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旅游用地规划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240700668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旅游用地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六章 旅游用地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六章 旅游用地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第六章 旅游用地规划旅游用地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用地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旅游用地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一、旅游用地的概念一、旅游用地的概念 1、旅游用地的概念对于旅游用地的科学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解释,但多数人认为: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均可称为旅游用地。因此,旅游资源也就是指对观光者有一定吸引力的山、水、林等自然风光以及历史古迹、文化遗产、纪念地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人们创造旅游观光、体育娱乐、探奇访古、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科学研究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场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旅游用地的概念一、旅游用地的概念 2、旅游用地规划旅游用地的开发利用,必须首先编制旅游用地规划。旅旅游游用用地地规规划划就就是是指指根根据据在在旅旅游游资资源源评评价价的的基基础础上上,针针对对旅旅游游资资源源的的特特性性、特特色色、和和旅旅游游地地发发展展规规律律,根根据据社社会会、经经济济和和文文化化发发展展趋趋势势,对对旅旅游游地地开开发发、保保护护和和利利用用所所进进行的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行的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3、旅游用地具备的条件旅游用地之所以被人们用来游乐,是因为它的最基本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某种特别享受,或具有某种魅力(吸引能力)。当然,旅游地本身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资源,使潜在的吸引力变成现实的吸引力。旅游地的开发,不仅能使旅游得到整理和修复,更主要的是使旅游者可以自由进出、停留,这就是交通、食宿等接待设施的建设。因此,旅游地的开发包括产生现实吸引能力和具备接待能力两个方面。可用于旅游业的旅游地,实质上是吸引能力和接待能力的统一。二、旅游用地的特点二、旅游用地的特点(一)综合性(一)综合性1旅旅游游业业是是一一项项综综合合性性产产业业。大多数旅游用地利用都必须配合其它建设项目的发展,否则,就不能进行利用。如旅游用地的利用要有理想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食宿和商业设施等。由此可见,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2大大多多数数旅旅游游资资源源是是综综合合性性的的资资源源。旅游地不仅包括主体资源,而且还包括与主体资源相配称的其它资源。如公园或其它风景区,一般都要有森林、水塘、花木及奇禽、异兽等。因而,旅游地的利用又必须配合林业、园艺、野生动物及鱼类养殖等事业。3用用途途上上的的综综合合性性,即即有有的的旅旅游游用用地地不不仅仅可可以以用用作作旅旅游游,而而且且可可用用在在经经济济生生产产及及其其它它。如新安江的千岛湖,首先被用来蓄水发电,然而也被人们开辟为旅游胜地。这里,人们的游乐恰好与水电事业配合,使这一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二、旅游用地的特点二、旅游用地的特点(二)持续性(二)持续性旅游用地的利用不存在递减性,即旅游用地一经开发建成,可供人们长期享用,只要保护得当,不会对土地构成破坏。旅游活动,主要使人们从精神上得到享受,并非从土地上获取任何物资。也就是说,旅游用地是以其资源的各种魅力来吸引游客的,而旅游资源主要是通过观赏得以利用。但是,旅游者的生活垃圾污染以及一些旅游设施的建设(如空中索道)可能会对环境带来负效应,这在旅游地的开发与管护上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三)多效益性和效益难以计量性(三)多效益性和效益难以计量性二、旅游用地的特点二、旅游用地的特点旅游用地可获得多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每年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所有花费构成了旅游业的年收入。就其经济效益而言,其收入可分别划分为各个有关行业的收入,如商业收入、饮食收入、住宿收入、交通运输业收入、邮电业收入等。真正属于旅游主管部门的收入往往不多,其中门票收入占主要成分。在取得旅游业收入的同时,旅游地利用还能带来其它几方面的经济效益,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增加货币回笼,平衡财政收支等。旅游地的利用,更能取得众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增加就业机会,降低社会犯罪率,促进国内外信息交流,增加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恢复和保护旅游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因而,旅游地利用所能取得的效益,是其它土地类型的利用很难比拟的。如党中央实施的拉动内需政策,其中旅游业的贡献尤其大。我国所谓“假日经济”的实施,就是鼓励人们放假出去旅游,很多国家实施的代薪休假,其用意也在于此。安徽省决定:从2002年起,一年假期延长至120多天,约占一年的1/3,其宗旨在于鼓励人们外出旅游,拉动内需。二、旅游用地的特点二、旅游用地的特点然而,旅游地利用所能获得的多种效益,除经济效益外大部分是无法用价格计量的。人们在旅游地的游乐活动,是以休息娱乐、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他们所获得的纯属精神方面的满足,而非物质利益上的收获,精神上的获得是无法用货币形式加以表现的。我们既不能确定增进身心健康的价值量,也无法衡量由人们心情快慰而增加的劳动生产率。同样,也不能测定犯罪率的下降、人们之间的友谊以及环境、野生生物保护的经济价值。效益的多样性和效益的难以计量性,是旅游用地区别于其它土地利用的重要特征。三、旅游用地的分类三、旅游用地的分类旅游用地从大类划分,可分为自自然然风风景景旅旅游游地地和人人工工旅旅游游地地两类。自然风景旅游地如五岳、黄山等;人工旅游地如苏州园林、无锡水浒城、三国城等。各大类又可按分布、范围、来源和性质不同,细分若干类。(一)自然风景旅游地(一)自然风景旅游地 一般以自然风景为主,辅助以必要的供给设施,所开发的主要是旅游资源中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地理环境和生物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1水水光光山山色色。山与水是构成景色的基本要素。