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 一轮复习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15583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的特征 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种群的特征 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种群的特征 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 一轮复习一轮复习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同种生物的生物的全部全部个体。个体。种群物种一、种群密度一、种群密度二、出生率和死亡率二、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迁入率和迁出率三、迁入率和迁出率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 1 1、含义、含义 种群在种群在单位面积单位面积或或单位体积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数量特征 2 2、表示方法:、表示方法: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单位体积;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单位面积一、种群密度一、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步骤:步骤:随机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选取若干样方 计算样方内的个体数计算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各个样方的种群密度求各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种群密种群密度估计值度估计值 样方法:样方法:P60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选择双子叶植物选择双子叶植物取样方法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和和等距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确定样方大小:确定样方大小:依据调查对象的大依据调查对象的大小来定,一般取小来定,一般取1m1m2 2的正方形的正方形取样取样关键关键:随机取样随机取样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取样:取样:五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时用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时用等距取样法等距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长条形时用调查群体为长条形时用问题:如何统计样方中的种群数?问题:如何统计样方中的种群数?其他植物其他植物蒲公英蒲公英计数原则:计数原则:左上原则计数法左上原则计数法 调查一般的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跳蝻的密度的密度等,都可以等,都可以采用采用样方法样方法 对于有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可以用黑光灯诱捕黑光灯诱捕的方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调查它们的密度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围大,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还能用样方法吗?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2 2)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第第1次次第第2次次计算公式:计算公式:重捕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重捕标记数种群数量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标记个体数保证调查准确的前提和注意事项是:前提:前提:标志个体与为标志个体在重捕时几率标志个体与为标志个体在重捕时几率相等;无大规模的出生,死亡,迁出和迁相等;无大规模的出生,死亡,迁出和迁入等。入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寿命和行为无伤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寿命和行为无伤害。害。2.2.标志不能过分醒目,且在调查期间不能消标志不能过分醒目,且在调查期间不能消失。失。3.3.捕捉方法应地点一致捕捉方法应地点一致 二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出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新产生的个体数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比率。死亡率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比率。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种群密度相对稳定定出生率出生率 迁出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种群密度增加迁入率迁入率 =迁出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相对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稳定迁入率迁入率 死亡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意义:意义:增长型增长型稳定型稳定型衰退型衰退型老年老年成年成年幼年幼年ABC预测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2.2.性别比例性别比例(1 1)概念)概念: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出生率下降进而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引起种群密度下降。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比例。(2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雌雄相当型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雌多雄少型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象海豹等。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雌少雄多型:雌少雄多型: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3)性别比例的应用:性别比例的应用:控制虫害控制虫害 利用人工合成的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性别比例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种群密度明显降低。(4)性别比例的意义:)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的 变动。变动。种群数量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出生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性别比例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年龄组成预测变化方向预测变化方向间接影响数量变动间接影响数量变动小结小结: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迁出率直接直接决定决定直接直接决定决定 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位置状态或布局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叫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均匀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集群分布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和集群分布集群分布。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种群增长的二、种群增长的“J J”型曲线型曲线三、种群增长的三、种群增长的“S S”型曲线型曲线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用来描述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形式数学方程式:Nnn时间时间(min)(min)种群数量种群数量(个个)0 20 40 60 80 1 1 1 1 10 20 40 60 80 1 1 1 1 1 00 20 40 60 80 00 20 40 60 8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曲线图:直观曲线图:直观“增长率增长率”VS“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增长率是增长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指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百分比,无单位;百分比,无单位;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单位(如个单位(如个/年等)。年等)。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末数初数末数初数单位时间单位时间NtNo(个个)T(年年)100增长率增长率末数初数末数初数NtNoNoNo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2020404060608080100100180180时时间间增长速率越来越大增长率稳定在理想条件下,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变化,在理想条件下,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变化,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呈线来表示,曲线呈_“”型增长曲线:型增长曲线: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0 02020404060608080100100120120140140160160180180200200时间时间/min/min 细细菌菌数数量量 个个“”型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1859年,年,24只只野兔野兔600000000只野兔只野兔近近100100年后年后澳大利亚的野兔澳大利亚的野兔环颈雉环颈雉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群数量增长的形式二、种群增长的二、种群增长的“J”J”型曲线型曲线1 1、产生条件、产生条件:理理想想状状态态食食物物充充足足,空空间间不不限限,气气候候适适宜宜,没没有敌害等;有敌害等;(N N0 0为起始数量,为起始数量,t t为时间,为时间,N Nt t表示表示t 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年均增长率)为年均增长率)2 2、种群、种群 “J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Nt=N0 t 种种群群的的数数量量每每年年以以一一定定的的倍倍数数增增长长,第第二二年年是是第第一一年的年的倍。倍。环境阻力:环境阻力:自自然然条条件件(现现实实状状态态)食食物物等等资资源源和和空空间间总总是是有有限限的的,当当种种群群密密度度增增大大时时,种种内内斗斗争争不不断断加加剧剧,捕捕食食者者数数量量不不断断增增加加。导导致致该该种种群群的的出出生生率率降降低,死亡率增高低,死亡率增高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K值):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三、种群增长的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型曲线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水平?为什么?为什么?鱼群数量超过鱼群数量超过K K2 2后才能捕后才能捕捞,但要保证被捕后数量保捞,但要保证被捕后数量保持在持在K K2 2水平以上,因为在水平以上,因为在这个水平上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种群增长速率最最大大 。增长速率先增后减增长速率先增后减增长率变小增长率变小大熊猫的保护:大熊猫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 生活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生活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 根本措施。根本措施。时间时间种种群群数数量量J J型曲型曲线线S S型曲型曲线线K K值值1 1、“J”J”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有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有过过度繁殖度繁殖的特性。的特性。2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环境阻力;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指:通过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指:通过生存斗争生存斗争被被淘汰淘汰的个体的个体数量,也即代表自然选择的作用。数量,也即代表自然选择的作用。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剧下降,甚至灭亡。变化类型:变化类型:波动、下降、增长波动、下降、增长影响因素:气候、食物、天敌、影响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传染病、人类活动等人类活动等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