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过程能力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240561914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序过程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序过程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序过程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华通大厦公司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华通大厦907907室室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518008:518008 HTTPHTTP:/E-MAIL/E-MAIL:TEL:0755 25585689 25936263 25936264 FAX:0755 TEL:0755 25585689 25936263 25936264 FAX:0755 25585769 25585769 1东莞德信诚相关培训课程:东莞德信诚相关培训课程:Q05 TS16949五大工具实战训练五大工具实战训练(五大工具培训五大工具培训)Q06 APQP&CP先期质量策划及控制计划培训先期质量策划及控制计划培训Q07 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培训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培训(DFMEA培训培训)Q08 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训练营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训练营Q09 MSA测量系统分析与仪器校验实务测量系统分析与仪器校验实务Q10 SPC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课程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课程(SPC训练训练)Q11 CPK制程能力分析与制程能力分析与SPC统计制程管制应用训练统计制程管制应用训练Q12 QC七大手法与七大手法与SPC实战训练班实战训练班(QC7&SPC培训培训)Q03 品质工程师品质工程师(QE质量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实务培训班实务培训班Q02 品质主管训练营品质主管训练营(品质经理人训练品质经理人训练)Q01 杰出品质检验员杰出品质检验员QC培训班培训班Q13 品管常用工具品管常用工具QC七大手法培训七大手法培训(旧旧QC7培训培训)Q14 新新QC七大手法实战培训七大手法实战培训(新新QC7培训培训)Q04 QCC品管圈活动训练课程品管圈活动训练课程(QCC培训培训)2工序工序(过程过程)能力分析能力分析 1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22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33工序能力的评价与处置工序能力的评价与处置 44工序能力调查工序能力调查 31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所谓工序能力分析,就是考虑工序的设备、工艺、人的操作、材料、测量工具与方法以及环境对工序质量指标要求的适合程度。工序能力分析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有助于掌握各道工序的质量保证能力,为产品设计、工艺、工装设计、设备的维修、调整、更新、改造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依据。一一工序能力工序能力 二二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4一一工序能力工序能力1 概念: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标准状态下,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是指工序的分布状态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称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工序处于标准状态,是指设备、材料、工艺、环境、测量均处于标准作业条件,人员的操作也是正确的。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是指工序质量特性的分散(或波动)有多大。加工能力强或弱的区分关键是质量特性的分布范围大小,或集中程度。由于均方差是描述随机变量分散的数字特征,而且,当产品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N(,2)时,以3原则确定其分布范围(3),处于该范围外的产品仅占产品总数的0.27%,因此,人们常以6描述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实践证明:用这样的分散范围表示工序能力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又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性。2表达式:B=6或B6S3影响因素:(1)人与工序直接有关的操作人员、辅助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2)设备包括设备的精度、工装的精度及其合理性、刀具参数的合理性等;(3)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外协件的质量及其适用性;(4)工艺包括工艺方法及规范、操作规程的合理性;(5)测具测量方法及测量精度的适应性;(6)环境生产环境及劳动条件的适应性。5二二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1 概念概念:工序能力指数是衡量工序能力对产品规格要求满足程度的数量值,记为Cp。通常以规格范围T与工序能力B的比值来表示。即:T=规格上限TU-规格下限TL。2 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区别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区别:工序能力是工序具有的实际加工能力,而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能力对规格要求满足的程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工序能力强并不等于对规格要求的满足程度高,相反,工序能力弱并不等于对规格要求的满足程度低。当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而且其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Tm重合时,一定的工序能力指数将与一定的不合格品率相对应。因此,工序能力指数越大,说明工序能力的贮备越充足,质量保证能力越强,潜力越大,不合格品率越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工精度和技术水平越高。622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一 计量值 1 双侧规格界限 (1)无偏 (2)有偏 2 单侧规格界限 (1)仅给出规格上限TU (2)仅给出规格上限TL二 记数值 1 记件值 2 记点值71 1计量值双侧规格界限计量值双侧规格界限双侧规格界限是指既具有规格上限(TU)要求,又有规格下限(TL)要求的情况(1)无偏规格中心Tm与分布中心重合计算公式:工序不合格品率p的估计:直接根据规格上、下限TU、TL以及工序分布的数字特征,估计和S进行计算根据工序能力指数Cp计算。由式:因此有例1P1P2TLTUTmf(x)T8例例1根据某工序加工零件的测试数据计算得出,=6.5,S=0.0055,规格要求为。试求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及不良品率。解:9计算公式:绝对偏移量:(图中曲线1)偏移系数:工序能力指数:或:当k,即eT/2时,规定Cpk=0(图中,曲线2)不合格品率估计:采用“用Cp和k值估计不合格品率”例2f(x)有偏时工序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有偏时工序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e12eTLTUP1P2TmxT(2)(2)有偏有偏规格中心规格中心T Tm m与分布与分布中心中心不重合不重合计量值计量值双侧规格界限双侧规格界限10例例2测试一批零件外径尺寸的平均值=19.0101,S=0.0143,规格要求为,试计算工序能力指数并估计不合格品率。