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2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热点2 关注民生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471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2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热点2 关注民生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2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热点2 关注民生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2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热点2 关注民生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部分 专项2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热点2 关注民生教师用书热点二关注民生聚焦“三农”问题,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引领热点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使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和当今新农村建设是高考命题的时政热点。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每年的两会热点都有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链接相关知识一、聚焦“三农”问题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精耕细作(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从生产力的角度而言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言则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2)“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政策的调整(1)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2)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3)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与私营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关注民生问题1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1)老子:无为,反对严刑峻法。(2)孔子:“仁”、德、教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赋。(3)墨子:“兼爱”“非攻”“尚贤”。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2)理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东西,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节制私人资本的思想,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思想,关于全社会和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明确体现了重视民生、福利民生、和谐社会的旨意,在今天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3世界史上民生问题的落实及教训实例(1)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社会主义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4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现阶段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强化责任,对于政府“失位”或“错位”的地方要赶紧“补位”或“正位”,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要及时调整。(3)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4)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感悟针对训练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传统的社日活动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B从题干中社日的由来、表达的意愿可以看出农耕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选B项。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2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一观点() 【导学号:02792166】A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B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C体现鲜明的民本思想 D强调了宗法血缘关系B材料强调从统治者到老百姓都要行“仁”,可以排除A、D两项,而C项的民本思想则是古代君主专制下的民本,是对统治者的要求,排除。3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A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A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以看出,孙中山强调民生是政治、经济的根本,即民生问题就是国家的根本,A项符合题意。B项与民生主义的含义不相符;C项表述错误,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4中国共产党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下列措施中,你认为最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农民个体私有制B大搞人民公社,建设农村集体所有制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D“农民个体私有制”说法错误,“大搞人民公社”不利于改善农民生活,A、B两项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C项排除。农民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故选D项。5凯恩斯给罗斯福的信:“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合理的实验”是指()A国家干预经济B建立“福利国家”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A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由此可知,“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就是指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进行国家干预经济,A项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建立于二战后,B项错误。凯恩斯并不主张实行计划经济,C项错误。国家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它的性质和作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可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也可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D项错误。6有人说:“福利权利是公民身份权利的合理延伸,它的出现可以使公民真正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而不至于时刻生活在疾病、贫困、失业等阴影之下。”但是福利国家制度并非尽善尽美,如发表于1958年的漫画就辛辣地讽刺了福利国家的弊端。此处福利国家的弊端主要指()领取养老金者的困境A福利国家无法防止贫富分化B福利措施对年龄限制太严格C福利政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赤字D福利措施纵容了年轻人的懒惰D结合图文信息可知,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年轻人和老人都能获得高福利,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7(2016济宁模拟)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它的真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02792167】材料一中国西方古代(1)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荀子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 (2)家族“香火”旺盛成为个人幸福观的显著标志和重要体现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幸福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行,而德行最根本材料二孙中山:“民生能够实行,社会问题才可以解决;社会问题能够解决,人类才可以享受很大的幸福。”材料三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下图为京沪穗三市居民幸福感的调查和2014年中央预算部分支出项目安排。(1)从材料一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原因。(2)孙中山为实现民生幸福,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努力?(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民生幸福采取了哪些举措?综上所述,指出影响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因素。【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荀子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而德行最根本”可概括出都重视道德修养;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之所以重视道德修养,很显然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之所以重视家族“香火”旺盛,显然是受宗法制以及小农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第(2)问直接结合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来分析即可。第(3)问的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环境保护、教育等方面的措施来归纳;第二小问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社会幸福观形成取决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从材料一中古代幸福观还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可归纳出还受主流价值观的影响。【答案】(1)共同之处:重视道德修养。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2)担任临时大总统时,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卸职后,担任全国铁路督办。(3)举措:“菜篮子”工程和安居工程,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注重环保;免费义务教育。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主流价值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