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探考情 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要求考题示例常考题型预测热度实词的含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级2019课标全国,10132019课标全国,10132019课标全国,10132018课标全国,10132018课标全国,10132018课标全国,10132017课标全国,10132017课标全国,10132017课标全国,1013选择题主观题句式特点和句子翻译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断句综合考查对实词、虚词、句意的理解能力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级分析解读考试大纲中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为“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近几年选材稳定,2019年全国三套试卷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同为人物传记,属浅易的文言文。就文言文阅读而言,“浅易”一般指选文中的词语多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文中所涉及的古、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较为常见,对选文的理解不需要过多地了解历史背景及创作背景,而且选文一般属于规范的文言文,具有秦汉散文及唐宋古文的风格。【真题探秘】(2018课标全国,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随文助读由选文出自晋书鲁芝传可知,本文属于传记类文本。理解其文意一般需要以下四步:第1步:关注开头,初识主人公形象。第2步:抓时间、地点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第3步:关注作者的议论抒情句,把握人物品行。第4步:巧借内容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以第3题C项为例,“审时度势,进言劝谏”对应原文“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对应“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和“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则可知此选项正确。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芝坐爽下狱”,“坐爽”是“下狱”的状语,表示下狱的原因,中间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A、D项。“口不讼直”“志不苟免”为对称句,应在“直”后断开,排除B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坟籍”指古代典籍;“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B.阙:本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借指朝廷。C.“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错。践阼,指帝王即位。晋武帝是由魏元帝禅让而登上帝位的。D.逊位,也称退位,是指君主或其他统治者(通常特指世袭产生的统治者)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行为。核心考点:断句。审题关键: 正确的一项。解题方法:(1)标名代,定句读。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某一类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断句。名词常作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以断句。(2)借动词,定句读。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必不可少,又常有省略主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动词会充当句子的谓语,构成句子的核心。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动词和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提高断句的准确率。(3)找虚词,定句读。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易错警示:(1)忽略语境,在不应断句的地方断开;(2)对实词积累不够,不能正确理解实词的意思。命题规律:2014年课标全国卷用客观断句题替代了信息筛选题,2015年、2016年、2017年沿用此题型,从2017年自主命题试卷来看,此题在地方试卷中也有体现,所以断句题仍是2021年的热点题型。能力要求:(1)积累常见的句首、句尾文言词语;(2)能够大致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内容。