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上传人:sym****28 文档编号:240704269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气候一、气温特征一、气温特征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50原因:原因:原因:原因: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北方昼较南方短北方昼较南方短北方昼较南方短北方昼较南方短 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 1 1 1 1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0000等温线位于秦岭等温线位于秦岭等温线位于秦岭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一线淮河一线淮河一线 最冷最冷最冷最冷在漠河,在漠河,在漠河,在漠河,最热最热最热最热在南海诸岛在南海诸岛在南海诸岛在南海诸岛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原因:原因: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北方昼较南方长北方昼较南方长 最热最热在吐鲁番盆地,在吐鲁番盆地,最冷最冷在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2、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温度带温度带温度带温度带范围范围范围范围1010作物熟制作物熟制作物熟制作物熟制寒温带寒温带寒温带寒温带中中中中温带温带温带温带暖暖暖暖温带温带温带温带亚热带亚热带亚热带亚热带热带热带热带热带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和内蒙古大东北和内蒙古大东北和内蒙古大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部分、新疆北部部分、新疆北部部分、新疆北部黄河中下游大部分黄河中下游大部分黄河中下游大部分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地区和新疆南部地区和新疆南部地区和新疆南部秦岭秦岭秦岭秦岭淮河以南,淮河以南,淮河以南,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青藏高原以东青藏高原以东青藏高原以东滇、粤、台的滇、粤、台的滇、粤、台的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南部和海南省南部和海南省南部和海南省1600160080008000160034001600340034004500340045004500800045008000一年一一年一一年一一年一熟,早熟的熟,早熟的熟,早熟的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春小麦,大麦、春小麦,大麦、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马铃薯等马铃薯等马铃薯等一年一熟,春小麦、一年一熟,春小麦、一年一熟,春小麦、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大豆、玉米、谷子、大豆、玉米、谷子、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高粱等高粱等高粱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后冬小麦复种荞麦,后冬小麦复种荞麦,后冬小麦复种荞麦,后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玉米、谷子、甘薯玉米、谷子、甘薯玉米、谷子、甘薯一年一年一年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油菜或冬小麦加冬油菜或冬小麦加冬油菜或冬小麦加冬油菜或冬小麦水稻一年三熟水稻一年三熟水稻一年三熟水稻一年三熟二、降水特征二、降水特征 45454545月在两广,月在两广,月在两广,月在两广,56565656月在江淮,月在江淮,月在江淮,月在江淮,78787878月在华北、月在华北、月在华北、月在华北、东北东北东北东北,9,9,9,9月难撤,月难撤,月难撤,月难撤,10101010月结束月结束月结束月结束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1 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大兴安岭阴山阴山阴山阴山贺兰山贺兰山贺兰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巴颜喀拉山巴颜喀拉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冈底斯山冈底斯山冈底斯山 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降水类型:华南(锋面雨、台风雨),降水类型:华南(锋面雨、台风雨),降水类型:华南(锋面雨、台风雨),降水类型:华南(锋面雨、台风雨),江淮(梅雨、台风雨)江淮(梅雨、台风雨)江淮(梅雨、台风雨)江淮(梅雨、台风雨)华北、东北(锋面雨)华北、东北(锋面雨)华北、东北(锋面雨)华北、东北(锋面雨)2 2 2 2、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特点及原因:干湿地区干湿地区干湿地区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干湿状况干湿状况干湿状况分布地区分布地区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植被植被植被植被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湿润地区半半半半湿润湿润湿润湿润 地区地区地区地区半半半半干旱干旱干旱干旱 地区地区地区地区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年年年年降水量降水量降水量降水量800mm800mm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400mm400mm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400mm400mm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200mm200mm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秦岭秦岭秦岭秦岭淮河以南淮河以南淮河以南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森林森林森林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原东南部高原东南部高原东南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大部分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森林森林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草原草原草原草原草原草原荒漠荒漠荒漠荒漠三、中国的气候特征三、中国的气候特征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1、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盛行西北风(偏北风)盛行西北风(偏北风)盛行西北风(偏北风)盛行西北风(偏北风)夏季风: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夏季风: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夏季风: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夏季风: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 东南风(东部地区,来自太平洋)东南风(东部地区,来自太平洋)东南风(东部地区,来自太平洋)东南风(东部地区,来自太平洋)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2、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气候资源气候资源3、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1 1 1 1、寒潮:、寒潮:、寒潮:、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风、霜冻。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风、霜冻。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风、霜冻。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风、霜冻。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2 2 2 2、台风:、台风:、台风:、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 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3 3 3 3、水旱灾害、水旱灾害、水旱灾害、水旱灾害四、特殊天气现象四、特殊天气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