山往往是风景的骨骼,其垂直变化大,气候多样,景色各异,空气新鲜,给人以探险、寻幽、避暑、攀登之利。如我国的五岳、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日本的富士山、美国的黄石公园等,都是著名的山地游览地。水是自然界最为活跃的物质之一,它以其具有光、影、形、声、色等功能,成为构景最生动的素材。水能点缀与映照周围的景象,使景区更加明快、秀丽、水光山色融为一体,相映成趣,更使景色生辉。我国的桂林山水就兼有水光山色之秀。(一)自然风景旅游地(一)自然风景旅游地 2江江河河湖湖泊泊。江河能构成种种天然美景,尼罗河、长江、多瑙河等世界各河流,都是旅游胜地。江河中有的汹涌澎湃,气势磅礴,如长江三峡;有的碧水清流,饱含诗情画意,如桂林漓江,犹如平镜,倒映着两岸的山体;瀑布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如美、加边境上的尼亚拉加瀑布、我国的黄果树瀑布等,水落千丈,蔚为壮观;湖泊能给人以一种恬静秀丽的艺术享受,我国杭州西湖、无锡太湖等,瑞士的日内瓦湖,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等都是很理想的旅游胜地。(一)自然风景旅游地(一)自然风景旅游地 3阳阳光光海海滩滩。阳光和海滩是现代旅游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世界上已有不计其数的海滩被开发成供疗养避暑、游览观光、体育运动和观赏海洋生物的游览地。在在地地中中海海(地中海:欧洲、突尼斯、希腊、利比亚、埃及、土耳奇)和加勒比海(北美洲:海地、古巴、牙买加)沿沿岸岸各各国国,纷纷利用和和熙熙的的阳阳光光海海滩滩建立海滨浴场,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我国大连、青岛等地均利用丰富的阳光和海滩资源,开辟旅游景区。(一)自然风景旅游地(一)自然风景旅游地 4旅游气候。旅游气候。良好的气候是发展旅游的重要条件。气候不仅能诱人也能阻止人们旅游,还可以引起景物的季相变化,使同一景物在不同时刻和不同季节,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风光。如泰山日出、黄山云海,西湖的“平湖秋色”的景象等都属于此类。同时,不同的气候资源可以利用来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如寒冷地带可以开展滑冰、滑雪、雪景观赏等活动。(哈尔滨冰雕)(二)人工旅游地(二)人工旅游地 人工旅游地开发的主要是旅游资源中的人人文文资资源源。人文资源是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遗产和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民族族状状况况、历历史史发发展展、文文化化艺艺术术、物物质质文文明明和和精精神神文文明明一一起起构构成成 了了人人文文景景观观旅旅游游资资源源。(皖南古民居,世界文化历史遗产)1历历史史古古迹迹。古代建筑:如我国的长城、意大利的罗马科洛西姆大斗兽场;历史遗迹和遗址:如滑铁卢战场(欧洲法国)、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如我国的北京故宫博物馆、巴黎的罗浮宫等历史古迹,都可以构成人工旅游资源而加以利用。(二)人工旅游地(二)人工旅游地 2城城乡乡风风光光。城市和乡村是一个地区风貌的不同反映,不仅拥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即便是宁静的田园风光也是十分诱人的。世界上一些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独特风貌,如北京天安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泰晤士河桥、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等,都是这些名城的标志。古代或现代的建筑艺术的结晶使许多城市成为旅游之地。乡村的田田园园茅茅舍舍、小小桥桥流流水水、草草原原牧牧马马、沙沙洲洲驼驼影影等诗一般的意境,也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可如皖南明朝建筑:黟县西递、洪村、徽州区的唐模村等。(谈谈规划与风水)3具具有有特特色色的的民民族族风风情情地地区区。居民的民族构成、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节日庆喜、服饰装束、民间艺术、工艺特产和精神面貌所具有的特色,也吸引着异国异乡的游客。因而,一些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往往形成旅游地区。第二节第二节 旅游用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旅游用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将旅游地的资源开发成为旅游吸引物,以吸引旅游者并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是旅游地开发利用的基本指导思想。但旅游地客观存在的形式各不相同,其吸引力表现方面也就不同。此外,旅游需求的内容也有差别。要在形形色色的旅游地开发中体现这一基本指导思想,使旅游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遵循以下开发原则:一、个性原则一、个性原则个性是指旅游地资源固有的特色,它是旅游之魂魂。因为个性突出,容易在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造成强烈的意象。所所谓谓个个性性突突出出,是是有有意意识识地地开开发发、创创造造一一个个有有吸吸引引力力的的形形象象,具具有有自自己己的的风风格格,具具有有易易于于识识别别的的面面貌貌。旅游地的个性,可用“稀稀、奇奇、古古、怪怪”来概括。稀稀即绝无仅有,奇奇可出乎意料,古古即历史悠久,怪怪即异乎寻常。个性愈鲜明突出,对旅游者吸引力就越大,旅游地的价值也愈大。否则平平庸庸、千篇一律,似曾相识,就不会吸引远道游者。如安徽黄山“四绝”:温泉、云海、奇松、怪石,此外还有很多人文景观、美丽的传说等;再如濉溪隋唐大运河遗址,属于隋唐与宋代运河的河床,有8艘唐代木船,一座宋代石建码头、大量陶器、瓷器、铁器、铜钱等文化遗物,它的发现开辟了全国大运河考古研究的新篇章,为1999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把它开辟成旅游景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不仅古古,而而且且稀稀。搞好此景区的规划,是当务之急。旅游地的个性取决于该地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性质、数量、存在状态、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也取决于在开发中是否独具心裁。这种个性不是某一个方面的特征,而是体现于资源状况、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一切方面的总体特征。二、综合性原则二、综合性原则 1旅旅游游地地开开发发的的多多样样性性原原则则。多样性和个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开发得好,多样性不仅不会冲淡资源的个性,而会“绿叶衬托红花”,更能显示出个性,起到为个性服务的效果。当然,多样性是以个性为前提的。旅游地开发的多样性原则,主要是因为旅游者的需求是多样的。以海滨旅游者来说,也有考察、观光、疗养、娱乐、消遣、运动等不同的目的。这样要使个性来吸引游客,多样性则是不可缺少的。他们可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2旅游地开发应综合平衡。旅游地开发应综合平衡。