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0980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德国的施里芬计划是建立在对战争发展的错误估计之上的。施里芬指导战争的理念,是想依靠以贵族为中心的精英集团来赢得一场现代化的总体战争,观念落后于现实。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进行了重组,以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取得了显著成功,对战争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德国最终还是失败了。隐藏在这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德国缺乏必要的物质手段完成它过分野心勃勃的战争目标。熊伟民传统与突破: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战争指导材料二美国威尔逊总统发表了“十四点原则”,提出建立自由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构想。“十四点原则”中有“一个暗含的第十五点”,战后准备宽容地、非惩罚性地解决德国问题。“一个由你(指威尔逊)发表的关于美国目标的声明在遭到德国现存政府的反对时将会引起革命,而且将有可能带来我们所希望的德国被颠覆。”凡尔赛条约的严苛很快粉碎了德国人的幻想。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与德国的战败和屈辱的和约联系在一起,严重败坏了魏玛共和国的声誉。陈从阳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在一战中失败对其产生的影响。(7分)解析:第(1)问,德国战败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施里芬指导战争的理念,是想依靠以贵族为中心的精英集团来赢得一场现代化的总体战争,观念落后于现实”“德国缺乏必要的物质手段完成它过分野心勃勃的战争目标”以及所学知识中“德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问题”等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其影响可以从对人民、对德国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1)原因:施里芬计划主张依靠以贵族为中心的精英集团领导现代战争,理念落后;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使德国缺乏一定物质基础;德国发动战争野心勃勃,陷入两线作战困境;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整体实力相差不大。(8分)(2)影响:战争及其失败,给德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德国寄希望于美国,同时也默认美国的霸权主义;德国面临阶级矛盾激化和独裁统治的困扰;英法等国宰割德国,引发国际矛盾不断激化。(7分)22020山东菏泽一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威尔逊希望通过其“十四点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愿望。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助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十四点和平原则”中第一点大唱“公开外交”令英法大为恼怒。战后“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国,而美国则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便拆散英日同盟。因此,双方都不愿得罪日本”。于是,德国将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与日本。到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美国提出,“建立在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1922年2月,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中国解决了山东问题。摘编自冯晖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的态度及其目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最终赢得解决的原因。(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国英日同盟”“而美国则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便拆散英日同盟”等信息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美国提出,建立在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中国的外交因素、民族因素等方面回答。答案:(1)态度及目的:英国与日本接近,组建“英日同盟”。其目的是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势力钳制美国。美国对日本作一定让步,其目的是要拆散威胁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利益的“英日同盟”。(8分)(2)原因:欧美列强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方面矛盾激化;美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华原则得到列强认可;中国推行了灵活务实的外交方略;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进。(任答三点即可)(7分)32020四川南充模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1943年上半年,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盟军实施代号“霸王行动”的原因。(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作用。(9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1943年上半年,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等信息并结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这一事实回答。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苏德战场形势严峻,苏联的强烈要求;反法西斯同盟召开重要国际会议,达成共识;北非战场的胜利,法西斯同盟瓦解。(6分)(2)作用:开辟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对德国进行了战略夹击,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绝境;减轻了苏军的压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加快了二战胜利的步伐。(9分)42020安徽合肥模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艾森豪威尔时期,帮助日本开拓国外市场以实现经济复兴是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这既是美国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遏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也与朝鲜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密切相关。这一政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美国先把重点放在促使日本面向东南亚发展经济关系之上,旋即改变战略,面向西方市场,全力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艾森豪威尔政府帮助日本经济复兴的措施主要在于贸易计划。无论是促成日本与东南亚的经济整合,还是不遗余力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其政策的着眼点都是帮助日本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就实施效果而言,这些政策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摘编自徐建华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提出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政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艾森豪威尔时期,帮助日本开拓国外市场以实现经济复兴是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这既是美国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遏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也与朝鲜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密切相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局势、美国政策、中国、朝鲜、日本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这些政策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背景:两大阵营的对立(或冷战爆发);美国亚洲战略的调整;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经济危机的发生。(8分)(2)影响: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提高了政治地位;巩固了美日同盟。(7分)52020河南开封一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海湾水域的油轮不断遭到袭击。世界石油市场由此剧烈波动。1986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摘编自申文勇二十世纪战争史(1)根据材料,概括两伊战争中“袭船战”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干预两伊战争的原因。(7分)解析:第(1)问“影响”依据材料有关信息,结合“袭船战”的内容,从对两伊本身、周边国家、国际环境及海洋生态的角度回答。第(2)问“原因”依据材料有关信息,运用和调动所学的近现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回答。答案:(1)影响:使伊拉克和伊朗的经济遭到重创;造成世界石油市场剧烈波动;严重影响周边国家安全;加剧海湾地区局势的恶化;为美苏介入提供契机;加重了海洋污染。(8分)(2)原因:中东地区盛产石油,战略地位重要;“袭船战”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苏的利益;美苏两国积极争夺世界霸权。(7分)62019四川沪州二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二战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该委员会起草的世界人权宣言,共30条,第一条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它在重申近代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论之后,强调“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这就是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权利无从谈起,宣言在确认私有财产权的基础上还规定了各种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还规定了社会保障、免于失业、同工同酬、给薪休假、受教育和适度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说明宣言是各种意识形态在战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妥协的产物,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某些西方大国从一开始就想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该宣言是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件。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人权宣言发表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人权宣言的特点。(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二战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并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它在重申近代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论之后,强调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权利无从谈起,宣言在确认私有财产权的基础上还规定了各种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还规定了社会保障、免于失业、同工同酬、给薪休假、受教育和适度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说明宣言是各种意识形态在战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妥协的产物,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等信息回答。答案:(1)背景: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普遍认识到人权的重要性;二战后,世界民主化思潮的发展;两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人权问题首次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范畴;成立了专门的世界人权组织。(8分)(2)特点:世界上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件;继承近代以来的人权思想;强调生存权利至高无上;确认财产私有权;系统地提出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有历史局限性。(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