命题技巧:(1)结合语境进行考查,更能体现对实词理解的应用性;(2)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则有三个选项是不正确的;(3)选择看上去易误解的句子。核心考点:文化常识。审题关键:(1)不正确的一项;(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解说的内容。解题方法:考查的文化常识,基本散见于高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之中,只要平常注意积累,多加关注,这些以识记为主的问题就不难解答。易错警示:(1)不看语境,脱离原文内容理解词语;(2)对有文化内蕴的词语积累不够,不能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命题规律:2015年课标全国卷和课标全国卷对文化常识分别设题重点考查,加大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力度。其实,2014年大纲全国卷在文言文阅读中就已经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根本上还是要以平时积累为主,因为本考点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本题型在2021年仍是热点。能力要求:(1)积累一定的有文化内蕴的词语;(2)能够大致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内容。命题技巧:(1)从文章中找四个有文化内蕴的词语,并对其进行解说;(2)把其中一个设置成不正确的选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天水郡和蜀国相邻,常被蜀军侵犯掠夺。由文意可知该项中“蜀地饱受侵扰”弄错对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答案(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以:凭借。以为:把作为。先驱:先锋。(2)以:因为。素:向来。核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审题关键:(1)不正确的一项;(2)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明解说是结合语境的。解题方法:(1)轻看“概括”,重看“分析”该题选项表述很有特点:先用一个句子对人物进行概括,再举一两件事进行分析印证;一般“概括”无错,“分析”有误。因此答题时可以将重点放在“分析”上。(2)聚焦细节,留心易错该题设误点也很有特点,其设误点极细小,往往就是一两个字决定了答案的正误;而且设误点多放在何人(事之于人)、何事(事之有无)、何时(事之于时)、何地(事之于地)上。既然重点放在“分析”部分,放在所叙事件上,就一定要关注每个细节、每个字,留心易错的四个方面(何人、何事、何时、何地)。易错警示:(1)不能将选项叙述的内容与原文认真对比;(2)不结合语境,忽视选项对原文的分析。命题规律:该题考点、题型及选项表述方式从2014年以来没有多大变化,而且其设误点更加突显课标全国卷特色:错误点极小,多是一两个字理解有误。此题型在2021年仍是热点。能力要求:(1)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2)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命题技巧:(1)结合文意,对原文中的句子进行合理的概括分析;(2)设置一个有错误的选项,可以从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分析等方面入手;(3)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所以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有利于帮助考生理解文言文语段;(4)所选材料要倡导家国意识,传播正能量。核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审题关键:(1)“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做到“信、达、雅”;(2)审准关键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解题方法:抓准得分点,翻译并不难(1)关键实词: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翻译句子,一定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对关键实词,一定要准确译出,不含糊,不忽略,不意译。(2)关键虚词:慎重换、删。必须译出的虚词换。不必译出的虚词删。(3)特殊句式:译出句式特点。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调。主要指那些倒装句,翻译时须调整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结构形式。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补出,句意就不明,句子就不通;二是补出句中的被动意义。(4)句意通顺:保留语气,适当补充,避免硬译、漏译。易错警示:(1)不能具体落实关键词语,翻译不到位;(2)翻译的整个句子不够通顺。