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A的现状和挑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40713703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SA的现状和挑战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MRSA的现状和挑战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MRSA的现状和挑战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SA的现状和挑战的现状和挑战 宿迁市人民医院宿迁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呼吸科 施斌施斌1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问题: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问题:金葡菌金葡菌MRSA每年在临床分离菌中占前每年在临床分离菌中占前4或或6位位革兰阳性菌中的第革兰阳性菌中的第1或或2位位MRSA的检出率近年来在的检出率近年来在60%或以上或以上MRSA是多重耐药菌,治疗困难是多重耐药菌,治疗困难2 MRSA是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问题是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问题Zyvox Annual Appraisal of Potency and Specrtum Study(ZAAPS 20022005 40个医学中心个医学中心):14000株革兰阳性球菌株革兰阳性球菌 MRSA:34.2%台湾台湾 78.8%瑞典瑞典3.3%MRCNS:74.6%阿根廷阿根廷87.0%瑞典瑞典40.0%Ross JE.2007 J.of Antimic.Chemother p2953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简介4甲氧西林耐药的含义甲氧西林耐药的含义指对所有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多数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 类及其它抗生素耐药5选择性压力造就了耐药株!抗菌药使用过多抗菌药使用过多-包含人和牲畜包含人和牲畜天然耐药的本性:天然耐药的本性:绿脓杆菌耐磺胺、四环素、氯霉素绿脓杆菌耐磺胺、四环素、氯霉素 泵出机制及低吸收所致泵出机制及低吸收所致自发性自发性DNA突变和突变和 耐药基因传递耐药基因传递后者最常见,造就了多重耐药性后者最常见,造就了多重耐药性 金葡菌金葡菌+mecA MRSA 6摘自摘自摘自摘自CDC.Available at:http:/CDC.Available at:http:/www.cdc.gov/ncidod/dhqp/ar_mrsa_data.htmlwww.cdc.gov/ncidod/dhqp/ar_mrsa_data.html.ICUICU患者患者患者患者MRSAMRSA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1995-2004*1995-2004*资料来源资料来源资料来源资料来源 :NNISNNIS系统。系统。系统。系统。MRSA在全球日益播散在全球日益播散7近年来我国近年来我国MRSA临床分离率呈显著增高趋势临床分离率呈显著增高趋势全国全国MRSA/MRCNS监测结果监测结果1-3上海地区上海地区MRSA/MRCNS监测结果监测结果41.1.李家泰等。中华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8-162001;81(1):8-16。2.2.李家泰等。中华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365-3742003;83(5):365-374。3.3.李家泰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李家泰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54-2652005;28(3):254-265。4.4.朱德妹等。中华传染病杂志,朱德妹等。中华传染病杂志,朱德妹等。中华传染病杂志,朱德妹等。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3):154-1592004;22(3):154-159。5.5.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杂志,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杂志,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杂志,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杂志,2006;6(6):371-3762006;6(6):371-376MRSE,methicillinMRSE,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epidermidisMRCNS,MRCNS,methicillinmethicillin-resistant-resistant coagulase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negative staphylococci98-9998-9900-0100-0102-0302-03临床分离率临床分离率临床分离率临床分离率(%)(%)8080年代前年代前年代前年代前临床分离率临床分离率临床分离率临床分离率(%)(%)85-8685-86年年年年20002000年年年年 20022002年年年年909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年年年年)MRSAMRSAMRCNSMRCNS20052005年年年年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8MRSAMRSA流行病学特点正在发生变化:流行病学特点正在发生变化:医源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医源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感染MRSA流行病学特点正在发生变化流行病学特点正在发生变化以往以往MRSA感染多限于为在医院内发生感染多限于为在医院内发生最最近近几几年年,社社区区获获得得性性MRSA感感染染在在美美国国1、法法国国2、澳澳大大利利亚亚3和和日日本本4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受到关注社社区区获获得得性性MRSA感感染染菌菌株株与与医医院院获获得得性性MRSA感感染染菌株存在差异菌株存在差异1缺乏典型的与缺乏典型的与MRSA定植或感染有关的高危因素定植或感染有关的高危因素社区获得性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菌株通常仅对感染菌株通常仅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通通过过脉脉冲冲场场凝凝胶胶电电泳泳分分类类发发现现:社社区区获获得得性性MRSA感感染染菌菌株株的的基基因因类类型型与典型的医院获得性与典型的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菌株不同感染菌株不同1.Chambers