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残余应力ppt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66119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7.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讲残余应力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十讲残余应力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十讲残余应力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第十讲第十讲 1机械制造工机械制造工艺过艺过程程第十第十讲讲 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 1 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2 2 表面强化工艺表面强化工艺3 3 实战演练实战演练2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 表表层层金属的残余金属的残余应应力力22 三三 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一)原因(一)原因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表层金属塑性变形表层金属塑性变形-表层金属的表层金属的比容增大。比容增大。塑性变形只在表层产生塑性变形只在表层产生-表层金属比容增大和表层金属比容增大和体积膨胀体积膨胀-受到相连里层金属的阻碍受到相连里层金属的阻碍-在表层产在表层产生压缩残余应力生压缩残余应力-里层金属中产生拉伸残余应力。里层金属中产生拉伸残余应力。3 三三 表表层层金属的残余金属的残余应应力力33 三三 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一)原因(一)原因 刀具切金属刀具切金属-表层金属的纤维被拉长表层金属的纤维被拉长-刀具后刀面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加大这种拉伸作用。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加大这种拉伸作用。刀具切离后刀具切离后-拉伸弹性变形恢复拉伸弹性变形恢复-拉伸塑性变形不拉伸塑性变形不能恢复能恢复-表层金属的拉伸塑性变形表层金属的拉伸塑性变形-受到相连里层未发受到相连里层未发生塑性变形金属的阻碍生塑性变形金属的阻碍-表层产生压缩残余应力表层产生压缩残余应力-里层里层拉伸残余应力。拉伸残余应力。4 三三 表表层层金属的残余金属的残余应应力力445556667金属产生金相组织变化金属产生金相组织变化-表层金属比容变化表层金属比容变化-受到相连基受到相连基体金属的阻碍体金属的阻碍-产生残余应力。产生残余应力。金相组织变化金相组织变化-比容增大比容增大-表层压应力表层压应力-里层拉应力;里层拉应力;金相组织变化金相组织变化-比容减小比容减小-表层拉应力表层拉应力-里层压应力;里层压应力;7金属金属产产生金相生金相组织变组织变化化-表表层层金属比容金属比容变变化化-受到相受到相连连基基7影响车削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影响车削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8影响影响车车削表削表层层金属残余金属残余应应力的工力的工艺艺因素因素889 正前角车刀,正前角车刀,4545钢在所有切削速度下,表层产生拉伸残余应钢在所有切削速度下,表层产生拉伸残余应力。但是其他材料并不如此。力。但是其他材料并不如此。低速车削低速车削-切削热主导切削热主导-表层拉伸残余应力表层拉伸残余应力切削速度提高切削速度提高-表层温度达到淬火温度表层温度达到淬火温度-局部淬火局部淬火-比容比容增大增大-金相组织变化金相组织变化-拉伸残余应力减少。拉伸残余应力减少。高速切削高速切削-表层淬火充分表层淬火充分-比容增大比容增大-金相组织变化主导金相组织变化主导-表层压缩残余应力。表层压缩残余应力。