这里主要是指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与旅游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及基础结构等方面的综合平衡。即要达到吸引能力与接待能力的统一。一般来说,旅游地开发的总投资中,资源本身的投资比例不大,而更多的投资是用于为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在旅游地开发中,不注意综合平衡,使各项工程比例协调、同步建设,就会影响投资效果。三、协调性原则三、协调性原则 由于旅游地的开发是为了给人以精神上的舒适享受而进行的对旅游地整体的开发。因此,整体的协调显得十分重要。在故宫的旁边矗起现代化的多层建筑;中山陵前建一足球场,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古城西安,城墙以内禁止建高层建筑,就充分体现出协调性原则。协调性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建筑风格的协调、旅游功能之间的协调(萧县皇藏峪)、植被与观赏的协调,旅游功能与服务的协调等。四、择优原则四、择优原则 首先要开发和建设最优的旅游资源。所谓最优旅游资源,是指那些最能吸引旅游者而开发起来只需很短时间和较少投资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多种多样,都有一定的特色和吸引力,但它们的吸引力的类型和大小有所差别,其开发价值也不同。同时,旅游地开发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因而,为了在短时间内发展旅游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进行择优开发。即:1同类风景资源中选择旅游价值最大的风景资源优先开发;同类风景资源中选择旅游价值最大的风景资源优先开发;2区区域域内内同同类类风风景景资资源源开开发发中中有有扩扩建建新新建建,优优先先开开发发扩扩建建的的风风景区;景区;3区区域域内内同同类类风风景景资资源源中中优优先先开开发发靠靠近近市市场场,建建设设条条件件和和交交通通条件均好的风景资源;条件均好的风景资源;4一地具有多种旅游资源,选择国内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一地具有多种旅游资源,选择国内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优先开发。源优先开发。我国的最优旅游资源很丰富,奇特的桂林山水、娇秀的杭州西湖和巍峨的万里长城则是这种最优旅游资源的突出代表,它们举世无双,开发需要投资不大,中外游客对它们都十分向往。对于这类资源,应考虑优先开发。五、适应性原则五、适应性原则 旅游地的开发与外部世界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一个旅游地开发后能否存在下去,就要看它对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首先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其重点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旅游地的开发既有改造利用环境的一面,也有破坏环境的一面。假如严重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那么,旅游地的开发终归要失败的。因而,对于旅游地的开发方式、程序、程度等方面的决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权衡利弊,做出最优决策(九寨沟关闭整顿,拆迁大量的违章建筑,就是保障景区对环境的适应性)。其次是旅游地开发与社会环境的其次是旅游地开发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适应性,主要是表现在市场上,旅游业是一种竞争性很强的行业,因此,旅游地的开发建设必须注意市场变化的特点,在开发目标和功能上适应市场需求。旅游地开发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还表现在某些政治经济方面。旅游地超规模的开发,会破坏当地正常的经济结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政治上的适应性则要考虑到思想意识方面的污染,以及由于生活水平、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引起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隔阂对抗等。六、经济性原则六、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经济事业的最高原则,也是旅游业的重要原则。旅游地的开发,应当是既要求给人最高质量的感受,又要求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既能吸引容纳更多的旅游者,又花费最少量的投资,这就要求必须按照经济规律来搞好旅游地的开发工作。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开发需要的投资、资金的来源、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程度的评价上。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旅游生态经济的发展目标。以上六条原则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必须综合考虑,不可偏废一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地的开发建设工作。第三节第三节 旅游地的管理与保护旅游地的管理与保护 旅旅游游地地的的管管理理与与保保护护是是合合理理开开发发利利用用旅旅游游资资源源的的一一个个环环节节。旅旅游游资资源源投投资资大大,同同社社会会上上的的人人们们接接触频繁,其管理保护工作更为重要。触频繁,其管理保护工作更为重要。一、旅游区的管理一、旅游区的管理1确确定定旅旅游游区区的的性性质质,即即明明确确旅旅游游区区的的主主题题是是什什么么。主题明确,才能反映出旅游资源的特色,才能指导旅游区各项建设的配置和设计,使其更好地为突出旅游区主题服务。2划划定定风风景景名名胜胜区区的的范范围围:划定风景区的范围,便于区域的日常管理和建设,能有利于处理旅游区与周边环境发生的各种联系和矛盾。第三节第三节 旅游地的管理与保护旅游地的管理与保护 3旅旅游游区区内内划划分分风风景景区区和和其其它它功功能能区区:为了便于风景区内部的管理,对其可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小景区,每小景区围绕着整个风景区的主题,分别反映自己不同的观赏内容和特点,丰富旅游内容。另外,视需要和可能,可在旅游区划分出若干其它功能单元,如文化体育娱乐功能单元区等。这样,可让一种资源发挥更多效能。4按照规划确定游览接待容量:按照规划确定游览接待容量:有计划地组织游览活动,有计划地接待游客,是旅游区的重要内容。接待工作计划不周,要么客源不足,浪费旅游季节,要么游客过多,破坏旅游资源,应按照允许游览容量接待,不能超量。二、旅游地的保护二、旅游地的保护 缺乏保护而使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甚至毁灭性破坏的现象在国内外都有发生。我国峨眉山金顶,焚于一炬;济南泉城,水源枯竭;凡此等等,实属保护不善的惨重教训。搞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制定定保保护护法法规规和和条条例例:国家法令是保护旅游资源的依据和保证。由于旅游地综合多种资源,所以应该在已有的与旅游地保护有关的各种法规(如文物保护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的基础之上制定一个全面的旅游资源保护法。