HF.1.Chambers HF.EmergEmerg Infect Dis.2001;7:178-82.Infect Dis.2001;7:178-82.2.2.DufourDufour PY et al.PY et al.ClinClin Infect Dis.2002;35:819-24.Infect Dis.2002;35:819-24.3.Maguire GP et al.Med J Aust.1996;164:721-23.3.Maguire GP et al.Med J Aust.1996;164:721-23.4.Yamaguchi T et al.J Infect Dis.2002;185:1511-16.4.Yamaguchi T et al.J Infect Dis.2002;185:1511-16.9细菌细菌株数株数%凝凝(-)葡萄球菌葡萄球菌(5)*355132.1金葡菌金葡菌(6)*311428.2肠球菌属肠球菌属261623.7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5995.4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5965.4其他革兰阳性菌其他革兰阳性菌5805.2细菌细菌株数株数%凝凝(-)葡萄球菌葡萄球菌(2)*407935.8金葡菌金葡菌(4)*349730.7肠球菌属肠球菌属288425.3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5394.7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3352.9其他革兰阳性菌其他革兰阳性菌760.7*表示在表示在2006年检出细菌中的排序年检出细菌中的排序CHINET(11056株株 2006)上海上海 (11410株株 2006)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10近年来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变迁主要表现为近年来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变迁主要表现为金葡菌金葡菌(尤其是尤其是MRSA)耐药株感染的发生率增多耐药株感染的发生率增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增多感染增多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ISP,PRSP)的出现和传播的出现和传播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类草绿色链球菌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类草绿色链球菌11抗生素压力抗生素压力MRSAMRSA散发散发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定植定植主要经医护主要经医护人员的手传播人员的手传播 皮肤皮肤,骨骨,肺炎肺炎,血流感染血流感染 院内局部院内局部流行病原菌流行病原菌社区病原菌社区病原菌MRSA的演变的演变12MRSAMRSA在全球广泛流行在全球广泛流行1 11 1.DiekemaDiekema DJ,et al.DJ,et al.ClinClin Infect Dis.2001;32:S114-32.Infect Dis.2001;32:S114-32.全球全球全球全球MRSAMRSA菌血症的比例不断增高菌血症的比例不断增高菌血症的比例不断增高菌血症的比例不断增高2 2意大利意大利意大利意大利:50%:50%希腊希腊希腊希腊:34%:34%英国英国英国英国:27%:27%法国法国法国法国:21%:21%西班牙西班牙西班牙西班牙:19%:19%香港香港香港香港:74%:74%日本日本日本日本:72%:72%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62%:62%台湾台湾台湾台湾:61%:61%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澳大利亚:24%:24%南非南非南非南非:42%:42%美国美国美国美国:34%:34%阿根廷阿根廷阿根廷阿根廷:43%:43%智力智力智力智力:45%:45%巴西巴西巴西巴西:34%:34%墨西哥墨西哥墨西哥墨西哥:11%:11%我国?我国?我国?我国?13协和医院协和医院 61.9%北京医院北京医院 73.7%华山医院华山医院 84.4%瑞金医院瑞金医院 68.8%儿童医院儿童医院 13.8%儿科医院儿科医院 12.4%浙大一附院浙大一附院54%广医一附院广医一附院 63%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同济医院 58.5%重医一附院重医一附院 63.2%MRSA MRSA 在中国在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CHINETCHINET(20062006)14不同时期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不同时期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检出率(%)MRSA 在中国,上海在中国,上海15不同病房中的不同病房中的MRSA的检出率的检出率(19952006 25374株金葡菌株金葡菌 MRSA检出率检出率65.3%)检出率(%)MRSA 在中国,上海在中国,上海16血培养血培养MRSA在病房中的检出率在病房中的检出率(19952006 919株金葡菌株金葡菌 MRSA检出率检出率53.1%)检出率(%)MRSA在中国在中国.