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杨光友版)课件ch1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40720704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杨光友版)课件ch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杨光友版)课件ch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杨光友版)课件ch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1-1单片机发展概况1-4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 1-3单片机的特点 1-2微计算机系统概念 单片机单片机的最初译法是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但只是准确的译法,但最能反映设计思想的是Microcontroller,因为新一代的89C51,89C51RD等等,在单片机加入了各种控制功能,A/D,D/A,PWM,锁相环,DMA,浮点运算单元和WDT等。内置内存,程序存储器均达到64K,达到了设计极限,极大地方便了其应用。19711971年年 IntelIntel推出推出4 4位微处理器位微处理器400440041976-1978 1976-1978 初级初级8 8位单片机位单片机 Intel MCS-48 Intel MCS-48 系列系列1978-1982 1978-1982 高档高档8 8位单片机位单片机 Intel MCS-51Intel MCS-51系列:系列:-51 -51:子系列:子系列 -52 -52:子系列:子系列1-1 单片机发展概况单片机发展概况1983-1990 161983-1990 16位单片机位单片机 Intel MCS-96 Intel MCS-96 系列:系列:8098/8096 8098/8096、8080C198/80C196C198/80C1961990-1990-3232位单片机位单片机 80960 80960 ARMARM系列系列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现代单片机的特点现代单片机的特点:32位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有能力运行完全的 32 位操作系统 高档8位单片机的出现:A/D,D/A,PWM,锁相环,DMA,浮点运算单元等1-2 1-2 微计算机系统概念微计算机系统概念CPU(ALUREGCC)时钟复位外部设备R OMRAM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I/O口(DB)(AB)(CB)微计算机系统微计算机系统 输入输入/输出外围设备(显示器、键盘、磁盘、磁带、打印机等)输出外围设备(显示器、键盘、磁盘、磁带、打印机等)微计算机(微计算机(C)微处理器(微处理器(P)算术逻辑部件(算术逻辑部件(ALU)(单片、单板)(单片、单板)寄存器寄存器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总线系统总线地址总线地址总线存储器存储器输入输入/输出电路输出电路数据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控制总线电源电源ROM、PROMRAM串行输入串行输入/输出接口输出接口并行输入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输出接口微微计计算算机机系系统统1-3 1-3 单片机的特点单片机的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功能强、性价比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功能强、性价比高。(2)数数据据大大都都在在单单片片机机内内部部传传送送,运运行行速速度度快快,抗抗干干扰扰能力强,可靠性高。能力强,可靠性高。(3)结构灵活,易于组成各种微机应用系统。)结构灵活,易于组成各种微机应用系统。(4)应用广泛。既可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等场合,又可用)应用广泛。既可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等场合,又可用于测量仪器、医疗仪于测量仪器、医疗仪 器及家用电器等领域。器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由于单片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由于单片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一台微型计算机。因此,除具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一台微型计算机。因此,除具有一般计算机快速性、准确性、逻辑功能强等特性外,有一般计算机快速性、准确性、逻辑功能强等特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特点:还具有其自身特点:应用领域,单机应用智能产品,如现代电视,空调智能仪表,电子式万用表测控系统,自动线的控制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智能接口,如打印机,绘图仪等数据处理,如数字滤波,线性化,误差修正等。应用领域,多机应用功能弥散系统,如数控加工中心,主机负责协调并行多机控制,多点采集,避免同一性误差局部网络系统,如目前用得广泛的家用宽带路由器,串口/TCPIP协议转换器等。