二、旅游地的保护二、旅游地的保护 2合理制定和贯彻保护措施:合理制定和贯彻保护措施:首先,对于旅游地的资源,应明确主管部门以及有关部门的责任,使这些保护部门拥有实行法令的充分权力;其次,由这些部门制定和贯彻旅游资源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可分两种:一种是社会措施,一种是社会措施,如文明宣传,处以罚款,追究法律责任等;一种是技术措施,一种是技术措施,如对重要文物建造避免直接触摸攀爬的隔离设施等。3及时修理被损坏或自然损坏的旅游资源:及时修理被损坏或自然损坏的旅游资源:资源一旦损坏,不但会降低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影响整个旅游区的游览,因而要及时修复。值得提出的是,修复或重建的吸引物的历史价值要比原来低得多,应把主要力量放在资源保护上。第四节第四节 旅游用地规划旅游用地规划 一、规划内容一、规划内容 主要包括规划背景、景区简介与评价、规划的依据与原则、规划范围与目标、旅游区开发条件和客源市场分析、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区域旅游区发展战略、旅游区开发总体布局规划、交通系统与游览系统规划、旅游服务、生产、生活、管理设施规划、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以及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等。二、旅游用地规划背景二、旅游用地规划背景(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论点:论点: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论据论据:现代旅游业的屈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快发展则从60年代开始。它是“服务革命时代”(或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递增,大大超过同期工业经济5.3%的年均增长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旅游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社会地位已十分显赫。从目前世界范围看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已超过机械制造业、汽车业和石油工业的产值,成为全球队第一大产业。1996年旅游业总产出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0.7%,旅游总投资占世界总投资的11.9%,旅游业总税收占世界税收总额的10.4%,旅游总消费占全球消费的11.3%,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为2.55亿人,成为当今世界从业人口最多的行业。旅游业以其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正在成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富活力和经济增长点。(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论点论点:发展加快,前景十分广阔。论论据据:旅游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消耗能源少、投资回报可观、颇具活力的产业,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点。旅游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利用“风景创汇”,“古迹创汇”、“服务创汇”,换汇成本低,贸易壁垒少。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旅游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汇点,发展旅游业,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带动社会进步。旅游业还能带动经济比较落后,但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将成为一个更为重要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国际上有一种经验判断:人均收入达到300美元美元,居民就会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人均收入500800美元美元,是旅游尤其是国内旅游的迸发期;人均收入超过800美元美元,是国际旅游的兴盛期。21世纪,我国人民小康生活会更加富裕,由于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的逐步降低,国内旅游将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消费,并使出游主体由城镇居民到普通百姓,旅行线路由短距离到中长程和消费领域扩大、水平提高等几个新变化。我国旅游业已经向成熟阶段在迈进,旅游基础设施将有全面改善,各种旅游产品都比较丰富。(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10年,旅游入境人数(含港澳居民)将达640071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将达到380430亿美元,将确保比2000年翻一番;“九五”期间,已经实现了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10%、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15%的目标;在2001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可望保持每年增长8%、收入每年增长15%的水平;到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0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000010500亿元;以上两项合计,到2010年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年产出将达到1.31.4万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可能提高至8%,旅游业将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大支柱产业。(三)省内旅游业发展趋势(三)省内旅游业发展趋势 论点论点:安徽省旅游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三)省内旅游业发展趋势(三)省内旅游业发展趋势 论据论据:安徽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九五”期间,我省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发展迅速。1996年11月,省委、省政府在黄山市召开了全省旅游经济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徽省旅游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植成为我省新兴的支柱产业,从而确定了我省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形成了全省上下、方方面面对旅游业齐抓共管的局面。