影响车削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影响车削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9 正前角正前角车车刀,刀,45钢钢在所有切削速度下,表在所有切削速度下,表层产层产生拉伸残余生拉伸残余9102 2 进给量的影响进给量的影响进给量加大进给量加大-表层金属塑性变形增加表层金属塑性变形增加-切削区热切削区热量增加量增加-残余应力数值和扩展深度均增大残余应力数值和扩展深度均增大3 3 前角的影响前角的影响 前角对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影响极大。前角对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影响极大。见图见图4-224-22影响车削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影响车削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102 进给进给量的影响影响量的影响影响车车削表削表层层金属残余金属残余应应力的工力的工艺艺因素因素1011111112磨削加工:塑性变形严重、热量大、工件表面温度高,热因素和塑磨削加工:塑性变形严重、热量大、工件表面温度高,热因素和塑性变形对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影响都很大。性变形对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影响都很大。热因素主导热因素主导-表面拉伸残余应力表面拉伸残余应力塑性变形主导塑性变形主导-表面压缩残余应力表面压缩残余应力工件表面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又充分冷却工件表面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又充分冷却-淬火烧伤淬火烧伤-金相组织变金相组织变化主导化主导-表面压缩残余应力。表面压缩残余应力。精细磨削精细磨削-塑性变形主导塑性变形主导-表面压缩残余应力。表面压缩残余应力。影响磨削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影响磨削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12磨削加工:塑性磨削加工:塑性变变形形严严重、重、热热量大、工件表面温度高,量大、工件表面温度高,热热因素和因素和12131 1 磨削用量的影响磨削用量的影响131 磨削用量的影响磨削用量的影响13141 1 磨削用量的影响磨削用量的影响磨削深度很小磨削深度很小-塑性变形主导塑性变形主导-表层压缩残余应力表层压缩残余应力磨削深度加大磨削深度加大-塑性变形加剧塑性变形加剧-磨削热增大磨削热增大-热因素热因素主导主导-表层拉伸残余应力表层拉伸残余应力磨削深度大于磨削深度大于0.025mm-0.025mm-不出现淬火(含碳量很低)不出现淬火(含碳量很低)-塑性变形主导塑性变形主导-拉伸残余应力减少拉伸残余应力减少磨削深度很大磨削深度很大-压缩残余应力状态压缩残余应力状态141 磨削用量的影响磨削用量的影响14151 1 磨削用量的影响磨削用量的影响砂轮速度高砂轮速度高-磨削区温度高磨削区温度高-磨粒删除厚度减小磨粒删除厚度减小-热因热因素大,塑性变形影响小素大,塑性变形影响小因此,提高砂轮速度因此,提高砂轮速度-表层拉伸残余应力的倾向增大(图表层拉伸残余应力的倾向增大(图4-224-22)。)。加大工件回转速度和进给速度加大工件回转速度和进给速度-热作用时间短热作用时间短-热因素热因素减小,塑性变形因素主导减小,塑性变形因素主导-表层压缩残余应力的趋势增表层压缩残余应力的趋势增大。大。151 磨削用量的影响磨削用量的影响152 2 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影响的影响162 工件材料的影响工件材料的影响1616172 2 工件材料的影响工件材料的影响工件材料强度高、导热性差、塑性低工件材料强度高、导热性差、塑性低-拉伸残余应力倾向大。拉伸残余应力倾向大。1 1)碳素工具刚)碳素工具刚T8T8比工业铁强度高、材料变形阻力大比工业铁强度高、材料变形阻力大2 2)磨削时发热量大,导热性差于工业铁,磨削热容易集中于表)磨削时发热量大,导热性差于工业铁,磨削热容易集中于表层层3 3)再加上塑性低,热因素作用明显,拉伸残余应力倾向比工业)再加上塑性低,热因素作用明显,拉伸残余应力倾向比工业铁大。