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一轮课件: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含答案)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685649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一轮课件: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一轮课件: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一轮课件: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4 4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zhd)(zhd)的加强的加强第一页,共31页。考纲考情分析考纲考情分析(fnx)主干主干(zhgn)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要点要点(yodin)史史料探究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考点即时演练第二页,共31页。考纲考情分析考纲考情分析(fnx)(fnx)考题考题角度角度备考分析备考分析(fnx)(fnx)最新考纲知识点试题角度备考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君主专制加强(1)2017全国卷,27:从宦官集团干政考查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2)2015海南卷,17:从明初刑罚特点考查朱元璋加强专制集权(3)2014全国卷,27:从明代内阁地位变化考查君主专制加强(4)2013海南卷,6:朱元璋重视礼乐制度(5)2011海南卷,6:明代恢复旧制继承华夏传统1.高频考点:内阁制。2.教材空白点:明代地方管理体制,清代内阁。3.备考策略:(1)明代的内阁和清代的军机处,重视这两个机构的权力和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认识其本质。可以用“权力范围无限大,决策权力无限小”来理解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理解两者不过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工具。(2)关注地理、建筑等与古代政治制度的关系。(3)注意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如明、英的内阁等。清代君主专制加强(1)2014海南卷,8:从内阁实权被削弱考查清代君主专制的加强(2)2012课标卷,28:以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规制考查君主专制体制的僵化(3)2014全国卷,40:以清代封禁与解禁东北为线索考查清朝维护统治(清朝东北地区移民)(4)2013全国卷,41: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考查中英制度比较明清地方管理(1)2016全国卷,27:从巡抚的变化考查明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2)2015海南卷,8:雍正帝关注地方稳定第三页,共31页。主干知识整合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整合知识夯夯实实(hn sh)(hn sh)基础基础抓主干抓主干一、明朝一、明朝1.1.废除宰相废除宰相(1)(1)原因原因(yunyn):(yunyn):宰相宰相 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2)(2)废除废除:1380: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直接对皇帝负责。负责。(3)(3)影响影响: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权势权势(qunsh)(qunsh)过重过重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第四页,共31页。2.内阁制度时期措施职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内阁制度时期措施职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gwn)明成祖设立明成祖设立 .开开始参与机密事务明宣宗强化内阁逐渐拥有票拟权始参与机密事务明宣宗强化内阁逐渐拥有票拟权(1)出现出现(2)地位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皇帝提供顾问(gwn)的内侍机构。的内侍机构。(3)评价评价:内阁是内阁是 强化的产物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阁臣的升降由 决定决定,职权的大小依职权的大小依 旨意而定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取决于 的批红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时期措施职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 开始参与机密事务明宣宗强化内阁逐渐拥有票拟权内阁内阁(nig)(nig)君主专制君主专制(jnzh zhunzh)(jnzh zhunzh)皇帝皇帝皇帝皇帝皇帝皇帝内阁内阁第五页,共31页。二、清朝二、清朝1.背景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措施措施(1)康熙帝设康熙帝设 ,翰林院学士参与机要事务。翰林院学士参与机要事务。(2)雍正帝设置雍正帝设置 。职能职能:接受皇帝召见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跪受笔录;按按 拟写成文拟写成文,传达传达(chund)给中央各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部和地方官员执行。特点特点3.影响影响: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加强,进一步得到巩固。进一步得到巩固。简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人员精干军机大臣全为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衙门速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后直接交相关部门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办事效率较高密地处宫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机密性强,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南书房南书房(shfng)(shfng)军机处军机处皇帝皇帝(hungd)(hungd)旨意旨意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第六页,共31页。重理解重理解1.1.中国中国(zhn u)(zhn u)古代丞相与明代内阁首辅的比较古代丞相与明代内阁首辅的比较丞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丞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一级决策者侍从咨询为主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第七页,共31页。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明清时期君主专制(zhunzh)加强的特点加强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清延明内阁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清延明内阁,而军机处则体现了发展。而军机处则体现了发展。(2)专制专制(zhunzh)范围空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范围空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各个方面。(3)专制专制(zhunzh)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zhunzh)逐渐达到顶峰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建专制(zhunzh)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第八页,共31页。3.对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强化皇权的认识对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强化皇权的认识(1)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是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问题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是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问题;后来设置的内阁后来设置的内阁,是专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制皇权强化的表现,本质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变。本质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变。