命题规律:(1)课标全国卷近几年每年都考查两句翻译,分值为10分;(2)高考不仅仅考查实词、虚词的落实,有时还兼顾考查特殊句式及语气;(3)近几年课标全国卷有两个变化点,一是所选的两个句子,是较能反映传主性格的语言,故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语境;二是考点的细微变化,以往只注重关键实词,现在不仅考查实词的活用,还考查关键虚词以及特殊句式,考点比较全面、均衡;(4)所给句子无冷僻词语,所设的采分点多是课本中出现过的,故整体难度不大。能力要求:(1)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翻译能力;(2)能够辨别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通假字等;(3)能够辨析特殊的文言句式并准确翻译。命题技巧:(1)将文言句子翻译和文言文语段理解结合起来考查;(2)所设采分点为关键性词语、特殊句式和特殊语气,所考内容是高中阶段学生有所接触的;(3)句子的选择往往与传主有一定的关系,且能有效避开前几题的考查点。参考译文鲁芝,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人。(鲁家)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大户人家。鲁芝的父亲被郭氾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州,潜心研究古代典籍。被郡里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里征召为别驾。魏国的车骑将军郭淮是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于是举荐他为孝廉,又任命他为郎中。后鲁芝被授为骑都尉、参军事,代理安南太守,后来又升任尚书郎。曹真到关西督察时,又任命鲁芝参大司马军事。曹真去世后,宣帝代职,于是任命鲁芝参骠骑军事,后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国相邻,常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改造城市,几年的时间,被掠夺的土地都被收复了。又调任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老人和小孩到朝廷上书,请求留下鲁芝。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曹爽辅政的时候,鲁芝被授任司马。鲁芝多次提出正直的言论和绝妙的计策,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率领他的手下攻门闯关,赶赴曹爽处,劝诫曹爽说:“先生您处在伊尹、周公的高位,一旦因为获罪被罢免,(就像李斯一样)即使想牵黄犬,也不可能再做到了。如果挟制天子保住许昌,依仗帝王的威势,发文书征调四方兵马,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些离去,(那就是)想要前往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曹爽懦弱又糊涂,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被杀。鲁芝因曹爽而被捕入狱,论罪当死,但他不争辩曲直,不苟且求取赦免。宣帝赞许他,于是赦免而不杀他。不久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起兵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叛乱被平定以后,鲁芝升任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武帝登基后,鲁芝调任镇东将军,升爵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因年已七十,告老退休,章表上奏了十多次,于是被征召为光禄大夫,加官特进,配给吏卒,门前像官署一样设置木栅。羊祜为车骑将军,于是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自好、清心寡欲,为人谦和而不盲目苟同,做官至头生白发,始终守礼,未曾被任选此官职,我反而超越了他,怎么能满足天下人的愿望呢!”皇帝没有听取。鲁芝就是如此被人敬重。泰始九年去世,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哀悼,赐谥号贞,并赐墓地百亩。破考点 练考向【考点集训】一、(2020届“超级全能生”全国24省9月联考丙卷,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寻迁左谕德。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杨博、王崇古久历边陲,善谈兵。四维,博同里而崇古姊子也,以故亦习知边务。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四维为交关于拱,款事遂成。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士颇有疾之者。御史郜永春视盐河东,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四维、崇古为势要,四维父、崇古弟为大商。四维奏辨,因乞去。拱力护之,温诏慰留焉。初,赵贞吉去位,拱欲援四维入阁,而殷士儋夤缘得之,诸人遂相构。及御史赵应龙劾士儋,士儋未去,言路复有劾四维者。四维已进左侍郎,不得已引去,无何士儋亦去。东宫出,召四维充侍班官。给事中曹大埜言四维贿拱得召,四维驰疏辨,求罢。帝不许,趣入朝。未至而穆宗崩,拱罢政,张居正当国,复移疾归。四维家素封,岁时馈问居正不绝。武清伯李伟,慈圣太后父也,故籍山西,四维结为援。