铁大。172 工件材料的影响工件材料的影响1718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及性质主要取决于工件最终工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及性质主要取决于工件最终工序的加工方法。序的加工方法。交变载荷作用交变载荷作用-表面存在局部微观裂纹表面存在局部微观裂纹-拉应力会使拉应力会使原生裂纹扩大,导致零件断裂原生裂纹扩大,导致零件断裂-从抗疲劳破坏考虑从抗疲劳破坏考虑-最终工序应产生压缩残余应力为好最终工序应产生压缩残余应力为好工件最终工序加工方法的选择工件最终工序加工方法的选择18工件表面残余工件表面残余应应力的数力的数值值及性及性质质主要取决于工件最主要取决于工件最终终工序的加工工序的加工1819191920202021四四 表面强化工艺表面强化工艺 定义定义:通过冷加工方法使表面层金属发生冷态塑性变形,以降通过冷加工方法使表面层金属发生冷态塑性变形,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提高表面硬度,并在表面产生压缩残余应力。低表面粗糙度值,提高表面硬度,并在表面产生压缩残余应力。(一)喷丸强化(一)喷丸强化 大量快速运动珠丸大量快速运动珠丸-打击工件表面打击工件表面-表面产生冷硬层、表面产生冷硬层、压缩残余应力压缩残余应力-提高疲劳强度、使用寿命。提高疲劳强度、使用寿命。主要用于形状复杂工件:板弹簧、螺旋弹簧、连杆、齿轮、主要用于形状复杂工件:板弹簧、螺旋弹簧、连杆、齿轮、焊缝等。焊缝等。21四四 表面表面强强化工化工艺艺21四四 表面强化工艺表面强化工艺(二)滚压加工(二)滚压加工 淬硬和精细研磨滚轮、滚珠淬硬和精细研磨滚轮、滚珠-常温挤压常温挤压-凸起凸起部分向下压部分向下压-凹下部分往上挤凹下部分往上挤-前工序留下的前工序留下的波峰压平波峰压平-修正工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修正工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金金属组织细化属组织细化-形成压缩残余应力形成压缩残余应力22四四 表面表面强强化工化工艺艺2222232323例题:例题:为什么机器上许多静止连接的接触表面(车床床为什么机器上许多静止连接的接触表面(车床床头箱与床身结合面,过盈配合的轴与孔表面等),头箱与床身结合面,过盈配合的轴与孔表面等),往往都要求较小的表面粗糙度,而有相对运动的往往都要求较小的表面粗糙度,而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又不能对粗糙度要求过小?表面又不能对粗糙度要求过小?24例例题题:242425参考:参考:由于静止连接的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影响接触刚度及配合由于静止连接的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影响接触刚度及配合性质,因此接触表面要求较小的表面粗糙度。性质,因此接触表面要求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对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当表面很光滑时,由于润滑油被对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当表面很光滑时,由于润滑油被挤出,表面间分子亲和力大,产生挤出,表面间分子亲和力大,产生“咬焊咬焊”作用。表面间产生作用。表面间产生相对运动会加剧磨损,所以磨损不但有机械作用,而且有分相对运动会加剧磨损,所以磨损不但有机械作用,而且有分子作用。因此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对粗糙度不能要求过小。因子作用。因此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对粗糙度不能要求过小。因而零件表面粗糙度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它取决于使用要求,而零件表面粗糙度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它取决于使用要求,工作条件及零件材料等。工作条件及零件材料等。