(2)清朝设立军机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清朝设立军机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主仆关系,皇帝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皇帝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3)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fzhn)步伐步伐,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了日后被动从而埋下了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挨打的祸根。第九页,共31页。要点史料探究要点史料探究(tnji)(tnji)研习史研习史料料探究探究(tnji)(tnji)重点重点第十页,共31页。【问题】【问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虽然明神宗时虽然明神宗时“部权尽归内阁部权尽归内阁”,但明朝阁臣不能等同但明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于丞相。【解答】【解答】(1)明问题明问题,找方向找方向: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及所学从内阁的地位与职权等角度说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及所学从内阁的地位与职权等角度说明。(2)定时空定时空,找关联找关联:明朝时期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后废除丞相后,明成祖正式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明成祖正式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即内阁,内阁仅备顾问内阁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没有决策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3)提信息提信息,找关键找关键:说明内阁设立后虽参与机务说明内阁设立后虽参与机务,但实际上仅备皇帝顾问但实际上仅备皇帝顾问,并没有决策权。并没有决策权。【答案【答案(d n)】说明说明:“部权尽归内阁部权尽归内阁”仅能说明内阁首辅权力扩大仅能说明内阁首辅权力扩大,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不能统领六部,本质上是皇权专制的产物。本质上是皇权专制的产物。第十一页,共31页。【深化拓展】【深化拓展】明朝内阁制与近代明朝内阁制与近代(jndi)西方内阁制的不同西方内阁制的不同项目明朝内阁制近代西方内阁制形成条件封建经济发展、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权力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宰相,其职权与地位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皇帝内阁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英国的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内阁首相实际上控制行政权、立法权等大权;总统制下的内阁由总统组建,不对议会负责,与议会相独立、相制约历史影响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标志;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十二页,共31页。第十三页,共31页。【问题】【问题】根据材料根据材料(cilio)指出军机大臣的职能指出军机大臣的职能,并分析其实质。并分析其实质。【解答】【解答】(1)明问题明问题,找方向找方向:注意把握两个关键词注意把握两个关键词,即即“职能职能”“实质实质”,答案应依据材答案应依据材料料(cilio)信息归纳。信息归纳。(2)定时空定时空,找关联找关联:雍正时雍正时,为办理西北军务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能够迅速处置军军机大臣能够迅速处置军国大事国大事,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峰。(3)提信息提信息,找关键找关键:说明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说明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传达皇帝的政令。传达皇帝的政令。说明通过军机处说明通过军机处,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答案】【答案】职能职能: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秉承皇帝旨意办事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皇帝的政令。实传达皇帝的政令。实质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第十四页,共31页。高考教材高考教材(jioci)(jioci)连线连线 透析透析高考高考教材教材(jioci)(jioci)补缺补缺角度一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角度一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典例【典例1】(2017全国全国卷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试题【试题(sht)分析】分析】明朝初年明朝初年,为加强皇权为加强皇权,废丞相、设内阁废丞相、设内阁,皇帝直管六部。到中后期皇帝直管六部。到中后期,内阁权力上升内阁权力上升,文官集团制约了皇权。为加强皇权文官集团制约了皇权。为加强皇权,皇帝开始用宦官集团来制约文官集团。皇帝开始用宦官集团来制约文官集团。材料中由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正是这种斗争的表现材料中由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正是这种斗争的表现,故故A项正确项正确;宦官的权力全都来自于皇帝宦官的权力全都来自于皇帝,他们只不过是皇帝跟大臣争权的工具而已他们只不过是皇帝跟大臣争权的工具而已,故故B、D两项错误两项错误;到明朝中后期到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上升内阁权力上升,议政功能并未丧失议政功能并未丧失,故故C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A第十五页,共31页。角度二明代地方行政管理角度二明代地方行政管理(巡抚巡抚)【典例【典例2】(2016全国全国卷卷,27)明初废行省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cizhng)、司法、军事、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第十六页,共31页。【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明朝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不是明朝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不是(b shi)课程标准的内容课程标准的内容,大部分大部分历史教材也没有涉及历史教材也没有涉及,但是但是,解答本题可以借鉴宋元地方机构改革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可以借鉴宋元地方机构改革的相关知识点。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类似于明初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类似于明初,实行地方分权实行地方分权,地方权力受到削弱地方权力受到削弱,但是但是,效率低效率低下下;元代实行行省制元代实行行省制,类似于明中叶以后的地方制度类似于明中叶以后的地方制度,地方权力相对集中地方权力相对集中,效率提效率提高高,但是不利于中央控制但是不利于中央控制,将相关的知识进行迁移就可以顺利解答本题。将相关的知识进行迁移就可以顺利解答本题。在中国古代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行政效率往往是一对两难的问题。地方分权过度中央集权和行政效率往往是一对两难的问题。地方分权过度,有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但是,往往会降低行政效率往往会降低行政效率;而集中地方权力而集中地方权力,有利于提高地方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行政效率,但是但是,往往会削弱中央集权往往会削弱中央集权,二者很难两全二者很难两全,明代也没有摆脱这一规律。明代也没有摆脱这一规律。答案答案:B第十七页,共31页。【教材补缺】【教材补缺】明代地方管理体制明代地方管理体制1.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互不隶属互不隶属,各自听命各自听命于朝廷于朝廷,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2.明朝中期明朝中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开始设立巡抚(xnf)和总督。巡抚和总督。巡抚(xnf)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后兼地方军政,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遂成为一级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一级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但巡抚(xnf)与总督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都属于中央系统。