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的裂解途径和溶原途径

上传人:dja****22 文档编号:240562899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噬菌体的裂解途径和溶原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噬菌体的裂解途径和溶原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噬菌体的裂解途径和溶原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七章噬菌体的裂解途径和噬菌体的裂解途径和溶原化途径的选择和调控溶原化途径的选择和调控 第第一一节节 噬噬菌菌体体的的基基因因组组及及早早、晚晚期期转转录录 一一 裂解的级联调节裂解的级联调节 噬菌体长48502nt 共61个基因,其中32个较为重要 溶原化周期 (LYSOGENIC)裂解周期(LYTIC)12噬菌体的早,晚期转录3二反终止作用二反终止作用4 第二节第二节 溶原化途径的维持溶原化途径的维持一、CI蛋白功能蛋白功能 清晰的噬菌斑(Clear plaquea)RM:repressor maintenance 二二CI蛋白的结构蛋白的结构 分子量为27KDa,具有两个功能区 (1)N端功能区,192aa,操纵基因结合区;(2)C端功能区,132236aa,负责形成二聚体。5 C蛋白 的结构6UV可激活Rec蛋白,活化的Rec蛋白可剪切C蛋白7C蛋白的N端含有5个螺旋,第2和第3个螺旋形成HTH(螺旋转角螺旋)8C蛋白二聚体N端的HTH和DNA结合,螺旋3位于DNA的大沟9C蛋白与DNA结合的信号10螺旋2上具有正调控区,此区靠近RNA聚合酶及DNA上的磷酸化位点11C蛋白的合成是通过C蛋白激活和RNA聚合酶在PRE上的转录12三.阻遏物与阻遏物与DNA的结合及调机制的结合及调机制 螺旋转角螺旋(helix-turn-helix,HTH)HTH)识别螺旋(recognition helix)四四.反义反义RNARNA调控调控 1.PAQ 抑制 Q 基因 表达 2.P RE 抑制 cro 基因 表达五五.反向调节反向调节13游离噬菌体 P L启动子转录的RNA是否会产生 sib 位点?游离噬菌体 P I启动子转录的RNA是否会产生 sib 位点?原噬菌体的 P L启动子转录的RNA是否会产生 sib 位点?14第四节第四节 Cro Cro蛋白的功能蛋白的功能小分子二聚体(每个亚基为9KDa)具有两种效能:(1)阻止启动子PRM转录;(2)也可抑制从PL和PR起始的早期基因的表达。15第五节第五节 溶原化和裂解周期平衡溶原化和裂解周期平衡进入溶原化1.营养耗尽 未发现cAMP-CAP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对宿主:抗溶原基因hfl 水解C蛋白 cAMP-CAP himA 整合酶亚基2.感染复数(multiplicuty of infection,MOI)过高 C:a.启动PRE b.启动P i c.启动P AQ C单体无活性,形成寡聚体才有活性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