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固定桥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240700665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固定桥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第六章 固定桥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第六章 固定桥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固 定定 义义 齿齿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口腔教研室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口腔教研室 聂红兵一 定义 固定义齿即固定桥。是修复牙列缺损中缺失的一个或几个天然牙,恢复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一种修复体。主要利用缺失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作为基牙。在基牙上制作义齿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粘固剂粘固在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取下。二 固定桥的特点 1 牙合力由桥基牙分担承受 2 稳定性、固位、支持作用好,功能恢复好 3 舒适,异物感小 4 基牙切割多 5 患者不能自行取戴 6 适用范围比可摘局部义齿小 第二节 固定义齿的组成和类型一 组成 1 固位体 2 桥体 3 连接体 4 基牙二 分类(一)按桥体和牙槽嵴的关系分 1 非接触型 2 接触型(二)按材料分 1 塑料桥 2 金属烤瓷桥 3 金属桥 4 金属塑料联合桥(三)按固定方式分 1 双端固定桥(完全固定桥)桥体、两端固位体、基牙连为一体 特点:a 在功能状态下各个基牙不能单独运动而 是整体运动。这种整体运动符合生理要 求。b 支持作用好,可以承受较大的咬合力2 半固定桥 一端和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固位体活动连接。特点:a 各个基牙可以单独做生理运动 b 适用于基牙就位道不一致时 c 活动端可以得到应力缓冲 d 活动端一般为栓和栓道3 单端固定桥(悬臂固定桥、单端游离式固定桥)桥体只有一端有固位体,另一端游离或与邻牙 接触。特点:a 制作相对简单,容易就位 b 符合美观要求 c 可以减少健康牙体磨除 d 桥体受力产生杠杆作用4 复合固定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固定桥组合成。特点:a 至少包含两个以上基牙、四个以上牙单位 b 不易取得共同就位道 c 当桥体受力时各个基牙的反应不同,可相互 支持,也可相互影响5 种植体固定桥:6 固定-可摘联合桥7 粘结固定桥 第三节 固定桥的适应症:1 缺牙的数目:基牙条件良好时,理想数目为2戴 2或1。2 缺牙的部位:基牙条件良好时,任何部位都可 以;但游离缺失应慎重。3 基牙条件:a 牙冠能否提供良好的固位和抗 力。b 牙根以粗大、长、多根牙首选;不能有病理性松动;牙槽骨吸收不 能超过根长 1/3;必要时可增加基 牙。c 牙髓活髓牙最好 d 牙周组织健康,无进行性炎症及牙槽 骨吸收。e 基牙的位置应不能影响就位道。4 咬合关系:缺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对牙合无过度伸长;基牙无过度倾斜。5 缺牙区牙槽嵴:创口完全愈合(一般3个月)。6 年龄:20-60y。7 口腔卫生及余留牙情况良好。第四节 固定义齿的生物基础1 咀嚼肌力:提颌肌收缩时所发挥的最大力。2 牙合力:上下牙齿咬合时牙周所承受的力。