第十八页,共31页。角度三清代内阁状况角度三清代内阁状况【典例【典例3】(2014海南卷海南卷,8)清史稿记述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清代内阁“沿明旧名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例称政府”,但但“内阁实权内阁实权,远不逮明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清朝前期以武立国(l u)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清代虽然承袭明制清代虽然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设立内阁,但是前期有议政王大臣会议但是前期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后期有后期有军机处等机构军机处等机构,所以所以,内阁的实权被大大削弱。故内阁的实权被大大削弱。故D项项“新的权力机构出现新的权力机构出现”为正为正确选项。确选项。A项项“清朝前期以武立国清朝前期以武立国(l u)”,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也与所学知识也与所学知识不符不符,故可排除。清代六部各有职掌故可排除。清代六部各有职掌,但是军政大事但是军政大事,主要行政权力还是掌握在议主要行政权力还是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等机构手中。所以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等机构手中。所以,清代的六部相比明代清代的六部相比明代,权力是被削弱了权力是被削弱了,且由且由“六部分掌行政权力六部分掌行政权力”也推不出内阁权力削弱也推不出内阁权力削弱,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故故B项可项可排除。排除。C项项“贵族特权不断削弱贵族特权不断削弱”与内阁权力削弱不构成因果关系与内阁权力削弱不构成因果关系,且与所学知识且与所学知识不符不符,故故C项亦可排除。项亦可排除。答案答案:D第十九页,共31页。【教材补缺】【教材补缺】清代内阁清代内阁清军入关之后为了处理日益繁多的政务清军入关之后为了处理日益繁多的政务,同时出于削弱诸王贝勒权力以及同时出于削弱诸王贝勒权力以及加强皇权的需要加强皇权的需要,沿袭明朝内阁制度设内阁负责处理日常政务。但是内阁沿袭明朝内阁制度设内阁负责处理日常政务。但是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只是内阁变成只是(zhsh)办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第二十页,共31页。角度四中英政治角度四中英政治(zhngzh)比较比较【典例【典例4】(2013全国全国卷卷,41)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材料材料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从建筑与政治(zhngzh)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比较。(12分分)第二十一页,共31页。【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建筑与政治的关系。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本题考查建筑与政治的关系。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古代中国专制主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体现义中央集权政治的体现;白金汉宫工整威严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国王的尊贵地位显示国王的尊贵地位;唐宁街唐宁街10号平实号平实素朴体现民主政治风格素朴体现民主政治风格;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建筑体现的政治特征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建筑体现的政治特征;联系现实进行综联系现实进行综合概括合概括,理解有形的建筑承载着无形的政治文化理解有形的建筑承载着无形的政治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答案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概括综合。示例示例:历史历史(lsh)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学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政治文化。学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lsh)传承、历史传承、历史(lsh)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拓展性作答拓展性作答,可加可加2分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走上民主道路。第二十二页,共31页。考点即时考点即时(jsh)(jsh)演练演练 实战演实战演练练夯实基础夯实基础1.(2017湖南高三联考湖南高三联考)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C.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D.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解析解析:C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裁撤中书省裁撤中书省”“废行中书省废行中书省”结合明太祖废丞相、权分结合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lib),改行省制为三司制等相关史实改行省制为三司制等相关史实,可知是明朝对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可知是明朝对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故故C项正确。项正确。第二十三页,共31页。2.(2017山东德州一模山东德州一模)明武宗倚用内官刘瑾明武宗倚用内官刘瑾,游乐荒淫游乐荒淫,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武宗死后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武宗死后,张太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明朝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明朝()A.阁臣权位渐重阁臣权位渐重B.阁臣制约皇权膨胀阁臣制约皇权膨胀C.外戚权力过大外戚权力过大D.君主专制制度强化君主专制制度强化解析解析:D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根据对材料中根据对材料中“明武宗倚用内官明武宗倚用内官内阁陷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于无所作为的境地”“武宗死后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的理解可以的理解可以(ky)看出是内看出是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倚重与否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倚重与否,内阁即为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即为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故A项错误、项错误、D项正确。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阁臣起不到限制皇权的作用阁臣起不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故B项错误项错误;题目问的是内阁所处地位变化本质上的说题目问的是内阁所处地位变化本质上的说明明,与外戚权力无关与外戚权力无关,故故C项错误。项错误。【新知生成】【新知生成】明代宦官专权明代宦官专权:明代皇帝厌政明代皇帝厌政,将批红之事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办将批红之事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办,这为宦官专权这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方便。宦官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提供了方便。宦官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进而造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擅权乱政是皇帝授权的结进而造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擅权乱政是皇帝授权的结果果,也是皇帝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也是皇帝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第二十四页,共31页。3.