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060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含解析)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阶段提升练(十五)(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冲刺)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商品博览会上,美国炫耀厨房科技水平远超苏联,赫鲁晓夫则说“这种厨房是美国有钱人的享受,在苏联家家户户都可以分到房子”。这表明()A.美苏共同主宰世界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C.美苏冷战日趋激烈 D.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发展解析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博览会上美苏两国的言论可以看出,博览会上经济文化的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发展符合题意,故选D项。答案D2.(2019四川资阳模拟)下列漫画揭示的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两大主题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C.冷战环境下世界的动荡与和平D.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解析据题干漫画和译文的内容是“绝不使用,因为敌人会报复”,表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说明两极对峙,双方势均力敌,使得和平与动荡并存,故选C项。答案C3.(2019山东临沂模拟)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A.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C.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欧洲共同体成立解析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国家为了避免欧洲再生战事,及促进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所进行的联合,这符合材料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4.(2019河南濮阳模拟)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D.宣告了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解析根据材料“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得出法国主张作为资本主义西欧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接触并谋求合作,体现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打破美国的限制,试图缓和和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体现了欧洲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愿望,故选A。答案A5.(2018天津部分区县期末)20世纪90年代,世界局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这说明()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地区霸权主义引发的危机和战争冷战结束力量失衡被冷战掩盖的地区民族矛盾爆发A. B. C. D.解析当事人站在自身立场的历史叙事不一定真实可信,故A项错误;袁世凯戊戌日记与张一麟心太平室集关于袁世凯在告密这个事件上的时间记载相反,说明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以及同时代的人的历史叙述对于还原历史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家在仔细甄别史料后可以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仅仅综合多种历史叙述还不能够确认历史事实,还需要历史学家仔细甄别史料,去伪存真,故D项错误。答案B6.(2019山东烟台模拟)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决议草案最终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这反映出()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日趋合理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D.联合国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解析材料中“要求美国撤回”“最终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反映了对唯一超级大国的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中“使馆迁往”未涉及经济秩序,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的单一事件无法说明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故C项错误;材料中“耶路撒冷”问题本来就是联合国决议规定,故D项错误。答案A7.(2019山东烟台模拟)在经互会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中,1963年时,其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19%,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12%;到了20世纪80年代,其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27%33%,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14%17%。上述变化反映了()A.东西方关系逐步缓和B.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D.经互会成员国的市场竞争力增强解析材料中反映了经互会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从1963年到20世纪80年代呈上涨趋势,说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经互会,不是区域集团,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经互会对外贸易,不是其成员国之间的竞争,故D项错误。答案A8.(2018山东烟台模拟)1955年3月,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指出: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而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该决议表明,当时苏联()A.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B.放弃了传统的农业体制C.摆脱了农业发展的困境D.政府谋求增强经济活力解析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与材料中“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说明政府努力增强经济活力,故选D。答案D9.(2018山东名校联考)在法国看来,建立包括法国、德国参加的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将联邦德国纳入共同的利益之中和欧洲的监督之下,而且欧洲联合有利于加强欧洲的世界地位。在联邦德国看来,加入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消除各国,特别是法国对曾经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的成见和疑虑,取信于国际社会,重新崛起。基于上述认识,法德()A.共同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B.共同协商以推进德国实现统一C.联合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通过主权让渡推进区域一体化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加强欧洲的合作对法德和欧洲的积极作用可知,法德主张建立欧洲联合组织,进一步推进欧洲的合作,故选D项。答案D10.(2019山东日照模拟)据国际组织年鉴统计,20042005年,各类国际组织共有58 859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为7 350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51 509个,分别比1991年多61%和109%。由此可知()A.非政府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B.世界经济秩序渐趋公正合理C.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大D.国际关系的平等化趋势加强解析根据材料,非政府组织是国际组织的主体,但未必是主导力量,故A项错误;材料中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的数量和发展速度,不能反映他们相互间的地位与秩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国际组织共有58 859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为7 350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51 509个,分别比1991年多61%和109%”可知,国际组织之多,发展之快,说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发展较快,故C项正确;同前所述,材料不能反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9山东滨州模拟)据IMF统计,2008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48%(按美元汇率计算),超过美国的22.5%。预计2018202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速虽将放缓,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将达到28%(按美元汇率计算)。这说明()A.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中心B.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C.当今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D.中国已经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解析材料中强调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贡献值超过了美国,因此中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故B项正确。答案B12.(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押题卷)下图漫画载于2018年3月9日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题目是自筑壁垒,它从深层次说明了()A.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B.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C.当今世界单极格局仍不可动摇D.贸易保护主义让美国陷入孤立解析漫画的寓意是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自筑壁垒”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说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任重道远,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美矛盾,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治格局,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美国陷入孤立”,排除D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江苏盐城模拟)美国学者梅尔文莱夫勒将美苏冷战称之为“人心之争”,即制度认同和选择意义上的竞争和对抗。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和世界领袖角色,美国的责任变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也成为那个时代美国精英的普遍信念,并一直主导了冷战时代美国的角色认知。凯南在其著名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中称:“有思想的美苏关系观察家没有理由对克里姆林宫向美国社会提出的挑战感到抱怨,相反,他应该对上帝表示一些感谢。上帝通过把这一无情的挑战摆在美国人民面前,已经让这整个国家的安全依赖于他们团结和接受历史明确赋予他们的道德与政治领导责任上。”摘编自王立新美国的冷战意识形态:内容和作用材料二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正如冷战史学者文安立所言,“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华盛顿和莫斯科都需要改造这个世界以证明它们意识形态的普世性,而新兴国家则为它们的竞争提供了场所”。然而,即使在冷战过程中,世界体系的重构仍然按其固有的规律调整着世界历史运动的各个层面,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政治朝多极化方向的发展。摘编自余伟民“冷战”的起源与终结世界历史的视角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格局与世界体系的重构”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1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信息归纳美国的全球责任的变化;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美国和苏联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苏联对美国形成挑战,两大阵营的形成。第(2)问首先明确观点,冷战格局影响世界体系的重建,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二战后,美苏对抗,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在冷战格局下,出现了一些力量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冲击。答案(1)变化:由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到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原因: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苏联的挑战;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世界体系的重构受冷战格局影响,但仍有其固有规律(1)战后初期,冷战局面出现,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世界格局。(2)冷战格局下,美苏对抗给其他国家发展带来了一定机会,如西欧联合、日本发展等。(3)冷战格局加速殖民体系的瓦解,为新兴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4)冷战格局虽然影响了世界体系重建,但世界体系的重构仍有其固有的规律。(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14.(2018山东菏泽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成为过时的论点“与象牙里的废话没有区别”。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 王加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要求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放宽或解除国家间经济交流的种种限制,使各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答案示例1论题: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阐述:经济全球化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要求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放宽或解除国家间经济交流的种种限制,使各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日益增大;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也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攫取”了原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权力;跨国公司及其经济扩张也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冲击。政治文化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作为武器,达到控制他国内政外交的目的;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等问题威胁增大,国家间协作增多,日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主权观念日益削弱。结论:经济全球化已超出经济领域,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对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产生威胁。示例2论题: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国家主权。阐述: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促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国家主权,特别是在制定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生活方面强化国家的作用。现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是由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因此,有关国际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游戏规则”往往偏重于照顾发达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利用主权的武器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争取较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条件。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和其他厂商。他们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确实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比较迅速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运用国家主权制定政策维护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需要国家采取措施,予以培植,从而加强主权。结论: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国家主权,反而会促使发展中国家加强国家主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