解:由题意:计算Cpk 或由Cp=0.816,k=0.145查表得不良品率估计约为2.1%2.3%11用用用用C Cp p和和和和k k值估计不合格品率值估计不合格品率值估计不合格品率值估计不合格品率单位:单位:%12(1)仅给出规格上限仅给出规格上限T TU U计算公式:当TU时,p50%,则规定Cp0不合格品率估计:例某零件质量要求加工后不得大于71g,测试部分数据后得70.2g,S0.24g,试计算工序能力指数Cp及不合格品率p。解:2 2计量值计量值 单侧规格界单侧规格界限限f(x)TUx13计量值计量值单侧规格界限单侧规格界限(2)(2)仅给出规格下限仅给出规格下限T TL L计算公式:当TL时,p50%,则规定Cp0 不合格率估计:例3 要求零件淬火后的硬度HRC71,实测数据后计算得HRC73;S1,试计算工序能力指数Cp及不良品率p。解:f(x)TLx-TL14计数值计数值 计件值计件值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以不合格品率上限pU作为规格要求:(1)取k个样本,每个样本的样本容量分别为n1,n2,nk,每个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为d1,d2,dk。(2)计算平均不合格品率及平均样本量(3)计算工序能力指数Cp例例1 1某产品规格要求pU0.1,现取5个样本,n1n2n5100,各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为:d17,d25,d36,d42,d54,求工序能力指数Cp。解:15计数值计数值 计点值计点值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规格要求是单位产品平均缺陷(或疵点数)上限或不合格品率很小时的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上限CU(1)取k个样本,每个样本的样本容量分别为n1,n2,nk,每个样本的疵点数(或不合格品数)为C1,C2,Ck。(2)计算平均疵点数(或平均不合格品数)(3)计算工序能力指数Cp 例例2:设某产品规格要求单位产品平均缺陷上限CU2,取容量为10的样本5个,各样本中产品的缺陷数分别为C17;C25;C36;C42;C54,求工序能力指数Cp。解:1633工序能力的评价与处置工序能力的评价与处置 工序能力指数Cp客观地、定量地反映了工序能力对规格要求的适应程度,因此它是工序能力评价的基础。根据工序能力指数的大小一般可将加工分为五类:1Cp1.67特级加工21.67Cp1.33一级加工31.33Cp1二级加工41Cp0.67三级加工5Cp0.67四级加工 171 1 C Cp p1.671.67特级加工特级加工当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Tm重合时,T10S,不合格品率p0.00006%。(见图)工序能力过分充裕,有很大的贮备。这意味着粗活细作或用一般工艺方法可以加工的产品,采用了特别精密的工艺、设备或高级操作工人进行加工。这势必影响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成本。措施:(1)合理,经济地降低工序能力。如改用低精度的设备、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放宽检验或放宽管理(2)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更改设计,加严规格要求;(3)合并或减少工序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182 21.671.67C Cp p1.331.33一级加工一级加工当时,10ST8S,不合格品率0.00006%p0.006%。(见图)对精密加工而言,工序能力适宜;对一般加工来说工序能力仍比较充裕,有一定贮备。措施:(1)允许小的外来波动;(2)非关键工序可放宽检验;(3)工序控制的抽样间隔可适当放宽。193 31.331.33CCp p11二级加工二级加工当时,8ST6S,不合格品率0.006%p0.27%。(见图)对一般加工而言,工序能力适宜。措施:(1)对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使生产过程处于良好的稳定、正常状态,并保证不降低工序的质量水平,(2)一旦发现工序有异常状态出现,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工艺过程,使之回到稳定、正常状态。(3)检查不能放宽。204 411C Cp p0.670.67三级加工三级加工当时,6ST4S,不合格品率0.27%p4.55%。工序能力不足,不合格品率较高。(见图)措施:(1)要通过提高设备精度、改进工艺方法、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改善原材料质量等措施提高工序能力。(2)要加强检验,必要时实行全检。215 5 C Cp p0.670.67四级加工四级加工当时,T4S,不合格品率p4.55%。(见图)工序能力严重不足,产品质量水平很低,不合格品率高。措施:(1)必须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提高工序能力;(2)为了保证产品的出厂质量,应通过全数检查;(3)若更改设计、放宽规格要求不致影响产品质量或从经济性考虑更为合理时,也可以用更改设计的方法予以解决,但要慎重处理。22加工分类加工分类加工分类加工分类f(x)1级1级2级2级3级3级4级4级特级特级TmT3=4T0=10T1=8T2=62344工序能力调查工序能力调查 工序能力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和掌握工序能力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了解和掌握工序能力的活动称为工序能力调查。一工序能力调查程序二工序能力调查的应用24工序能力调查程序工序能力调查程序工序能力调查程序工序能力调查程序明确调查目的简化检查方法,确认工序能力适宜时,进行工序控制工序能力充分计算并分析Cp或Cpk作直方图、趋势图、控制图、并判定稳定性明确必要性与目标、落实负责单位、完成期限、责任者、方法按调查计划规定作业,记录数据及其背景充分利用质量情报选顶定调查对象(工序特性值)检查工序标准条件确定测试与抽样检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稳定状态不稳定状态工序能力分析追查不稳定原因工序能力过强工序能力不足设法降低成本追查原因修改标准采取措施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25二二工序能力调查的应用工序能力调查的应用1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就是通过工艺实施,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它是联系设计和制造的纽带。在工艺验证中,通过工序能力调查,可以达到:(1)选择既可实现设计质量、又可采用经济又合理的设备、工艺、原料与技术;(2)确认适宜的工序能力,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工艺规程、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及管理对象与方法等;(3)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提出修改设计的依据。2工艺诊断工艺诊断工序质量水平需要提高、生产过程不稳定以及工序质量水平显著下降等场合,都必须进行工序能力调查。它可为工艺诊断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3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如对比不同加工过程的工序能力、质量水平和经济性;从适宜的工序能力出发确定经济合理的设备维修与保养标准;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提供经济合理的工序能力依据等。4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用于设备鉴定、调试、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对比以及技术考核等。5为工序控制、检查方式、产品说明书、质量体系等提供资料为工序控制、检查方式、产品说明书、质量体系等提供资料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