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除换填渗水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40688352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除换填渗水土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挖除换填渗水土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挖除换填渗水土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除换填渗水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挖除表层松软土换填渗水土施工作业,其他项目有需要时可参照执行。2 施工工艺2.1施工参数路堤建筑前应对原地面存在的植被、树根、松软表土、腐植土进行清除,对大于1:5的陡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台阶处理,可以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施工。机械开挖时应该留有10cm人工清除。换填法一般用于处理暗沟塘、水稻田等范围的浅层软土地基。根据换填深度选择机械或人工施工。可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的软弱土层,再由人工配合挖除到达设计标高,自卸汽车运输换填渗水填料,后倾法卸料,推土机摊铺平整,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分层填筑,直至达到设计标高。2.2工艺流程(见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放样、场地、材料准备挖除需换填土层清表或台阶处理分层换填压实核查基底承载力质量验收质量验收2.3 施工方法及要求(1)施工方法 施工放样,确定需进行原地面处理或是换填的范围,设置临时防排水设施,在开工前对现场需处理范围、深度进行复查;备足换填渗水材料。 对于需换填处理的情况采用机械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部分土层,直至高于设计换填深度10cm处,再由人工清除剩余软土层达到设计标高,形成4%的人字横坡,两侧排水沟保持畅通;采用自卸汽车将挖除的土壤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对于原地面处理的情况,采用推土机推除表层需清除的松软土、腐植土、植被等,斜坡陡于1:5的地段,采用人工划定台阶范围,挖土机进行开挖,形成台阶,沿线路横向台阶的宽度、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台阶宽度不小于1m。 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换填料进场,后倾法卸料,推土机进行初摊铺,平整,压路机碾压。避免自卸汽车直接驶上原位土层,对其造成扰动。 根据换填层所处路堤部位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在原地面处理之后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核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2)施工要求换填分层压实质量应根据换填料种类及换填所处路堤部位进行相应的压实质量检测控制。换填顶面高程、横坡、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平整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宽度、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查要求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顶面高程50mm每100m等间距检验3处水准仪测2横 坡0.5每100m等距检3个断面尺 量3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每100m等间距检验3处尺 量4宽 度不小于设计值每100m等间距检验3处尺 量5平整度填土50mm每100m等间距检验5处2.5米直尺量测地基换填位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设计或验收标准的要求。原地面处理完毕后,应根据设计要求或者验收标准的要求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验收检测,且应对开挖的台阶宽度、高度等进行检查验收。换填基坑坡脚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为50mm,采用经纬仪在每个换填基坑沿线路纵向及横向各抽样检验3处。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地质条件进行核查,路堤地基条件应符合设计图纸,施工单位通过静力触探等方法沿线路纵向每100m等间距检验4次。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应满足如下要求: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无积水; 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 地面横坡4%符合设计要求。3 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换填所用填料,其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2)原地面处理及松软土开挖换填范围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必须要适当向外扩大30cm,确保路基基底范围全部换填。(3)开挖前后应对地质条件进行核对,对于在换填范围内发现的对换填施工有影响的洞穴、墓穴等,或在开挖后发现基底地质条件不满足设计要求等情况,应向设计单位进行反馈,采取措施处理。(4)在采取机械施工的情况下,应预留底部10cm的土层人工清理,尽量减少对下伏土层的扰动。(5)当软土底部起伏较大时,设置台阶,分层填筑。(6)安排好作业时间,避开雨季或雨天施工。做好换填范围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基底浸水。4 主要机具设备(一个作业段落)机械及工具规 格数 量备 注推土机220型2台表层清理、土方摊铺挖掘机PC2202台台阶开挖、土方装载自卸汽车16T8台土方运送,由工作量配备平地机PY1801台土方摊铺精平压路机YZ202台碾压施工5 劳动力组织(一个作业班组)工 种数 量备 注技术人员2人负责现场测量放样、质量控制等技术辅助人员12人表层软土清除,根据工作量配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