万历二年,复召掌詹事府。明年三月,居正请增置阁臣,引荐四维,冯保亦与善,遂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赞机务。当是时,政事一决居正。居正无所推让,视同列蔑如也。四维由居正进,谨事之,不敢相可否,随其后,拜赐进官而已。居正卒,四维始当国。累加至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初,四维曲事居正,积不能堪,拟旨不尽如居正意,居正亦渐恶之。既得政,知中外积苦居正,欲大收人心。于是四维稍汲引海内正人为居正所沉抑者。虽未即尽登用,然力反前事,时望颇属焉。寻以父丧归。服将阕,卒。赠太师,谥文毅。(选自明史张四维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B.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C.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D.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筵,古代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明、清沿袭此制,也作经筵官的省称。B.阁,一般指类似楼房的建筑物,文中是内阁的简称,内阁在我国明代、清代是最高官署。C.崩,在古代有多重含义,在本文中是指帝王去世。D.同列,指同一班列、同等地位,亦指地位相同的人;犹“同僚”。其在文中指同等地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四维熟悉边防事务。他的边防事务知识是从长期在边陲任职、擅长谈论兵事的同乡杨博和舅舅王崇古那里学习得来的。B.张四维明了时事,深得高拱器重。高拱掌管吏部,破格提拔他为翰林学士;他也与高拱勾结,使通贡事成,更得高拱认可。C.张四维能够直面指责。面对给事中曹大埜说他贿赂高拱,他上奏辩解,请求罢免官职;皇帝催他入朝,可是他却因病回乡。D.张四维能屈能伸。与张居正关系不好,却在岁时年节不断地向张居正馈赠礼物,谨慎地侍奉、追随张居正,以图拜官晋爵。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士颇有疾之者。(2)既得政,知中外积苦居正,欲大收人心。一、1.答案A2.答案D3.答案C4.答案(1)高拱更加认为张四维有才干,张四维也不断谋求仕进,朝廷士人中颇有憎恨他的人。(“才”“干进”“疾”各1分,句意2分)(2)(张四维)当权之后,知道朝廷内外长期受张居正的苦,想大肆收买人心。(“得政”“中外”“大收”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被授予编修的职位。隆庆初年,晋升为右中允,负责经筵,不久晋升为左谕德。张四维洒脱不拘而富有才智,明白通晓当时的政事。杨博、王崇古长期在边境任职,擅长谈论兵事。张四维是杨博的同乡且为王崇古的外甥,所以也熟知边防事务。高拱很器重他。高拱掌管吏部,破格提拔他为翰林学士。才两个月,任命他为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的议论兴起,朝廷首辅大臣相持不能决断。张四维与高拱勾结,通贡的事情就确定了。高拱更加认为张四维有才干,张四维也不断谋求仕进,朝廷士人中颇有憎恨他的人。御史郜永春巡视河东的盐事,称盐法的毁坏是由于有权有势的人横行,大商人独占利益,指责张四维、王崇古是有权势的人,张四维的父亲、王崇古的弟弟是大商人。张四维上奏辩解,趁机请求辞官。高拱极力庇护他,皇帝颁下辞情恳切的诏书安抚挽留他。起初,赵贞吉离开官位,高拱想引荐张四维进入内阁,而殷士儋攀附得职,这些人就交结在一起。等到御史赵应龙弹劾殷士儋,殷士儋没有离去,谏官中又有弹劾张四维的。张四维已经晋升为左侍郎,不得已而辞官,不久殷士儋也辞官。东宫太子出阁,征召张四维担任侍班官。给事中曹大埜称张四维是贿赂了高拱才得以被召见,张四维急忙上奏辩解,请求罢免官职。皇帝不同意,反而催他入朝。他还没有到,穆宗就逝世了,高拱被罢免,张居正掌权,他又称病回乡。张四维的家庭向来很富有,岁时年节不断地向张居正馈赠礼物。武清伯李伟是慈圣太后的父亲,原籍山西,张四维为攀附权势与他结交。万历二年,他又被召去掌管詹事府。第二年三月,张居正奏请增设内阁大臣,引荐张四维,冯保也与他交好,于是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官职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在这个时候,政事由张居正一人决定。张居正没有推让,认为同僚都不如自己。张四维由张居正提拔,谨慎地侍奉他,不敢决断事情是否可行,追随在他的身后,接受赏赐晋升官职罢了。张居正去世后,张四维才执政。连续升迁到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起初,张四维曲意侍奉张居正,长久不堪忍受,所写的旨令不完全符合张居正的心意,张居正也渐渐厌恶他。张四维当权之后,知道朝廷内外长期受张居正的苦,想大肆收买人心。在这个时候张四维渐渐收拢推举了一些被张居正压制的全国的正直之人。虽然没有马上全部任用,但因极力反对前人的作为,当时他的声望很盛。不久,他因父亲去世而归乡。丧期将满,他也去世了。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毅”。二、(2019吉林普高三联,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9分)楷字叔则。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少与王戎齐名。钟会荐之于文帝,辟相国掾。贾充改定律令,以楷为定科郎。事毕,诏楷于御前执读,平议当否。武帝为抚军,妙选僚采,以楷为参军事。