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根源1新航路开辟后的东西方贸易2新航路开辟促进社会转型3新航路开辟影响西欧的社会生活4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竞争5三角贸易下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湖南怀化期中)有学者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之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他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欧洲人的“优越势力”源于()A.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B.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C.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增加D.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解析:D1500年左右,新航路开辟时,人们的思想未得到空前解放,故A项错误;航海和造船技术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而非根源,故B项错误;资本原始积累是影响,并非原因,故C项错误;14、15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正是经济作为强大的支撑才会使欧洲人能为所欲为,故D项正确。2.(2018东北四市联考)下表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该物品最可能是()时间1576158615961602估值30万比索50万比索100万比索200万比索(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所使用的货币单位)A.玉米B.茶叶C鸦片 D.白银解析:D据材料时间可知,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结合当时中国所处的贸易优势地位可知,明中后期到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故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玉米引入中国,被大量种植,无需进口,A项错误; 茶叶是明清时期出口的主要商品,B项错误;鸦片进口量增加是在鸦片战争前后,故C项错误。3.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C.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D.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解析:B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是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价格革命”,表现为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其促使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手工业、金融业等领域中迅速发展,而那些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欧洲封建主逐渐衰落,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与材料所述现象关系并不直接;C、D两项现象与材料所述现象也无直接联系,故排除。4.(2018陕西榆林二模)“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A.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C.“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D.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解析:A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瓷器在里斯本(葡萄牙首都)受到上流社会广泛追捧,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大量中国瓷器进入葡萄牙导致其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间矛盾”“商业革命”“殖民扩张”,故B、C、D三项与材料无关。5.(2018广东广州二模)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D.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解析:C材料时间为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英国通过劫掠西班牙船队的方式进行殖民扩张,这反映了英国和西班牙殖民竞争,故C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英国18世纪夺得海上殖民霸权,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航路转移与贸易,故D项错误。6.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解析:A材料强调“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三角贸易使得欧洲、非洲、美洲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三大洲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故A项正确;清朝的“海禁”政策不利于文明交流,故B项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虽然引发英荷之间的战争,但是它们同属于一种文明,故C项错误;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属于英国国内斗争,也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东汉明帝时印度佛教也传入中国。史称:明帝“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香料贸易留给后世的遗产毁誉参半。寻觅香料的伟大航行揭开了这个星球的真实地理面貌,并启动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但也是因为香料,欧洲诸势力开始在世界各地攫取据点,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香料不仅将欧洲人送上发现与探索的航程,也提供了最终成长欧洲殖民帝国的种子。新食物和新贸易模式重新界定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接着它们促使英国崛起,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哥伦布交换也促使欧亚大陆的人口分布改变。在中国,人口从1650年的1.4亿增加到1850年的4亿。长江盆地的高地森林被砍伐,以便腾出空间生产蓼蓝和黄麻,种植这两种植物的农民以玉米和番薯为生,因为它们在丘陵地长得很好。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分析“伟大航行”对欧洲和中国的不同影响,并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明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可得出交往范围广;根据材料“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可得出延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东汉明帝时印度佛教也传入中国”,可得出交流内容广泛,涉及技术、物种及文化交流,交流具有双向性;根据材料一“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可得出友好往来,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寻觅香料的伟大航行揭开了这个星球的真实地理面貌”可得出“伟大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根据材料二“欧洲诸势力开始在世界各地攫取据点,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香料不仅将欧洲人送上发现与探索的航程,也提供了最终成长欧洲殖民帝国的种子”,可得出“伟大航行”推动欧洲殖民扩张,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根据材料二“新食物和新贸易模式重新界定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接着它们促使英国崛起,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可得出“伟大航行”为西欧国家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准备了条件;根据材料二“在中国,人口从1650年的1.4亿增加到1850年的4亿”可得出“伟大航行”促进中国人口增加;由“长江盆地的高地森林被砍伐,以便腾出空间生产蓼蓝和黄麻,种植这两种植物的农民以玉米和番薯为生”可得出“伟大航行”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种类,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但同时也使社会发展面临环境问题。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外交往经验教训,得出结论。答案:(1)特征:交往范围广;延续时间长;交流内容广泛,涉及技术、物种及文化交流;交流具有双向性;友好往来;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写出任意5点即可)(2)影响:对欧洲:证实了地圆学说,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推动欧洲殖民扩张,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为西欧国家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准备了条件。对中国: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种类,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促进中国人口增加;社会发展面临环境问题。原则:平等友好交往;互利互惠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