单片机系统的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扩展,通道和接口设计系统抗干扰设计应用软件设计,汇编/C,C为目前的主流微机应用实例微机应用实例单片机概述单片机概述图1.9 本书结构1.发展历程2.微机系统3.特点计算机所认识的数-二进制数物理组成-硬件结构基础知识微机是什么东东?感性认识,微机如何工作,内存做什么用?单片机指令系统微机能做什么,怎么控制微机汇编程序设计微机指令流-系统功能实现定时/计数,中断特殊而且实用功能?系统的扩展:内存,程序存储,I/O扩展内存不够,怎么办?串行通讯微机联系,网络通讯,微机集控D/A,A/D数据采集,数据监控,控制功能实现综合1-4 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 介绍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方法。介绍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方法。1-4-11-4-1 计数制计数制一.十进制ND 有十个数码有十个数码0 09 9、逢十进一。、逢十进一。十进制用于计算机输入输出,人机交互。十进制用于计算机输入输出,人机交互。二二.二进制NB 两个数码两个数码:0:0、1,1,逢二进一逢二进一。二进制为机器中的数据形式。二进制为机器中的数据形式。三三.十六进制NH 十六个数码十六个数码:0:09,9,A AF,F,逢十六进一。逢十六进一。十六进制用于表示二进制数。十六进制用于表示二进制数。不同进位制数以下标或后缀区别不同进位制数以下标或后缀区别,十进制数可不带下标。十进制数可不带下标。如如:101:101、101101D D、101101B B、101101H H、101H101H1-4-2 二进制数(用二进制数(用B表示)表示)二进制数的计数特征为:逢二进一,运算简单。二进制数的计数特征为:逢二进一,运算简单。1101被加数1001加数10110和加法:进位规则为逢二进一,如 减法:借位规则为借一当二,如1001被减数0110减数0011差 乘法:规则为:00=0,10=0,11=11011被乘数101乘数101100001011110111积 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101100011被除数101111101000111商除数10110101-4-3 十六进制数(用十六进制数(用H表示)表示)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经常采用的是十六进制数作为二进制的缩写形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经常采用的是十六进制数作为二进制的缩写形式。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对照表如表式。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对照表如表1-1:000000100011200102300113401004501015601106701117810008910019101010A111011B121100C131101D141110E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151111F1-4-4 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基本方法是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式,利用十进制数的运算法则求和,即可得到等值的十进制数。例1.1将二进制数1101.01转化为十进制数。解:(1101.01)2=12312202112002-112-2=(13.25)10上述方法适用于于其他进制数到十进制的转换。例1.2将八进制数156和十六进制数64转化为十进制数。解:(1)(156)8=182581680=64406=(110)10(2)(64)16=61614160=964=(100)10 2.2.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1)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9其转换方法为除2取余数。即把十进制数依次除以2并记下每次所得的余数(0或1),直到商等于0为止,所得余数依次记为K0、K1、Kn-1。则转换后的二进制数为Kn-1K1K0。例1.3将十进制数25转换为二进制数。解:225余1(K0).212余0(K1).26余0(K2).23余1(K3).21余1(K4).0.1-4-5 数制书写约定数制书写约定在书写计算机程序时,一般不用基数作为下标来区分各种进制,而是用相应的英文字母作后缀来表示各种进制的数。例如:B(Binary)-表示二进制数。D(Decimal)-表示十进制数,一般D可省略,即无后 缀的数字为十进制数。H(Hexadecimal)-表示十六进制数。(2)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 其转换方法为乘2取整数。即依次用2去乘要转换的十进制小数,记录每次所得溢出数(即整数部分,0或1),记作K-1、K-2,。若乘积的小数部分最后为0,那么最后一次乘积的溢出数记作K-m;若乘积的小数部分最后不为0,则只要换算到所需精度为止。将起始溢出位写在二进制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即小数部分的最高位),依次写到最低位。小数部分从最高位到最低位的顺序与产生溢出的顺序相同。例1.4.4将十进制数0.3125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数.解:0.31252=0.625=0.625 溢出0MSB0.62502=1.250=0.25010.25002=0.500=0.50000.50002=1.000=01LSB即:0.3125=0.0101B。