25参考:参考:2526262627272728282829292930例题:例题:试解释磨削淬火钢时,磨削表面层的应力状态与磨削深试解释磨削淬火钢时,磨削表面层的应力状态与磨削深度的试验曲线。度的试验曲线。30例例题题:3031参考:参考:当当ap0.01ap0.01时,表面强化的冷态塑性变形引起表层比时,表面强化的冷态塑性变形引起表层比容增大占主导地位,故表层有较小的压应力(负)。容增大占主导地位,故表层有较小的压应力(负)。当当0.01ap0.050.01ap0.05ap0.050.060.06时,由于磨削表层温升很高,且冷却速度较时,由于磨削表层温升很高,且冷却速度较快时,表层产生二次淬火的马氏体组织,由于金相组织的改变快时,表层产生二次淬火的马氏体组织,由于金相组织的改变使表层的比容增大,故产生压应力(负)。使表层的比容增大,故产生压应力(负)。31参考:参考:当当apBA-B振出:振出:一个振动周期里,背吃刀量由大到小的一个振动周期里,背吃刀量由大到小的过程。过程。B-CB-C相对滑动速度:切屑相对于刀具的相对速度。相对滑动速度:切屑相对于刀具的相对速度。振入取振入取+;振出取;振出取-切削力:切削力:切削过程中工件对刀具的作用力。切削过程中工件对刀具的作用力。弹力:切削过程中振动系统对刀具的作用力。弹力:切削过程中振动系统对刀具的作用力。是工件表面层金属的弹、塑性是工件表面层金属的弹、塑性 变形产生的抗力。变形产生的抗力。背吃刀量背吃刀量a a越大,越大,越大。越大。是刀具与切屑间的摩擦力。是刀具与切屑间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背吃刀量方向始终向左;背吃刀量a a越大,越大,越小。越小。切屑高开工件的速度;切屑高开工件的速度;刀具振动速度。刀具振动速度。自激振自激振动动模型振入:一个振模型振入:一个振动动周期里,背吃刀量由小到大的周期里,背吃刀量由小到大的过过程。程。43持续自激振动的原因持续自激振动的原因O1 为振入运动的平衡点,即:因为所以B点为振入运动的终止点:又则所以所以同理可得,在C点有:假设 具有负摩擦特性,即 越大,越小。持持续续自激振自激振动动的原因的原因O1 为为振入运振入运动动的平衡点,即:因的平衡点,即:因为为所以所以B点点44自激振动条件自激振动条件实际的振动实际的振动能量消耗能量消耗振幅减小振幅减小振动停止振动停止等幅振动等幅振动振幅振幅等幅振动等幅振动振幅振幅等幅振动等幅振动W W振入振入:F Fy y向右,位移向左,向右,位移向左,W W振入振入为负。为负。W W振出振出:F Fy y向右,位移向右,向右,位移向右,W W振出振出为正。为正。W W摩阻摩阻:阻尼作用,:阻尼作用,W W摩阻摩阻为负为负。每个周期振动系统获得的能量:每个周期振动系统获得的能量:自激振自激振动动条件条件实际实际的振的振动动能量消耗振幅减小振能量消耗振幅减小振动动停止等幅振停止等幅振动动振幅等振幅等45自激振动条件自激振动条件每个周期振动系统获得的能量:每个周期振动系统获得的能量:一、当一、当 时:时:系统稳定系统稳定二、当二、当 1 1、时,时,稳幅自激振动稳幅自激振动2 2、时时,振幅振幅稳幅稳幅振幅先增加,后稳定振幅先增加,后稳定3 3、时时,振幅振幅稳幅稳幅振幅先减小,后稳定振幅先减小,后稳定自激振动条件:自激振动条件:自激振自激振动动条件每个周期振条件每个周期振动动系系统获统获得的能量:一、当得的能量:一、当 46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再生原理再生原理振动耦合原理振动耦合原理负摩擦原理负摩擦原理滞后原理滞后原理自激振自激振动动的激振机理再生原理振的激振机理再生原理振动动耦合原理耦合原理负负摩擦原理滞后原理摩擦原理滞后原理47再生自激振动原理再生自激振动原理单自由度、重叠切削单自由度、重叠切削重叠切削重叠切削 如果刀具进给量很小,当工件转过一圈开始切如果刀具进给量很小,当工件转过一圈开始切削下一圈时,刀具会与已切过的上一圈表面接触,削下一圈时,刀具会与已切过的上一圈表面接触,即产生重叠切削。即产生重叠切削。重叠系数:重叠系数:切断时:切断时:;车螺纹时:;车螺纹时:再生自激振动过程:再生自激振动过程:重叠系数反映了再生效应的程度,重叠系数反映了再生效应的程度,越小,就越不容易产生再生振颤。越小,就越不容易产生再生振颤。