之后,省委、省政府先后就合肥、巢湖、皖西南、皖江、皖西等地旅游经济发展召开专题调研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确立各地发展重点并给予政策支持,推动各地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三)省内旅游业发展趋势(三)省内旅游业发展趋势 2000年6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两山一湖两山一湖”发展旅游战略重点和工作思路,政府主导有效地推动了旅游战略的实施,各地加快旅游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各地、市、县(市)及景区(点)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展开,旅游资源开发步伐明显加快。为解决“八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发展供给不足的瓶颈制约,“九五”期间,我省对旅游业已加大了投入。从1997年起,我省就设立了旅游业发展资金,重点扶持短、平、快的旅游项目,各级政府也加强了旅游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设立了旅游厕所、旅游商品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厕所,旅游商品开发。省级资金的投入,在带动全社会旅游投入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由于我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推行、实施,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齐上的大旅游发展局面,使全省旅游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四)规划景区(点)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趋势(四)规划景区(点)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趋势主要论述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同全省旅游业乃至全国旅游业的联系,以及规划景区(点)在区域旅游业乃至全国旅游业中所处的位置及发展前景等。三、景区简介与评价三、景区简介与评价(一)景区简介(一)景区简介1景区区位及交通情况;景区区位及交通情况;2景景区区的的缘缘起起:即景区(点)如何被发现及发现后如何发掘的等等;3景源介绍:景源介绍:主要是介绍主体旅游业的景源如濉溪隋唐大运河遗址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主体旅游业是古迹古迹,因此规划首先介绍了隋唐大运河,即濉溪境内大运河,东西长40公里,千百年来本地人又习称隋堤,本属隋炀帝所开大运河中的通济渠。主要介绍它的历史沿革;其次介绍了宋代石建码头,再次介绍唐代木船、陶器、瓷器、等文化遗物,最后介绍隋炀帝行宫及隋堤等。(二)景区(点)评价(二)景区(点)评价 1景景区区(点点)在在区区域域乃乃至至全全省省、全全国国旅旅游游业处的地位和作用;业处的地位和作用;2景景区区(点点)与与全全国国同同类类景景区区(点点)比比较较有何特色,开发的价值如何;有何特色,开发的价值如何;3景景区区(点点)与与周周边边景景区区(点点)的的呼呼应应态态势;势;4景景区区(点点)的的立立意意、品品位位、策策划划的的历历史史文文化化意意义义如如能能否否突突出出时时代代地地域域特特色色,能能否否成成为为区区域域旅旅游游业业的的一一个个闪闪光光点点,经经济济增增长长点等。点等。(二)景区(点)评价(二)景区(点)评价 如:天柱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我们认为它有5大特色大特色:人文荟萃,内涵丰富:人文荟萃,内涵丰富:从5千多年前的“薛家岗文化”、经汉武帝南巡封祭,到三国唐、宋、元、明、清历代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为天柱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古迹,给风景区注入了不可多得的文化内涵。使游客在领略大自然美丽风景的同时,可进行寻古探幽、科学考察,极大地提高了天柱山的风景资源品味,增加了游览趣味,丰富了旅游内容;(二)景区(点)评价(二)景区(点)评价 山格独突,刚柔相济:山格独突,刚柔相济:开柱山兼有“雄、奇、灵、雄、奇、灵、秀秀”四种山格,刚柔互济,相得益彰。“雄雄”:主峰拔地而起,顶天立地;上侵神气,下固穷幽;群峰环卫,众星拱立;大天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千丈崖形似刀削,深渊万丈。“奇奇”:总关寨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神秘谷洞穴神奇,幽深莫测。“灵灵”:丰富的水景资源为一般花岗岩山岳风景区所少见,飞瀑流泉多处可见,高山平湖更添神韵。“秀秀”苍松翠竹,荫翳蔽日,烟云变幻,气象万千;朝晖暮霞,山川增色;佛光时现,令人惊叹。山水一体,布局奇特:山水一体,布局奇特:左有潜河,右有皖水,“二河夹一山”。山因水活,水随山流山因水活,水随山流。山峰层层排列,如三道屏风形成障景,裹藏青峰于深处,空间层次丰富,逐步达到高潮,此亦名山之少见。(二)景区(点)评价(二)景区(点)评价 景点集中了较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景点集中了较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马祖庵、虎头崖、九井河相对独立,各具特色。适宜游览观光,便于分散开发。风景区开发起步较晚,生态环境未遭破坏,使天柱山保存了山青水秀、景美境幽的自然风貌。自然与自然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旅游内容丰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旅游内容丰富:天柱山自然景观瑰奇秀丽,人文景观丰富多彩,且水景幽美独具特色,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相映生辉,品位很高的风景全象,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旅游条件,主峰是游览观景的理想场所;九井河等线路可乘车马漫游;后山适宜为原野游憩或科研性旅游;龙潭河水流湍急,竹筏漂流别有情趣;摩崖石刻、人文古迹,增添旅游品味,也为皖人寻根问祖、科学考察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天柱山是皖西南地区资源品位最高和最具有开发价值的风景旅游区。四、规划的依据与原则四、规划的依据与原则(一)依据(一)依据1国务院颁发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2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文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3省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20年这远景目标;4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5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6有关土地利用规划;7“十五”期间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专家研讨会报告集;8地区关于发展旅游、文化、体育产业的建议;9地区旅游业发展计划;10“十五”规划;11地方志;12其它。(二)原则(二)原则1严格保护,合理开发;2市场导向,效益第一;3优化配置,协调发展;4树立精品,培育特色;5立足国内,放眼世界;6远近结合,突出重点;7尊守法律,完善措施。