(2017陕西榆林一模陕西榆林一模)1573年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是针对六部百司设立是针对六部百司设立的监察机构的监察机构)监察职能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以六科督促(dc)六部六部,以六部督促以六部督促(dc)诸司以及诸司以及地方抚、按地方抚、按,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掌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掌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A.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B.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C.张居正擅专威福威胁君主专制张居正擅专威福威胁君主专制 D.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解析解析:B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故故A项错误。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张居正提出的对官吏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材料反映的是张居正提出的对官吏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考成法。材料考成法。材料中中“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内阁直接控制六科”“以六科督促以六科督促(dc)六部六部”“六部督促六部督促(dc)诸司以诸司以及地方抚、按及地方抚、按”表明考成法考核体系周密健全表明考成法考核体系周密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监督体系完善,有利于整顿吏有利于整顿吏治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故B项正确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做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做法加强了君主专制加强了君主专制,故故C项错误项错误;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不是材料主旨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不是材料主旨,故故D项错误。项错误。第二十五页,共31页。【新知生成】【新知生成】考成法考成法:针对针对“纪纲不肃、法度不行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百事悉从委徇”的颓风的颓风,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年年)创设颁行考成法。考成法就是由各部衙制定一创设颁行考成法。考成法就是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衙作底本、送六科备注分别留部衙作底本、送六科备注,并交内阁查考。有关部门根据并交内阁查考。有关部门根据道途远近、事情缓急限定时间道途远近、事情缓急限定时间,月底注销月底注销,年终考查年终考查,据此以决定赏罚升降。据此以决定赏罚升降。通过推行考成法通过推行考成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内阁控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内阁控制(kngzh),“事权归一事权归一,法令法令易行易行”,使张居正控制使张居正控制(kngzh)的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由三级机构逐层定期的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由三级机构逐层定期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的制度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的制度,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从而为全面推行各从而为全面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第二十六页,共31页。4.雍正时设立军机处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尚书,或为侍郎或为侍郎,同时兼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大学士“必充军机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始得预政事”。这表明。这表明()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内阁地位已经被军机处取代内阁地位已经被军机处取代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内阁权力开始弱化解析解析:C材料强调军机大臣无专署官员材料强调军机大臣无专署官员,多由其他官员兼任多由其他官员兼任,未体现低级别官员的状未体现低级别官员的状况况,A项错误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hungd)旨意办事旨意办事,属于皇帝属于皇帝(hungd)的侍从的侍从,B项与史实不符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故错误;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可参预政事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可参预政事,表明军机处已取代内表明军机处已取代内阁的地位阁的地位,故故C项正确项正确;清朝内阁无实权清朝内阁无实权,D项与史实不符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故错误。第二十七页,共31页。5.(2017广东茂名二模广东茂名二模)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材料表明(biomng)军机处军机处()A.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B.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D.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解析解析:D材料未体现军机处的运作机制材料未体现军机处的运作机制,不能说明行政效率较高不能说明行政效率较高,故故A项错误项错误;军机处不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是监察机构,故故B项错误项错误;军机大臣全为兼职军机大臣全为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军机处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始终不算正式衙门,故故C项错误项错误;据材料可以看出军机处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据材料可以看出军机处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政大计,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故故D项正确。项正确。第二十八页,共31页。6.清初清初,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且因随奉且因随奉“撰述谕旨撰述谕旨”而而“权势日崇权势日崇”。这表明。这表明()A.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zhngw)机关机关B.统治者重视拔擢高水平人才统治者重视拔擢高水平人才C.政府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政府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解析解析:C清初清初,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皇权皇权受到压制。康熙帝设南书房受到压制。康熙帝设南书房,“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因参与因参与“撰述谕旨撰述谕旨”而而“权权势日崇势日崇”体现了清朝的决策中心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向南书房转移体现了清朝的决策中心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向南书房转移,其实质是皇其实质是皇权的不断加强权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项正确。第二十九页,共31页。点击点击(din j)进入进入 巩固练巩固练第三十页,共31页。内容(nirng)总结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3.对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强化皇权的认识。【深化拓展】明朝内阁制与近代西方内阁制的不同。为加强皇权,皇帝开始用宦官集团来制约文官集团。材料中由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正是这种斗争的表现,故A项正确。宦官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进而造成宦官专权局面。考成法就是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衙作底本、送六科备注(bizh),并交内阁查考。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第三十一页,共3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