再生自激振再生自激振动动原理重叠切削原理重叠切削 如果刀具如果刀具进给进给量很小,当工件量很小,当工件转转48再生自激振动条件再生自激振动条件1 1、重叠切削、重叠切削 (必要条件)(必要条件)2 2、能量条件、能量条件本转切削振动为:本转切削振动为:前一转切削振动为:前一转切削振动为:瞬时切削厚度为:瞬时切削厚度为:瞬时切削力为:瞬时切削力为:单位切削宽度上的切削刚度单位切削宽度上的切削刚度 切削层公称宽度切削层公称宽度再生自激振再生自激振动动条件条件1、重叠切削、重叠切削 (必要条件)(必要条件)2、能量条件本、能量条件本转转49dt时间里切削力作功:振动系统在一个周期里获得的能量:一个振动周期 里切削力作功:dt时间时间里切削力作功:振里切削力作功:振动动系系统统在一个周期里在一个周期里获获得的能量:一个振得的能量:一个振50图图 再生自激振动原理图再生自激振动原理图f f切入切入 切出切出y y0 0y ya a)b b)y y0 0y y切入切入 切出切出f fc c)f fy y0 0y y切入切入 切出切出d d)切入切入 切出切出f fy y0 0y ya)a)、b)b)、c)c)不产生再生自激振动不产生再生自激振动d)d)产生再生自激振动产生再生自激振动再生自激振动的条件:重叠切削再生自激振动的条件:重叠切削+图图 再生自激振再生自激振动动原理原理图图f切入切出切入切出y0ya)b)y0y切入切入5152(二)产生自激振动(二)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的条件1 1 自激振动试验自激振动试验振出、切削力、弹力、振出、切削力、弹力、切削、相对滑动速度、切削、相对滑动速度、摩擦力、负摩擦特性、摩擦力、负摩擦特性、振入振入52(二)(二)产产生自激振生自激振动动52535353542 2 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从消耗的能量的角度从消耗的能量的角度 W W(振出)(振出)W W(振入)(振入)W W(振出)(振出)W W(振入)(振入)W W(摩擦振入)(摩擦振入)稳幅自激振动稳幅自激振动W W(振出)(振出)W W(振入)(振入)W W(摩擦振入)(摩擦振入)振幅先递增,后稳定振幅先递增,后稳定W W(振出)(振出)W W(振入)(振入)W W(摩擦振入)(摩擦振入)振幅先递减,后稳定振幅先递减,后稳定542 产产生自激振生自激振动动的条件的条件54552 2 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从某点的力角度从某点的力角度F F(振出)(振出)F F(振入)(振入)552 产产生自激振生自激振动动的条件的条件5556(三)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三)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1 1 再生原理再生原理 刀具总是完全或部分地在带有波刀具总是完全或部分地在带有波纹的表面上进行切削。纹的表面上进行切削。自由正交切削车刀只做横向自由正交切削车刀只做横向进给完全在前一转切削时进给完全在前一转切削时留下的波纹表面上进行切削。留下的波纹表面上进行切削。56(三)自激振(三)自激振动动的激振机理的激振机理5657575758 再生型颤振:由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引起的自激振动。再生型颤振:由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引起的自激振动。58 再生型再生型颤颤振:由于切削厚度振:由于切削厚度变变化效化效应应引起的自激振引起的自激振动动。58595959 重叠系数:前转(次)切削振纹对本转(次)切重叠系数:前转(次)切削振纹对本转(次)切削厚度变化量影响的等效程度。削厚度变化量影响的等效程度。60上转(次)切削残留上转(次)切削残留振纹的宽度振纹的宽度本转(次)切削层本转(次)切削层公称宽度公称宽度 重叠系数:前重叠系数:前转转(次)切削振(次)切削振纹对纹对本本转转(次)切削厚度(次)切削厚度60振动耦合原理振动耦合原理61振振动动耦合原理耦合原理6161振型耦合型颤振:振型耦合型颤振:由于振动系统在各主振模态间互相耦合、互相关联而产生的自激振由于振动系统在各主振模态间互相耦合、互相关联而产生的自激振动。动。62振型耦合型振型耦合型颤颤振:振:由于振由于振动动系系统统在各主振模在各主振模态间态间互相互相62负摩擦原理负摩擦原理63负负摩擦原理摩擦原理636364摩擦型颤振:摩擦型颤振:由于切削过程中存由于切削过程中存在负摩擦特性而产生的在负摩擦特性而产生的自激振动。自激振动。64摩擦型摩擦型颤颤振:振:64切削力滞后原理切削力滞后原理65切削力滞后原理切削力滞后原理656566滞后型颤振:滞后型颤振:由于切削力滞后于由于切削力滞后于振动运动的滞后效应所引振动运动的滞后效应所引起的自激振动。