3 最大牙合力: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力。4 牙周潜力:在咀嚼过程中所用牙合力为最大牙合力的一 半,所以牙周组织还贮存了相当大的储备力 量,称牙周潜力。5 牙周膜面积:牙周膜面积顺序: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尖牙双 尖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下 侧切牙下中切牙。牙周膜面积:单根牙颈部最大;多根牙分叉处最大,颈部次之。6 牙槽骨结构:通过x-ray检查。健康牙槽骨:致密、骨小梁整齐;牙周储备较多 废用牙槽骨:疏松、骨小梁紊乱;牙周储备较少 第五节 固定义齿的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原理简支梁的反应:将一直梁静置于两端支点上,即构成简支梁。特点:1 当于两端中点向下加压,两支点受 力均等而重力点靠近一端则该侧受 力较大;2 当压力超过梁的应力极限值,梁的 两端向上翘起。简单固定梁的受力反应:将简直梁的一端或两端固定在桥基内。1 两端固定在桥基内双端固定桥 2 一端固定在桥基内另一端支持在桥基上半 固定桥 3一端固定在桥基内另一端无固定和支持单 端固定桥 特点:双端固定桥桥基、半固定桥固定端、单 端固定桥的固定端既有负重又有屈矩;半固定桥活动端有负重而无屈矩。固定桥表面的应力分析:1 固定桥表面的应力分布与外力作用的部位、作用力的大小和桥体本身的长度有关;2 固定桥桥体的长、宽、厚及材料性能与应力变形有关;3固定桥的连接体是应力集中区,强度增大应力减少;4 固定桥的结构影响表面应力分布。双端固定桥比单端固定桥应力分布更合理、均匀;单端固定桥应力集中于连接体处;5固定桥位置与表面应力有关:上前牙下前牙、尖牙处较大6 基牙越健康,桥体表面应力减少。固定桥基牙牙周组织分析:固定桥基牙牙周组织分析:1 1 牙列缺损修复前后对比牙列缺损修复前后对比 修复前,缺牙区邻近牙及牙周组织应力值增加,而修修复前,缺牙区邻近牙及牙周组织应力值增加,而修复后应力减少。主要是应力传递到了桥体和邻牙。复后应力减少。主要是应力传递到了桥体和邻牙。2 2 基牙数目与形态的关系基牙数目与形态的关系 基牙数目多、多根牙应力值小。故基牙数目可适当增基牙数目多、多根牙应力值小。故基牙数目可适当增加,尽量利用牙周膜面积大的多根牙。加,尽量利用牙周膜面积大的多根牙。3 3 固定桥的受力方向固定桥的受力方向 垂直力时牙周组织以压应力为主;斜向力时为拉应力垂直力时牙周组织以压应力为主;斜向力时为拉应力和压应力。和压应力。4 4 固定桥的位置固定桥的位置 固定桥两端均有邻牙时基牙牙周组织应力减低,邻牙固定桥两端均有邻牙时基牙牙周组织应力减低,邻牙 分担部分牙合力。分担部分牙合力。第六节 固定义齿的固位 固位原理:1 摩擦力 2 约束力 3 粘结力 三种力协同作用,使基牙与修复体形成一个 整体。影响固定义齿固位的因素:1上下颌牙的排列关系 2 基牙受力的运动方式 1)颊舌向运动 2)近远中向运动 3)垂直向力上下颌牙的排列关系:因上颌牙列覆盖在下颌牙列唇颊侧,受非轴向力时,产生扭力使上颌固定桥的固位体舌向扭转脱位;上前牙更明显。而对下颌牙影响较小。颊舌向运动:1 当固定桥受均匀的颊舌向力时,向颊舌向整体旋转,对固位体的固位力影响较小。2 当一端基牙受到颊舌向力发生旋转而另一端则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整个固定桥旋转。结果:a 粘固剂受剪切力破坏,固位受影响,使粘结力较弱一侧松动脱落 b 固位良好和基牙条件相差不大,则影 响不大 c固位良好和基牙条件相差大,则损伤 条件差的基牙近远中向运动:固定桥受近远中向力时,基牙会向近远中方向移动。结果:1 如果固位体高度过低或轴壁过分内 聚,则约束力不够,易脱落。2 如果基牙稳固性差,则倾斜移位量 大;而固位体固位力好则基牙牙周组 织损伤。3 还与桥体的长度、基牙稳固性、受力 是否均匀有关 垂直力:1 均匀的垂直力对基牙和固位影响不大;2 垂直向力作用于一端,则易造成冠的脱落或 基牙损伤,尤其是桥体过长者。3 复合固定桥中间的基牙只能用全冠固位。