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七 中国近代化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4讲 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高效作业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065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七 中国近代化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4讲 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高效作业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七 中国近代化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4讲 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高效作业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七 中国近代化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4讲 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高效作业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讲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林州调研)梁启超反复强调孟子思想的经世意蕴,认为“民为贵”“仁政”“不忍之政”等与“泰西诸国今日之政,殆庶近之”。梁启超的主要用意是()A强调经世致用在变法中的作用B传承儒家文化反对西方的文化C借孟子主张宣传近代民权思想D利用传统思想解释变法合理性解析:选D。根据材料“认为民为贵仁政不忍之政等与泰西诸国今日之政,殆庶近之”可知,梁启超利用传统儒家思想寻求变法革新的合理依据,以减少变法阻力,故D项正确。2(2020济南一模)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后来清政府发现有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于是在1906年,于驻日使馆内设游学监督处,加强对留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管理。这说明()A留学教育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B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C明治维新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D留日学生受到清廷的有效管理解析:选B。材料“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说明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故选 B项;材料“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没有涉及民主观念,排除A项;材料“清政府”“留学生”说明不是日本明治维新,排除C项;材料说明清政府加强管理但无法说明效果,排除 D项。3(2020德州一模)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A强调托古改制 B宣扬种族革命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 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解析:选D。根据材料“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可知,维新派和革命派均利用传统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故选D项。4(2020唐山摸底)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把生物的进化引申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制度、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这反映了严复()A大力提倡君主立宪 B积极倡导科学救国C以救亡图存为己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解析:选C。由材料“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可知,严复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严复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而非其政治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弱肉强食的竞争而非科学救国,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严复的思想主张而非其思想主张的影响,且该表述不切合史实,故D项错误。5(2020永州一模)1900年“庚子赔款”之后,举国上下形成了一股负笈留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潮流。但到1910年前后,已经开始有一批在海外的留学生主动弃理从文,从科学主义走向了人文主义,如周作人从土木工程转为希腊语,鲁迅、郭沫若则直接放弃了在日本学医的机会。这一现象()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表明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的思想C反映开启民智和唤醒民众成为潮流D说明实业救国思潮遭到国人的摒弃解析:选C。由材料内容可知1910年前后,大批留学生弃理从文,说明他们认为要改变中国地位不能仅学技术,必须通过人文文化来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与思想解放,故选C项;大批留学生弃理从文,并不能直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1910年前后,实业救国思想依然是中国进步思想的潮流,排除D项。6(2020武汉调研)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C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 D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解析:选B。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说明在中国近代革命及思想解放过程中同样注重女性力量,反映了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故选B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才推动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生活的现代时尚,排除C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儒家思想,才使封建正统思想瓦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7(2020昆明一中高三摸底)胡愈之在欧战后认为旧文明旧制度已破产,“威尔逊总统国际联盟之理想”和“俄国劳农政府之极端改革”都是改造之先声,是“新时代纪元之始”。这一认识反映了()A以俄为师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一战丰富了国人对西学的认识D西方文明走向衰落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一战后胡愈之认识到美国的“国际联盟之理想”与俄国的十月革命都可以作为中国改造的借鉴,这说明一战丰富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故C项正确。8胡适出版于新文化运动高潮期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孔子论知识注重一以贯之,注重推论,本来很好。只可惜他把学字看作读书的学问”,因而造成某些“流弊”。这表明()A旧道德与新文化势同水火B西学已占据文化主流C传统思想的继承困难重重D学者检讨儒学的得失解析:选D。通过题干中胡适对孔子论知识的结果是“造成某些流弊”可知,其对旧道德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或排斥,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西学”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是对“孔子知识观”的一个反思,没有涉及对传统思想的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对“孔子知识观”的一个反思,即胡适通过对“孔子知识观”的论述来检讨儒学的得与失,故D项正确。9(2020梧州高三调研)1917年,梁漱溟应蔡元培先生之请出任北京大学讲师,授课当天就倡言要为孔子讨个说法:“我觉得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对梁激溟所说的“责任”,合理的解释是()A以实际行动响应文学革命B借鉴西学以明辨儒学真伪C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D勇于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解析:选D。D项表述与题目中“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相符,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革命的批评对象是儒家思想,与题目中“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不相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借鉴西学”与“反对新文化”,故B、C两项错误。10(2020湛江调研)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A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B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C“尊孔复古”受到批判D“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解析:选D。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白话文标点符号的采用,而不是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据材料“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可知,此时白话文并未完全取代文言文,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白话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而未涉及对“尊孔复古”的批判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体现了新文学的规范使用,说明“文学革命”的影响在扩大,故D项正确。11(2020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二模)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开始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B为民主革命转变奠定思想基础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马克思主义传播面向工农群众解析:选C。据材料“1920年9月”“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要产生工人的中国”可知,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李大钊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排除A项;材料“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指出了民主革命转变的阶级基础,而非思想基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未指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对象,排除D项。12(2020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押题考试)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解析:选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八年”指的是1919年,据材料“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3(2020郑州模拟)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这种新陈代谢表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魔败,吾不能思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见法律之蹂躏,吾不能忍也;睹政党之争乱,吾不能忍也;慨国粹之丧失,吾不能忍也;惧国命之分亡,吾不能忍也。”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言论(1912年)(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洋务运动如何“异于传统”又“难于挣脱传统”。并结合史实说明它是如何促进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康有为发表此言论的原因。“政治之魔败”“法律之蹂躏”刺激着先进知识分子又进行了什么探索?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及洋务运动的内容及本质说明;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并结合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纪纲之亡绝”“政治之魔败”“教化之陵夷”“法律之蹂躏”“政党之争乱”“国粹之丧失”“国命之分亡”分析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言论(191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和康有为的个人主张、情感等方面作答;第三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新文化运动。答案:(1)“异于传统”: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近代一批新式学堂。“难于挣脱传统”: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学西方先进制度、文化)。说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观点: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丧失,指责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政治的腐败,民族危机的加深。原因:康有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君主立宪、厌恶共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探索:新文化运动。14(2020芜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反思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但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据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解析: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据材料“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可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发,确定选题角度;其次,根据论题,结合史实进行合理、严密、清晰的阐述。答案:示例一角度: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评价:他们通过新青年等刊物、北大讲堂和撰写小说等方式,揭露和批判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他们不仅不承认传统的伦理道德,甚至传统的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他们对传统文化采取绝对否定的做法,冲击了传统文化。示例二角度: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评价: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他们提倡新文学,如白话小说等。这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