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第1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344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第1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第1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第1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必然性1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转2工业革命助推社会进步3工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变动4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推动垄断组织出现5西方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湖南益阳调研)18世纪中期,英国60%的五金制品、50%以上的其他制成品销往北美殖民地。与此同时,英国西非殖民地进口的制成品有86.5%来自英国。上述状况表明当时的英国()A.满足了殖民地的需求 B.工业革命具有必然性C.实行低关税刺激出口 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解析:B18世纪中期,北美、西非等殖民地市场需求对英国制成品的生产能力提出要求,促进了技术革新,推动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故B项正确。“满足了”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关税”“贸易政策”,故C、D两项与材料无关。2.(2018湖南长郡中学三模)19世纪中期,英国有名的大型钢铁企业主约翰巴克凭借购买了奥尔布莱顿豪尔大庄园当上斯塔福德郡郡守。诸多工业巨头纷纷效仿,大量购买地产,成为土地阶级以进入上层社会。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A.土地贵族占据统治地位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巨大D.地产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解析:C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工业资产阶级崛起,力量强大,土地贵族衰落,故A、B、D三项判断错误,排除。这一时期企业主通过购买地产的方式进入上层社会,反映出传统等级观念对其影响大,故C项符合题意。3.(2018广东深圳二模)19世纪,英国发起“拯救工厂儿童运动”,使他们逐渐回归其“儿童”本质。1880年,英国实施强制义务教育法,学校肩负起培育“新型儿童”的责任。这些举措的目的是()A.全面构建社会保障体系B.继续保持其强国地位C.进一步扩大政治普选范围D.以多种方式干预经济解析:B工业革命彰显了科技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人们重视科技的观念日益增强。据材料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重视儿童教育,并通过义务教育法,强制学校培育“新型儿童”,以科教助推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其强国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教育,故A项中“全面”、C项中“政治”、D项中“经济”均与材料无关。4.(2018广东汕头二模)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A.英国已控制了中国市场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D.自由贸易思想盛行解析:C据所学知识可知,1829年中国尚处于闭关自守状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上半叶欧美各国对华出口总额中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所占比重的变化,B项结论据材料无从得出且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排除B项;由1829年英国在对华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可知,相对欧洲大陆国家,英国居于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尾声,处于“世界工厂”地位,据此可知C项分析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D项结论,故排除D项。5.(2018湖南长沙期中)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 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的航运。这一现象说明()A.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生产的集中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变化C.交通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交通运输方式解析:B材料现象是一种垄断,不是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物,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即垄断的产生,故B项正确;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的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6.(2018河南天一联考)下图是1850年、1870年德、法、英三国蒸汽动力的增长对比,这说明()A.英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最为迅速B.法国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起步最晚C.德国国家统一促进了工业化发展D.英、法、德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解析:D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德国作为后起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到1870年德国的蒸汽动力增长远超法国,同时也与最发达的英国缩短了距离,说明此时德、英、法经济发展已出现不平衡性,故D项正确。题图信息能够说明英国工业化程度最发达,但发展速度低于德国,故A项错误;据图表信息无法判断法国工业化进程是否起步最晚,故B项错误;德国实现国家统一是在1871年,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8河南天一联考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大量关于在人口压力下雇工经营制被租佃制所淘汰的记载。如在明朝崇祯年间的沈氏农书中,沈氏通过将自己雇工经营与邻村西乡租佃经营的生产成本逐条对比,说明了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经营地主因为比较成本的原因而转变为租佃地主。沈氏的结论是“所谓条对条,毫无赢息,落得许多早起晏睡,费力劳心,特以非此碌碌不成人家耳。西乡地尽出租,宴然享安连之利,岂不甚美。但本处地无租例,有地不得不种田,种田不得不换常年,终岁勤勤,亦万不得已而然”。地主雇工经营不如将土地出租所获之多,雇工经营被租佃制所取代。谢冬水人口增长与中国历史上土地经营制度演化材料二17、18世纪农业进步,首先表现在结构性的变化上:如果说中世纪是庄园制,16世纪前后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混合体,那么,18世纪则主要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制。与此同时,曾为英国乡村主体的自耕农队伍,到18世纪急剧减少。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以至使我们不能使用估计16世纪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估计18世纪的农业,因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已经不是农户,而是资本主义农场。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明朝土地经营方式变化相比,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有何不同,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解析:第(1)问,归纳经营方式的“变化”难度较小,本问的难度在于“主要影响”,租佃制是一种封建的小农经营模式,规模小,商品化程度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第(2)问,材料二指出了三个时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世纪(庄园制)16世纪前后(小农和农场混合制)18世纪(农场制),在这里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即逐渐由封建生产向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转变,土地逐步集中;一个是生产力的变革,即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这两个变化的本质是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变,这是解答本问的关键。答案:(1)变化:地主土地由雇工经营转向出租经营。(言之成理即可)主要影响:导致了农业土地生产经营更加分散;抑制了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阻碍了国内商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的扩大。(言之成理即可)(2)不同:日益趋向集中;日益资本主义化。(言之成理即可)原因:英国圈地运动推动了土地生产的集中;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向农村渗透。(言之成理 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