固定义齿的稳定性:定义:固定义齿的稳定性是指在生理咀嚼功能运动中,在承受来自各方的咬合力时,仍然能保持义齿的平衡,无潜在的翘动现象。义齿一旦出现翘动现象,易破坏粘固剂而使固位体脱落。各种义齿的稳定性:1 双端固定桥稳定性好 2 各基牙形成的支点线呈四边形者稳定性好 3 单端固定桥稳定性差,应增加基牙 4 前牙区固定桥稳定性差,尤其是牙弓突度大者,应增加基牙。5 试戴时义齿不能有翘动,否则重做。第七节 固定义齿的设计 固定义齿修复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正确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固定义齿能充分发挥咀嚼功能,维护口颌系统的生理健康。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并将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固定义齿的设计除了从全局出发,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口腔整体情况外,局部主要考虑:1 基牙的选择 2 固位体的设计 3 桥体的设计 4 连接体的设计 一 基牙的选择基牙的支持要求:1 首选牙根粗大牙、多根牙(分叉大者更佳)2 临床牙冠:根至少1:1(理想的是1:2或2:3)3 以 牙周膜面积作为参考依据4 牙槽嵴吸收超过1/3、一度以上松动者不能作基牙5 如增加基牙原则上应放在较弱的以侧基牙的固位要求:应考虑基牙牙冠的固位形和抗力形1 牙冠必须要有足够的体积、适宜的形态、良好的组织结构2 尽量保护基牙的活髓3 病损的基牙必须经过彻底的治疗4 牙冠缺损大者,应以钉、桩加固基牙的就位道要求:1 各基牙预备后必须取得共同的就位道2 对倾斜的基牙可以正畸、或改变固位体及连接体的设计3 严重倾斜的牙齿不能作基牙,否则切割牙体过多,且在功能活动中牙合力易伤牙周组织。基牙数目的要求:基牙能否承担桥体传递的合力和自身本应承担的合力,是固定义齿修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1 一般情况下2戴1、或2戴2 2 以牙周膜面积决定基牙数量 3 以牙合力比值决定基牙数以牙周膜面积决定基牙数:由Ante提出,原则上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应大于或等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但是,在临床上应根据缺牙的部位、缺隙的大小、牙弓形态、咬合关系、合力的大小、基牙牙周膜的实际面积综合考虑。以牙合力比值决定基牙数:Nelson提出:基牙合力比值总和的两倍应大于或等于固定桥各基牙及缺失牙合力比值的总和二 固位体的设计 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1 固位形和抗力形 在咀嚼功能活动中,不至于松动、脱落、破损2 各固位体就位道一致3 材料的理化性、生物相溶性良好4 固位体能保护牙体组织5 保护牙髓组织,对牙髓无刺激6 固位体边缘密合7 固位体应具有该基牙的解剖外形及功能固位体的类型:1 冠内固位体 主要是各型嵌体。边缘线长、切割牙体深、易继发龋。一般用于基牙已有龋坏、咬合力小者。2 冠外固位体 部分冠、全冠。3 根内固位体 通常以核桩+核外全冠制作固位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 提高固位体的固位力:轴面聚合50、3/4冠延长 邻面沟、切沟及针道设置等。2 两端基牙固位力应基本相等3 固位力的大小应与合力、桥体跨度、曲度匹配4 各固位体就位道一致5 保护基牙牙尖6 基牙牙冠缺损应一并修复,必要时采用针、桩、核桩等加固三 桥体的设计 桥体的要求:1 恢复缺牙的形态和功能2 良好的自洁作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3 形态和色泽美观、舒适4 后牙桥体颊舌径和合面解剖形态应有利于支持组织的健康5 理化性和生物相溶性好桥体的类型1 按制作材料分:1 金属桥体 2 非金属桥体 3 金属-非金属联合桥体桥体的类型2 按桥体龈端与粘膜接触的关系:1)接触式桥体 桥体龈端与粘膜无压接触。