“愁愁”比喻为比喻为“一一江春水江春水”。答案答案:第:第句句 用了用了夸张夸张(1分)分)的手法写的手法写“愁愁”,表现了表现了“愁愁”的重的重(1分)分),第,第句则用了句则用了比喻比喻(1分)分),表现的是,表现的是“愁愁”的多的多(1分)分)。以下是几个同学的答案,请比较它们哪一个以下是几个同学的答案,请比较它们哪一个答得好,如果你是老师,你给分别它们多少答得好,如果你是老师,你给分别它们多少分?为什么?分?为什么?答案答案:第:第句表现的是句表现的是“愁愁”的重(的重(1分)分),第,第句表现的是句表现的是“愁愁”的多(的多(1分)分)。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好题,审好题,明确题干问了什么,有几个明确题干问了什么,有几个问题,要回答出几点,才能得多少分问题,要回答出几点,才能得多少分2、指明在、指明在内容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在写法上上有什么不同,在写法上各运用了什么各运用了什么修辞修辞方法,有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作用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的不同之处。(4分)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李清照武陵春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第句用句用夸张夸张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不动(1分),分),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愁”之之重重(1分)分)第第句用句用比喻(设问、夸张)(比喻(设问、夸张)(1分),分),将将无形的无形的“愁愁”比作有形的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一江春水”永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愁”之多之多(1分)分)。3、堂上演练、堂上演练(1)阅读范仲淹的)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渔家傲后回答问题。后回答问题。(贵州遵义市中考题)(贵州遵义市中考题)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请揣摩请揣摩“霜满地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在表达上的作用(分)(分)。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上阕侧重于上阕侧重于描写描写(1分),分),下阕侧重于下阕侧重于抒情抒情(1分)分)。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1分),分),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请揣摩、请揣摩“霜满地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在表达上的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夜晚来临,边塞满地秋霜,给人一种凄清夜晚来临,边塞满地秋霜,给人一种凄清悲凉之感,作者悲凉之感,作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1分),分),表现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及思乡之情艰辛及思乡之情(1分)分)。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简单结合诗句简单阐释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什么此手法什么作用作用答题格式:答题格式: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解释词意解释词意+表达作用表达作用归纳:归纳:实战演练实战演练1阅读文天祥的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过零丁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选择请选择第二联第二联或或第三联第三联进行赏析,写出你对进行赏析,写出你对诗句诗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和和内容内容的理解。(分)的理解。(分)请选择第二联或第三联进行赏析,写出你对请选择第二联或第三联进行赏析,写出你对诗句表达技巧和内容的理解。(分)诗句表达技巧和内容的理解。(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二联使用第二联使用比喻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分)(分)把把破碎的破碎的山河比喻成山河比喻成被风吹散的被风吹散的柳柳絮絮,把自己把自己几经浮沉的身世几经浮沉的身世比喻成比喻成被雨水击被雨水击打的打的浮萍浮萍(分),(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国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国势的危急、身世的艰辛,含蓄地表达了的危急、身世的艰辛,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沉痛之情情(分)。(分)。或:第三联运用或:第三联运用双关双关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分),(分),巧巧妙地借助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妙地借助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分),(分),写出了地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孤苦,写出了地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孤苦,抒发了作抒发了作者忧惧与悲愤的感情者忧惧与悲愤的感情(分)。(分)。实战演练2阅读龚自珍的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首诗后两句脍炙人口,含蕴颇深。请这首诗后两句脍炙人口,含蕴颇深。请从从艺术表现手法艺术表现手法这一角度写一段(这一角度写一段(60)字左右的鉴赏性的文字,品评其表达效字左右的鉴赏性的文字,品评其表达效果。(分)果。(分)这首诗后两句脍炙人口,含蕴颇深。请从艺这首诗后两句脍炙人口,含蕴颇深。请从艺术表现手法这一角度写一段(术表现手法这一角度写一段(60)字左右的)字左右的鉴赏性的文字,品评其表达效果。(分)鉴赏性的文字,品评其表达效果。(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后两句:后两句托物抒情托物抒情。以新奇的。以新奇的比喻比喻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分)。分)。作者借感叹枯萎的鲜花并非无情之作者借感叹枯萎的鲜花并非无情之物,而是将要化作春泥,再来滋润养育来物,而是将要化作春泥,再来滋润养育来年的春花年的春花(分),(分),表达出自己对理想和表达出自己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信念的执著追求,隐隐露出不屈不挠的昂,隐隐露出不屈不挠的昂扬之态扬之态(分)。(分)。实战演练3(3)阅读)阅读江城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密州出猎,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一句有什么含义含义?在在表达表达上有什么上有什么好处好处?(分)?(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好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这句话是词人以魏尚自喻,这句话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分)(分)?在表达上运用了在表达上运用了典故典故(分),(分),使表使表达达委婉含蓄委婉含蓄(分)。(分)。归纳小结,明确要点归纳小结,明确要点1、审清题、审清题2、理好思路、理好思路3、明确答题步骤,掌握答题格式、明确答题步骤,掌握答题格式4、灵活答题、灵活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