3.二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二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十六进制数的每一位都与四位二进制数相对应。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从低位开始,每四位一组,然后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如在最后一组不足四位,需在左边补0。用同样方法可将二进制小数转换为十六进制小数。只是分组应从小数点右边开始分成四位一组。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位十六进制数直接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数。例1.6 将二进制数1010110110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解:将二进制数10101101101B改写为:0101 0110 1101 所以:10101101101B=56DH例1.7 将十六进制数8E转换为二进制数。解:将十六进制数8E改写为:1000 1110 所以:8EH=10001110B 1-4-6 1-4-6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计算机进行运算时,还有带符号的正数和负数的运算。为了区分正数和负数,将“”、“”符号数字化,通常用二进制数的最高位表示数的符号:用“0”表示“”号,用“1”表示“”。把一个数及其符号在机器中的表示加以数字化,这样的数称为机器数,而把机器数所代表的数的实际值称为机器数的真值。例如,真值x1=1000111,x2=1000111。机器数x1=01000111,x2=11000111 (1)原码)原码在符号位中用0表示正、用1表示负的二进制数,称为原码。例如,x1=1110111Bx1原=01110111Bx2=1110111Bx2原=11110111B数0可以认为它是0,也可是0。因此,0在原码表示中有以下两种形式:0原=00000000B,0原=10000000B1.原码、反码和补码原码、反码和补码 (2)反码)反码反码是有符号数在计算机中的另一表示方法。其定义是:正数:反码=原码;负数:反码=原码的符号位不变而数值按位取反。所谓按位取反,即将各位的1变成0,0变成1。例如,x1=13,x1反=13原=0001101B。又如,x2=13,x2原=13原=10001101B,x2反=13反=11110010B在反码表示中,“0”也不是唯一的。(3)补码)补码计算机中用补码来表示带符号的数。其定义是:正数:补码=原码;负数:补码=反码1。例如,x1=1101101B,x1补=13原=01101101B。又如,x2=1101101B,x2反=10010010B,x2补=10010011B。在补码表示中,“0”是唯一的。即0补=00000000B。例1.4.83524=11.解:用减法:001000113500011000240000101111用加法:001000113511101000-24补10000101111自然丢失2.数的小数点表示方法数的小数点表示方法(1)定点表示法定点表示法定点表示法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固定的。纯整数表示方法数符尾数纯小数表示方法数符尾数例如,定点纯整数N=01101011B,即N=1101011B。又如,定点纯小数N=01101011B,即N=0.1101011B。浮点表示法中小数点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任意二进制数N一般可表示为:N=2PS阶符阶码数符尾数一个浮点数分为阶码和尾数:(2)浮点表示法浮点表示法在微计算机中常用的浮点数表示有四字节和三字节两种表示方法。D7D6D0第一字节第二字节第三字节第四字节阶符Pf阶码数符Sf尾数高字节尾数中字节尾数低字节(1)四字节浮点数格式:(2)三字节浮点数格式D7D6D5D0第一字节第二字节第三字节数符Sf阶符Pf阶码尾数高字节尾数低字节字母和符号的编码 ASCII码是一种八位代码,最高位一般用于奇偶校验,其余七位二进制码对128个字符进行编码。如表1-3所示。1-4-7 计算机常用编码计算机常用编码 二 十进制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的数制其本质是十进制,但每位十进制数用相应的四位二进制码表示,又具有二进制形式。因此,二 十进制编码是一种用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Binary Code Decimal),简称BCD码。50101010160110011070111011181000100091001100110000100001010000000000100010001200100010300110011401000100十进制8421BCD二进制 表1-4-3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表列01234567行位6543210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0000NULDLESP0P、P10001SOHDC1!1AQaQ20010STXDC2”2BRbR30011ETXDC3#3CScS40100EOTDC4$4DTdT50101ENQNAK%5EUeu60110ACKSYN&6FVfv70111BELETB,7GWgw81000BSCAN(8HXhx91001HTEM)9IYiyA1010LFSUB*:JZjzB1011VTESC;KkC1100FFFS,NnF1111SIUS/?OoDE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