石崇以功臣子有才气,与楷志趣各异,不与之交。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酣燕,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楷性宽厚,与物无忤。不持俭素,每游荣贵,辄取其珍玩。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便以施诸穷乏。尝营别宅,其从兄衍见而悦之,即以宅与衍。梁、赵二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楷岁请二国租钱百万,以散亲族。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楷子瓒娶杨骏女,然楷素轻骏,与之不平。骏既执政,乃转为卫尉。及骏诛,楷以婚亲收付廷尉,将加法。是日事起仓卒,诛戮纵横,众人为之震恐。楷容色不变,举动自若,索纸笔与亲故书。赖侍中傅祗救护得免,犹坐去官。太保卫瓘、太宰亮称楷贞正不阿附,宜蒙爵土,乃封临海侯。代楚王玮为北军中候。玮怨瓘、亮斥己任楷,楷闻之,不敢拜,转为尚书。楷长子舆先娶亮女,女适卫瓘子,楷虑内难未已,求出外镇,垂当发而玮果矫诏诛亮、瓘。玮以楷前夺己中候,又与亮、瓘婚亲,密遣讨楷。楷素知玮有望于己,闻有变,单车入城,匿于妻父王浑家,故得免难。楷有渴利疾,不乐处势。王浑为楷请曰:“楷受先帝拔擢之恩,复蒙陛下宠遇,诚竭节之秋也。然楷性不竞于物,安于淡退,有识有以见其心也。楷今委顿,臣深忧之。光禄勋缺,以为可用。”不听。及疾笃,诏遣黄门郎王衍省疾。卒,时年五十五,谥曰元。(节选自晋书裴楷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B.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C.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D.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指老子,又称道德经,后被纳入科举考试的经书范围。B.武帝,皇帝的谥号,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给予的一种称号。C.婚亲,有婚姻关系的亲戚。文中指裴楷与杨骏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D.矫诏,假托或假传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或者篡改皇帝布告臣民的诏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楷年少有名,屡获任用。裴楷年少时有名声,经钟会推荐,被征辟为相国掾,以定科郎身份参与朝廷律令的修改;武帝精选属下,任裴楷为参军事。B.裴楷性格宽厚,轻财仗义。裴楷为人宽厚,与人无仇;堂兄裴衍喜欢他的别院,他就慷慨相送,还把每年索要来的几百万租钱,散发给自己家中的穷亲戚。C.裴楷遭遇动乱,仓皇逃命。裴楷在两位姻亲的推荐下代替楚王司马玮担任北军中候,楚王司马玮发动叛乱,秘密派人去讨伐裴楷,裴楷藏匿在岳父家,才得以免于灾难。D.裴楷不附姻亲,从容应变。裴楷一向看不起姻亲杨骏,杨骏执政后,裴楷就转任卫尉,后来杨骏被杀,裴楷也被捕交付廷尉,然而他神色不变,举动自如。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5分)(2)楷受先帝拔擢之恩,复蒙陛下宠遇,诚竭节之秋也。(5分)二、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1)裴楷听说了这件事,对石崇说:“您请人喝下烈酒,又要求别人遵守正礼,这不是相背离吗?”(得分点:“闻”“足下”“乖”各1分,句意2分)(2)裴楷受到先代皇帝提拔的恩典,又受到陛下的宠幸厚待,确实是竭尽忠诚的时候。(得分点:“拔擢”“诚”“秋”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裴楷字叔则,二十岁就出了名,尤其精通老子易经,年少时与王戎名声相当。钟会把他推荐给文帝,任相国掾。贾充修改律令,任用裴楷为定科郎。事情完毕,皇帝诏令裴楷任御前执读,评论奏章是否妥当。武帝任抚军时,精选属下,任裴楷为参军事。石崇由于是功臣后代又有才气,与裴楷志趣不同,不跟裴楷交往。长水校尉孙季舒曾经与石崇畅饮,傲慢过度,石崇想上表罢免他。裴楷听说了,对石崇说:“您请人喝下烈酒,又要求别人遵守正礼,这不是相背离吗?”石崇于是作罢。裴楷生性宽厚,与人无仇。不主张朴素,每逢去尊荣显贵的地方游玩,就拿走别人的珍宝古玩。即便是车马器具服饰,短时间内,就送给穷困的人。曾经建造了一处别院,他的堂兄裴衍见到后喜欢,裴楷就把房子送给了裴衍。梁、赵两位王,是国君的近亲,在当时地位显赫,裴楷每年请这两个封国拿出租钱百万,散给亲族。有人讥讽裴楷,裴楷说:“损有余补不足,这是天道。”不在乎别人的诋毁和赞誉,做自己想做的事,都是这类情况。裴楷的儿子裴瓒娶了杨骏的女儿,然而裴楷一向看不起杨骏,与他关系不好。杨骏执政后,裴楷转任卫尉。等到杨骏被杀后,裴楷因为姻亲被捕交付廷尉,将要被加以刑罚。那天事发仓促,杀人遍地,大家为此惊恐。裴楷神色不变,举动自如,索要纸笔给亲友写信。幸而侍中傅祗救护得以免于一死,但还是因为此罪被罢官。太保卫瓘、太宰司马亮称赞裴楷忠贞正直不阿谀奉承,应受封爵位得到封地,于是裴楷被封为临海侯,代替楚王司马玮任北军中候。司马玮怨恨卫瓘、司马亮排斥自己而任用裴楷,裴楷听说了这件事,不敢接受任命,转任尚书。裴楷的长子裴舆先娶了司马亮的女儿,他的女儿嫁给了卫瓘的儿子,裴楷考虑到内乱没有平息,请求出京任职,正要出发而司马玮果然假借诏书名义诛杀司马亮、卫瓘。司马玮因为裴楷先前夺取自己中候职位,又跟司马亮、卫瓘是姻亲,秘密派人去讨伐裴楷。