上海上海17HAP的病原菌的病原菌NNIS System.Am J Infect Control.1999;27:520-532.7.2%kpn11.2%ent31.5%other4.3%hin4.3%eco18.1%sau17%pae4.7%1.7%en1.7%en肠杆菌属肠杆菌属肠杆菌属肠杆菌属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肠球菌属肠球菌属肠球菌属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其它其它其它其它18NNIS 1992-1999NNIS 1992-1999年年 ICU ICU 主要感染部位主要感染部位5 5种最常见的致病菌种最常见的致病菌菌名菌名每感染部位菌株()每感染部位菌株()血流感染血流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7.337.3肠球菌属肠球菌属13.513.5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2.612.6白念珠菌白念珠菌5 5肠杆菌属肠杆菌属4.94.9肺部感染肺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8.118.1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1717肠杆菌属肠杆菌属11.211.2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7.27.2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4.34.3尿道感染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17.517.5白念珠菌白念珠菌15.815.8肠球菌属肠球菌属13.813.8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1111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6.26.2191.Boyce1.Boyce JM.JM.ClinClin Updates Infect Dis.2003;6:1-6 Updates Infect Dis.2003;6:1-6导致院内导致院内MRSAMRSA感染升高的危险因素感染升高的危险因素1 1既往使用过抗生素,特别是:既往使用过抗生素,特别是: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长期住院长期住院ICU患者患者严重基础疾病严重基础疾病皮炎皮炎,如湿疹如湿疹烧伤病房患者烧伤病房患者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长期腹膜透析长期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静脉注射毒品静脉注射毒品20临床治疗MRSA感染所面临的问题21MRSAMRSA感染的控制感染的控制大范围控制MRSA感染的措施1,2筛选高危患者提高菌株分离技术将培养阳性的患者分类集中消除定植问题接触MRSA后的跟踪观察规范微生物操作流程大多数MRSA感染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的3,4 强调洗手和手部消毒的重要性1.1.Boyce JM.J Hosp Infect.2001;48(suppl A):S9-S14.Boyce JM.J Hosp Infect.2001;48(suppl A):S9-S14.2.2.2.Arnold MS,et al.Infect Control Hosp 2.Arnold MS,et al.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Epidemiol.2002;23:69-76.2002;23:69-76.3.3.3.3.BolyardBolyard EA,et al.Infect Control Hosp EA,et al.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Epidemiol.1998;19:410-63.1998;19:410-63.4.4.4.4.PittetPittet D,et al.Lancet.2000;356:1307-12.D,et al.Lancet.2000;356:1307-12.22具有抗具有抗MRSA活性的药物包括活性的药物包括:部分药物的局限包括:部分药物的局限包括:出现耐药,敏感性改变出现耐药,敏感性改变抑菌作用,而不是杀菌作用抑菌作用,而不是杀菌作用部分组织中的穿透性或活性较低部分组织中的穿透性或活性较低(例如例如,肺部肺部)副作用副作用/毒性毒性治疗治疗MRSAMRSA感染的选择感染的选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加环素TMP-SMXDrew RH.Pharmacotherapy.2007;27:227-249.TMP-SMX=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克林霉素23VancomycinVancomycin-Resistant-Resistant EnterococciEnterococci(VRE)(VRE)2425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影响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影响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MICs变化变化1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MIC(mg/mL)年份年份金葡菌金葡菌(n)0.51200094579.9%19.9%2004141828.8%70.4%aa P.01 与与 2000年相比年相比.金葡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逐步下降1,2万古霉素中度敏感金葡菌(VISA)已经出现对万古霉素的MIC在敏感范围内的MRSA菌血症可能治疗失败2 1.Wang G,et al.J Clin Microbiol.2006;44:3883-3886.2.Sakoulas G,et al.J Clin Microbiol.2004;42:2398-2402.