起的自激振动。66滞后型滞后型颤颤振:振:66两大类:两大类:强迫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颤振动)自激振动(颤振动)自激振动四个基本类:自激振动四个基本类:再生型、振动耦合型、摩擦型、滞后型再生型、振动耦合型、摩擦型、滞后型67三三 机械加工振动的诊断技术机械加工振动的诊断技术两大两大类类:强强迫振迫振动动、自激振自激振67振动的诊断包括:振动的诊断包括:一、判别振动的类别,明确指出哪些频率成分的一、判别振动的类别,明确指出哪些频率成分的振动属强迫振动,哪些属于自激振动;振动属强迫振动,哪些属于自激振动;二、如果已知有些频率成分的振动是自激振动,二、如果已知有些频率成分的振动是自激振动,还要进一步判定它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自激振动。还要进一步判定它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自激振动。68三三 机械加工振动的诊断技术机械加工振动的诊断技术振振动动的的诊诊断包括:断包括:一、判一、判别别振振动动的的类别类别,明确指出哪些,明确指出哪些频频6869(一)强迫振动的诊断(一)强迫振动的诊断1 1 诊断依据:诊断依据: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它的整数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它的整数倍)。倍)。采用频率分析方法,对实际加工中的振动频率成分逐一进采用频率分析方法,对实际加工中的振动频率成分逐一进行诊断与判别。行诊断与判别。69(一)(一)强强迫振迫振动动的的诊诊断断6970 现场拾振现场拾振 现场传感器信号放大磁带现场传感器信号放大磁带 频谱分析处理频谱分析处理 自谱图上各峰值点的频率峰值点有几自谱图上各峰值点的频率峰值点有几个振动系统频率成分就有多少个个振动系统频率成分就有多少个 做环境试验、查找机外振源做环境试验、查找机外振源 机床处于完全停止机床处于完全停止 做空转试验、查找机内振源做空转试验、查找机内振源 参数不变进行空转参数不变进行空转 如果干扰力在机床内部,还应查找其具体位置。如果干扰力在机床内部,还应查找其具体位置。强迫振动的诊断程序强迫振动的诊断程序70 现场现场拾振拾振 现场现场传传感器信号放大磁感器信号放大磁带带强强70711 1 诊断参数:切削厚度变化、相位差的存在诊断参数:切削厚度变化、相位差的存在 相位差作为诊断再生型颤振的诊断参数。相位差作为诊断再生型颤振的诊断参数。2 2 相位差的测量与计算相位差的测量与计算 相位差颤振频率、工件转速相位差颤振频率、工件转速3 3 再生型颤振的诊断要领再生型颤振的诊断要领 强烈振动:设法测得被切工件前后两次(转)振纹的相位差。强烈振动:设法测得被切工件前后两次(转)振纹的相位差。相位差位于第一、二象限,再生型相位差位于第一、二象限,再生型 相位差位于第三、四象限,不是再生型相位差位于第三、四象限,不是再生型(二)再生型颤振的诊断(二)再生型颤振的诊断711 诊诊断参数:切削厚度断参数:切削厚度变变化、相位差的存在(二)再生型化、相位差的存在(二)再生型颤颤振振71721 1 诊断参数诊断参数 二自由振动系统,椭圆形曲线二自由振动系统,椭圆形曲线其稳定性取决于椭圆形振动轨迹的转向和椭圆长轴的方位。其稳定性取决于椭圆形振动轨迹的转向和椭圆长轴的方位。诊断参数:诊断参数:Z Z向振动相对于向振动相对于Y Y向振动的相位差向振动的相位差位于第一、三象限,则是;位于第一、三象限,则是;否则,加工系统是稳定的。否则,加工系统是稳定的。2 2 诊断要领诊断要领 强烈颤振,设法测得相位差,再判断。强烈颤振,设法测得相位差,再判断。(三)振动耦合型颤振的诊断(三)振动耦合型颤振的诊断721 诊诊断参数(三)振断参数(三)振动动耦合型耦合型颤颤振的振的诊诊断断72731 1 诊断参数诊断参数 负摩擦原理,切削力与切削速度具有下降特性的范围内产生摩擦型负摩擦原理,切削力与切削速度具有下降特性的范围内产生摩擦型颤振。颤振。其稳定性取决于切削力相对于切削速度的变化率。其稳定性取决于切削力相对于切削速度的变化率。依据:切削力相对于切削速度的变化率。依据:切削力相对于切削速度的变化率。2 2 变化率的测量与计算变化率的测量与计算3 3 诊断要领诊断要领 若右边两者都小于零,则有;若右边两者都小于零,则有;(四)摩擦型颤振的诊断(四)摩擦型颤振的诊断731 诊诊断参数(四)摩擦型断参数(四)摩擦型颤颤振的振的诊诊断断73741 1 诊断参数:诊断参数:切削力滞后于振动运动是引起滞后型颤振的最为直接、切削力滞后于振动运动是引起滞后型颤振的最为直接、最为本质的因素。