裴楷平素就知道司马玮对自己有怨恨,听说有了变故,一人乘车入城,藏匿在岳父王浑家,因而得以免于灾难。裴楷有渴望权、利的毛病,不满意自己所处的官位。王浑为裴楷请求说:“裴楷受到先代皇帝提拔的恩典,又受到陛下的宠幸厚待,确实是竭尽忠诚的时候。但是裴楷生性不愿竞争,安心于淡泊退隐,有见识的人可以看到他的心迹。裴楷如今不振作,我深为担忧。光禄勋缺员,我认为可以任用。”不被采纳。等到裴楷病重,皇帝下诏派遣黄门郎王衍探视。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谥号为元。炼技法 提能力【方法集训】一、(2020届辽宁瓦房店月考,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崇祯时,历迁左庶子,掌左春坊事。先是,魏忠贤既辑三朝要典,以光宗实录所载与三朝要典左,乃言叶向高等所修非实,宜重修,遂恣意改削牴牾三朝要典者。崇祯改元,毁三朝要典而所改光宗实录如故。六年,少詹事文震孟言:“皇考实录为魏党曲笔,当改正从原录。”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士柔愤然曰:“若是,则三朝要典犹弗焚矣。”乃上疏。疏上,不省。体仁令中书官检穆宗总记示士柔,士柔具揭争之。体仁怒,将劾之,为同列沮止。士柔复上疏曰:“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孝端皇后,皇考之嫡母也,原录具书保护之功,而改录削之,何也?当日国本几危,坤宁调护,真孝慈之极则,顾复之深恩,史官不难以寸管抹杀之,此尤不可解也。”疏上,报闻。体仁滋不悦。会体仁嗾刘孔昭劾祭酒倪元璐,因言士柔族子重熙私撰五朝注略,将以连士柔。士柔亟以五朝注略进,乃得解。寻出为南京国子祭酒。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崇祯初,褒恤诸忠臣,翰林能文者或为之,而中书以为侵官。崇祯三年禁诰文骈俪语。至是攀龙家请给,去士柔草制时数年矣,主者仍以士柔前撰文进。中书黄应恩告至发诰语违禁,至发喜,劾士柔,降二级调用。士柔寻补尚宝司丞,迁少卿,卒。子琪诣阙辨诬,乃复原官。赠詹事兼侍读学士。(节选自明史许士柔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B.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C.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D.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疏,文中指上呈给皇帝的奏章。与其含义相似的词语还有“表”等。B.出,指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文中指许士柔出京任南京国子监祭酒。C.骈俪,指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一种文体,通常多用对偶句。D.阙,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又可代称朝廷,“诣阙”指入朝觐见君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士柔忠于职守,敢于上奏朝廷。许士柔掌管左春坊的工作后,魏忠贤按自己编辑的三朝要典任意删改光宗实录,许士柔后来就有关光宗实录之事上奏。B.许士柔推崇规矩,具有抗争精神。温体仁派中书官拿出穆宗的总记给许士柔看,许士柔写揭帖争论;他在奏疏中表示删改后的实录和历朝规矩不符。C.许士柔颂扬孝慈,讴歌皇后恩德。许士柔认为皇后在太子有危机时对太子调教保护,是孝慈的最高准则;史官轻易抹杀皇后的深厚恩德,更是不可理解。D.许士柔针锋相对,招致奸人报复。许士柔的奏章使温体仁很不高兴,正逢温体仁唆使刘孔昭弹劾祭酒倪元璐,温体仁就打算拿许重熙私撰五朝注略之事来牵连许士柔。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2)孝端皇后,皇考之嫡母也,原录具书保护之功,而改录削之,何也?一、1.答案B2.答案D3.答案A4.答案(1)当时温体仁执掌政权,和王应熊等人暗中阻挠,事情就被搁置。(2)孝端皇后是先帝的嫡母,原实录详细记载了她保护先帝的功绩,然而修改后的实录里却把它删去了,为什么呢?参考译文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检讨。崇祯年间,许士柔历任左庶子,负责左春坊的事务。在此之前,魏忠贤已经编辑了三朝要典,因光宗实录的记载和三朝要典相矛盾,于是称叶向高等人的编撰不真实,应该重新撰写,于是恣意篡改删削与三朝要典相违背的地方。崇祯即位的第二年,烧毁了三朝要典,而被篡改的光宗实录仍是原样。崇祯六年,少詹事文震孟进言:“先帝实录是魏党歪曲事实删改之作,应当改正依照原来的实录。”当时温体仁执掌政权,与王应熊等人暗中阻挠,事情就被搁置。许士柔气愤地说:“如果这样,那么三朝要典好像没有焚毁。”于是上奏。奏疏呈上了,皇帝不理会。温体仁让中书官将穆宗总记出示给许士柔看,许士柔详细写揭帖与他争辩。温体仁发怒,准备弹劾他,被同僚阻止了。许士柔又上奏说:“各朝的实录,没有不记载世系的先例。我所以选择揭发篡改实录的事,正是因为它与各朝的既定例制不相吻合。孝端皇后是先帝的嫡母,原实录详细记载了她保护先帝的功绩,而修改后的实录里却把它删去了,为什么呢?当时太子差点儿不保,皇后调教保护,真是达到孝义、慈爱的最高准则,父母养育的深厚恩情,史官轻易就用笔将它抹杀了,这尤其不可理解。”奏疏呈上,皇帝答复知道了。温体仁更加不高兴。正赶上温体仁教唆刘孔昭弹劾祭酒倪元璐,趁机称许士柔的族子许重熙私自撰写五朝注略,准备用这件事牵连许士柔。许士柔急忙将五朝注略呈献上去,才得以解脱。