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十八世纪启蒙文学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240700581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十八世纪启蒙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启蒙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五章十八世纪启蒙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雕塑第五章第五章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十八世纪启蒙文学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全欧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政治革命运动。丘比特与普者克 卡诺瓦弗彼亚斯与天使 卡诺瓦1、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第三等级反封建斗争激烈 化;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绘画: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绘画:巴黎人民攻占王宫牛顿肖像收藏于巴黎克鲁纳瓦雷美术馆的人权宣言2、启蒙思想 启蒙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性,启蒙运动以理性为尺度破旧立新:政治领域破君主专制、君权神 授,立契约论、三权分立;宗教领域破宗教迷信、偏见、狂 热,立信仰自由、宗教宽容、泛神论、无神论;哲学领域破唯心主义自然观,立 唯物主义自然观;人际关系领域破封建门第、等级观念,立天赋 人权、平等观念;文学领域破贵族沙龙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立 启蒙文学。二、启蒙文学:(一)启蒙文学的特征1、强烈的政论性、哲理性:以理性为武器批判旧的社会 秩序与观念,提出建立新的 社会秩序的蓝图,宣传 启蒙思想。2、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注重真实描写生活。阳伞西班牙 戈雅十八世纪绘画18世纪中国输入欧洲的瓷壶3、浓厚的人民性:反映平民生活;以平民为正面主人公;使用人民乐于接受的 艺术手法与语言。4、文学形式的创新:小说被提到正统文学的地位,出现了哲理小说、书 信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新型小说;悲、喜剧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正剧;诗剧获得充 分发展。十八世纪绘画饭前祈祷法国 夏尔丹(二)各国启蒙文学概况n 英国启蒙文学的发源地 英国的启蒙文学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以扫除封建残余、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要任务。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在现实主义小 说领域。英国风光鲁滨逊漂流记插图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7世纪末至18世纪30年代:启蒙文学形成。笛福(1660?1731)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 阶级正面形象鲁滨逊的形象;*使用丰富逼真的细节描写。笛福画像斯威夫特(16671745)是十八世纪英国杰出的政论家 和讽刺小说家;代表作是格列弗游记:*小说写格列弗医生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马国的奇 异经历,以讽喻现实、表达 作者的理想。*小说中出色的艺术虚构与现 实讽刺相结合。斯威夫特画像格列弗游记插图理查逊画像2、18世纪40至50年代:启蒙文学成熟。理查逊(16891761)创作关注婚姻与道德问题;打破了传统小说以主人公 经历见闻为主线的写法,集 中写一件事;擅长对人物进 行心理分析;重要作品有克拉丽莎(第一部书信体小说)与 帕米拉(感伤小说)。帕米拉插图菲尔丁(17071754)是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 家,英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创作“散文滑稽史诗”;代表作是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 说的顶峰之作;*描述汤姆的身世及其与苏菲 亚的恋爱波折,广泛反映现 实,表现善恶斗争的主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语言富于个性与讽刺调侃性;结构庞大匀称精致,情节曲折自然;每卷前皆有序言。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封面画菲尔丁画像 菲尔丁的重要作品还有约瑟安德鲁传、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和阿米莉亚。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封面与插图工业革命时期的失业大潮 3、18世纪60至80年代:启蒙文学进入新的阶段感伤主义阶段。感伤主义文学形成于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作家们日益不满现实、对启蒙理性失望的背景下,是一种贬抑理性、张扬感性、有浓郁的哀怨忧伤情调的文学,是启蒙文学向浪漫主义文学的过渡。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棉纺厂 斯特恩(17131768)是感伤主义代表作家;代表作是感伤的旅行:*是游记体小说,记述作者英 法战争期间途经法国去意大 利的旅行,不拘泥于客观记 述见闻,着重描述主人公旅 行期间的主观印象与感受,张扬善良、仁爱、同情心 等感情。斯特恩画像感伤的旅行书影n 法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主战场 “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的世纪。”恩格斯 法国的启蒙文学有特别强烈的 革命性、政论性与哲理性;法国重要的启蒙文学家都是著 名的启蒙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法国启蒙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1715年至1750年:启蒙文学形成、发展。孟德斯鸠(16891755)是法国第一个启蒙作家;代表作是波斯人信札:*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启蒙文学作品;*是书信体小说,由160封长短不等的信组成;*是反封建、宣传启蒙理想的哲理小说。孟德斯鸠画像伏尔泰(1694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是欧洲思想界的泰斗;代表作是哲理小说老实人:*通过“老实人”与哲学家邦葛罗 等人的不幸经历与见闻,无 情嘲笑了“一切皆善”的哲学,描述了乌托邦理想国“黄金国”,提出改造社会的途径是劳动。伏尔泰画像老实人书影2、1750年至1789年:启蒙文学高潮阶段。狄德罗(17131784)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 坚,百科全书的 主编;提出了建立正剧(“严 肃剧”、“市民剧”)的 美学纲领,创立了正 剧;狄德罗画像与塑像 代表作是拉摩的侄儿:*是对话体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高傲 和卑鄙、才智和愚蠢 的混合物”,是不合 理社会造就的畸形儿,小说通过他的形象揭 露社会的黑暗与丑恶;*是“辨证法的杰作”。