六、规划的范围、指导思想与目标六、规划的范围、指导思想与目标(一)范围(一)范围 主要阐述本次规划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及四至情况以及景区(点)内各功能区的布局、面积等。如濉溪隋唐大运河遗址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范围如下:隋唐大运河遗址坐落在濉溪县百善镇西部的柳孜,初步规划占地规模10Km2。整个项目建设布局以永泗公路为轴线,以北包括博物馆区(占地17.36万m2)、仿古集镇(占地19.27万m2、观光农业区占地13.71万m2)、接待区(占地6.07万m2);以南包括文化风景区(占地15.63万m2)、仿古商业街(占地12.81万m2)、隋炀帝行宫(占地6.32万m2)和新隋运河公园(占地98.6万m2)。(二)指导思想(二)指导思想 模模式式1:按照党的十五大绘制的跨世纪宏伟蓝图,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开拓进取,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区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实事求是,准确定位;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旅游扶贫为重点,积极开发旅游景区(点),引导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而成为支柱产业。模式模式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为中心,合理开发利用,形成独具风格的游览体系和能够适应近、远期发展需要的服务设施,使游人“回归”自然,回味历史,陶冶情操,激发感想并得到美的享受,提高文化艺术的素养,在创造较高的美学价值的同时,取得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的统一。(三)目标(三)目标 首先要阐述总体目标,然后再阐述具体目标。如隋唐大运河遗址规划的目标是:以遗址及文物的展示为核心,以柳孜的历史为背景建设仿古集镇、商业街以及风景园林,再现漕运繁盛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并结合发展当地的观光农业,使其成为具有学习研究、旅游休闲、生产服务的多功能旅游景区。具体目标如下:“十五”期间,隋唐大运河遗址的旅游景点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至2005年,接待国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2500万元;接待海外游客5000人次,旅游收入780万元。至2015年,接待海外游客1.3万人次,年均递增10%,旅游外汇收入65万美元;国内游客100万人次,年均递增8%;国内旅游收入1亿元,旅游总收入10539.9万元。至2020年,接待海外游客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00万美元;国内游客11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1.65亿元;旅游总收入1.816亿元。在有的规划文本中,把规划目标单独作为一章,称之为发展战略,具体阐述如下:1战战略略目目标标:主要是根据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布署,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当地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条件的综合评估,确定规划景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如皖西南旅游区规划(1998年编制)中的战略目标是:充分发挥皖西南综合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逐步形成以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省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外围景点为基础,东连皖南旅游区、西接赣北旅游区的国家级风景旅游胜地,建成本省重要的旅游经济区。本区旅游业的具体目标是:到2002年,争取年接待国际游客576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70万美元;年接待国内游客4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36亿元;旅游总收入4.5亿元,占当年GDP的1%(按1995年价格计算,下同)。到2010年,争取年接待国际游客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400万美元;年接待国内游客9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5亿元,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46.0亿元,占当年GDP的4.6%,旅游业将初步成为皖西南区域新兴的支柱产业。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02年,旅游农业增加值占全区域农业增加值2%;旅游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域工业增加值5%;旅游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8%;旅游综合效益19.4亿元,占当年全区GDP的4.3%。到2010年,旅游农业、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区相应产业增加值的10%、20%、25%,旅游综合效益200亿元,占当年GDP20%。2战战略略重重点点 根据旅游景区的特点、个性和综合性等,提出几个发展重点。如皖西南规划中提出的战略重点是:加加大大天天柱柱山山风风景景名名胜胜区区的的开开发发力力度度,突突出出发发展展天天柱柱山山旅旅游游业业。抓住“古皖文化”做大文章,进一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加强区域旅游联合,强化包装和促销策略,争取2003年内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炒热”天柱山,使天柱山旅游成为皖西南旅游区加快发展的龙头和突破口,进而带动其它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为21世纪初本区旅游业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重重点点建建设设“两两山山一一湖湖”(天天柱柱山山、司司空空山山、花花亭亭湖湖等三个风景名胜区)和“一一城城两两山山”(安庆历史文化名名城城和和浮浮山山、大大龙龙山山风景名胜区)两个具备一定规模、开发条件较好,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域,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皖西南旅游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并成为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加快经济发展过程的突破口。高高水水平平,高高质质量量地地建建设设安安庆庆市市区区、潜潜山山县县城城的的旅旅游游接接待待设设施施,加加快快其其现现代代化化建建设设步步伐伐,树树立立良良好好的的旅旅游游城城市市形形象象,使使城城市市建建设设适应皖西南旅游区发展的需要。适应皖西南旅游区发展的需要。