不久,出京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温体仁离职,张至发当权,更加谋划驱逐许士柔。在此之前,高攀龙被追赠官职,许士柔草拟诏词送交内阁,没有发给高攀龙家里。旧制,追赠官职的诰令,属于诰敕中书负责。崇祯初年,褒扬抚恤各位忠臣,翰林中能够行文的人有的行使此事,而中书认为这侵犯了官职权限。崇祯三年禁止诰令中使用骈体对偶的语句。到这时高攀龙的家人请求追赠,离许士柔草拟诰令之时已有几年,主事的人仍然将许士柔先前的撰文呈上去。中书黄应恩告诉张至发诰令的语句违反了禁令,张至发很高兴,弹劾许士柔,将他降了两级官阶调用。许士柔不久补任尚宝司丞,升任少卿,直至去世。他的儿子许琪到朝门申辩冤枉之事,朝廷才给许士柔恢复原来官职。追赠詹事兼侍读学士。二、(2019重庆部分区县一诊,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9分)王晏球字莹之,洛阳人也。梁遣捉生军将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晏球奏曰:“乱者,李霸一都尔,陛下严守宫城,而责臣破贼。”迟明尽杀之,以功拜澶州刺史。明宗兵变,自邺而南,遣人招晏球,晏球从至洛阳,拜归德军节度使。定州王都反,以晏球为招讨使,讨之。都遣人北招契丹,契丹遣秃馁将万骑救都。晏球立高冈,号令诸将皆橐弓矢、用短兵,回顾者斩。符彦卿以左军攻其左,高行珪以右军攻其右,中军骑士抱马项驰入都军,都遂大败,自曲阳至定州,横尸弃甲六十余里。契丹又遣惕隐以七千骑益都,晏球遇之唐河,追击至满城。契丹自中国多故,强于北方,北方诸夷无大小皆畏伏,而中国之兵遭契丹者,未尝少得志。自晏球击败秃馁,又走惕隐,其余众奔溃投村落,村落之人以锄耰白梃所在击杀之,无复遗类。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晏球攻定州,久不克,明宗数遣人促其破贼,晏球以谓未可急攻。其偏将朱弘昭、张虔钊等宣言曰:“晏球怯耳!”乃驱兵以进兵果败杀伤三千余人由是诸将不敢复言攻晏球乃休养士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久之,都城中食尽,先出其民万余人,数与秃馁谋决围以走,不果,都将马让能以城降,都自焚死。晏球为将有机略,善抚士卒。其击秃馁,既因败以为功,诸将皆欲乘胜取都,晏球返,独不动,卒以持久弊之。自天成三年四月都反,明年二月始克之,军中未尝戮一人。以破都功,拜天平军节度使。(节选自新五代史王晏球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驱兵以进/兵果败杀/伤三千余人/由是诸将不敢复言攻/晏球乃休养/土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B.乃驱兵以进/兵果败/杀伤三千余人/由是诸将不敢复言攻/晏球乃休养/士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C.乃驱兵以进/兵果败/杀伤三千余人/由是诸将不敢复言攻/晏球乃休养士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D.乃驱兵以进/兵果败杀/伤三千余人/由是诸将不敢复言攻/晏球乃休养士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宗,后唐皇帝李亶庙号,古代称皇帝除庙号外,还有谥号、年号、国号、尊号等。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朝廷赐以旌节作为全权调度的凭信而得名。C.契丹,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唐末各部统一,建契丹国,后一度改称辽,后为金国所灭。D.中军,古时军队多分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中军为主力,由主帅亲自率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晏球忠于职守,遇事果敢。李霸作乱时,他不等命令下达,即率兵出城迎击,挫败敌方攻势,控制危局,立下战功,深得君王赏识。B.王晏球统兵有方,军纪严明。面对王都和契丹的联军,他登上高冈,亲自指挥,严明号令,督促诸将奋勇杀敌,最终使得敌军惨败。C.王晏球英勇善战,威震契丹。他先大败秃馁,又击溃惕隐,使契丹余众四处溃逃,改变了中国之兵与契丹交战“未尝少得志”的窘况。D.王晏球颇有智谋,指挥若定。攻打定州时,明宗多次催促,部下也以言相激,但他认为不能急攻,坚持围而不打,终使对方自乱阵脚。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契丹自中国多故,强于北方,北方诸夷无大小皆畏伏。(5分)(2)诸将皆欲乘胜取都,晏球返,独不动,卒以持久弊之。(5分)二、1.答案C2.答案A3.答案D4.答案(1)契丹从中原发生很多变故开始,在北方强大起来,北方各少数民族部落无论大小都畏惧服从它。(2)各位将领都想趁着胜利攻打王都,王晏球回来后,独自坚持不行动,最终凭借长期坚持使得王都的军队疲困。参考译文王晏球字莹之,是洛阳人。梁国派遣捉生军将李霸率领千人戍守杨刘,李霸在夜间造反作乱,从水门进攻。王晏球听到动乱的消息,不等到命令下达,就率领龙骧五百骑迎战李霸,叛军的攻势稍微退却。梁末帝登上城楼看见这种情形,高呼道:“这不是我的龙骧军吗!”王晏球回答道:“作乱的,是李霸这一部分罢了,陛下在宫城坚守,督促我打败反贼。”天快亮的时候杀光了李霸的军队,王晏球凭借这一功劳被授予澶州刺史。唐明宗发动兵变,从邺城向南进攻,派人招请王晏球,王晏球跟随明宗到了洛阳,被授予归德军节度使。定州王都造反,明宗让王晏球担任招讨使,讨伐王都。王都派人向北请契丹援助,契丹派遣秃馁率领一万骑兵救援王都。王晏球站在高冈上,号令各位将领都装备好弓箭,使用短兵器,向回逃的即斩首。符彦卿率领左军攻打左面,高行珪率领右军攻打右面。