当固定桥受力,基牙向牙槽方向移位,桥体也随之移动并对黏膜进行生理性刺激。优点:a 美观 b 前牙有助于发音 c 避免缺牙区牙槽嵴废用性萎缩 桥体龈面与牙槽粘膜的接触方式:A 鞍型接触(又称非自洁型):桥体龈面跨过牙槽嵴顶呈鞍型,与牙槽嵴黏膜接触面积大,不易清洁、易存留污垢和细菌刺激黏膜。B 盖嵴型接触 桥体的唇颊侧与牙槽黏膜呈线型接触,接触面积很小,自洁作用好,易于清洁,利于黏膜的健康。适用于龈牙合距离大的上颌桥体;龈牙合距离小者及下颌不适用,因局部易存积污垢及细菌。桥体龈面与牙槽粘膜的接触方式:C 改良盖嵴型接触 桥体与黏膜的接触面积比鞍型小,一般只有原天然牙颊舌的1/2;唇颊侧与邻牙的位置及形态协调,舌侧达到或接近牙槽嵴顶,适当扩大了邻间隙。此型自洁作用好,上下均适用。D 舟底型(弹丸型)接触 桥体龈面与牙槽嵴黏膜呈椭圆型接触,颊舌径窄而近远中径略宽。自洁作用好。适用于牙槽嵴顶颊舌径较窄的上下颌桥体。2)悬空式桥体:桥体与粘膜不接触,并且至少有3mm以上的间隙。此间隙便于食物的通过而有较好的自洁作用,故称卫生桥。缺点:a 不美观,仅适用于牙槽嵴吸收过多的 后牙。b 缺牙区牙槽嵴无生理性压力刺激。桥体设计中注意的问题:1 牙合面:1)牙合面形态 应和邻牙 牙合面协调、与对颌均匀接触并避免早接触、减少咀嚼中的侧向力(降低牙尖高度)。2)牙合面大小 缺失牙颊舌径的2/3-1/2。桥体设计中注意的问题:2 桥体的龈端 应注意以下问题:1)固定桥修复的时间 一般在拔牙后3个月进行。2)桥体龈端的形式 a 接触式桥体和粘膜的接触面积应小于该部天 然牙的颈部横截面。b 非接触式桥体龈面距黏膜至少3mm。3)桥体龈面与粘膜的密合度 既保持良好接触,又不过紧压迫粘膜。桥体设计中注意的问题:2 桥体的龈端 应注意以下问题:4)桥体龈端的光滑度 无论何种材料均应高度抛光。5)桥体龈端材料的选择 以金、铂及烤瓷的生物相溶性最好,各种非贵金属合金次之,塑料最差。桥体设计中注意的问题:3 桥体的轴面:a 唇颊侧及舌侧应恢复正常的生理突度 b 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尽量扩大邻间隙 c 唇颊侧颈缘应和邻牙颈缘协调美4 桥体的色泽:前牙以美观为主;后牙以功能为主,兼顾美观及患者的意见。桥体设计中注意的问题:5 桥体的强度 指桥体的抗弯强度。如果抗弯强度差,受咬合力时变形。多见于锤造无缝冠和锤造的牙合牙合面。结果:固位体松动脱落、桥体折断、金属与塑料分离、或损伤基牙。影响桥体强度的因素:牙合力、桥体的长度、牙合面金属的厚度及材料的性能、桥体的结构。桥体设计中注意的问题:6 桥体的排列 考虑视觉美观四 连接体的设计1 固定连接体:有整体铸造和焊接两种。注意点:a 和固位体的接触面积至少4mm2 b 良好的自洁功能(圆钝、抛光、无夹缝)(圆钝、抛光、无夹缝)c 切忌压迫牙龈(恢复正常的颊舌外展隙及邻间(恢复正常的颊舌外展隙及邻间 隙)隙)d 焊接应良好(防止假焊)(防止假焊)2 活动连接:用于半固定桥的活动端;通过栓及栓道连接。五 固定桥病例分析:1、11缺失:病例1 临床检查:12、21健康、缺隙正常 设计基牙:12、21 病例2 临床检查:12较弱、21健康 缺隙大 设计基牙:13、12、212、12缺失 病例1 临床检查:12区咬合紧、合力大;13、11健康 基牙设计:13、11 病例2 临床检查:12区深覆盖、间隙小、下颌 前牙为活动义齿、13牙根健 康 基牙设计:13(做单端固定桥)3、13缺失 病例1:临床检查:14、12、11健康 基牙设计:14、12、11 病例2:临床检查:15、14健康、12、11 III0 松动,缺牙区间隙小 基牙设计:15、14(单端固定桥)4、14缺失 临床检查:15、13健康 基牙设计:15、135、15缺失 病例1 临床检查:16、14健康 基牙设计:16、14 病例2 临床检查:16健康、14 II0松动、13健 康 基牙设计:16、14、136、16缺失:一般以17、15作基牙;如果15松动,可以设 计基牙为17、15、14。