最为本质的因素。依据:切削力滞后于振动加速度的滞后角。依据:切削力滞后于振动加速度的滞后角。2 2 诊断要领:诊断要领:滞后角在第一、二象限,则有;滞后角在第一、二象限,则有;(五)滞后型颤振的诊断(五)滞后型颤振的诊断741 诊诊断参数:(五)滞后型断参数:(五)滞后型颤颤振的振的诊诊断断74机械加工中振动的防治机械加工中振动的防治75 1 1 减小机内干扰力的幅值;减小机内干扰力的幅值;2 2 调整振源的频率,一般要求:调整振源的频率,一般要求:(一)消除或减弱产生强迫振动的条件(一)消除或减弱产生强迫振动的条件式式中中 f f 和和 f fn n 分分别别为为振振源源频频率率和系统固有频率和系统固有频率 3 3 隔振隔振机械加工中振机械加工中振动动的防治的防治75 1 减小机内干减小机内干扰扰力的幅力的幅值值;(一)消;(一)消7576 1 1 1 1 调整振动系统低刚度主轴的位置。调整振动系统低刚度主轴的位置。(二)(二)消除或减弱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消除或减弱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76 1 调调整振整振动动系系统统低低刚刚度主度主轴轴的位置。(二)消除或减弱的位置。(二)消除或减弱产产762 2 减小切削或磨削时的重叠系数减小切削或磨削时的重叠系数式中 bd 等效切削宽度,即本次切削实际切到上次切削残留振纹 在垂直于振动方向投影宽度;b 本次切削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的切削宽度;B,fa 砂轮宽度与轴向进给量。apfaB振动方向振动方向振动方向振动方向X XDDfbbda)切削)切削b)磨削)磨削rr,减小重叠系数方法减小重叠系数方法 增加主偏角;增加主偏角;增大进给量。增大进给量。2 减小切削或磨削减小切削或磨削时时的重叠系数式中的重叠系数式中 bd 等效切削等效切削宽宽7778图图 车刀消振棱车刀消振棱0.10.10.30.3-5-5 -20-2022 333 3 3 3 增加切削阻尼(例采用倒棱车刀)增加切削阻尼(例采用倒棱车刀)4 4 4 4 采用变速切削方法采用变速切削方法采用变速切削方法采用变速切削方法78图图 车车刀消振棱刀消振棱0.10.3-5-202 78797979机械加工中振动的防治机械加工中振动的防治801 1 1 1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2 2 2 2 增大工艺系统阻尼。增大工艺系统阻尼。(三)改善工艺系统动态特性(三)改善工艺系统动态特性(三)改善工艺系统动态特性(三)改善工艺系统动态特性阻尼材料阻尼材料铸铁环铸铁环铸铁套筒铸铁套筒图图 零件上加阻尼材料零件上加阻尼材料机械加工中振机械加工中振动动的防治的防治801 提高工提高工艺艺系系统刚统刚度;度;(三)改善工(三)改善工80机械加工中振动的防治机械加工中振动的防治81图图 摩擦式减振器摩擦式减振器1 1飞轮飞轮 2 2摩擦盘摩擦盘 3 3摩摩擦垫擦垫 4 4螺母螺母 5 5弹簧弹簧1 1 动力减振器;动力减振器;2 2 摩擦式减振器;摩擦式减振器;3 3 冲击式减振器。冲击式减振器。(四)采用减振装置(四)采用减振装置(四)采用减振装置(四)采用减振装置图图 冲击式减振镗刀与减振镗杆冲击式减振镗刀与减振镗杆1 1冲击块冲击块 2 2紧定螺钉紧定螺钉a a)减振镗刀)减振镗刀 b b)减振镗杆减振镗杆机械加工中振机械加工中振动动的防治的防治81图图 摩擦式减振器摩擦式减振器1 动动力减振器;力减振器;81828282838383848484小结小结1 1 强迫振动强迫振动2 2 自激振动自激振动3 3 自激振动的条件自激振动的条件4 4 自激振动的原理自激振动的原理 再生原理、振型耦合原理、再生原理、振型耦合原理、负摩擦原理、切削力滞后原理负摩擦原理、切削力滞后原理5 5 机械加工振动的诊断技术机械加工振动的诊断技术6 6 机械加工振动的防治机械加工振动的防治85小小结结1 强强迫振迫振动动8585 Thank you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傻俘源拯割宜跟三叉神经痛-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 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