中军的骑士抱着马颈飞驰冲入王都军中,王都于是大败。从曲阳到定州,横列的尸体和丢弃的盔甲,绵延六十多里。契丹又派遣惕隐率领七千骑兵增援王都,王晏球在唐河遭遇惕隐,一直追击到满城。契丹从中原发生很多变故开始,在北方强大起来,北方各少数民族部落无论大小都畏惧服从它。遭遇契丹的中原军队,未曾有稍微获胜的。从王晏球打败秃馁,又使惕隐奔逃之后,契丹其余的军队溃逃投奔村落,村落的人用拥有的锄耰棍棒攻打击杀他们,没有漏网的。惕隐和数十骑兵奔逃到幽州西面,被赵德钧擒获送到京师。王晏球攻打定州,很久都没有攻下,明宗屡次派人催促王晏球攻打叛贼,王晏球认为不能够急迫攻打。他的副将朱弘昭、张虔钊等扬言说:“王晏球怕了!”于是带兵进攻,军队果然遭遇失败,伤亡三千多人。从此诸将不敢再说进攻的事。王晏球于是让士卒休养,用那三州的赋税来供给部队。把他自己获得的全部俸禄,备办牛和酒,整天和各位将领聚会。时间久了,王都城中的粮食没有了,先赶出他城中的万余百姓,屡次与秃馁谋求突围而逃,没有成功,王都的将领马让能率领全城投降,王都自焚而死。王晏球作为将领有谋略,善于安抚士卒。他攻打秃馁的时候,已经凭借打败敌军作为功劳,但是各位将领都想趁着胜利攻打王都,王晏球回来后,独自坚持不行动,最终凭借长期坚持使得王都的军队疲困。从天成三年四月王都造反,第二年二月才攻克下来,军队中不曾杀戮一人。凭打败王都的功劳,王晏球被授予天平军节度使。【五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一、(2019课标全国,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一、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参考译文贾生名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因为博通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做河南太守时,听说他才能优异,就召请他到自己的门下,非常宠幸喜爱(他)。孝文皇帝刚刚即位时,听说河南太守吴公的政绩是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曾经向李斯学习,就调任他做廷尉。廷尉于是(向文帝推荐贾生,)说贾生年纪很轻,但对诸子百家的典籍非常精通。孝文帝征召贾生为博士。当时贾生年仅二十多岁,是博士中最年轻的。每当诏令交下来讨论时,各位老先生都不能说什么,贾生却一一对答,每个人都感到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贾生。孝文帝很喜欢他,越级提拔,一年之内贾生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生认为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和平融洽,就应该改定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制定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详细起草准备上述各项仪式法度的草案,色彩崇尚黄色,官印字数采用五,确定官职名称,全都改变了秦朝的旧制。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礼让,没来得及实行。各项法令修改审定,让列侯都住到自己的封国去,这些主张都是由贾生提出来的。因此天子提议想让贾生任公卿的职位。绛、灌、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忌恨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大权,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因此天子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用他的建议,便让贾生做长沙王太傅。贾生已经辞别京城前往长沙,等到渡过湘江时,写了一篇赋来悼念屈原。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以后,贾生被皇帝召见。孝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里接见贾生。孝文帝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触,就向贾生询问鬼神的原本。贾生因此详细说明了这里面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孝文帝(听得入神),在座席上不知不觉移近了贾生。接见之后,文帝说:“我很久没有见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才知道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任命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读书,所以(孝文帝)让贾生做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生进谏,认为国家的祸患从此兴起了。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文帝没有听从。过了几年,怀王骑马,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后代。贾生感伤自己做太傅不称职,哭了一年多,也死了。二、(2019课标全国,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
展开阅读全文