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练习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173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练习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练习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练习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练习 岳麓版一、选择题1.(2017豫晋冀三省调研)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尚书盘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某,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这反映出商朝()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 D.自然崇拜有广泛影响解析题干材料“大龟以神灵考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表明王权与神权结合,故选B项。答案B2.(2016河南信阳调研)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解析据“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知,古时候的婚姻是以宗族的延续和祖先的祭祀为目的,完全以家族为中心,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故选B项。答案B3.(2017山东潍坊模拟)“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材料主要说明()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C.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D.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解析题干材料主要描述了周天子与诸侯各自的称谓及关系,迁移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内容可知,分封制的核心是规定了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形成了“天下共主”等级森严的局面,故选B。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形成高度集权的局面,排除A;C、D两项与材料不符。答案B4.(2017四川成都诊断)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A.积极拥戴周天子 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 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解析题干“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体现了对宗法秩序的维护,故选B项。答案B5.(2017重庆巴蜀中学诊断)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A.贵族政治逐渐瓦解 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解析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吕氏成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也叫田氏篡齐,虽得到周安王正式册命,但只是“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因为在实质上这是对周初分封制的破坏,故选A项。答案A6.(2017湖北黄冈质检)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C.察举制开始形成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解析解读题干,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军功爵制,冲击了贵族世袭的世官政治,故选A项正确。“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说明君主的选官权并未旁落,故B项错误;察举制开始于西汉,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官员举荐人才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7.(2016河北百校联盟大联考)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解析材料体现了军功授爵制度,它有利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也促使选官制度转变,故D项正确。答案D8.(2017湖南长郡中学调研)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解析西周时期并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士大夫思想中是“家国、天下”的观念,这种思想下,任何出现在中央视野中的民族部落政权都要臣服于中央王朝,臣服于天子脚下,虽然在具体管理上奉行天子与贵族联合执政,但是中央集权的思想源头已经开始了,故选D项。答案D9.(2017云南昆明模拟)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的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答案A10.(2016辽宁大连模拟)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材料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代田法出现于西汉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对于不同的田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体现了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与水利灌溉无关,故C项错误;对于土地的处理并不能增加耕地的面积,故D项错误。答案B11.(2017陕西五校联考)周礼考工记载:“矢人为矢,鍭矢,参分。茀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后。参分其长,而杀其一。五分其长,而羽其一。以其笴厚为之羽深。”材料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的特点是()A.技术精细,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解析材料按照箭的不同用途区分出不同标准,如鍭矢、茀矢、兵矢、田矢、杀矢等,可见官营手工业技术精细,生产标准化,故选A项。答案A12.(2016山西阳泉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解析据材料“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和“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可知诸侯国君重视商业,是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17湖南衡阳八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行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材料二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其历代名人有: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艾略特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苏珊罗斯福。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艾萨克罗斯福苏珊罗斯福”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提炼出关于中西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时,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对姓氏文化的影响等内容加以说明。答案示例一信息:(姓与名顺序的差异)中国先姓后名,“重姓轻名”;西方国家先名后姓,“重名轻姓”。说明:中国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姓氏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隐形纽带,个人是宗族和家庭的从属,重视宗族利益;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地位。示例二信息:中国排字论辈,代际分明;而西方国家代际之间有重名现象,代际差别不大。说明: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和宗法制的影响,姓名象征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体现“贵贱有序,等级分明”的观念;西方国家深受西方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姓名只是一种个体的符号,因此彰显自由、平等的观念。14.(2017河北衡水模拟)历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出现在稳定时期,更出现在新旧交替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管子海王篇材料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材料三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春秋)管仲管子治国(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中的“公作”、“分地”各指什么?(3)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三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的信息从“农业和手工业工具”的角度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铁制农具的出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分析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出自吕氏春秋判断,“公作”和“分地”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种耕作模式,由此来分析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可知,管仲的经济政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概括即可。答案(1)变化:手工工具、农具多数改用铁器。影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分封制破坏,诸侯争霸。(2)“公作”:指井田制下奴隶的集体劳动。“分地”:指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生产。(3)政策: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制约游民;富国强兵(拓展疆域);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