7、17游离缺失:如果16、15健康,可以考虑16、15为基牙设计单端固定桥。但应减少咬合力。如果16、15松动,对颌为天然牙,则改为活动义齿修复。如果如果4848存在则存在则.也可考虑也可考虑1818区种植义齿,以区种植义齿,以1616、1818作基牙作基牙8 11、21缺失:如果 12、22健康,缺隙小、合力小,可以作 基牙。如果缺隙大、合力大,则13、12、22、23作 基牙。9 31、41缺失:基牙32、42。10 12、11缺失:基牙13、21。11 34、35缺失:基牙33、3612 36、37、38缺失:不宜固定义齿修复;或种植义齿+固定义齿13 44、42缺失:基牙45、43、41 或基牙45、4314 46、44缺失:基牙47、45、4315 14、12缺失:基牙15、13、11或15、1316 22、25缺失:基牙23、24、26复合桥 或分别设计为两个固定桥17 12、11、21缺失:基牙13、22、2318 12、11、21、22缺失:基牙13、23 或14、13、23、2419 42、41、31、32缺失:基牙43、33 第八节 固定义齿的制作 根据临床检查,作出正确的设计和修复前的处理(如洁牙、基牙牙体病的治疗、倾斜基牙正畸矫正等)(如洁牙、基牙牙体病的治疗、倾斜基牙正畸矫正等),再按下述步骤进行。1 基牙预备 2 暂时冠(或桥)的制作 3 工作模型的制取 4 确定并记录咬合关系 5 粘固暂时冠 6 分模型 7 蜡型制作 8 包埋、铸造、打磨、抛光、试戴、粘固 另外,如果较长的桥,也可以用耐火材料复制模型后带模铸造。第九节 固定义齿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基牙疼痛:1 咬合早接触 2 牙周膜轻度疼痛 3 牙髓炎 4 继发性龋 5 电位差刺激 6 基牙受力过大 牙龈炎:1 粘固剂未去尽 2 菌斑附着 3 龈组织受压 4 食物嵌塞 固定桥松动:1 基牙负担过大 2 固位体固位力不够 3 基牙固位形差 4 固位体与基牙不密合 5 继发龋 固定桥破损:早接触引起崩瓷、假焊等。第六章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一、定义 套筒冠义齿是指套筒冠为固位体的可摘义齿。固位体由内冠与外冠组成,内灌粘固在基牙上,外冠与其他组成部件连接成整体。义齿通过内外冠之间的嵌合而产生固位力,使义齿取得良好的固位与稳定,义齿的受力由基牙与黏膜共同承担。固位体为圆锥形的套筒冠义齿称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为此类型义齿的主要形式。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属于固定-活动联合义齿,用于多数牙缺失的牙列缺损修复。1924年由Peeso创立。二、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组成:1 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 2 人工牙 3 基托 4 连接体三、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适应症:1 多数牙缺失的牙列缺损 2 牙合 重建的修复 3 牙周病及牙周病伴牙列缺损 4 先天性牙列缺损 5 颌骨部分切除术后伴牙列缺损 其适应症范围比较宽,四 禁忌症 1 牙周病未治疗者 2 伸长、倾斜的活髓牙 3 年轻恒牙 4 龋齿未治疗、黏膜病等第八章 粘结修复技术第一节 概念一、口腔粘结技术:一、口腔粘结技术:是利用粘结树脂在处理的牙体组织上直接修复形成或将修复体粘结固定在牙体上完成修复的临床技术。其发展基础是“酸蚀技术”的应用和“高性能粘结复合树脂”的开发使用。二、口腔粘结技术的特点1、磨除健康牙体少,患者易接受;2、美观、舒适;3、应用范围广。三、应用范围:1 1、龋病防治龋病防治 ;2 2、牙体缺损和畸形牙修复;、牙体缺损和畸形牙修复;3 3、断牙再接;、断牙再接;4 4、变色牙处理;、变色牙处理;5 5、小间隙关闭;、小间隙关闭;6 6、乳恒牙早失间隙保持;、乳恒牙早失间隙保持;7 7、正畸治疗;、正畸治疗;8 8、松动牙、牙及牙槽外伤固定;、松动牙、牙及牙槽外伤固定;9 9、义齿表面增光增硬;、义齿表面增光增硬;1010、义齿的修理;义齿的修理;1111、固定桥。