哲学家“我”与拉摩的侄儿卢梭(1712171217781778)是“百科全书派”中最激进的民主派思想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先驱;卢梭画像 著有理论著作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契约论,提出“返回自然”、“社会契约”、“天赋人权”、“民主共和政体”、“自由平等”等理论;代表作是新爱洛绮丝:*是书信体小说;*描述平民青年圣普乐与 贵族女子尤丽的爱情悲 剧故事,批判封建婚姻 观念,宣传个性解放;*艺术上以情动人,出色 描写大自然。卢梭重要的作品还有爱弥儿与忏悔 录。新爱洛绮丝插图 是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戏剧家;代表作是喜剧塞维勒的理 发师与费加罗的婚姻:*通过阿勒玛维华伯爵、罗西 娜、费加罗、苏珊娜之间的 爱情故事表述反封建的主题;*情节紧凑,冲突鲜明,讽刺 辛辣,富于艺术魅力。博马舍画像费加罗的婚姻剧照 博马舍(17321799)n 德国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高峰 德国的启蒙运动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资 产阶级的软弱仅限于文化领域;德国的启蒙文学缺乏革命精神,具有软弱、保守性。德国风光 德国启蒙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700年至1770年: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文 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民族 文学。莱辛(17291781)是德国文学之父;美学著作拉奥孔与戏剧理论著作汉堡剧评为德国启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莱辛画像与纪念馆2、1770年至1785年:“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高潮:运动名称由来: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运动纲领制订者:赫尔德尔 代表作家:青年歌德与席勒;运动精神: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倾向,强调个性、崇尚天才、赞美自然、推崇感情;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运动带有个人主义狂热的因素,没有明确的斗争 目标,因而不能持久。赫尔德尔画像3、1786年至1805年:古典时期,德国文学达到了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峰。这一时期,德国启蒙文学在政治上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性情,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在艺术上,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把“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视为最高理想,追求庄严肃穆、完整和谐;代表作家:歌德和席勒。雷蒙德夫人肖像 大卫新古典主义绘画席勒(1759-1805)是德国杰出的戏剧家与诗人;代表作是阴谋与爱情:*通过宰相瓦尔特等人制造的菲迪南与露易丝的爱情悲剧批判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罪恶和封建观念的腐朽,表现了资产阶级对自由平等的向往,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艺术上有现实主义的成就,也有“席勒化”的缺陷。席勒画像 席勒的重要剧本还有强盗、华伦斯坦三部曲、威廉退尔等。华伦斯坦插图 欢乐颂节选 席勒欢乐啊,美丽的神奇的火花,极乐世界的仙姑,天女啊,我们如醉如狂,踏进你神圣的天府。为时尚无情地分割的一切,你的魔力会把它们重新连结;只要在你温柔的羽翼之下,一切的人们都成为兄弟。钱春绮译 第二节第二节 歌德歌德 歌德(17491832)是迄今为止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欧洲启蒙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巨匠之一。歌德自画像歌德画像一、生平与创作1、青少年时期(17491774)抒情诗;诗剧普罗米修斯;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第一部产生世界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通过维特的事业、社交、爱情烦恼批判了德国的黑暗现实,张扬了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也表现出德国资产阶级抗争乏力的悲观情绪。*心理刻划细致,情景交融,充满感伤情调。法兰克福风光2、魏玛时期(1775年之后)十年从政 谣曲迷娘曲、魔王等;意大利之行 悲剧埃格蒙特、伊菲 格尼亚在陶里斯与塔索;法国大革命前后 叙事诗列那狐;与席勒的十年合作 诗剧浮士德第一部、小说威廉迈斯特第一部(“学习时代”)、叙事诗赫尔 曼与窦绿苔;绘画:26岁的歌德 晚年诗剧浮士德第一部、小说说亲和力亲和力、威廉迈斯特第二部(“漫游时代”)、诗 与真、诗集西东合集。“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恩格斯 二、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创作时间长达60年的巨型诗剧,是歌德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才能的概括和总结,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在文学史上,浮士德和伊利昂记、神曲等并称为伟大的史诗性作品。歌德剪影(一)取材(二)情节结构 献词 剧前三部曲 舞台序幕 天上的序幕 第一部:知识悲剧 爱情悲剧 第二部:政治悲剧 艺术悲剧 事业悲剧浮士德博士 伦勃朗 绘画:浮士德与魔鬼(三)人物形象:浮士德: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是进步资产阶级、特别是启蒙思想家的象征;是人类的象征。靡非斯特:是虚无主义者,代表消极、否定精神;是恶的象征;体现批判精神,一定程度上是作者的代言人。绘画:靡非斯特(四)思想内涵:1 1、浮士德的人生探索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人格观和人格理想:积极进取,执着追求“浮士德精神”;“灵”与“肉”统一;依靠自身努力,也依靠上帝获得救赎“两希”精神的融合。绘画:浮士德2、浮士德的追求过程象征了欧洲先进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300年来的精神发展史:作者站在启蒙思想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封建社会与文化、也对资产阶级的错误进行批判,并提出了建立人间乐园的理想。诗剧也反映了作者以及德国启蒙思想的局限。浮士德电影海报3、浮士德的两重性、他与靡非斯特的关系及他的命运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的看法:人类是在“灵”与“肉”的矛盾中、在进步与落后的斗争中前进的 辩证法思想;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我是否定的精神恶便是我的本质。你对于善人恶人都是必须,对于善人是甲胄,节欲精进;对于恶人是伴侣,任意胡行而两者都使宙斯神王高兴。”靡非斯特绘画:浮士德与忧愁之灵(五)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结合,以浪漫主义为 主体;2、结构的片断性与统一性的结合;3、采用多样表现手法与诗体风格:象征、对比、辨证手法;叙 事、抒情、议论手法;抒情诗体与民歌,古希腊悲 剧诗体,哲理诗体,讽刺诗体等。绘画:魔鬼与人造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