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MIC(g/mL)n临床有效临床有效率率 0.5955.6%1.0-2.0219.5%CLSI MIC折点折点:2 mg/mL敏感敏感;4-8 mg/mL 中敏中敏;16 mg/mL 耐药耐药CLSI=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26金葡菌的金葡菌的“MICMIC移行移行”血呼吸道伤口洛杉矶20002004的数据27菌落形成单位VSSA,hVISA,VISA分离菌株的亚群分析只有万古霉素浓度超过8ug/ml时才能清除VISA万古霉素敏感金葡菌(VSSA)在万古霉素浓度2ug/ml时可被清除hVISA亚群能够在万古霉素浓度48ug/ml时存活分离菌株的分离菌株的VSSA,hVISA,VISA亚群分析亚群分析28最常见的与不恰当抗菌治疗相关的病原菌最常见的与不恰当抗菌治疗相关的病原菌Kollef MH,et al.Chest.1999;115:462-474.02468101214161820 MRSA念珠菌属念珠菌属 肠杆菌属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肠球菌属肠球菌属MSSAVRE不充分治疗的比例不充分治疗的比例(%)02468101214161820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MRSAMSSAVRE29不恰当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的影响不恰当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的影响研究显示,不恰当治研究显示,不恰当治疗是病死率高的重要疗是病死率高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1-41-4不恰当初始治疗使病死率上不恰当初始治疗使病死率上不恰当初始治疗使病死率上不恰当初始治疗使病死率上升升升升1.Ibrahim EH,et al.Chest.2000;118:146-155.2.Valles J,et al.Chest.2003;123:1615-1624.3.Khatib R,et al.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6;25:181-185.4.Teixeira PJZ,et al.J Hosp Infect.2007;65:361-367.5.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nd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388-416.不恰当初始治疗定义为分离到不恰当初始治疗定义为分离到不恰当初始治疗定义为分离到不恰当初始治疗定义为分离到的病原菌对所使用的药物不敏的病原菌对所使用的药物不敏的病原菌对所使用的药物不敏的病原菌对所使用的药物不敏感感感感5 5 5 5(术语和概念有改变)a 研究使用了名词“不充分治疗”01020304050607080菌血症菌血症社区获得性社区获得性-菌血症菌血症金葡菌金葡菌菌血症菌血症呼吸机相关呼吸机相关肺炎肺炎病死率病死率(患者患者%)正确的抗菌治疗正确的抗菌治疗不恰当的抗菌治疗不恰当的抗菌治疗P .0011a3P .05P=.0224aP=.0230延误正确的抗菌治疗导致病死率上升延误正确的抗菌治疗导致病死率上升1.Lodise TP,et al.Clin Infect Dis.2003;36:1418-1423.2.Iregui MI,et al.Chest.2002;122:262-268.051015202530354045菌血症菌血症1 1 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2 2病死率病死率 (患者的患者的%)%)早期治疗早期治疗延误治疗延误治疗P =.05P .01金葡菌金葡菌31治疗治疗MRSAMRSA感染感染:万古霉素的地位如何?万古霉素的地位如何?万古霉素是治疗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标准感染的标准1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局限性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局限性1,2组织中的分布与组织炎症的严重程度没有一致性组织中的分布与组织炎症的严重程度没有一致性肺部穿透力不强肺部穿透力不强剂量复杂,需要监测血药浓度剂量复杂,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缓慢的杀菌作用缓慢的杀菌作用治疗菌血症和心内膜炎失败与万古霉素治疗菌血症和心内膜炎失败与万古霉素MICs上升有关上升有关异质性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不清楚异质性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不清楚(hVISA)MIC=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hVISA=异质性万古霉素中度敏感金葡菌异质性万古霉素中度敏感金葡菌1.Sakoulas G,et al.J Clin Microbiol.2004;42:2398-2402.2.Rybak M.Clin Infect Dis.2006;42:S35-S39.32 糖肽类用于治疗严重糖肽类用于治疗严重MRSA感染存在局限性感染存在局限性潜在的毒副作用潜在的毒副作用1 1须胃肠外给药须胃肠外给药(无口服剂型无口服剂型)1 1新近出现了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新近出现了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VRSA)(VRSA)2,32,31.Khare M,1.Khare M,et alet al.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3;4:165-77.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3;4:165-77.2.2.HiramatsuHiramatsu K.Lancet Infect Dis.2001;1:147-55.K.Lancet Infect Dis.2001;1:147-55.3.3.PfeltzPfeltz RF,et al.RF,et al.CurrCurr Drug Targets Infect Drug Targets Infect DisordDisord.2004;4:273-94.2004;4:273-94.4.Nathwani D,et al.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3;21:521-4.4.Nathwani D,et al.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3;21:521-4.