、固定桥。第二节粘结材料与粘结机制一、一、理想粘结剂的条件:理想粘结剂的条件:1 1、对牙釉质、牙本质、塑料、陶瓷、金属有高强度、对牙釉质、牙本质、塑料、陶瓷、金属有高强度 和持久的粘结力;和持久的粘结力;2 2、在常温下在常温下3-53-5minmin或光照下快速固化;或光照下快速固化;3 3、生物相溶性好,无毒副作用,有防龋能力;、生物相溶性好,无毒副作用,有防龋能力;4 4、物理性能良好:耐磨、膨胀系数和牙体接近、强度、物理性能良好:耐磨、膨胀系数和牙体接近、强度 大、可承受咬合力、非热电导体;大、可承受咬合力、非热电导体;5 5、化学性能好:吸水率低、不溶解、不老化变色;、化学性能好:吸水率低、不溶解、不老化变色;6 6、操作简便、易塑形、色泽好、可高度抛光、易修理、操作简便、易塑形、色泽好、可高度抛光、易修理、取材方便、便宜。取材方便、便宜。二、粘结树脂材料 粘结树脂是在树脂单体中加入功能性粘结单体而组成,是对牙、合金等有牢固粘结作用的口腔树脂材料的总称。有自凝固化、光敏固化型;粉、液、胶及糊剂有自凝固化、光敏固化型;粉、液、胶及糊剂 型等。按部位分牙釉质、牙本质等。型等。按部位分牙釉质、牙本质等。功能性粘结单体以丙烯酸类的功能性粘结单体以丙烯酸类的4-4-METAMETA和磷酸系和磷酸系 的的MDPMDP为代表。为代表。4-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偏苯三酸酐各种粘结剂应用时应按具体说明书操作。各种粘结剂应用时应按具体说明书操作。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三、粘结原理:1、化学结合(一次结合)2、分子间结合(二次结合)3、氢键结合4、嵌合5、相互混合四、粘结体系形成的三要素酸蚀牙面处理后的修复体粘结树脂五、被粘物体表面处理1、牙釉质:以30-50%正磷酸酸蚀1min效果最佳。2、牙本质:有两种理论:湿粘结技术和自酸蚀技术。3、塑料:(1)塑料义齿断接:表面粗化+牙托水+塑胶。(2)塑料与可见光固化树脂粘结:去除表面污物+氯仿处理1min+光固化 粘结剂+光固化树脂+光照。4、金属粘结面处理:(1)氧化处理法:加热形成表层氧化膜。(2)电解蚀刻法:电解形成微孔。(3)金合金表面镀锡处理:增加与树脂的粘结能力。(4)陶瓷贴面处理:喷砂、酸蚀(2.5-10%氢氟酸2-3min)、化学偶联剂(硅甲烷)处理等。(5)口外制作复合树脂贴面处理 喷砂初化+磷酸清洗+冲洗+干燥+釉质粘结剂 +复合树脂第三节 粘结修复技术的应用一、口内直接贴面修复:1、牙体预备;2、酸蚀处理;3、彻底冲洗、吹干;4、涂粘结剂或遮色剂+光照20s;5、覆盖复合树脂并塑形+光照;6、修形抛光。二、口外间接贴面修复:和直接贴面修复的区别:1、牙体预备量稍多;2、取印模并灌制模,再在其上制作;3、把制作好的贴面的组织面通过处理后,再 用粘结树脂与酸蚀后的牙体粘结在一起。三、粘结固定桥1、优点与缺点2、适应症与禁忌症3、制作要点:无论前后牙,都是通过口外先制作金属固位体及桥体,试戴后,用树脂粘结剂将其固定在基牙上。为了增强固位,尽量扩大固位体与牙体的接触面积,并在基牙近缺隙侧和远缺隙侧制作邻面沟。四、断牙再接 可以是自体断牙再接,也可以是利用光固化树脂恢复缺损部分。共同点是:都需要利用各种形式的金属钉加固+唇舌侧贴面加固。五、复合树脂在基牙中的应用 牙冠大部分缺损的患牙,应尽最大可能 保留健康牙体,充分利用树脂与牙体的粘 结力,并加钉制作成:根管钉+复合树脂核 第九章第九章 覆盖义齿覆盖义齿概述:覆盖义齿是指义齿的基托覆盖并支持在已做过治疗的牙根或牙冠上的一种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这些被覆盖的牙或牙根称覆盖基牙。由于基托的下面保存有基牙,减少了牙槽骨的吸收,并能增强义齿 的固位、稳定和支持,保存了牙周膜的本体感受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