实实施施旅旅游游牵牵动动战战略略,通通过过加加大大贫贫困困地地区区旅旅游游资资源源开开发发力力度度,促促进进贫贫困困地地区区第第三三产产业业、旅旅游游工工业业、旅旅游游农农业业的的发发展展,早早日日脱脱贫贫致致富。富。3开开发发步步骤骤:主要阐述近期阶段和远期阶段。如皖西南旅游区规划中分的两个阶段为:近近期期阶阶段段(19982002年):以天柱山为龙头,积极开发西部的“两山一湖”和东部的“一城两山”地域;联动建设其它旅游景点,精选一批品位较高、吸引力大、效益好、体现地方特色的最佳景点、最优项目,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皖西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并带动旅游交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远远期期阶阶段段(20032010年):全面抓好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形成皖西南旅游网络。七、旅游区开发条件与客源市场分析七、旅游区开发条件与客源市场分析(一)开发条件分析(一)开发条件分析1.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主要阐述本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度及目前的效益,存在的问题等。2.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价价值值优优势势 主要阐述本旅游景区开发利用后,与其它旅游景区相比,其闪光点在哪里?如在国内、省内、本地区的旅游业中所处的地位。如濉溪隋唐大运河遗址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中的阐述:隋唐大运河同丝绸之路、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象征征,是炎黄子孙的骄骄傲傲。隋唐大运河遗址已被评为我国1999年考考古古十十大大发发现现之之一一,只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将这一伟大工程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努力攀登的精神,使之成为国内外大运河保护研究的中心,旅游观光的胜地,必将吸引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前来此地观光。区区位位优优势势 主要阐述旅游景区的区位、交通所具备的优势。目前的接待规模及服务能力目前的接待规模及服务能力。经济与城镇建设基础经济与城镇建设基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政策环境政策环境。3开发的制约因素开发的制约因素凡是对旅游景区开发不利的因素,均属于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体制不顺;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内外交通系统尚未形成网络;内外交通系统尚未形成网络;宣传力度不够(好的可作为优势);宣传力度不够(好的可作为优势);人才缺乏;人才缺乏;资金缺乏。资金缺乏。(二)客源市场分析(二)客源市场分析 1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如果一个区域有多个景区(点),则分别把各景区(点)的游客量、收入及占整个区域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分析其客源构成。即境外: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比例;国内:国内:主要来自哪些省份,比例如何;省省内内:主要来自省内哪些市、县,占的比例如何。如果是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区),则谈不上有旅游市场(二)客源市场分析(二)客源市场分析 2未来旅游客源市场定位未来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主要根据旅游景区(点)的资源价值、市场基础、开拓条件和潜力,参考其它旅游地引力模型和市场外推规律,进行市场定位,确定其市场范围、开拓目标。近期应以省内及周边相邻地区国内客源市场为主方向;远期要远近结合,境内外结合,拓展二、三级客源市场。一级客源市场一级客源市场一级客源市场又称重点客源市场或基本客源市场。在分析时应以省内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场为主,游客所占比例最大,至少在50%以上。二级客源市场二级客源市场二级客源市场又称可开拓的客源市场,是同本地联系较密切的地区,若是大的旅游景区,可把粤、闽、港、澳、台地区等作二级;若是一般的景区,可把邻近省、市作为二级,所占比例在30%以上。(二)客源市场分析(二)客源市场分析 三级客源市场三级客源市场三级客源市场属于二级客源市场以外地区及流动人口,亦称机会市场或边机会市场或边缘市场缘市场。如是大的旅游景区,三级客源市场的目标放在国外,所占比例也可上浮;若是一般的旅游景区,主要放在港、澳、台以及部分国外游客,所占比例控制在10%左右。八、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布局(核心)八、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布局(核心)(一)确定旅游景区(点)的等级结构和功能(一)确定旅游景区(点)的等级结构和功能 1皖西南旅游区的皖西南旅游区的“龙头龙头”天柱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雄、奇、灵、秀”的自然景观为主,以古南岳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山岳旅游地。2皖西南旅游区的皖西南旅游区的“骨干骨干”(1)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摩崖: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浮浮山山:近期进入国家级行列,以兴型的火山地貌和摩崖石刻为特色,并与河湖风光相辉映的综合性旅游地。司司空空山山:以湖泊水景为主要特色,兼有奇观、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的水景旅游地。小小孤孤山山:以小巧、奇特、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美丽的神话传说为主要特色的山岳旅游地。白崖寨:白崖寨:以“南国小长城”为主要景观特色的文化古迹旅游地。大龙山:大龙山:以湖光、山色、洞景为特色的山水兼备的山岳型旅游地。(2)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安庆庆市市区区:徽居故里,黄梅戏之乡,近代革命史中的名称,倒扒狮步行街;潜山县城:潜山县城:古皖文化名城,薛家岗古遗址。桐城市区:桐城市区:“桐城派”故里,文化之邦。(3)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以自然风光和森林景观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地。(4)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鹞落坪 以原始自然环境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地。3其它旅游景区(点)其它旅游景区(点)(二)旅游接待系统规划(二)旅游接待系统规划1(确确定定)一一级级接接待待基基地地:皖西南旅游区主要是安庆市区、潜山县城。2(确确定定)二二级级接接待待基基地地:皖西南旅游区主要是桐城市区、岳西县城、枞阳县城、宿松县城。