治疗严重葡萄球菌感染需要全新类别药物替代糖肽类治疗严重葡萄球菌感染需要全新类别药物替代糖肽类治疗严重葡萄球菌感染需要全新类别药物替代糖肽类治疗严重葡萄球菌感染需要全新类别药物替代糖肽类4 433斯沃斯沃应对应对MRSAMRSA的挑战的挑战斯沃斯沃斯沃斯沃斯沃斯沃(利奈唑安利奈唑安利奈唑安利奈唑安利奈唑安利奈唑安)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概述34概述概述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全面覆盖革兰阳性球菌全面覆盖革兰阳性球菌独特抗菌作用机制,与其它类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独特抗菌作用机制,与其它类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卓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卓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强大的体液和组织穿透性,保证足量药物到达肺部强大的体液和组织穿透性,保证足量药物到达肺部静脉静脉/口服两种剂型供临床方便使用口服两种剂型供临床方便使用斯沃说明书斯沃说明书斯沃说明书斯沃说明书35全新化学结构全新化学结构分子式分子式分子式分子式 :C C1616H H2020FNFN3 3OO4 4 分子量:分子量:分子量:分子量:337.35337.35万古霉素化学结构万古霉素化学结构万古霉素化学结构万古霉素化学结构分子式分子式分子式分子式 :CC6666HH7575ClCl2 2NN9 9OO2 24 4HCl HCl 分子量:分子量:分子量:分子量:1485.731485.73斯沃化学结构斯沃化学结构斯沃化学结构斯沃化学结构36第一个第一个全新噁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物全新噁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物-独特的作用机制独特的作用机制1.1.Stevens DL,et al.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04;2:51-9.Stevens DL,et al.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04;2:51-9.2.2.NorrbyNorrby R.Expert R.Expert OpinOpin PharmacotherPharmacother.2001;2:293-302.2001;2:293-302.肽类产物肽类产物肽类产物肽类产物起始因子起始因子起始因子起始因子mRNAmRNA30S&30S&mRNAmRNAfMet-tRNAfMet-tRNA70S70S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延长因子延长因子延长因子延长因子嘌呤霉素嘌呤霉素嘌呤霉素嘌呤霉素50S50S30S30S夫西地酸夫西地酸夫西地酸夫西地酸林可酰胺类林可酰胺类林可酰胺类林可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四环素四环素四环素氯霉素氯霉素氯霉素氯霉素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普那霉素普那霉素普那霉素普那霉素噁唑烷酮类噁唑烷酮类噁唑烷酮类噁唑烷酮类终止终止终止终止延伸循环延伸循环延伸循环延伸循环37Jones RN,et al.J Jones RN,et al.J AntimicrobAntimicrob ChemotherChemother.2006;57:279-87.2006;57:279-87.体外抗菌谱体外抗菌谱*病原菌病原菌MIC90(g/mL)MIC范围范围(g/mL)敏感率敏感率(%)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0.12-410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25-2100.0肠球菌肠球菌2 0.5-2 100.0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1 0.12-2100.0-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10.25-2100.0草绿色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1 0.12-2100.0*体外抗菌活性与临床疗效之间无必然联系体外抗菌活性与临床疗效之间无必然联系体外抗菌活性与临床疗效之间无必然联系体外抗菌活性与临床疗效之间无必然联系MICMIC: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38斯沃与其它药物无交叉耐药斯沃与其它药物无交叉耐药1 1斯沃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仅为斯沃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仅为斯沃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仅为斯沃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仅为0.3%而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的耐药而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的耐药而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的耐药而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率分别为率分别为率分别为38.2%与与29.8%1.1.Wilcox MHWilcox MH et al.Expert et al.Expert OpinOpin Pharmacother.2005;6:2315-26 Pharmacother.2005;6:2315-2639近近近近年年年年全全全全球球球球MRSA广广广广泛泛泛泛流流流流行行行行,我我我我国国国国MRSAMRSA的的的的发发发发病病病病率率率率也也也也呈呈呈呈明显上升趋势。明显上升趋势。明显上升趋势。明显上升趋势。糖肽类用于治疗严重糖肽类用于治疗严重糖肽类用于治疗严重糖肽类用于治疗严重MRSAMRSA感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感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感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感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需要全新药物以替代糖肽类或作为补充,临床需要全新药物以替代糖肽类或作为补充,临床需要全新药物以替代糖肽类或作为补充,临床需要全新药物以替代糖肽类或作为补充,斯斯斯斯沃沃沃沃(利利利利奈奈奈奈唑唑唑唑胺胺胺胺)是是是是一一一一种种种种全全全全新新新新类类类类别别别别的的的的噁噁噁噁唑唑唑唑烷烷烷烷酮酮酮酮类类类类可可可可用用用用于于于于治疗严重治疗严重治疗严重治疗严重MRSA。-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与其他类抗菌药物之间几乎没与其他类抗菌药物之间几乎没有交叉耐药性有交叉耐药性,对大多数临床重要的革兰阳性菌有效。对大多数临床重要的革兰阳性菌有效。小小 结结 4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