3(确定)三级接待基地:(确定)三级接待基地:主要是一些景区(点)附近建设一些服务接待基地。如皖西南的复兴(孤山)镇、浮山镇、店前镇、寺前镇分别为小孤山、浮山、司空山、花亭湖旅游服务基地。(三)旅游景区(点)空间网络组织(三)旅游景区(点)空间网络组织 主要是根据旅游规划区的景区(点)分布特征,结合区域交通干线和接待基地布局,组织空间网络。如皖西南旅游区按“一心二环三线一心二环三线”组织空间网络。1一心:一心:天柱山风景名胜区;2二环二环东东环环:安庆市区大龙山枞阳县城浮山桐城市区安庆市区;西西环环:潜山县城天柱山天仙河岳西县城石关鹞落坪妙道山司空山花亭湖太湖县城潜山县城;3三线三线中心连接线中心连接线:安庆市区小吏港潜山县城天柱山;沿江线沿江线:合铜公路安庆市区武昌湖雷池小孤山;合九铁路线:合九铁路线:桐城市区高河潜山县城(天柱山)太湖县城(花亭湖)白崖寨宿松县城(石莲洞)。(四)(确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与布局(四)(确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与布局1旅游市场体系建设旅游市场体系建设坚持以旅游业带动市场建设,以市场建设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建设旅游市场体系。2旅游工业发展布局旅游工业发展布局以旅游消费对各种加工制成品的商品需求为导向,以旅游区现有的一些工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食品业、旅游工艺品及其它轻工行业,着力推出并不断更新新型营养、方便、旅游食品、系列保健品、系列工艺品、服装等,形成既能体现旅游规划区的特色,又能与国际国内的旅游消费新潮流接轨的规划区旅游工业格局。3旅游农业发展与布局旅游农业发展与布局以旅游消费对农副产品的商品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布局,着力建设一批旅游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大力开发“名、特、优、稀、奇”产品,同时开发一些旅游观光农业基地,为整个旅游区创造一个食有美味的物质条件。(五)旅游扶贫(五)旅游扶贫 有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因为偏僻,交通不便,可能是国家级贫困地区,近期应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扶贫相结合,积极扶持这些地区开发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带动交通、旅游服务业、基础设施、旅游商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引导和鼓励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旅游民营经济,使旅游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实现稳定减缓和消除贫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走向富裕。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扶贫方向、目标和步骤。九、交通系统与游览系统规划九、交通系统与游览系统规划(一)旅游交通系统规划(一)旅游交通系统规划规划的重点是调整、完善路网;加强高速公路及主干公路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水、陆、空运优势,紧密结合游览系统,建立一个进出旅游区快捷,区内游览顺畅、便利的水、陆、空具备的立体交通体系。具体主要从公路交通系统、铁路交通系统、航空交通系统和航运交通系统等方面去阐述。(二)游览系统规划(二)游览系统规划将规划的旅游区主要景区(点)作为旅游商品推向区域性旅游市场,不仅要巩固和发展传统游览系统,同进开拓新的游览系统,大力发展特色专项游览系统。游览系统规划主要依据规划的旅游区风景名胜区(点)的旅游价值与旅游可达性能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和旅游成本(费用、时间或距离)进行确定。如皖西南旅游区规划:规划以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以安庆市、潜山县城为一级接待基地,近期重点开发5条综合游览系统,中远期开辟4条专线综合游览子系统和4条特色专项游览系统。十、旅游服务、生产、生活、管理设施规划十、旅游服务、生产、生活、管理设施规划风景区的旅行游览服务设施,简称旅游设施或游览设施,是风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旅游服务设施的趋势由传统的接待型转为服务经营型,又与国际“接轨”而成为“产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旅游设施对风景区的负面效应更加突现,“天下名山宾馆多”的贬意警示着人们,社会舆论和现实要求我们更加妥善地安排人工设施。即:在景区,不仅要有吸引游人的风景游览欣赏对象,还应有直接为游人服务的游览条件和相关设施,虽然旅游设施规划在风景区规划中属配套服务设施,但若处理得当,亦可成为旅游欣赏的对象。故而,应将其纳入风景区的有序发展和有效控制中,主要项目有:1旅游服务、旅游服务、2生产、生产、3设施、设施、4生活。生活。十一、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十一、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一一)投投资资估估算算:主要是根据建设的各个项目分别预算后加和即可。(二)效益分析(二)效益分析1旅客量预测旅客量预测542旅游收入预算旅游收入预算十二、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十二、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1进进一一步步理理顺顺旅旅游游景景区区管管理理体体制制。杜绝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统一规划建设。2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3加大旅游业投入力度、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开发资金。加大旅游业投入力度、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开发资金。4将将规规划划的的旅旅游游区区有有关关建建设设项项目目列列为为省省、市市、县县(市市)重重点点项项目,在立项、审批、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目,在立项、审批、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5尽尽快快研研究究和和制制定定有有利利于于旅旅游游景景区区发发展展的的开开发发、开开放放、建建设设管管理、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理、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6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加强宣传、扩大影响。7大力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注意旅游区形象设计,努力提高大力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注意旅游区形象设计,努力提高旅游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旅游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